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國企破產倒閉,大批工人下崗失業,是因為工人不自立自強嗎?你怎麼看?

紅杉樹144631868


你讓大批下崗工人幹什麼請舉出符合實際方案來,建築業機械化,智能化,越來越高,小區物業管理智能化,也在跟近,汽車往各種零配件同步年限,到了年限什麼都同時到壽命了,根本沒有任何修理的可能,而且正朝著無人化自動駕駛發展,銀行業也在朝無人化智能化發展,實體商業正被電商取代,種種現象都是在減少人的方向發展,你說讓大批量下崗工人幹什麼呀,而且下崗工人年齡都偏高,大多數對接收現在科技能力差,而且現代科技一天一變,你讓下崗工人怎麼適應,造成今天的結果是我國的社會,存在著巨大的科學缺陷,什麼事情都是心血來潮,只看眼前不看果,缺乏科學發展觀。


洪彬QQ1348218413


一次在街裡遇到一位我教過的學生,還不到五十歲,有病,曾經腦血拴。我與他聊了會,他跟我說了他的情況。他曾在一家國企上班,原來挺好的,後企業實行轉制,把企業轉給了一位私人老闆,這位老闆的公司原是主打煤炭生意的,煤炭形勢不好後,資金出現緊張,連累這家工廠,造成工廠倒閉,全廠子三千多工人,全都下崗,工齡買斷。我的學生自己情況更糟,廠子給了他三萬多元,從此工齡買斷,也無人給交社保了,別人還可以出外打工,而他偏偏有了病,打工也不行,每天還得吃藥,只以妻子的工資生活,過的很是淒涼。

通過這個例子,我想工人下崗,生活淒涼,不應是工人不夠自強自立,而是企業經營不善,又不及時合理安排工人的結果,廣人工人是善良的,是勤勞的。


春日之虎


個人認為,國企倒閉主要原因是上層決策和管理失誤造成的,其他都是次要原因。過度開放市場經濟導致各方面力量都盯上國企這個肥肉,私企,外企都想盡辦法吞併國企。國企領導層上下都有內鬼,為個人私利幫著變賣國有資產。看看現在的食用油企業剩幾個是國企了?百分之八十都是美國和歐洲的企業控股了。還有一些盈利的國企被一些人想盡辦法變賣或侵吞了。建國以來中國經歷了兩種經濟模式,改開前的計劃經濟和改開後的市場經濟,實踐證明,這兩種經濟模式都有各自的優缺點,發揮優點抑制缺點是領導人問題。走什麼路線,如何管控也是領導人的問題。所以,國企倒閉跟工人一點兒關係都沒有。可憐的下崗工人只是受害群體


用戶5998225656


我是過來之人,現在的年輕人不堪瞭解當年的那段歷史,當年企業破產倒閉並非是如今的經營不善,年年虧損和資不低債而引起,而是國家政策性方向性全面大調整,實行體制改革,國有資產變成私有企業,讓部分"能人"先富裕起來。

所以,百萬下崗失業大軍是那個年代的無辜者,也是試驗品,和工人自立自強無關。


老夥計61322


不發牢騷,不怨天不怨地,像講故事一樣說說我本人的經歷,答案自明。

1971年生人,家境貧寒。

三線國企子弟。父早逝(工作原因,現在叫職業病),母家庭婦女。

90年本單位技校畢業,分配到本單位工作。

初,少年聰穎,掌握工作技能極快,工作勤奮。91年即被任命為班組長。

一直愛好音樂,92年與小夥伴組建樂隊,工作上因此不再上進。

95年樂隊解散,收心,把精力全部放到工作上。從產品售後到車間主任到生產部長一路辛苦走來至2005年企業改制,期間辛苦不多說,吃住都在車間。積勞成疾。我所在的車間、生產部一直是扭虧為盈,再未虧損。

企業改制後,身份從國家職工變為合同制員工,按15年工齡,企業補給我2.5萬元。

四年後2009年,由於企業不再是國有企業,被其他企業吞併,意味著我不再可以為我原企業奉獻。憤而辭職。父輩和我輩的精神寄託轟然倒塌。

憤而辭職!自謀生路!成為下崗工人。

至於現在,日子比之從前當然好些。

可我暗暗發誓為之奮鬥的目標呢?已不見。

回頭想,在企業被吞併的事件裡,我做錯了什麼?

細想也是有的,那就是沒有利用當時手中的權利,為自己積累財富吧!可那樣,對不起黨的培養,對不起自己的內心,對不起父輩的教誨。

下崗工人,都是犧牲品。失地農民也是。但是如果可以選擇,誰都願意成為失地農民,不會願意成為撿菜葉吃的下崗工人!


大宋之後仍中華


我是下崗職工,我說說我的心裡話。

國企都是在計劃經濟時代佈局的工業組織,長期擔負著保障國民經濟運行,供給人民大眾基本生活需要的職責,從人財物,產供銷都是在嚴格的計劃指令下進行,國企職工和事業單位職工、政府職員工資級別待遇是統一標準。隨著國企改革,政企分離,廠長負責制,職工持股會,股份制,關停並轉,人資分離,待崗,停薪留職,下崗分流,強制內退,合同制 ,工齡買斷,等一步步政策手段,徹底打破了計劃經濟時代國企的“大鍋飯,鐵飯碗”現象,釋放了生產活力,市場活力,人才活力和資源壟斷。國企從改革開放之初就一直面臨著適應國家體制改革,政策調整的困擾。在各種演變中,大浪淘沙,大量人員被做為國企下崗職工失去了工作生活的平臺,進入了社會的海洋,靠自己的力量在市場裡打拼,為了活著,為了未來,為了價值。現在這些下崗職工有相當多的人得到了滿意的打拼結果,也有相當多的人淪為貧困艱難哀怨不公的底層生活人群。從公平公正的角度,國家應該梳理一下改革開放以來國企下崗職工的處理問題,給一個定性結論。畢竟這些人為國家、為社會曾經創造了相當的財富,為社會承擔了很多的義務,為現代市場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犧牲。

國家對國企改的堅決;

民營企業來的瀟灑;

社會穩定和諧,經濟不斷進步;成就離不開大量國企的毅然改革讓出市場,讓出資源,承擔了大量行政義務,揹負著大量社會職能。國企下崗職工絕大多數都能自強自立,他們沒有錯,他們是改革開放的奠基者,鋪路石,衝鋒隊,無論在哪兒,他們都可以自強自立,只是要一份尊重,要一份公正。


雄偉古都


從職工下崗失業第一天起,就有一種怪論,怨職工不努力。工人的職責就是幹活,有沒有活幹是領導的責任。但是,下崗失業的卻是工人。即便一些企業破產倒閉了,企業的領導反而進了政府繼續做領導。


楚人43


工人沒錯,工人只是制度下的犧牲品,他們在年輕力壯的時候獻身國家,同時也脫離了社會,我們不應該過多的去苛求他們怎麼樣!國企的成敗皆是“領導”之責,工人只不過是求一份穩定的活路,養家餬口而已!


等待萬年只為伊人


國企破產一大部分都是企業領導有意而為,改制後有些可以生存,可有些領導為了自己的利益,借破產之名大撈一把,害了廣大職工,因此有些廠長被抓並叛刑!這是企業改革留下的弊病。而倒黴的是廣大職工!!!


悟緣9918


國企破產解制造成大批國企員工下崗失業有其深層次原因:一是國企承擔了大量的社會責任,如退休養老金,軍轉安置等;二是賺錢時的利潤上交財政;三是改制派為達目的,採取斷奶方式,銀行不貸款;四是給合資外企很多優惠政策,如稅收優惠等,競爭不平等;五是大批吃苦耐勞的農民工進入私企,勞動成本低;六是私企收購國企成低,國資流失。七是國企體制不靈活。一句話,有許多優秀國企也被迫改制,被迫下崗,期工失去主人翁地位,輪為弱勢群體,這是方向出了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