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被嚴重高估或嚴重低估的城市?

蔡永固


高估城市:

杭州 杭州是不錯,但是藐視天津,招惹廣州就不對了 參考全國排位 :第8

廈門 GDP明明50左右,只是房價太高,全國前五,就敢自居前二十。儘管稅收高,但是懷疑因總部效應吸泉州漳州的稅。而居民存款只有2172億,社消1500億,也有點大跌眼鏡。 參考全國排位:28

合肥 GDP增速快,藐視各種二線城市,但是短板也太明顯,社消不怎麼樣,居民存款太低,收入也不太高。參考排位:23

南通 GDP前二十 自稱發展很快。但是其他數據並對不上他GDP前二十的水平 人口外流嚴重 老齡化高 參考排位:33

三亞 居然見過有媒體把它排二線城市的。儘管環境很好,但是就是一個旅遊的小城市,經濟體量不如江浙的縣城。

低估城市:

瀋陽 2017年GDP排名33位,有誰信這是它的真實名次?也不少人因此說東北完了什麼的。金融存款1.7萬億,社消4000 主體稅收763億 ……建成區面積588平方公里,但凡瞭解一點數據的 Gdp7000億以下的沒有能達到這些指標的 參考排名 17

東莞 GDP排名大概20左右。東莞被低估的是經濟水平 對比南通,南通除了GDP以外,幾乎沒有一樣能贏東莞。東莞的稅收水平,夠萬億。由於其他指標沒有省會城市有優勢,它只是個經濟強市,綜合排20幾乎也是上限了。

昆明 昆明GDP排到40多名,但是他綜合絕不是這個水平。比數據,首先南昌就沒有優勢。昆明存款不低,財政稅收不低,建成區比較大,機場吞吐量很逆天,人均收入工資都不低。 參考排位 26

寧波 雖然也是計單,但是存在感相比那幾個有點低,排名時總被低估,因此一些寧波的人自嘲自己三線波。有的城市排名跑出了20以外。寧波的數據上很強勢,單純經濟數據,甚至可以跟除了天津廣州外三位區號的硬剛,主要是稅收很強大。 參考排位 14

烏魯木齊、太原 這兩個GDP都低,前60見不到影子,烏魯木齊甚至排名80開外。唯GDP論的把太原烏魯木齊當三四線小城市,然而這兩個城市實際很大,二線規模沒有任何問題。財政,存款都不低。三產比例高得恐怖 參考排位:35名左右

再說說我的長春吧,到底是低估了還是高估了?大概得看什麼類型的觀點了。如果以東北輝煌論的,那麼長春高估了,如果以東北衰退論的,那長春也是低估。說長春三四線的,說城建是縣城的,只能送兩個字“無知”給他。

長春的定位,也基本很清楚,省會中游水平。比上比不過瀋陽濟南,比下還是可以比得過哈爾濱昆明南昌等。與合肥福州相差不大,各有所長。長春排位的範圍,大概22-25。

個人排名前30

1-5 上海 北京 深圳 廣州 天津

6-10 重慶 成都 杭州 武漢 南京

11-15 蘇州 青島 西安 寧波 鄭州

16-20 長沙 瀋陽 大連 無錫 濟南

21-25 東莞 佛山 合肥 福州 長春

26-30 昆明 哈爾濱 廈門 常州 南昌


大長春崛起


中國改革開放40年,確實很多城市的排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被高估的,也有被低估的,下面分析幾個典型城市,給大家普及一下:

被高估的城市:

東北“F4”瀋陽、哈爾濱、長春、大連

1978年中國GDP十強城市:

1 上海 272.81  

2 北京 108.8  

3 天津 82.65  

4 重慶 67.32  

5 長春 51.2  

6 哈爾濱 45.7  

7 瀋陽 44  

8 廣州 43.09  

9 大連 42  

10 武漢 39.91

全國十強城市,東北佔4個,至今15個副省級城市,東北有4個,但是隨著東北經濟的嚴重滑坡,如今這些城市的經濟總量排名嚴重下滑。

如今呢

東北“F4”集體掉隊,瀋陽從全國第7,掉到了全國33位;哈爾濱從全國第6,掉到了全國32位。長春從全國第5,掉到了全國31位。大連從全國9,掉到了全國22位。

改革開放40年,嚴重被高估的城市就是東北“F4”瀋陽、長春、哈爾濱、大連。


被低估的城市

杭州、長沙、蘇州

杭州:一度被外界成為“北上深杭”,目前實力直逼一線城市,杭州有“天堂硅谷”的美譽,也是中國創業者最集中的城市之一,杭州逐漸形成了一個互聯網生態圈。在互聯網+金融時代,或許,此時的杭州已成為了絕對中心,並不斷將互聯網金融向全國輻射開來。

長沙:中國唯一獲得世界媒體藝術之都稱號的城市,除了出名的湖南衛視,還有三一和中聯這對重工翹楚,還有近年連年迅猛攀升的人均收入和GDP也是很亮眼的。除此之外,長沙的軟件、動漫產業在全國也是相當出名,實力不俗。

蘇州:中國經濟體量最大的地級市,很多人聯想起中國十大城市往往會把蘇州忘掉,但是蘇州的經濟實力超過了除廣州之外的所有省會城市,可見蘇州是多麼的低調。

綜上所述:

大家認為還有哪些城市被高估或者被低估,歡迎參與話題討論!


城市觀察君



低估的這個城市藏的太深。我國三大城市群,掌管華北的帝都與窮鄰居里面北京人口2151萬。掌管華東長三角里面上海2415萬。華南的珠三角呢?廣州1292萬,深圳1069萬。為什麼唯獨華南珠三角沒有誕生人口超過2000萬的超級都市,而是誕生廣深港3個千萬規模的城市呢?

先大家看一張圖。

同一個地方,一張地塊圖,一張衛星圖。多少人可以分清這張圖裡面2個接近千萬人口的城市?普通人能看了一般都會以為是一座城市吧?那就給大家看下大圖。

沒錯,這兩座城市就是奇葩。我是不知道行政劃分的點是在哪?不過這就是大華南地區唯一一個人口規模超2000萬級的城市了,它就是廣佛。

兩市政府18公里不到,就是浦東到閔行的距離,比天安門到通州還近,天津到濱海新區還是40公里呢!!!大概的空間關係如下面幾張圖。交界的地方已經被住宅商業覆蓋。

說到佛山可能會想到黃飛鴻,舞獅,可是佛山其實還是中國工業的第五城,工業產值比廣州還要高。上海作為中國工業中心不用多說,蘇州的外資,天津的國家大項目,深圳的電子科技,佛山的民營,從古代四大製造名鎮到現在,工業就是佛山的家底。而廣州缺的是什麼,缺的就是好的工業,拿得出手就是汽車。而廣州三產比例是僅次於北京的,退二進三的時候,其實工業並不強,比不過上海,深圳天津,蘇州。深圳廣州工業產值雖然低於天津蘇州,可是廣州有商貿,深圳有金融,而天津蘇州佛山則只是工業獨大。支撐起廣州服務業的就是佛山,東莞這些工業城市。

我在這裡做一個簡單的加法。首先看人口。

北京2151萬上海2415廣佛2011深圳1062天津1516廣佛勉強上了2千萬級別,可還是位列第三。從這裡,北上廣佛人口就是一個量級了。

北京21330上海23560廣佛24309深圳16001天津15722

廣佛經濟總量毫無疑問反超京滬。二產靠佛山,三產靠廣州,只有這兩座城市能做到,他們產業交錯發展,避免同質化,文化又同根同源。

人均

北京9.91上海9.76廣佛12.08深圳15.06天津10.37

廣佛能做到人口體量如此大的情況下人均還高於京滬。深圳是中國經濟質量最好,固定資產投資最少的城市。人均也最高。

這是一座人口超過2千萬,經濟總量問鼎,人均經濟立壓京滬的城市。二產三產均無劣勢,後勁十足。商貿之都,嶺南文化,粵語獨立自信,科教醫療也不弱,第三世界首都。。。而且不是直轄市,當然金融是短板這個我也不迴避。不過這些條件聚在一起,低估不低估自有分寸。

大家都說北上廣中廣州與京滬不是一個等級的城市,這沒錯,單獨就廣州一個城市來說無論人口,經濟跟京滬有很大差距,可是忽略旁邊離著如此近的佛山,來評價廣州,怎麼看都是不合理的。最近很火的廣州第二機場的選址,暫定的位置也可以看出這兩座城市的關係,這尼瑪是廣州第二機場啊,都要出佛山了。同理廣州南站的佈局也是一樣,位於廣佛中間。這樣看來,還能狹隘地只看單獨一座城市來評價嗎?廣州不是直轄市,而是廣東的大哥啊。

18公里的距離,很多東西是切不斷的,多少人每天在佛山廣州兩頭跑,他們共享同樣的區位交通,同樣的文化語言,共同佈局產業。我們也不能一刀切地把他們作為2個城市看待。或許分成兩個城市別有用意。可是我們卻不能簡單地切開他們的唇亡齒寒的關係來看待這座2000萬人口,經濟體量全國第一的城市。這才是一個能與京滬同等級的城市。這是一個被藏起來的怪獸。合併應該是不可能的。雖然兩地民眾的交流不斷,但行政體制下很多東西打不破的,不過自古南蠻之地,看看就好。認真就輸了。


浩二和他的朋友們


中國最為高估的是成都,杭州,武漢頭條三大網吹城市。最為低估的城市是廣州,佛山,泉州。

首先先提的是網吹第一城成都,簡稱成吹!在全網作出四倍紐約,新一線城市首位,國家中心城市,中國第四城等的信息進行網吹。利用合作媒體:第一財經,今日財經等一大批媒體在全網公開各種吹捧,自身造血能力不行,拼命向周圍城市吸血。也給網友稱為吸血鬼城市!最近金庯前輩的突然離世引起全網熱烈討論,成都媒體第一時間蹭熱稱金庯前輩筆下剩下的黃蓉,最後的蓉指的是成都的蓉,引發關照。網友稱成都的蓉是馬蓉的蓉,得名成馬蓉!

第二位提的是杭州網吹第二城,簡稱:土杭,吹功劍指成都。由於G20例會在杭州舉行,杭媒瞬間膨脹了,在gdp總量不足的情況下,首先拉廣州下馬。提出北上深杭,五大一線城市北上杭廣深。

第三位網吹第三城武漢,簡稱武大郎。由於國家大力扶持中西部,使武漢各種固投加大,在2017年城市公共預算收入與廣州相差不多,進行各種比拼,各種相比。可武媒都忽略了城市總稅收以及上繳比率。忽略各個城市的上繳比率都不一樣,廣州在中國是上繳比率稅最重的城市,每產生一元稅,必須同時向國家以及省上繳0.75元的稅,上繳為75%,而武漢只有43%上繳比率。留下57%的稅為自身發展。

各位怎樣看?


反吹組織聯盟


中國最被高估的城市是廣州,最被低估的城市是武漢。

先說為什麼最被高估的城市是廣州?一句話,廣州根本不應該在所謂的一線城市之列,這是對廣州最大的高估!

京滬的實力和地位,廣州遠遠不能相比。無論政治、經濟、文化、交通、財政、投資、金融資產、產業層次、市民素質,廣州幾乎沒有一項能夠和京滬相提並論的。

所謂一線城市,哪個不是資本高地?哪個不是人才高地?哪個不是科技高地?哪個不是企業總部聚集地?哪個不是行政和企業的決策中心?廣州人撒泡尿照照,廣州是不是這樣的?

不說其它的教育科研,從財政收入和銀行存款,最直觀體現了這個差距,北京銀行存款14萬以,上海12萬億。廣州差點不到5萬億!深圳7萬多億!相反所謂的二線城市杭州、成都、重慶都是4萬億左右!

財政收入,廣州只有京滬的一個零頭,深圳的40%不到,還低於天津重慶杭州蘇州,和成都南京不相上下!

其它的大城市,都有完善成熟的產業體系,特別是有與之匹配的教育科研實力,而廣州沒有!廣州是一個產業空心化,製造業空白,產業層次非常低下的城市。無論是互聯網、高新技術企業、金融創新的企業聚集,廣州一次一次地缺席!相反,廣州的支柱產業還是房地產、皮具、玩具、服裝等不入流的產業。

廣州頂著一個根本不存在的一線城市的空名,以比肩京滬的房價,實際上市民只能拿成都南京的工資水平!除了原住市民除了炒房能夠享受資產的增值,其它市民能夠伴隨城市發展的機會幾乎為零!

從綜合實力來看,廣州實際是和成都蘇州杭州南京長沙重慶天津不相上下,位列二線城市名副其實!

可為何能位列一線城市?無非是廣州媒體業相對發達,控制了一些街頭小報胡亂排名而已。

為何說武漢是最被低估的城市?

在中國,除了京滬,再也找不出一座像武漢一樣,發展成熟完善,沒有短板的城市。

武漢有著首屈一指的區位優勢,為京武滬三大一線核心正名,奠定了基礎。

武漢有著門類最齊全、規模最大、競爭力最強的工業體系,鋼鐵、汽車、光學、現代建築、水電、通信等產業都具有全球性的規模優勢和競爭力。武漢的石化、造船、自動化、成套裝備等產業也是全國領先!

武漢有著全球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科研體系,這點真的比肩京滬,全國少有!

武漢還是一個全球性交通樞紐城市,海陸空交通全方位全面發展,有著無以倫比的優勢!

武漢是名副其實的一線核心城市!國家核心、國際門戶,國家發展的發動機!

京武滬的時代已經取代北上廣!


武大東湖


中國最被高估的城市是廣州,最被低估的城市是武漢。

廣州集中廣東省最好的教育和醫療資源。但是放在全國來看的話,沒特別優勢。之前廣州是物流中心,集中各種批發場,例如中大布匹市場,幾乎全國服裝公司都要過來中大找布料。不過最近不斷防風要取締市區批發場,然後大力發展創意產業(因為廣州的喜洋洋火了)。總之一句,最近兩年,廣州一直停步不前,想轉型貌似也不太成功。在廣東省內人才吸引力競爭不過深圳,低端人才吸引力競爭不過其餘珠三角2線城市。唯一最大優勢是,所有廣東省內最好的大學全部在廣州,暫時能靠這個留住一點點人才。同學畢業之後,一般都向往北上深,因為大公司多,機會多。貌似希望留在廣州的人不多,因為廣州這邊的工資跟2線城市差不多,但是房價跟上一線城市,如果不是本地人的話,壓力確實很大。。

而武漢卻不同.商貿中心,重工業基地是武漢發展的定位武漢的地理位置非常好,位於中國主要城市帶的中心,也位於中國大城市帶的正中心,基本上承接南北,連貫東西,從北方的北京天津到廣州香港要經過武漢,從上海南京到重慶成都也要經過武漢,加上長江水道和漢江水道,武漢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物流和商貿集散中心是必然的·

其次在人力上,武漢有89所高校,69所各種科研機構,在校大學生130多萬,是全國乃至全世界大學生最多的城市。武漢有武大,華科等985名校,有華師,武漢理工,中國地質大學等211重點大學,是全國211大學較多的城市之一。人才儲備為武漢發展提供了巨大潛力,人才絕對是第一生產力,把握好這些中國城市格局不在是沿海開花,武漢把廣州懟下來是遲早的事情


張智自媒體


所謂被高估或低估,要在同等條件下去比,所以,廣州是最被低估的城市!一,廣州如有浦東深圳的15%的低稅優惠,而不是原35%現還為25%的稅率;二,廣州如有上海深圳的直轄或計劃單列,如深圳似不交廣東一分錢,而不是如今要承擔廣東省40%的財政支出,造成一年只有1300億的錢可花,各省會中人平最少,而似深圳一年3200億,或似上海一年6500億為廣州的5倍;三,如果廣州也有證券業……那麼,必定大勝上海,深圳也還是一個小漁村!因為廣州各種條件太好,滬深不可比!且不說大飛機不給西飛給上海,佔中國遠洋70%的船舶的廣州分公司無償全轉移給上海,上海沒條件,瞞著全國花天價在幾十公里海上,填平小洋山(外側大洋山動不了)建港口等!即便這樣,滬深還是不行,去年底,中央又組織央企投資上海2000多億認輸血,深圳的50O強都外撤,競注水GDP1000多億,且不齒地將全社會研發費用900億計入,引起轟動,卻解釋為經廣東省同意的!而廣州,沒有任何優惠靠自已,人家主動上門投資,去年以來光1000億級的落地投資項目就有6個:華為,LG,富士康,思科,中科院,華潤!誰強誰弱還用得著說嗎!


傻小子汪汪


最嚴重低估的城市是杭州!一線城市將變為北上深杭!

杭州這幾年經濟轉型成果果有目共睹!電商 互聯網金融 大數據 雲計算等前沿科技實力全國第一!市值十億美金“獨角獸”公司數量僅次於北京,上市公司市值超過上海,僅次於北京深圳,富豪數量更是全國前三,廣州和杭州更是不在一個檔次上!

杭州被歸類為二線城市最主要是因為常住人口太少,只有九百多萬,遠低於北上深杭,這幾年杭州對人口的吸引力很強,正在加速補齊人口數量這個短板!

看完記得關注下哦,更多原創精彩與你分享!


蘇州老於


直接答題,感覺被低估的城市應該是北京市!為什麼這麼說呢?


目前主流自媒體對外傳播北京的情況是這樣的,365天霧霾,365天風沙,365天颳風,沒有水,沒有水果蔬菜,冬天特別冷,夏天特別熱,外地人素質低,到處是農村,沒有高樓,天黑路上沒有人,到處都是上個世紀落後的產物。

對的,你沒有看錯,目前的自媒體都是這麼宣傳北京的,實際上,很多人也就相信了,說北京這不好,那不好。

實際情況呢?這些描述北京的詞彙用在十多年前可能勉強算能湊合用吧,可是放到2018年,我要告訴大家的是,北京空氣好,好到什麼程度?根據2017年全國全年空氣排名來看,北京空氣排名全國前十名,可見現在的北京已經脫胎換骨,天天藍天白雲沒有霧霾。

其它的,沒水,需要南水北調,確實,北京不大的面積登記在冊的2000萬,流動人口不敢多說,怕動了某些的痛處,據不靠譜消息為常住人口3倍,水本來是富裕的,好吧,其它的就是內涵了,不多說了,北上廣深,雖說北京排第一,可是北京還是被低估了,希望大家不要被某些自媒體的個人的觀點所迷惑,正確認識北京吧!


北京日記


被高估被低估的城市都有一些,但是談不上嚴重二字,其實所謂的嚴重高估都是網友自己理解的。比如現在出的城市分級榜單,很多網友把這當成了城市定位,其實本身就是錯誤的理解。

最近新一線的名單炒的火熱,但事實上這份名單只是上海衛視第一財經欄目下屬研究所的一份研究報告而已,而且研究內容為商業魅力指數,所以這份榜單分級事實上也是根據商業及其衍生指數來劃定的,跟綜合實力半毛錢關係都沒有,但很多人卻上綱上線,認為自己城市如何如何,把自己吹上天,把別人貶到底,這其實就是一種對榜單過渡解讀產生的嚴重高估。

這裡舉兩個例子吧,並非有心要黑誰,而是就事論事。

先說被網友高估的鄭州,近些年來鄭州的發展可謂飛速,但相比於真正的綜合強市,鄭州顯然還是缺乏底蘊的。鄭州的起步主要是得益於路網交通樞紐,這也是當年成為省會的規劃目的,現在突飛猛進的方面主要也是體現於經濟總量和城建。之所以成為新一線和國家中心城市,主要原因是區位優勢,並不是和武漢、成都、南京這些城市同框了,就等於有實力和這些城市叫板了,鄭州這座城市本身是低調務實的,所以才有瞭如今令人稱讚的成就,可是偏偏有些激進的網友總是對這座城市吹捧過渡,動不動就今年秒這個,明年超那個。然而事實上真正強市的三要素是什麼?經濟總量和人均經濟雙高、配套完善度和配套級別雙高、收入水平和收入增速雙高,可是這當中鄭州也就經濟總量和配套完善度達到強市標準,其他尤其人均GDP、人均收入、收入增速這些真正關乎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數據,哪一項能達到強市標準呢?先不說和中部龍頭武漢相比,就比比長沙吧,長沙去年人均GDP137806元,鄭州93849元;長沙人均可支配收入41131(

全國20),鄭州30556元(全國58),尤其人均收入這一項,鄭州在整個中部六省省會當中僅略高於墊底的太原市,比南昌合肥還低,所以GDP總量的快速增長,並不能代表經濟規模以外其他方面也是同速增長,至少在醫療、高校、科研、民企、金融等領域比真正強市還相差很遠。

再說說被低估的城市吧,這座城市正是今年新晉成為商業魅力新一線城市的無錫,無錫在很多外地人眼裡是一座江南小城,但事實上無錫早有小上海的美譽,這裡不論是城市還是市民,多年以來都異常的低調,低調到讓人們想不起來經濟強市當中還有這樣一座城市,真的是一個悶聲發大財的典型。無錫就是純粹的經濟強市,並非綜合強市,但綜合實力卻在穩中有升的進步著,人家從來沒有標榜自己城市是什麼等級,或者動不動去和各個城市PK,可是低調不代表沒有高調的資本。我們還是看看這座經濟強市的經濟數據吧。2017年,無錫經濟總量10511億,位居全國第14位,但無錫只有655萬人口,所以人均GDP高達160412元,遠超北上廣,在全國範圍來說,人均GDP能夠完勝無錫的只有深圳。去年無錫人均可支配收入46453元,位居全國第10位;白領年終獎額度9404元,位居全國第7;人均存款餘額全國第9位。可以說無錫的人均經濟指標絕大多數都是全國前十的水準,但是在這次入圍新一線之前,並沒有被很多人所關注,可見對這座城市的低估還是很明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