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瘤危害有多大?

huangcaiting


1、到底什麼是「脂肪瘤」?

「脂肪瘤」,很多人身上都有(題主配的圖,並不是脂肪瘤而是腱鞘囊腫)。為了方便大家理解,你可以簡單的認為:


脂肪瘤,其實就是本應該平均分佈在皮膚下面的脂肪組織,在一個地方堆積在了一起。就像咱們套被子,一般被罩裡的棉花應該均勻的鋪開才對,但是在一個有些棉花不巧堆在了一起。


所以,脂肪瘤一定是良性的,因為裡面的組織細都是正常的脂肪組織。


需要注意的是「脂肪肉瘤」,比脂肪瘤多了一個「肉」,這東西才是惡性的。因為裡面不是正常的脂肪組織了。

2、「脂肪瘤」到底有沒有危害?有什麼危害?

脂肪瘤,對我們的身體【幾乎】沒有危害,因為它本質上還是正常脂肪組織,只不過堆在了一起不好看而已。


我之所以說【幾乎】,是因為畢竟多長出來一個包塊,或多或少還會影響那麼一丟丟。比如:長在後背或屁股上時,會影響你躺著坐著,因為壓著擱著總會覺得不舒服。而如果長在靠近肢體關節的地方,還比較大的話,那玩意肯定會影響關節活動。再比如,如果剛好長在某個神經旁邊,有可能會刺激或壓迫到那個神經,引起相應的麻木疼痛症狀。再比如,長臉上,肯定不怎麼美觀。。。


當然,脂肪瘤會不會變成惡性的「脂肪肉瘤」,或者那個你以為的脂肪瘤會不會就是「脂肪肉瘤」,就只能靠把瘤體切下來做成切片放在顯微鏡下看,才能確定了。

3、綜上

「脂肪瘤」對人體一般沒什麼危害,不要怎麼管它。但是如果因為「脂肪瘤」的存在引起了壓迫神經、影響活動、影響美觀等,或者發現在長大等異常情況,還是建議手術切除,這樣不僅可以讓瘤體消失,也可以切下來做個病理,100%確診。


更多有趣有用的醫學科普知識,請關注骨科醫生路遙!


骨科醫生路遙


提問的這個圖是錯誤的。那個圖顯示的是腱鞘囊腫,而不是脂肪瘤。

四肢脂肪瘤也好,腱鞘囊腫也好,都屬於我們骨科治療的範疇。

簡單的來說,一般都小脂肪瘤都不需要治療,所謂的藥物治療絕大部分都是騙人的。目前沒有什麼特效藥對此有效。

那什麼情況下需要治療呢?記住以下幾點:

腫塊快速生長,瘙癢,發紅,疼痛等發生特殊變化的,生長在關節影響穿鞋或活動的,嚴重影響美觀的,有嚴重心裡負擔的。做手術!!

讓醫生成為大家的朋友,讓大家成為自己的保健醫生!

請關注我,需要諮詢病情的請在下方留言。


骨科姚大夫


健康科普,來看看【百科名醫】吧!


說到瘤,你是害怕、畏懼、恐慌的,畢竟瘤,可能演化為癌,當然,這往往是惡性的。有一些瘤子卻像身體長了一個痘痘一樣常見,並且一般不會發生惡變。這種“瘤”便是脂肪瘤。

脂肪瘤是一種常見的良性腫瘤,可發生於任何有脂肪的部位。部分病例發生在四肢,主要在皮下,也可見於肢體深部和肌腹之間,患者年齡多較大,兒童較少見。深部脂肪瘤多沿肌肉生長,可深達骨膜,但很少侵犯鄰近骨骼。脂肪瘤很少惡變,手術易切除。

脂肪瘤是怎麼產生的呢?

總體病因尚不清楚,但據文獻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1.遺傳因素

臨床中可見父代單發脂肪瘤,子代出現多發脂肪瘤或父代多發,而子代單發或多發的情況。

2.飲食因素

過度飲酒,經常進食肥肉、動物內臟、無鱗魚或蛋黃等人群因為進食過多肥膩之品,高膽固醇食物,導致新生脂肪組織過多,使體內過多的脂肪細胞異聚,變硬。

3.壓力因素

工作壓力過大,心情煩躁,可造成正常的脂肪組織和淤血交織在一起,長時間可形成結締組織包裹脂肪細胞,形成脂肪瘤。

4.不良生活習慣

經常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會使人體對脂肪的分解能力下降,原有的脂肪組織和新生的脂肪不能正常排列,形成異常的脂肪組織,即“脂肪瘤”。

雖然大多數的脂肪瘤都是良性腫瘤,但是如果不能夠調節好日常飲食的話,良性腫瘤也是非常容易惡變,很多人為了能夠對這種疾病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都想了解日常中判斷脂肪瘤是良性還是個性的方法,以便能夠及時的就醫。

怎麼判斷脂肪瘤是良性還是惡化?

1.看腫物表面有沒有潰爛

體表腫物若發生破潰,除了結核或伴局部感染,應懷疑惡性腫瘤。脂肪瘤好發於頸、肩、背、大褪及臀部,大小不一,呈扁平團塊狀,或分葉狀。生長緩慢,多無自覺症狀。有的脂肪瘤長到一定程度後可自行停止生長擴大。

2.看腫物的生長速度

腫瘤細胞有生長的趨勢,良性的腫瘤細胞長得慢,腫物一旦出現生長速度加快,短期內,比如一兩個月、兩三個月比以前大多了,成倍或幾倍地長大,可能是惡變的表現。這個生長速度沒有絕對值,主要是相對以前的比較。

3.摸腫物的形狀

腫塊形狀規則,邊緣清楚,大多屬良性;相反,形狀不規則、邊緣不清、表面凸凹不平的,多為惡性。如乳房上的腫塊,是纖維瘤還是癌,纖維瘤摸上去光滑、完整,推得動,跟皮膚不粘連,癌腫表面不光,形似毛刺狀,腫塊跟皮膚是粘住的。

4.看腫物的硬度

腫物越硬,惡性的可能性相對較大。

5.看腫物的活動度

良性腫物活動度較大,即與周圍組織分離,比如脂肪瘤,很軟,用手推得動;而惡性腫塊活動度小,甚至不活動,與皮膚及基底部粘連。



百科名醫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一件事脂肪瘤都是良性腫瘤嗎?答案否定的。

脂肪瘤不僅僅有惡性的,甚至還有良惡中間的交界性脂肪瘤。明白這事後,我們再縷縷具體的情況。

良性脂肪瘤,多位於四肢、前胸後背的皮下,通常瘤體有完整的包膜,手術切除後原部位極少復發。如果瘤體較小不影響工作生活,超聲等相關檢查確定沒有侵襲性後可以繼續觀察。



惡性脂肪瘤,又稱為惡性脂肪肉瘤,多位於下肢(如膕窩和大腿內側)、腹膜後、腎周、腸繫膜區以及肩部,惡性程度高,具有惡性腫瘤所具有的侵襲性,轉移性的惡性表現。已經發現確診需及時手術治療,術後依據病理類型輔以放化療及靶向藥物治療。

交界性脂肪瘤,雖有良性腫瘤表現,但具有潛在惡性或者具有浸潤侵襲性。如腫瘤部位允許,還是建議手術治療。


滬上祝醫生


大嗎?不大!但要注意少數會惡變滴,尤其是多發或者內臟血管脂肪瘤。脂肪瘤是由成熟脂肪組織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腫瘤,此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多見於40~60歲的成年人。由於絕大多數軀幹四肢、頭面部淺表脂肪瘤不會惡變,無特殊不適症狀和併發症可不用處理。對於單發脂肪瘤,手術基本可以治癒,預後良好,而對於皮下多發脂肪瘤患者,此病雖不至於危及生命,但會使患者終日憂心於腫瘤的不斷進展和苦於找不到徹底根治的方法和手段,從而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而且,近年來也有不少關於脂肪瘤惡變的報道,四川彭醫生曾報道,一例57歲男性腎巨大脂肪瘤惡變1例,福建王醫生曾報道腹膜後脂肪瘤惡變一例。關於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惡變報道更是屢見不鮮。 脂肪瘤怎麼形成,病因如何:總體病因尚不清楚,但據文獻可能與①遺傳因素有關,臨床中可見父代單發脂肪瘤,子代出現多發脂肪瘤或父代多發,而子代單發或多發的情況;②.不良的生活習慣,如運動量少、過度飲酒、高脂高蛋白飲食、熬夜等;③生活或工作壓力過大,等等等等。脂肪瘤不同於癌症,形成機制也大相徑庭,但不可否認的是,脂肪瘤和其它腫瘤一樣,是正常細胞在外力影響下,通過一系列的基因改變而轉變為腫瘤細胞,這種改變可以是遺傳性或後天獲得性,在受到環境、飲食、感染和病毒等因素影響引起的一種變化,產生過量腫瘤相關蛋白或結構異常的蛋白,導致細胞分裂和分化失控,通過多階段、多步驟轉變為脂肪腫瘤細胞。因此,目前我們已知的是,脂肪瘤的發病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那麼這些因素最終是如何導致脂肪瘤的發生尚不得而知。

知道病因,就知道該怎麼預防。就是多運動,合理健康的飲食習慣,保持良好健康的心態,戒菸限酒,少熬夜,等等。


腫瘤何大夫


知麻糖來啦。首先來回答問題:脂肪瘤危害有多大?答案是一般的脂肪瘤危害並不大,但也有例外。下面就讓小糖慢慢的和你講講脂肪瘤。

脂肪瘤到底什麼呢?其實,脂肪瘤是一種良性腫瘤,多發生於皮下組織。它是由成熟的脂肪組織所構成,瘤體周邊由結締組織包裹,凡體內有脂肪存在的任何部位均可發生。脂肪瘤的形態、大小不一,常呈圓形、扁球形、結節分頁狀或蒂狀的皮下腫塊,質地為軟多見,可單發或多發。一般與正常組織界限清除,生長緩慢,一般無症狀,除非腫塊過大壓迫神經會產生疼痛感覺。有些脂肪瘤在結構上除了有大量脂肪組織外還含有較多的結締組織或血管,形成複雜的脂肪瘤。


那為什麼會長脂肪瘤呢?脂肪瘤形成的原因有很多,但具體的原因尚不明確。主要考慮與下列因素有關。1、肥胖。因為脂肪瘤都好發於脂肪組織多的地方,所以肥胖的朋友比一般的朋友發病率會高。2、中醫認為脂肪瘤和我們的肝脾有關,易怒、易生氣、煩躁不安、胡思亂想的朋友容易患脂肪瘤。3、飲食不規律。長期不吃早餐或者長期吃高膽固醇食物的人脂肪瘤的發病率也會高於正常的人。4、遺傳因素也是不可以忽略的一個因素。

那麼,脂肪瘤到底有哪些危害呢?一般的脂肪瘤並沒有很大的危害,瘤體不大,不影響日常的活動及工作可不做任何處理,只要定期行B超檢查即可。若脂肪瘤很大,壓迫了正常的組織或者神經產生疼痛或其他不適,影響平時的生活與工作可以行手術切除或激光處理。當然,最擔心的還是脂肪瘤惡變的可能,雖然脂肪瘤惡變的幾率很小,但是如果出現了瘤體增長過快、過大,還是要行手術切除,並做病理檢查。

好啦,有脂肪瘤的朋友不用太過擔心,只要不影響生活和工作可以不做處理哦。但平時還是應該注意規律飲食、起居,多飲水、活動和多鍛鍊,保持飲食清淡和心情舒暢。希望我們以上的回答對大家有所幫助,也歡迎大家關注科普團隊《知麻糖》!


知麻糖


春雨醫生來回答這個問題~

人的皮膚覆蓋了身體的各個部位,在一生中長點小東西是在所難免的,最重要的是確認新長出的病變是否是良性的。

脂肪瘤是非常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它可以出現在身體的任何部位,通常出現在淺表的位置,如皮下組織,多數情況下,可以累及很深的部位比如肌肉層。

脂肪瘤通常比較軟,也不疼不癢,小的像黃豆大小,大的可以大如拳手,最常見於軀幹和上肢,一般是圓形。脂肪瘤一般是單個的,但少數有家族史的也可以是多發的。

脂肪瘤很少惡變,因此可以不用治療,但如果出現了疼痛,影響了肢體活動,影響了美觀,並且短期內迅速增大或變堅硬的,建議到醫院就診。一般會先取一部分組織病理活檢,有的也可能就直接全部切下來再做病理。切除後一般不再復發,但可能會留有小的疤痕。

如果進行手術,手術會有一些常見的副作用包括疤痕形成、血腫形成。對於容易影響美觀的部位可以採用節段性剜除和表面微切口的技術,這樣的技術可以限制疤痕的大小。還有其他的非常用的辦法如抽脂和注射低濃度去氧膽酸鹽,但都是一些非主流的辦法,春雨君還是建議到正規醫院治療,因為脂肪瘤一般很少自行吸收。

下面是兩張脂肪瘤的相關圖片~大家可以看看~膽小的還是直接略過吧!

多發的脂肪瘤及術後的疤痕

頸部超大的脂肪瘤

希望春雨醫生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歡迎關注頭條號【春雨醫生】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喲。


春雨醫生


脂肪瘤都是瘀堵,用中醫外治棒敲法,就能敲出來,風寒溼熱瘀堵會散出皮膚,像出痧一樣,如果不及時敲散,會越來越堵。看下圖敲出來的瘀堵,副乳那裡敲出一個大包,散瘀後皮膚就會慢慢修復好。



廣州棒敲堂


  我們當中的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一個經歷,就是在洗澡或者是觸摸自己身體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身體裡多了一點東西,就是在皮膚下面能明顯的摸到一個肉團,這個肉團摸起來滑溜溜的,也沒有疼痛感。那麼在這個時候,我們就會有疑問,這個肉團是什麼,對我們的身體是否有傷害,是否需要手術切除?

  其實這個肉團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脂肪瘤。脂肪瘤是正常脂肪集積形成的,是時常出現在皮膚表層的一種比較多見的良性腫瘤。一般的脂肪瘤,醫生通過外觀和臨床表現,就可以判斷。部分較難判斷的,可以切除後,通過病理檢查明確脂肪瘤的性質。多發性脂肪瘤可以選取隱蔽部位的腫塊切除病檢,而不需要全部切除病檢。脂肪瘤極少惡變,對身體也沒有很大的危害。當瘤體積較小,又無痛感時,不需要治療。

  不過對於脂肪瘤體積較大的,感覺疼痛或者是影響美觀的,可以考慮手術切除或激光微切口切除。脂肪瘤對身體最大的危害,就是它的複發性,如果治療不當,就容易造成復發,甚至會全身發作,而且手術也有一定的風險性,手術不徹底,就容易誘發併發症。因此當我們的身體出現脂肪瘤的時候,儘量找家好點的醫院檢查清楚,針對身體狀況以及脂肪瘤的臨床表現,做好針對性的治療。

  要減少脂肪瘤的發作,就需要注意日常的飲食習慣,要戒除煙、酒、咖啡、濃茶等。平時還應儘量少吃蔥、蒜、桂皮等刺激性食物,肥膩、油煎、黴變、醃製食物,以及羊肉、狗肉、韭菜等發物。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這個應該是腱鞘囊腫

我十年前長過,折騰了好些年,

剛開始在小醫院做過簡單的手術,結果沒一年就復發了,總感覺手無力,舉東西都費勁,跑了好多家醫院,不是手術,就是抽囊液,但是有復發機率,從此我開始關注身邊類似這情況的人,發現好多都能自己恢復,所以我儘管有時搬東西會沒力,依然沒想過第二次手術

後來在6年前,我在醫院上班,因為跟醫生們都是同事,所以會經常跟他們討教這個問題,他們說,身邊有些病患通過手壓就沒了,但是這個辦法,我做了好久都沒成功,後來讓他們幫我壓,其實壓也挺難受的,但覺得能好,還是熬得住的,還是沒壓破,後來我想幹脆讓他們幫我試著抽液吧!抽液就是塗上麻藥,然後用針順著那個包塊縫,接著每天去按那些液體,直到液體全部消失,在把線拆除,折騰了好幾天,想著這次應該完全好了吧!

沒想到才短短半年又長出來了,反而還更大,簡直鬱悶死了,似乎也死心了,後來結婚生子,因為伸出手來難看,總是被人問,基本是逢人在解釋,如果有這情況過的話,一定能體會我當時的難堪,直到生完大寶兩年後,我又聽說,好幾個人這情況跟我差不多,恢復得很好,我想,我可能是沒去大醫院做,這次豁出去,大醫院在試試,,終於預約專家來為我親力親為做這個手術,這次傷口撕得很開,直到現在4年了也沒在復發,雖然難看,但也值了,下面是我目前的情況,大家可以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