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不肖生之拳術傳薪錄

平江不肖生之拳術傳薪錄

向逵(1889—1957)武術作家。字愷然,別號不肖生。祖籍湖南平江,生於湘潭。幼嗜武技,初從私塾先生學巫家拳。1905年赴日本東京宏文書院攻讀政法。從同鄉留學生王志群學八拳等武技。1911年回國,在長沙創辦“國技會”,旋受聘為第一軍軍法官。1913年考入日本東京中央大學。1917年在上海創設“中華拳術研究會”,1931年回長沙,任湖南省國術訓練所和又一村國術俱樂部秘書。著述頗多,尤以寫武俠小說著稱。代表作有《拳術》、《拳術傳薪錄》、《拳術見聞》、《拳師言行錄》、《太極經中經》、《江湖奇俠傳》、《江湖義俠傳》等

吾年十七渡日本,與吾師王志群先生居密邇,湘人湯松何陶等,慕吾師拳技,約壯健而熱心研煉者七八輩,賃屋於市外大久保,每於星期三六及星期日,抨擊其中,吾師苦道遠,車行岑寂,每強吾與偕,其時吾不喜技,且體魄荏弱,殊無研習之意,然目染漸久,依樣葫蘆,亦頗能模仿手足之來去,吾師欣然曰,若輩意志雖強,而體魄苦限於天賦,皆不及汝敏捷也,曷從事焉,少年喜譽,聞師言,意少動,課餘輒於室後小院中,騰擊少許,一月後,漸生研煉之興味,遂於早夜專習之,又三月,興味更濃,行旅坐臥,皆不忘研煉矣,而湯松何陶輩,早已輟煉,師乃得以技一意授吾,茲篇所記,悉出吾師日授,惜當時未嘗筆記,迄今追憶,已遺忘十之三四,然即此已足為研煉拳技者之借鏡,第隨憶隨錄,因難次序,閱者諒焉。

王師曰,習技者,每喜戲較,此是習技家大毛病,久而久之,出手必不老辣,臨敵祗在抵隙,敵雖有隙可乘,而出手太軟,不能創之,則敵已抵吾隙矣,故曰一硬不破,一快不破,硬在快先,即含出手須老辣之意。

對打非戲較也,習技不可不習對打,對打首在煉眼,眼不經練,非特看敵人勁路不明,臨陣失敗,全壞在眼上,手足不對煉,弊祗在進退無標準,出手無把握,果能獨煉功深,此弊自然無有,惟眼則非單純的獨煉,所能竟功。

對打時眼光易準,因有一定之手法,如何攻,如何守,不能移易,臨敵與對打之手法,完全不同,對打有接手,且出手多留頓不收,臨敵則接手留手,俱為敗著,故對打之意,專在練眼,手足不過能惜此引活勁路而已。

現今練拳術者,絕少真功夫,即享大名之老拳師,計其平生苦練不間斷之時期,至多不過三年,動以數十年功夫眩於人者,欺人之談也,果能苦練三年五載,在拳術範圍中,無藝不臻絕頂。

練拳尚工勁,搬石掇?耤]一名仙人?耤A以二石餅,貫竹兩端),能增加氣力非勁也,力愈大,勁愈少,去拳術功夫愈遠。

空氣之抵抗力無窮,故工勁以空氣為練具。

練勁須知一催字,上部以肩催肘,以肘催手,下部以腿催膝,以膝催足,知此即知手足之勁路。

世人言拳術派別,動謂南拳北腿,一若南人皆不善用腿者,此殊不然,南拳中用腿者極多,惟用明尖者少,踢腿過頭額者為明尖,用暗鏟,跺子腳,連環拐,鴛鴦拐者多,北人雖善用明尖,然與善南拳者角,每以明尖敗,蓋明尖之難用,幾成拳術中之敗手,凡能以明尖制勝者,即不用明尖,亦能取勝人,而至為人明尖所中,則其眼光身手,必並逃躲而不之知者,明尖之用,便於群鬥,因群鬥必多笨漢,若一一揮拳擊之,則其跌不遠,其創不深,退而復集,必為所窘,腿之勁,較拳必倍,笨漢既不知躲閃,而群鬥尤妨礙其騰挪,故擊無不中,中無不創深跌遠,無復戰鬥之力,其未受擊者見之,亦必股慄而退。

手足吞吐之勁必同等,例如以五十磅之勁打出,亦以五十磅之勁收回,吞吐勁不相等,病在遲緩,故敵人得接其手而還擊之。

快由於有勁,無勁必不能快,吞吐之勁相等,則無留頓不收之弊,敵非但不能接,且有時受傷,尚不知手之來路,故對打有接手,臨敵萬不可接人手也。

臨敵全恃兩眼,兩眼惟注敵人之肩,不可他瞬,敵左肩向後動,必出右手,右肩動,必出左手,用腿時,肩必下沉,或後仰,此為不可移易之表示,惟個人練習時,兩目須注視自己出手之的,疾徐高下隨之,手眼不合,是大毛病。

煉拳式(即整躺之拳)與折煉散手不同,拳式中之手法,不必手手能致用,故煉時,心中毋庸假想一敵,折煉散手,則非有假想敵不可。

煉拳式之目的有四,一在調勻氣分,二在活動身手,三在習慣持久,四在發舒筋肉,而致用不與焉。

致用非拆煉散手不可,拆煉之散手,雖從拳式中化出,然不拆練,則終年打拳,亦不過於熟中生巧,心領神會其一二手之運用而已,決不能得全式中之變化也。

拳式中,掌則明示其為掌,拳則明示其為拳,及攻守之部位,皆表露於外,無一手不能一望而知其來去,必非高妙之拳式。

我輩生當武器發達至極點之今日,練拳決無專練一部分之理,前人多有鐵頭鐵臂鐵腿之稱,皆是專練一部分者,違反生理,不足為訓,即其成功,亦甚容易,金鐘罩鐵布衫諸藝,雖不專練一部分,然其閉塞周身毛孔,改換腸胃,使四肢百骸,成為機械的作用,尤有妨害生理,且與拳術無涉也。

湖南辰永郴桂各州,皆祟尚氣工(俗稱蔽桶子,湘人俗呼身體為桶子),其成功亦與金鐘罩鐵布衫相等,同一無關於拳術也,但能受人擊,而不能擊人,則亦何取於拳術哉。

拳有五合,無論南北派,陰陽勁,內外家,胥不出此範圍,五合是由心與眼合,眼與手合,肩與腰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手進足不進,不可也,足進手不進,亦不可也,其弊在嫩,肘膝不對,則勁路反戾,肩腰不合,則勁不過三(肩肘手為三關,勁由肩條達於手,必過三關,始能及於敵人之身),不過三,則手雖及敵,不能創之,拳術家有送肩之說,即肩腰相合,以腰送肩以肩送手也,五合有謂心與意合,眼與心合,手與眼合,肩與腰合,腰與腿合者,大旨略同,惟強分心意,殊屬無謂,而不言肘膝,亦是缺點。

拳術中亦有氣工,但非蔽桶子之氣工,蔽桶子之氣工,亦名蝦蟆工亦名蝦蟆勁,拳術中之氣工,專在調勻氣分,有噓唏咳三種,微類道家之吐納,及日人北里博士川合春充等之呼吸,與拳術有密切之關係者也。

煉拳不煉工勁,終身無大成之望,工勁之種類甚多,惟閉氣不呼吸者,萬不可用。

人身之關鍵,上部在齒,下部在穀道,故上部用勁,非牙關緊閉不可,下部用勁非谷緊閉不可,兩關不緊,則百骸鬆懈,體魄強健,性質堅毅之人,行走坐臥,齒牙無不湊合,怠情者,則隨時隨地,張口若待哺然。

對打最好與所從學之師行之,進步較與同學者倍蓰,但對打之手,亦非臨敵之手,其效用已於前言之矣。

赤手與持刀之人角,多用腿飛擊敵腕,使其刀脫手飛去,此法極險而極笨,萬不可嘗試,苟能自信飛腿擊之,確有把握,則非敵為無能之輩,必己之藝,已臻絕頂,然彼己之藝,既相去懸遠,則亦安用踢去其刀,而後能之勝哉。

不善用械者,不如徒手,不拘何種手法,皆足破之,即技藝同等,赤手與持械者角,亦不必持械者佔優勢,但視雙方之進退便捷如何耳,世無以械擋械之手法,故赤手與持械之分別,祗在長短之間,所謂拳打開,棍打攏,即是截長補短之意。

己藝無把握者,見敵持白光射目之利刃,已自膽怯,又見其閃閃連劈而進,心益慌亂不知所措,勝負之數,乃不待交綏矣。

藝高人膽大,膽生於藝,固為不易之言,然養氣亦為拳術家要著,氣盛可抵五成藝。

能養氣,自沉著,其人藝即絕佳,苟其氣不盛,置之萬人集視之場,或王侯莊嚴之地,令其奏演平生技藝,必手慌足亂,非復平昔從容之態,故秦人武陽平日睚?珣?人,非不有藝,非不有膽,而一至秦廷,睹宮殿之嵯峨,朝儀之嚴整,即戰慄變色,不能自支。

理直者氣壯,故鴻門之宴,噲能瞧羽,羽自慚理屈也,寧羽之氣,不盛於噲哉。

拳術家臨敵,有發聲大喝者,亦以氣懾人之意,與煉習時聲喝不同,煉時之喝有兩用,一舒肺氣,一送勁過三,然祗陽勁拳中有之,陰勁拳不取此法,陰勁拳與人角及煉習,皆絕無聲息,故輕妙可喜也。

陽勁喜響腳,陰勁喜猴胸,皆有妨生理,但亦多系煉者過火,一若非此不足表示其別,而引人注意者,表示愈甚,弊害愈多,故治陰勁者,十九傴僂消瘦,形若病夫,其肺氣不舒,四肢捲曲故也,治陽勁者,則多患腦病,思想記憶力,漸生障礙,因響腳震傷腦海也。

陰勁猴胸之用,在不以胸當敵,而臨陣時,每利用猴胸,以創敵劈胸打來之掌腕,且陰勁手法,多走小門,猴胸則轉折較便,避敵較捷,故習陰勁,有不能不用猴胸者,至於陽勁,則響腳除自壯聲威而外,絕無用意,學者多不明理解,但務虛表,每以不響腳者,為無精采,教者為迎合學者心理,遂強自頓地作聲,可笑也已,吾鄉有拳師王春林者,習江西派字門拳,造詣頗深,祗以吾鄉俗尚陽勁,從習者少,王迫於衣食,乃以意改字門拳為響腳挺胸之法,現吾鄉尚有此種不陰不陽之拳術。

鄔家拳至湘潭,未三年,而湘潭原有龍門家之麒麟八卦等拳,全受淘汰,鄔家拳亦陰勁中之一種,與江西字門拳,無優劣之可言也,龍門家拳流於湘潭,年代雖不可考,然已有百數十年之歷史,則信而有徵,湘潭之老幼男女,無不知拳術,有所謂龍門家者,其藝力可知矣,鄔把勢竟能以猴胸短肋之陰勁拳,取而代之,未及十年,湘潭之人有不練,練必為鄔家拳矣,王春林技不及鄔,故遂同化,但鄔家拳萬不可學,學久必成廢人,因鄔得名於其足既斷之後(龍門家忌鄔授,而無力以創之,遂設宴招鄔,鄔居隔河,宴畢龍門家父子五人,自操舟送之,及中流,群起撲鄔,舟隘不能轉側,又不善泅,遂為所窘,斷其一足,鄔哀求舁至家,龍門家父子,謂其足既廢,當不復有為,許之,才及陸,鄔兩手俱發,舁手二人立倒地斃,舁足之一人亦重傷.餘二人疾逃始免,鄔足雖廢,而授徒自若,所授技,轉較前毒辣)由靠丁步變喜鵲步,靠丁步已無益於體育,況無變換之喜鵲步哉,(昔年軍隊中用藤牌者,必喜鵲喜步,以左右足疊躍而前,故有變換)鄔家拳之用靠丁步者,為初至湘時所傳,許八十一手,陰勁中不可多之拳式也。

嘗有少年,於未習拳術時,與人鬥輒勝,習拳數月,轉敗於前此鬥敗之人,因咎其師傳之妄,而為其師者,亦無辭以自解,王志群曰,即此可證拳術之尚養氣也,其人未習拳時,正如初生之犢,不知虎之可畏,一往直前之勇氣,每足懾人,既習拳數月,新步未得,故步己失,情知尋常手法,破綻過多,而欲求一必勝人之手,又卒不可得,故反覺無手可用,又未習拳時,勝負無關於聲譽,既習拳,則求勝之心必切,得失之念亂於中,運用之法窮於外,欲其不敗得乎。

練拳須一手是一手,吞吐要快,連續不妨略緩,不能如寫草字之牽連不斷也。

不論陰陽勁內外家,皆尚自然之勁,不可作意安排,作意安排,非但力盡陷於肩背,拳術亦無成功之望,且漸久必成肺病,浸為廢人。

臨敵全賴後手來得快,後手者,即接連而進之第二手第三手,以至於無窮之手也,來得快,則救得急,雖有敗手,亦一閃而過,敵無可乘也。

普通拳術家,不問其技之至於何等,必有二三手慣用之手法,其慣用者,為何種手法,最易窺探,蓋拳術家與人言技,多喜舉手作勢,而所舉之勢,必其平生慣用者,屢試不爽。

形意太極八卦等拳,在北方盛行一時,北方之拳術家,無不言形意太極者,然能得其三昧者絕少,練形意太極,不到成功之候,與人角,幾無一手可用,單邊長手之拳,非至爐火純青,矜平燥釋之度,不能言人角也。

雙拳雙掌,在拳術中為極笨極無用之手法,南方之練步拳中多用之,(練步拳有大練小練等名)不但因其以胸當敵,為不可用也,兩手同出,最違反勁路,不如單拳單手多多矣。

拳式中,皆有其主要之手法,學者不可不知,其主要者,必其應用最靈,變化為多者也,陽勁勝陰勁處,在走紅門,直截了當,獨來獨往,氣已辟易千人,陰勁主旨,雖在以柔克剛,然每以氣力不勝,(平聲)能避鋒而不能克敵,故習陰勁者,多專練一部分毒辣之手,如釘錐(即屈食指戳栗暴)蜂針(戟食指戳人)虎爪(亦名五瓜勁)鐵扇帚(用掌背擊)等,專走小門,攻人要害,有不著,著即戕賊人肢體,使人不復有抵抗之力。

北方拳術家角技,每有角至二三百手,不分勝負者,若南方之拳術家相角,則一二手,多亦不過五六手,勢均力敵者,不互中要害,即相揪相扭,同時力竭罷角,或重整旗鼓,相與復角,曾未有角至若干手,尚不分勝負者,此其分別之點,在北拳尚氣勁,南拳尚技巧,北拳相角時,多一立東南隅,一立西北隅,彼此一聲喊,各施門戶,或一步一步互相逼近,及手足既交,一兩手後,復各驚退數步,或各向右方斜走,一至東北,一至西南,再同時析身逼近,手足相交後,亦祗一兩手即各驚退,此一交即為一合,如此或數十合,或數百合,但視角者工力如何為差,苟非相去懸絕,則無不經數十合,始分勝負者,此尚是槍炮未發明以前,以長戈大戟決勝疆場之鬥法,蓋上陣必貫甲,出手較鈍,又多系騎馬,究不能如步行便捷,故一擊或一刺不中,必催馬斜走,伺機復擊復刺,不能立住死鬥,因此有數十合數百合不分勝負者,南拳則不然,純以技巧勝,功夫不到者無論已,有工夫者,其氣勁不必驚人,然出手必能創敵,角時多不施展門戶,臨時落馬,意到手隨,每有勝負之分,非特旁觀者,不知所以致勝之道,即被創之人,亦多不明敵手來去之路。

易筋經八段錦等工夫,持之有恆,能長無窮之力,但此種力,非拳術家所需要。

達摩非拳術家,今之言武術者,動稱少林,而少林又尊奉達摩,一若摩達於武術,無所不精,無技非其所創造者,少林拳術,少林棍法,皆久已有人著為專書,其假託與穿鑿附會之跡,今閱者膚慄三日,近年夏有所謂達摩劍者亦成專書,刊行於世,是達摩又多一門本領矣。

湖南鳳凰廳,民俗強悍,善武術者相遇,每以技決生死,其決鬥之法,憑地紳立死不責償之約,擇廣場列襯於旁,初以徒手相角,任人觀覽,死者即納襯中,隨時埋掩,而群致賀於角勝者之家,勝者出酒食相饗,樂乃無藝,死者家族,無怨言,無怨色,但自咎死者之無能而已。若徒手不能決勝負,則各持利刃,對立互砍,一遞一刀,不能閃讓,血流被體不顧也,弱者經數刀,即倒地不能復砍,強者每互砍至五六十刀,遍體皆為刀裂,猶揮刀不已,有寇某者,曾與人決鬥至十四次,多至互砍七十刀,但其人血流過多,年未四十,已衰萎而死,民國成立後,此種野蠻風習,已經官廳禁止。

秦鶴奇先生,上海人,知者無不稱其拳藝絕倫,餘恨無識荊之緣,未得一耹偉論,有友告餘曰,秦先生與霍大力士俊卿友善,嘗語霍曰,君右手右足之工力,誠不可當,但君不宜多怒,尤不可以全力擊人,防自傷內部也,霍極以為然,而側聞者不解所謂,先生曰,霍君手足之功,因其好勝一念,成之過速,右手實勁過八百斤,右足更在千斤以外,而內勁不及其半,安可以全力擊人也,聞者仍不省,王志群曰,是真知技者之言也,譬之戰艦,噸量小者,必不能載口經過大之炮,謂體小不勝震也,今之練拳者,每多專練一部分,即成功如霍公,猶有自傷之懼,況不可期耶,是足資治技者憬悟矣。

拳式中每有手足齊出之手法,南拳中尚少,北拳中則數見不鮮,甚至雙拳或雙掌,加以明尖,而習者猶自詡為絕妙之手法,以為三者齊出,敵無招架之方,殊不知此種手法在拳術中為絕無意識之動作,於理法實用三者,胥無所取義,乃全無拳術知識者所意造,拳式中有此種動作,羼雜其間,則全式無一顧之價值,可斷言也,或者曰,拳式之構造,其意不在手手能打人,不過為引活勁路,煅練手足而已,此種手法,練習既久,能使一足獨立不搖,而子何詆誣之甚也,志群笑曰,拳術中那一手不是引活勁路,煅練手足,但勁路既雲引活,則違反勁路之手,自不能用,此種手法,乃是牽掣勁路,使不得條達於四肢,與力學生理,皆相背馳,安望其能煅練手足也,且下部之穩實與否,全視其足勁如何,以為比例,兩足有勁,氣能納注丹田,則下部未有不穩實者,一足矗立,不提肛(即閉穀道),不疊肚(即氣注丹田),下部決無穩實之可能,明尖之不可用.亦即此理,蓋用明尖時,立地之一足,不能屈曲,不屈曲,則肛不提,肚不疊,故用明尖必於敵退步或轉小門時,乘其步馬動亂,奮足一擊,敵乃無騰挪或接擊之餘地,從未有決鬥伊始,或敵步未動時,即以明尖擊人者,跺子腳暗鏟等之能百無一失,即在落馬先穩下部,而發出之腳,又去勢不遠,發以全力,收以全力,故中能創敵,不中亦已反客為主,早留第二發之地步,然用腳則腳,用手則手,雖已落馬,亦無手足俱發之理,況一腳矗立不落馬者耶,其無用之程度,尚不得稱為敗手,直一無意識之動作耳,萬不可用,萬不可用。

拳式中凡有丁字步者,皆可用足,蓋丁字步本為半步,跺子腳暗鏟溜步趕步等等,無不從丁字步化出,靠丁步亦可用跺子腳連環拐暗鏟,但須坐前腳,發後腳,於敵穿小門時,百發不失一,惟溜步趕步,則不能用之也。

敵來勢過猛,即退讓一步,坐實前腳,發後腳迎擊,每能反客為主,此種關頭所用之腳,多系從靠丁步化出。

江西派字門拳中,有所謂圓字者,理法實用俱妙,與陽勁拳中之穿連手略相似,而靈巧過之,惜近時學者,於穿時多不帶胳膊,不轉胸祗穿手腕一節,是大毛病,由大門轉小門固用穿,由小門轉大門亦可用穿,不帶胳膊不轉胸,則敵手祗須略硬,或略沉或略起,或後足向空方稍移,皆能頓易主客之勢,而穿者反授胸於敵,以供其衝擊也,蓋穿者轉一尺,當者祗須轉一寸,故以紅門手(即大門)擊轉側門(即小門)者,無不後發先至,其勢然也,若穿者帶胳膊轉胸,則不至脫橋,而主客同一形勢矣,主客形勢既同,不必硬者佔勝,勝利當屬之識鬆緊者,來手無論硬至何等,若自度不能勝,(平聲)祗須略鬆手勢,將鋒頭避過,隨將腳跟一定,牙關一緊,以全力乘其舊力已過,新力未發,無不克敵制勝者,此謂之借力打力。

練拳氣喘色變,其故即在不識鬆緊,從首至尾,握固不肯放鬆半點,自以為孔武多力,其實拳愈練,而力愈陷,氣喘色變,特其顯於外之徵候也,凝神集氣,一手是一手,全身之勁但注於一擊之中,手既打出,立須鬆放,則雖連演數十百次,亦必行所無事,安有喘氣變色之患哉。

拳術中有所謂重拳法者,湖南人練者頗多,能碎數寸厚石板,見者多疑為邪術,實非邪術休,其?繰艉妒k,於午夜跌坐井畔,爇香於前,念清心??@句,運臂揮拳向井中一擊,念百遍,揮擊千餘拳,如是者不輟月餘,拳下自能激井中,殷殷成聲,又月餘,水深丈許者,隨拳蕩動,更月餘而功成矣,此非邪術,乃漸近之功也,然其成功祗在一部份,故非內功先成者,雖成功亦不免有自傷內部之懼。

紅砂手亦非邪術,是練成之藥砂,亦暗器之類也,與人角時,必搶上風,否則不能施放,與拳術毫無關涉,鄉村拳師多用之者,因己無實力,慮角時不能勝人,又不善用其它暗器,故以此藥,因風迷人雙眼,而一任其攻擊也,此為極不道德之舉,不足效法。

拳術中最平庸者為單掌,而最適用者亦為單掌,惟單掌能跌人於數步之外,能破人一切手,單掌之變化極多,敵來手低,則沉而後掌,高則託而後掌,左則閉而後掌,右則分而後掌,凡中上部之手,無不可以掌接擊之也。龍頭手,獅子大張口,(亦名虛實手)皆從雙掌化出,極適於用,因虛實相倚,奇正相生也,惟未經變化之雙掌,萬不可用,無虛實,無奇正,弊害百出,以單掌破之,絕無變化抵抗之餘力。

拳術必須口授,圖說雖詳,祗足供學者參考,不能恃為入手之圭臬也,拳術非柔軟體操可比,柔軟體操無變化,拳術之妙,全在變化,運用動路,祗在分寸之間,口授猶時有辭不能達之處,寧筆墨所能盡之,至於點穴,尤差之毫釐,失之千里,豈草率不備具之圖,所能標舉,而使讀者運用無訛乎,人身要害之處,有最簡單而最明瞭之觀驗法,以己之母指從心窩量起,上下左右與中指距離之處,皆為要害,復從中指起量,與母指距離之處,亦皆為要害,但此限於頭部及前後胸背,四肢無死穴也,僅能阻遏血脈,使人麻木,失其神經作用,至言以一二指點人四肢之一部,即能使人立死,非魔術則欺人之談矣。

村拳師秘藏之人身穴道圖說,所標舉即不謬妄,學者亦不能對本實施,而行之有效,書中雖有註明某穴用陽手,某穴用陰手,及用一指鑣或二指鑣,或三四指鑣者,然學者內功未成,安能附勁於一指之顛,透人筋絡,至於傷科藥方,尤乖醫理,每有一方多至五六十味者,而其中性質相反之藥,時相併列,且傷科藥方中,無不喜用極毒烈不常用之藥劑,以人命為兒戲,莫其於此。

點穴之術,非深明生理學者,所言類多謬妄,今之拳術家,輒言能點穴,此欺世駭俗之談也,世人舉數,多喜言三十六七十二,合之為一百零八,而言穴道者,亦遂謂人身有三十六死穴,七十二活穴,合之周身有一百零八穴,此種絕無根據之談,稍有知識者,聞之冷齒,村拳師授徒,無不秘藏二鈔本,以欺罔學者,二鈔本為何,一人身穴道圖說,一傷科藥方,雖人各異其傳,然自誇得之某某名人,或傳自某某異人,則皆同其詞也,餘初得從村拳師許,賭此類鈔本,殊自驚為異數,以為如此不傳之秘訣,非拳師雅重餘者,安肯推誠相示,因其中文句,多不可通,不能強記,遂殷勤乞得,繕錄一過,亦秘而藏之,不輕以示人也,是後每值其它村拳師,必以言探其有無秘藏此類鈔本,始皆笑不肯承,以利欣動之,則故躊躇作態,強而後可,及其出以相示,類多德色,內容或詳或略,而其文句之不可通,標舉之絕無根據,藥方之全無理由,千篇一律,以意義還叩之村拳師,或不能答,或答以玄虛不切事理之言,非吝不肯告,實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也。

拳術家每侈言,某手非某手不能破,此欺人之談,絕無其事也,惟硬不破,惟快不破,硬中須有軟,既快貴能穩,則真不破耳,出手如風馳電掣,勝負分乎瞬息之間,寧有絲毫措思餘暇,敵手未動,我無由預測其將出何手,而預為破之之手以待,敵手已動,則我縱眼明手快,亦不能立判其為某手,而我非某手不能破之也,且凡手法之佳者,其變化必多,世未有施用某手不能創敵,猶頻頻施用之也,尤未有出手不收,以待敵人之接擊也,村拳師授徒,不明理解,每好為似是而實非之言,以聳人聽,以取多資,故有此類說法,為其徒者,安有判別虛誣之識,如是某手不能破某手之說,幾成為拳術家之公例,其眯目無識,為可笑矣。

動手先落馬,出手必送肩,落馬則肛自上提,氣自下注,下部一穩,則全身之勁,自能貫注於肩背達之,打出之肘腕,故曰出必送肩也。

善拳術者,不必善蹤跳,善蹤跳者,亦不必善拳術,蹤跳本另是一途工夫,與拳術全無關涉,今人論拳,每混合二者而言,以為善蹤跳者即拳術家,而拳術家亦無不善蹤跳者,霍元甲拳名滿天下,絕不能蹤跳,趙玉堂能一躍登三丈高屋樑,亦絕不能拳,此其明證也,蹤跳祗在身輕,身輕由於腳有力,其用功之道,不與練拳者同其蹊徑,謂蹤跳與拳藝同屬於武術則可,謂蹤跳屬於拳藝,則不可也。

拳式中有所謂九滾十八跌,及林沖下山,貴妃醉酒諸式,全用撲跌躦滾,說者為此類拳式,善能敗中求勝,為練拳者不可不知不可不能之身手,鳴呼,為斯言者,殆不知拳術為何物者也,拳術家以技與人角,其敗中轉勝之手法,每出於意外,有一不可有二,即其本人,亦不能以此手法,為第二次之施用,如棍術中之鐵牛耕地,全為敗中轉勝之棍法,然學棍者,雖與人角至百次敗至百次,亦決無施用鐵牛耕地之時也,藉以上所舉拳式,為練習使身體敏活之用,未嘗不可,然在拳術中,已落下乘,至欲用其手法以臨敵,則恐終其身與人較,日在敗中而無求勝之機也。

人之右手,每較左手便捷,如是練拳者,多專練左手,以圖補救此天然之缺憾,但左手練硬後,右手之便捷復遜,世無兩手完全同等者,此實無關於拳術之程度,即能練至兩手完全同等,用時亦無兩手同施之理,雙手不如單手,與雙刀不如單刀,雙劍不如單劍之理正同,學者殊不必以左手硬遜右手為病也。

低馬拳式與高馬拳式之比較,低馬拳式,利於實力不足之人,短手容易上勁,又出手多走小門,故練低馬拳式者,半年三五月後,即能應用,高馬拳式,則非實力充足之人,加以一二年之苦練,幾無一手可用,然及其成功,高馬拳較低馬拳簡捷多多矣。

沉託勁在陽勁拳中,用處極多,以其利於搶紅門也,陰勁拳則多喜用分閉勁,若字門拳中之內圓外圓,則又沉託而兼分閉者矣,江西有某老拳師者,善字門拳,由圓字變化一手,名為蝴蝶手,極運用之神化,敵手一為其手所著,即如膠粘不可脫,敵進則退,敵退則進,其柔殆類蛛網,終其身無能破之者,安徽有饒某者,業窯,人遂稱為窯師傅喜治技,善側掌中人,因其所業,恆須以掌範泥也,雄視一鄉,村拳師憚其勇,莫敢與較,然皆惡其慢也,會有鳳陽女子,鬻技於其地,雖纖弱而矯捷如飛鳥,村拳師謂其能在饒上,設詞激饒往角,實欲因以創饒,饒負氣往,女騰一足,饒側掌擊之,斷其踝,女遂傾撲,狼狽遁去,饒聲譽益振,無何,復一鳳陽女,訪饒於其居室,適饒他往,饒家飼家雞十餘頭,女盡系之以去,行時顧饒家人曰,此去裡許有雷祖殿者,餘將遲饒於彼,一日不至,則宰食一雞,饒歸聞語,將往懼不勝,不往則損名且失雞,不得已陽為力人往,至則見有女年可二十,姿容娟好,跌坐階際,連雞置於左右,饒徑前語曰,吾窯師傅之力人也,彼適不得間,命吾且將雞去,言已趨攫雞,但覺有物中股際,即撲跌尋丈外,饒茫然不知致撲之由,知不敵,踉蹌而歸,焦急無可為計,饒有長年僱工名張老者,年已六十餘矣,以力傭於饒且二十年,饒固以尋常力人遇之者,至是張老見饒環室而行,若重有憂者,乃請曰,君得毋慮鳳陽女難勝,而雞不得返乎,饒曰然,因言跌時情狀,張老笑曰,吾將為君往索雞,得則君居其名,不得,於君無與也,饒恚曰,奈何誑我,吾且見敗,若奚往焉,張老曰,吾固言不得於子無與也,饒終疑之,然計無所出,姑允偕往,女仍跌坐如前,張不語,突前取雞,女自裙底飛一足出,張提而投之,女駭請姓氏,張自指其面曰,吾窯師傅也,女拜手謝教去,饒伏地不起曰,與公同寢饋近二十年,竟不知公身懷絕世之藝,謹請屬為弟子,張欣然受之,授以技術,越三載,而前鬻技之鳳陽女至,指名索饒,饒與較,三數合後,女復騰足,饒以左手把持之,女立地之足亦發,饒以右手接之,女身中懸不偏頗,饒知為勁敵,作勢遠投,女著地大笑而去,饒歸面張陳述,張驚曰,汝傷重矣,久且不治,饒曰弟子未嘗敗,胡言傷重,張命饒袖示其胸兩乳旁各有黑點如錢大,始駭服,泣請醫治,張曰,汝投時不應縮手作勢,彼足距汝胸僅及寸,縮手即為所中,其勢然也,彼等之頭,皆附以鐵,一著即傷,無可倖免,喜傷處非要害,若上下寸許,則無可為矣。

觀饒某之受傷於不自覺,可以知拳術之難矣,使當日其師不在側,則饒某將至死不晤其死於藝之疏也,拳術家以技與人角,因傷致死,而不知所以殺身之故者,不知凡幾,故俞大猷曰,視不能如能,生疏莫臨敵,凡百藝術,皆有競爭角勝之時,惟以武術與人角勝,則動輒孤注性命,真有能耐者,不輕與人言技,即懼因名而招來角者也,長沙陳雅田,善技享重名,來訪者嘗不遠數千裡,晚年益甚,陳患之,每辭以他出,而陰瞰其人,藝皆出己上者,因益自韜匿,遂得終身不敗於人。

拳師與人角技,每喜於數步外,兩手上下連環旋舞而進,來勢一若極兇猛之致,工夫不純熟者遇之,無不辟易,其實破之極易,自己手硬者,直走紅門衝擊之,彼旋舞之手,著手無不披靡者,若自料不能硬進,祗後腳略橫半步,即是直來橫受之道,彼旋舞之手,亦無所施矣,須知兩手上下旋舞,著人必不入木,無避讓之必要也。

餘於長沙組織國技學會時,延聘各地武術家,前後以百計,雖藝有高下,然其談論技術時,莫不神色飛舞,有不可一世之概,若第就其外表觀之,皆萬夫之雄也,湘潭曾甫,年四十餘,以拳術享重名,凡鬻技於湘潭者,無敢不先謁其門,非然者,即真有能亦無可得貲,因是曾之聲譽益隆而究無有知其技至何等者,餘以六十金招致之,居會中將一月,與他拳師言,恆傲岸不為禮,人多銜之,屢欲與角,餘慮俱傷,力為排解,曾知不見於眾,亦興辭去。曾行之前一夕,餘治食祖之,曾半醉,欣然語餘曰,吾有妙手,當於再會時出以相示,此次雖聚首一月,實未得盡吾長也,餘時亦被酒,乃笑曰,君手皆妙,復何手之能獨妙也,曾曰,妙在能倒人,餘曰,君手皆能倒人,此何手而特妙也,尚勁者乎,尚快者乎,曾曰,尚勁與快,始能倒人,則不得雲妙矣,餘曰,是則神術也,曾曰否,餘推案而起曰,不勁不快,亦非神術,餘敢必其無此妙手,曷請相示,但得倒餘無所忤,他拳師從而和之,曾色撓,志群師力止餘,曾慚恧即夕遁去,拳師以此術弋貲者,十人而八九,不曰有秘密之傳,即謂有神妙之手,學者求藝心切,無不入其術中,其實皆詐欺取財者也,拳理既通,安有所謂秘密,安有所謂神妙,拳理不通,何手不能謂之秘密,何手不能謂之神妙,且學技者,貴得其道而力持之,工夫既深,神化自出,父不能傳子,兄不能傳之弟,寧可貨而得之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