广东省卫健委介入“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已展开调查

中新经纬客户端11月26日电 26日,有媒体报道“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引发社会热议。对此,广东省卫健委官方微博晚间发布通报称,高度关注此事件,已组织力量展开调查,并将及时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

11月26日,据人民网报道,来自深圳的科学家、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副教授贺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 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 该消息引起了不少争议。

当晚,广东省卫健委表示,当天下午,深圳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表示已启动对该事件涉及伦理问题的调查,对媒体报道的该研究项目的伦理审查书真实性进行核实,有关调查结果将及时向公众进行公布。

当日下午,深圳卫计委在微信公众号发布落款为“深圳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的消息称,已启动对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疑似参与项目医院)伦理问题的调查,对媒体报道的该研究项目的伦理审查书真实性进行核实,有关调查结果将及时向公众进行公布。

深圳卫计委还表示,根据“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在伦理委员会设立之日起3个月内向本机构的执业登记机关备案”,经查,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这一机构未按要求进行备案。

南方科技大学也发布声明证实,此项研究工作为贺建奎副教授(已于2018年2月1日停薪留职,离职期为2018年2月—2021年1月)在校外开展,未向学校和所在生物系报告,学校和生物系对此不知情。

该校表示,对于其将基因编辑技术用于人体胚胎研究,生物系学术委员会认为其严重违背了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学校将立即聘请权威专家成立独立委员会,进行深入调查,待调查之后公布相关信息。(中新经纬APP)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