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黔東南貴州畫個圓《十八》走進堯上仡佬族文化村


我們走進了仡(ge)佬(lao)村,迎面就是他們的節日舞臺廣場。堯上仡佬族文化村位於貴州省石阡縣坪山鄉佛頂山村堯上組,文化村座落在佛頂山腳,包溪河畔。

堯上仡佬村全貌。堯上仡佬族文化村是一個依山傍水、竹林掩映的秀麗村莊。屬坪山鄉。全村面積3.8平方公里,居住著67戶300多人。

包溪河上玩水的仡佬族兒童。

仡佬族村民熱情好客又能歌善舞,整個民族文化村無論從服飾到建築、從餐飲到習俗都明顯而完整地保留著仡佬族特色,民族文化十分濃厚。在村中,我們聽到了當地仡佬族村民在唱歌:情妹下河洗衣服,打開花窗探情郎...很動聽。

2007年10月,堯上仡佬族文化村榮獲了“中國鄉村旅遊最佳民俗文化飛燕獎”稱號。圖為紀念鄧姓氏三兄弟地標。

堯上村的鄧氏宗祠。相傳六百多年以前,一個紅西的鄧姓父輩三兄弟名為鄧大縣、鄧大州、鄧大府,經過長途跋涉。他們來到佛頂山腳下的包溪河畔,見到這裡土地肥沃,山清水秀,是一個過好日子的地方,於是決定居住下來。在耕作之餘,用祖傳的手藝將這裡的黏土捏成碗盤盆罐,建成窯子燒製成品後運出去賣。

凡購瓷器的人都以去“窯上”找鄧師傅而形成習慣叫法,“窯上即“堯上”,由此而形成永久性的地名,如今堯上村的人多數都姓鄧,建博物館和三足鼎立地標自然是為了紀念先輩們的創業之功,現在祠堂成了民俗陳列館,收集了人文自然資料標本。


去向村裡的石板路。石板青青,小路幽幽。

仡佬族的居住依地形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大多同宗聚族居住,一個宗族的各個家戶毗鄰建房形成村寨。

住房構造形式及建築材料,則視其經濟條件、人口多少,地理環境而有所不同。

居住在丘陵河谷、平壩地區的仡佬族,多依山傍水建房,房屋一般較高。

居住在高山的仡佬族群眾,通常選取向陽避風處建造,房屋大多比較低矮。

往往注重房屋地址的選擇,有“山管人丁水管財”之說。

百年老屋展示牌。

百年老屋為穿鬥式懸山小青瓦木構建築,有300多年的歷史了,是鄧氏先祖居住老地。

抹灰房脊的葫蘆寶鼎造型和脊吻的雀鳥造型,無不彰顯其仡佬族文化內涵。

建築房屋時,房屋的高度喜歡選取尾數為八的尺寸,以中柱為例,取一丈六頂八,其餘依次類推,其實是選取諧音,表達對家庭的美好願望。

房屋的式樣有獨間、二間、長三間、長五間、兩重堂、三重堂、三合院和四合院等。除獨間、二間外,其餘的房屋都是以位於正中間的一間作中堂,設家龕,專門用於祭祀、會客,一般不鋪設樓板。

舂。舂米就是把打下的穀子去殼的過程,舂出來的殼就是米糠,剩下的米粒就是我們吃的白米,舂米的工具有點像搗藥罐,有一個棒槌、一個盛器。用棒槌砸穀子,把米糠砸掉。

棺材,亦稱壽棺、枋、壽枋、老房、四塊半、十大塊,是承載人類遺體的櫃子,通常在葬禮中使用。裝著遺體的棺材稱為靈柩。棺材可以由不同的物料製造,最常見的以木製造,一般有柏木、松木、楠木、柳木、桐木。亦有以銅、石等製造的棺材。仡佬族的喪俗還不同程度地保留了傳統喪葬的特點。


仡佬族葬式獨特、繁多,各地不一,巖穴墓、石棺、石板、豎埋、倒埋是仡佬族的傳統葬式,“擊鼓而歌,男女圍屍跳躍”是仡佬族的傳統喪儀。

現在新建的房屋多是用現代的水泥鋼筋和磚混建築了。

一般仡佬族的住房,有木結構的“穿鬥房”,有石結構的石板房,還有茅草房。穿鬥房以木做樑架,厚木板裝鑲作壁。石板房用石築牆體,薄石板蓋屋頂。茅草房多以板築泥牆,屋頂蓋茅草;也有的木構架樑柱,用竹編為骨,外面塗泥做牆,屋頂蓋茅草為房

仡佬族信仰多神,崇拜祖先,有的也信奉佛教。仡佬族有自己的語言──仡佬語,目前只有千餘仡佬族人還會說這種語言。因為居住分散,各地仡佬語差別很大,多數仡佬族人會說漢語、苗語、彝語、布依語等多種語言。下一站,我們將去遊覽樓上古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