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湯怎麼燉最好喝?

曹鐵錘


雞湯怎麼燉最好喝?

燉煮雞湯是我們最常做的家常菜了,以往歲月裡提起“食補”,最先想起的往往也是雞湯。人類對於吃雞的喜愛幾乎可以說遠超其他動物,有因為各種原因不吃豬牛羊的,但是不吃雞的人很少見。所以雞的吃法很多,可以用來一起燉湯的組合實在是太多了,下面我們來分享一個我覺得很好喝的雞湯燉法,順便分享一點燉雞湯的小技巧。

【板栗玉米雞】

  1. 首先把玉米切段,板栗可以買現成的板栗仁,也可以把帶殼的板栗底部劃開,然後開水煮5分鐘,撈出冷卻之後放冰箱冷凍室冰一下,就很好脫殼了;
  2. 雞還是要選擇散養雞、土雞,不管是因為心理原因,還是飼養不同風味物質不同,超市賣的那種白條雞總感覺滋味差著點,燉煮出來湯和肉都不夠濃香、豐盈。雞搓洗乾淨,然後斬成塊,沖洗水血備用;
  3. 燉鍋裡下足夠的水,把沖洗乾淨的雞塊和薑片、蔥段放進去,加料酒或者米酒然後大火燒開,撇去浮沫;
  4. 然後把玉米段和板栗仁放進去,一起小火燉煮1個小時以上,加鹽調味再大火煮10分鐘就可以喝了。

【注意事項】

  1. 有時候燉煮雞湯我是不焯水的,因為雞本身沒有太多腥羶味,只要血沫去除乾淨,加上酒和蔥姜等等,基本就不會有怪味了。焯水的話因為前後的溫度差,會使得雞肉容易變柴,也會失去一部分營養物質。
  2. 雞湯燉煮不需要太久,一般1個小時到1個半小時就可以了。燉雞不是熬藥,時間太久不只雞肉完全失去口感變成肉渣一樣,營養物質也會因為太長時間的烹煮而被破壞。
  3. 很多人喜歡現殺現燉,覺得這樣最有營養最好喝,其實事實上有點偏差。因為雞剛被宰殺之後肌肉纖維會出現僵硬狀態,蛋白質就不能很好的被分解成氨基酸,而氨基酸就是雞湯鮮味的來源,所以最好是宰殺之後放冰箱保持4個小時左右,然後再拿出來處理、燉煮,鮮味更足。
  4. 最後還是說一下不要捨棄雞肉不吃哦,不管再怎麼燉煮,能溶解到湯中的營養物質都是很有限的,一般最多在5%到10%之間。最大量的營養物質還是存在於燉湯的雞肉和配料中,有人可能覺得燉煮的超久之後肉都不好吃了,就是因為營養都進到湯裡了,可事實並不是這樣的。

你喜歡喝雞湯、吃雞肉嗎?歡迎評論分享你最拿手、覺得最美味的做法哦!

對於美食、健康飲食和美食趣聞軼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和贊支持一下,以後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關內容!


啞巴美食家


  一、 宰活雞吃凍雞

  我們都習慣去市場買活雞,現場宰殺回家就燉湯,恨不能中間不耽擱分秒,實際上這是不對的。

  鮮雞買回來後,應先放冰箱冷凍室冰凍3~4個小時再取出解凍燉湯。

  這跟排酸肉的原理是相同的,動物驟然被殺,體內會自然釋放多種毒素,而且剛宰殺的熱肉細菌繁殖迅速。

  冷凍既殺菌,也讓肉從“僵直期”過渡“腐敗期”到 “成熟期”,這時的肉質最好,再來燉湯做菜明顯香嫩。

  

  二、飛水—必需功課

  其實,不光是雞,任何肉類燉湯前都應先將主料飛水—就是開水裡煮一下。這不僅可以去掉生腥味,也是一次徹底清潔的過程,還能使成湯清亮不混濁,鮮香無異味,一試就靈。

  當然,飛水也是有學問的。若冷水放肉,肉由水的冷到開,經歷了一個煮熟的過程,營養流失嚴重。最宜溫水下鍋,煮約7~8分鐘,不蓋蓋並適時翻動。開水下鍋也行,3~5分鐘即可。

  還可以將宰好的雞放在鹽。胡椒和啤酒中浸1小時,再烹製時就沒有這種異味了。

  從市場上買來的凍雞,有些從冷庫裡帶來的怪味,影響食用。在燒煮前先用薑汁浸3-5分鐘,就能起到返鮮作用,怪味即除。

  

  三、下鍋—水“生”火熱

  燉湯則宜冷水下鍋,讓原料由水溫的慢慢升高而充分釋放營養與香味。

  與水同溫下鍋的原料更能熬出好味道,所以,一定要記住,飛完水後的原料要立即用冷水沖涼再入鍋燉。

  四、火候—猜大猜小

  燉雞湯應先大火約10分鐘燒開再轉文火,開的程度應掌握在似開非開,因為砂鍋有很好的保溫功能,若等沸騰時再調小火,它的後繼沸騰過程對湯品的“鮮”是一個損失。

  而且這10分鐘裡千萬不要揭蓋,“跑氣”了的湯就沒了原汁原味。

  

  五、放鹽的學問

  對於燉湯來說,這還是個不小的問題。放鹽的時間在某種意義上能主宰湯的口味。不管是有的人說下鍋時就放鹽,還是半熟時放,都不對。

  鹽煮長了會與肉類發生化學反應,肉類裡的蛋白質被鎖定,湯味淡,肉也燉不爛。那麼鹽該何時放好呢?記住了,鹽和別的調味品一定要在湯已燉好時放。

  放鹽後轉大火10分鐘再停火,中途不揭蓋,不光味道全進去了,而且湯味更濃。注意,放鹽進去後不要攪拌,那會留下一股生鹽味。

  燉雞湯的細節

  很多人家裡一燉雞湯,就會香飄四溢,老遠就讓人聞到了雞湯的香味,這是燉湯的大忌。

  所以這樣的燉湯,是不理想的,因為雞的香味都流失了。那麼如何燉出一鍋味道鮮美,齒頰留香的好雞湯,有幾個細節需要注意。

  

  首先是器皿的選擇。多數時候,在家裡做雞湯,器皿的選擇往往被忽視。很多人以為隨便選一個湯鍋就可以了,其實這裡面大有學問。一般性的湯鍋,或是鋁製的,或是搪瓷的,也有考究一點的,會選用砂鍋。這些器皿多是廣口的,香味很容易飄出去,煲出來的燙就沒有了一口濃香,建議選用窄口高身的瓦罐最好

  其次是,很多人在清洗雞的時候,因為怕油膩,所以往往會把雞油摘掉。實際上,雞油對燉湯來說,大有好處。建議煲湯的時候,將雞油放在湯中,這在烹飪中有“以油養湯”的說法。

  如果採用了上述的器皿,再用油來封住口,這樣燉出來的湯就不會飄香四溢,而是把雞香都留在了湯中。


頭條美食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款我個人非常喜歡的湯:幹香菇燉雞湯。香菇本身有增強人體免疫力、抗癌的作用,其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在雞湯中,更容易被人體吸收。雞肉熬湯也是非常滋補的做法,香菇和雞肉經過一定的時間細火慢燉,熬製而出的雞湯有著濃烈鮮味,令雞湯喝起來格外的甘甜。

食材:老母雞 、幹香菇、紅棗、生薑

做法:

1、 把殺好的母雞放在火上燒一下去掉細毛,表面微黃就行。

2、 把幹香菇提前冷水泡發,再準備上幾顆紅棗。

3、 整雞洗淨以後剁成小塊。

4、 鍋中水燒開放入薑片,加入料酒,把雞塊兒焯一下水以後撈出。

5、 砂鍋中加入適量的水,放入焯好的雞塊兒,加入薑片兒和紅棗,蓋上鍋蓋,大火燒開以後小火慢燉半小時。

6、 接著放入香菇繼續燉煮半小時或者可以多燉一會兒。雞湯煲好之後只放入一點兒鹽就可以。

這樣做出來的雞湯湯香肉嫩,原汁原味兒,真的超級好喝,快試試吧!


愛看美食


冬天虐我千百遍,我待冬天如初戀。在冬天,凍手凍腳那是常有的事。沒辦法,冬天就是這個樣,咱還不能跟它過不去,一邊要順著它,一邊還要做好自身的防禦工作。在冬天裡被冷的手腳冰涼,腰腿容易痠痛,咋辦呢?不能動不動就吃藥啊,那藥多貴呀。所以咱們要做好一個“補”,常言道:“冬天補一補,來年春天能打虎。”冬天是一個適合滋補的季節,只有在冬季做好了滋補工作,來年身體才會更強壯硬朗。

說到補,在冬季裡就少不了一道美食,這道美食還有點貴,它就是雞肉。雞肉吃起來非常的細嫩好吃,營養非常的好。冬季裡燉一些雞肉,喝雞湯吃雞肉,不僅可以補充氣血,益氣養精,健脾胃,還可以強健身體,讓身體抵抗力更好。就是有點貴,上次在鄉下隔壁鄰居家抓了一隻土雞,花了90塊錢,說是有4斤多,不過雞肉再貴與身體比起來都是不值一提的事,在這個冬季每個星期燉上一次,暖心暖身,讓你告別手腳冰涼。

【燉雞湯】

準備食材:

半隻土雞、1塊老薑、適量蔥花、適量的料酒、適量鹽、配菜自行選擇(有蘿蔔、帶皮、枸杞、紅棗、黨參、蘑菇等多種食材)。

烹飪做法:

  • 1、有經驗的人都知道,雞肉的皮上面可是很髒的,要搓才能洗的乾淨。
  • 2、把雞肉洗乾淨,雞肉裡面的異物清理乾淨,就可以分成塊。這個大塊小塊根據自己的情況來砍吧。大塊就多燉一會,小塊就少燉一會。
  • 3、在鍋里加入適量的水,煮開,把雞肉塊放到鍋裡,然後加入少許的料酒,炒一下煮上幾分鐘,撈出雞肉塊。很多人焯水都煮的很久,雞肉本身的腥味並不是特別腥,所以不要焯水太久。才能把雞肉裡面原本的營養物質,以及雞肉的口感,保留的更好。很多人都做錯了,焯水的時間太長了。
  • 4、砂鍋一隻,把雞肉塊放入鍋裡,然後開火煮,燒開轉小火先燉上1個小時吧。
  • 5、燉湯的這段時間裡,可以處理一些配菜,比如蘿蔔、帶皮、蘑菇等食材。然後下鍋一起燉,把食材燉熟即可,至於多長時間要看每個人自己用的是什麼食材。
  • 6、最後放鹽不能多放,因為雞肉本來就帶鹹味。所以放鹽要少放,撒上蔥花即可。

雞湯非常喝,雞肉也很好吃。適合很多身體虛弱的進補,因為雞湯溫補,來的不猛。女人喝的話加上一些紅棗枸杞,補血養血的效果會更好。

您喜歡怎麼燉雞湯喝呢?歡迎大家評論留言。感謝大家的關注,記得收藏轉發文章哈。順北點個贊再走吧。

美食來臨


作為一名吃貨,在家燉雞也是常有的事,現在根據我自己的經驗,談談這個問題。

先配圖一張,流流口水

大家都知道老母雞燉湯比較好,老母雞肉質比較緊實, 而且油多, 燉出來的湯比較香濃小雞的肉比較嫩, 而且油水少 ,燉出來肉是好吃的,不過湯就沒那麼香一般用砂鍋燉湯比較好。 根據個人的口味 ,我家燉的話一般只放生薑 ,別的料是不加的 ,一般湯滾了以後開小火慢煨 1個半到2個小時之間。

那麼燉雞湯要多長時間,以及如何燉雞湯才好喝的幾個竅門,需要根據個人口味,在燉雞湯的實踐中慢慢總結的。

燉雞湯要多長時

  燉雞湯需要多長時間取決於雞的品種,以及你打算喝湯為主還是吃雞肉為主,還是要吃肉喝湯兩不誤。

  如果你打算以喝雞湯為主,那就需要燉1到2個鐘頭或更久,這樣燉出的雞湯營養豐富而且味道香濃,但是雞肉會柴的無法入口,財大氣粗者通常會選擇只喝湯不吃肉,比較節約的朋友則會把雞肉撕成肉絲,然後蘸著料汁才能勉強食用。

  如果你打算以吃雞肉為主,只需要把雞肉燉至能用筷子穿透,而且不會有血水流出來就剛剛好,關上火再燜上10分鐘左右就可以出鍋了。這樣做出的雞肉比較好吃,但湯的味道就差得遠多了。

如果你要吃肉喝湯兩不誤,可以把燉到剛剛好的雞撈出稍微放涼些,然後用手撕下雞肉另外做成菜餚,剩下的雞骨頭放回鍋裡繼續燉湯,隨便你想燉多久都無所謂了。這樣燉出的雞肉口感剛剛好,而且雞湯的味道也不會太差,雲南經典名菜“景頗鬼雞”就是採用的這種做法。

如何燉雞湯好喝的竅門

  1、有人喜歡把雞皮扒掉,燉出來的湯清香撲鼻沒有油星,而我偏愛連皮一起燉煮,雞皮中的油脂滲透出來以後讓雞湯的味道更加香濃,況且將油去掉也並非難事,如果你燉得雞湯不想,建議你將雞皮一起燉。

  2、選一隻好的砂鍋來燉雞湯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用金屬鍋能代替傳統的砂鍋,砂鍋這種東西應該早就不存在了。

  3、雞的品質固然重要,最好能用一隻地道的土雞來燉,但是找到一隻地道的土雞比買到一個稱心的砂鍋還要難,那就選用不肥不瘦的三黃雞吧。

  4、鹽可以最後來加,如果有胡椒粉能撒上一點,還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5、燉雞湯應先大火10分鐘左右,當鍋裡似開非開時就轉為小火,因為砂鍋本身的保溫性能比較好,如果等沸騰時再調小火就晚了,因為沸騰太久或沸騰太厲害,會導致更多的鮮味損失。

下面配一張自己的手藝,看官莫笑。


電影美劇世界


冬日暖心雞湯

冬日暖心雞湯的做法步驟

1. 準備食材雞肉切塊,薑切片,蔥切段,香菇泡發,馬蹄切塊,其他食材洗淨

2. 雞肉冷水下鍋,放入蔥,姜,一勺料酒焯水,水開後撈出雞肉

3. 另起一鍋,放滿水,燒開後放入雞肉,姜,蔥,薏米,玉竹,淮山,西洋參

4. 2小時過後放入馬蹄,藕片,紅棗,枸杞再燉30min

5. 出鍋前放鹽調味,然後就可以開吃啦

6. 圖片

7. 圖片

8. 圖片

9. 圖片

小貼士

1️⃣焯過水的雞肉再下鍋一定要是燒開的水2️⃣儘量一次性倒好水,不要中間加水,3️⃣蔬菜出鍋前半小時放,不要放太早


益健麼麼噠


雞湯是家禽裡最常做、最滋補和最鮮美的湯,尤其是老母雞湯,對產婦、病號和老人的溫補作用,勝過鴿子、老鴨跟鵝湯。味道也遠在其他肉湯之上。


豫南光山的雞湯,主要就是用來補身體,產婦必須要吃。三年以上的肥肥老母雞,燉了一罐子,下了掛麵,打了荷包蛋,吃了身體復原很快,身子提前多天干淨,奶水滋滋的翻騰。還有公雞湯,家裡來了尊貴的客人,或者老人害冷怕熱不舒服,殺一隻老公雞,炒炒燉了,連湯帶肉一頓下來,各種滿足溢於言表。

老母雞適合清燉,三年的老母雞,一般的過了下蛋的年齡,膘肥體胖,肚裡長滿了蜜蠟一樣的脂肪,還有些沒成熟的小雞蛋。這樣的雞整好了,按照“雞八塊”的古法,儘量的大塊剁了,滿共一隻雞子不到20塊吧,然後冷水下燉罐,水和雞在2:1的比例,水開撇去浮沫,最多給到蔥把拍姜,極致的做法不給任何調味料,轉小火。兼顧吃肉燉一個半小時,以湯為主燉三個小時。關火後給鹽調好鹹淡,給蔥花點綴,給黑胡椒碎提香。可以直接裝碗開吃,可以做掛麵或水餃澆頭。就是掛麵或水餃煮好撈到碗裡,澆滿雞湯,連肉帶湯,吃著極鮮,很是過癮。



公雞湯一般採用跨燉。也是大塊剁了,不焯水,直接下鍋炒。炒到水乾出香,給蔥姜,再出香給甜酒,然後給開水,水和雞子比例1.5:1,大火燒開轉小火一個小時。關火後給鹽調好鹹淡,給蔥花點綴,給黑胡椒碎提香。

這種傳統燉法的好處,便於存放。燉好後一般的當頓吃不完,吃多少盛多少,其他放在罐子裡擱起來,下頓吃多少舀多少,原味不變。也有加配菜的吃法,雞湯加熱的時候,木耳、金針、蘑菇一類配菜加進去,葷素都有了。也只能這時候加入,不可以同時燉,那樣會放不住,容易酸壞。


普濟


家裡吃雞也經常吃,各種做法我都嘗過,但是有一次去一個朋友家,吃他做的燉雞,讓我難以置信雞肉雞湯居然會這麼好喝!

其實最簡單的做法反而更美味,我那朋友做法非常簡單,就是市場裡面買了一隻活雞,當場讓老闆殺了,然後帶回家自己剁成塊,包括內臟那些都洗乾淨,然後放到鍋子裡面直接煮,除了鹽什麼都不放,最後起鍋之前撒點五香粉。這個味道真的太鮮了,很多人燉雞喜歡放這放那,比如土豆什麼的,結果把雞湯本身的鮮味給去掉了,得不償失。

不信的大家可以自己試試,但是一定要活雞(山雞),冰凍的雞已經沒有了鮮味,做出來的是不好吃的。另外燉的時間也不要太長,燉的有點嚼勁最好,當然咬不動是不行的。


九月九的久久


小時候特別喜歡吃肉,當然也包括雞肉,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近幾年家裡面燉雞一般都沒有人吃雞肉了,基本上都喜歡喝雞湯了,我也不知道是為什麼,總之我感覺雞湯合起來比雞肉好吃多了。雞湯的做法有很多,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幾種我比較喜歡的雞湯做法。


首先雞湯要好喝,雞肉的質量是根本,很多朋友都喜歡去市場買雞,而我不喜歡去市場或者養雞場買,原因很簡單,市場和養雞場的很多雞都是通過激素或者是喂飼料長大的,很多都是兩三個月就開始賣,而想要煲出來的雞湯好喝,一定是老母雞,餵養的越久湯汁越濃,越好喝。

燉雞湯建議使用老母雞,因為母雞的肉質更好,吃起來也更舒服。而且還具有補虛的功效,尤其適合大病初癒的朋友,相信朋友們都知道女人產後坐月子基本上每天都會吃一隻雞,就是這個原理。

建議大家買雞的時候去農村購買土雞,因為土雞很少餵養飼料,基本是糧食和昆蟲為食物。土雞湯汁更加鮮美,不要問我為什麼。

現殺的雞味道會更美

很多朋友喜歡買回雞肉放冰箱,卻不知道新鮮的雞肉煲湯味道會更美

香菇燉雞

材料:老母雞一隻,薑片適量,香菇適量,鹽適量,紅棗適量,紫蘇幹適量。

(很多朋友看到紫蘇都感覺很奇怪,為什麼要放紫蘇呢?原因很簡單,因為雞湯屬寒性,紫蘇具有表寒的功效,同時對治療感冒有一定的功效)

製作方法:

殺好的雞放在淘米水中浸泡二十分鐘

淘米水主要有對雞進行清潔處理的作用,同時經過淘米水浸泡後的雞肉會更加細嫩。

過水

在燉雞湯之前多做一步,會讓雞湯更加清亮,其實就是人們說的飛水。

將涼水,薑片,整個雞(不要剁)放入鍋中,將水燒開,然後立刻撈出用涼水清洗乾淨。

這一步的目的有:

1.可以去除雞肉中的異味,同時對雞肉進行徹底殺毒,而讓噸出來的湯汁更清。

2.涼水清洗的時候將雞肉表面的油脂和汙垢清洗乾淨。

3.經過飛水和沖涼的雞肉不容易燉爛,可以更好的保持雞肉的形狀,看起來也會更美觀。

燉雞

燉雞的時候要一定要涼水下鍋,一隻5斤的老母雞一般用水8-10j斤(切記一定要一次把水加足,這樣湯汁會更濃,千萬不要燉到一半後在加水)。加入涼水,香菇,雞肉,紅棗,紫蘇到砂鍋中,讓雞肉和香菇隨著水溫的升高慢慢的入味。燉雞湯建議使用砂鍋,這一點相信不用我多說為什麼了吧。

打泡沫

水燒開後,打去表滿的泡沫,記住一定要將泡沫清理乾淨。這樣湯汁會更清。

細火慢燉

打去泡沫以後蓋上蓋子,小火慢燉一個半小時

加鹽

值得注意的是加鹽一定要快起鍋的時候加,這樣不至於鹽進入雞肉太多影響雞肉的美感。加入適量鹽調味,繼續慢燉10分鐘就可以起鍋了。

雞湯要趁熱喝,這樣不僅美味,而且在寒冷的冬季喝上一碗熱騰騰的雞湯身體感覺暖暖的。

身下的雞肉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做成手撕雞或者涼拌雞來吃,都是不錯的選擇。


富硒美味


雞湯好喝,關鍵不在於做法,而取決食材。

如果是菜市場那種密密麻麻擠在籠中,30塊一隻的養殖場肉雞,任你配料加得天花亂墜,烹飪火候把控媲美淮揚大廚,這鍋雞湯,亦不會有半分出彩之處,不過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罷了。



然而,若是來自於鄉間農家,滿山林瘋跑的放養土雞,燉湯時即便什麼都不放,只用清水和食鹽燉上兩個鐘頭,一揭蓋,濃香馥郁,一鍋黃澄澄的雞湯,鮮得你眉毛都能掉下來。土雞和肉雞的差別,就有這麼大,正如同正品愛馬仕和義烏高仿貨,外行看上去幾無差別,但行家眼裡,處處都是漏洞。



都知土雞好,可正宗的土雞,也確實難覓。壹周君家旁邊的農貿綜合市場,常有老農模樣的人挑了擔子,裡面放著幾隻母雞,說是自家散養,吃穀殼和剩飯長大,每隻售價80元。因比大型賣雞攤販的雞要貴上一半,早起買菜的老頭老太太們深覺撿到大便宜,常常搶得快要打起來。

其實,這種也就是個障眼法。老農的所謂“土雞”,和賣雞攤的雞,很可能就是同一處地方進的貨,只是“老農”的營銷手段更高一籌而已。

市面上流傳著種種辨別土雞和肉雞的方法,基本上也都是糊弄人。要買到真正的土雞,可能除了親赴鄉間,看著農民從田間地頭抓來,別無萬全之策。

而且地道土雞,遠遠不是80塊一隻能拿下的。壹周君前年去鄉間買過,45塊一斤。一隻三斤來重的母雞,一般要150塊左右。如今兩年過去,興許更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