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現在汽車技術如此明瞭,國產車卻造不出一臺像樣的發動機,你怎麼看?為什麼?

ヅ埖兒睡


汽車技術如此明瞭?明瞭到什麼程度呢?國產車造不出來一臺像樣的發動機?像樣的標準是什麼?

這種說法很明顯是不瞭解且有偏見的,自主品牌的發動機研發水平目前來看還不算國際一線水平,但也有很多非常可靠而且性能不俗的發動機產品。汽車生產廠家有自己的發動機工廠的企業至少有:長城、吉利、比亞迪、江淮、傳祺、奇瑞等,這些品牌的機型貌似有些是相當不錯的。

長城1.5T-GW4B15採用缸內直噴技術、全鋁合金材質、排氣可變氣門正時系統,最大功率124kw、峰值扭矩285牛米。性能相當不錯,如果匹配的車型價格夠高有條件進行輕量化處理,這臺機器匹配的車型可以跑進百公里8秒,量產裝車銷售百萬臺貌似也沒有明顯的通病,對於同級合資車差哪了?

吉利1.8T-JLE4G18TD系列同樣是缸內直噴技術,有逆向合資發動機的影子,但逆向研發技術升級之後不僅解決了燒機油的通病,而且最大功率135kw、峰值扭矩285牛米的性能儲備可以驅動博越這種自重超過1.7噸的笨傢伙0-1加速跑進10秒,不合格嗎?

比亞迪自主研發的1.5T、2.0T直噴動力同樣做到了性能和動力很好的平衡,以2.0T-487ZQA為例最大功率151kw、峰值扭矩320牛米,渦輪增壓1750轉覆蓋到4500轉,驅動中型SUV的唐可以9秒破百,曾經中型車標杆的漢蘭達也不過如此而已,綜合油耗平均9~10升貌似也是挺省油的存在。發動機工廠有隨時可以量產的V8發動機技術儲備,這能算沒有技術嗎?只是受限於品牌影響力以及油電時代的轉換,沒有再造高端燃油車的必要而已。

剩下江淮汽車從柴油動力到汽油動力自主研發的機型有很多,匹配裝車的產品反饋也相當不錯,這些國產品牌的技術發展是明顯可見的,而且仍舊沒有停滯技術研發。反而是很多人迷信的外國品牌存在燒機油、機油增多、以及油耗排放造假的諸多問題。


很多時候不懂可以去學習,但不懂並不代表沒有,不懂卻按照自己的想法下定論只是盲目自信或者過於自卑了。



天和Auto


這種說法是對的,發動機技術是透明的,想知道一款奔馳、寶馬、大眾、豐田及本田的發動機採用了什麼技術,現在的對標拆解技術非常發達,甚至還有更牛的逆向開發工程,這都不是事。

但另一方面,別人奔馳、寶馬、大眾、豐田及本田開發一款發動機都是經歷三到五年,甚至更長時間,歷經千難萬險,不斷精益求精,不斷迭代優化設計,不斷開展試驗驗證,不斷搞好系統匹配和整車集成,只有各方面均達到高品質發動機應該有的技術指標才敢拿出來示人。

反觀國產發動機,搞快速逆向開發的居多,簡單技術的疊加而已。沒有時間思考發動機應該怎麼設計,沒有時間搞清楚系統應該怎麼匹配,沒有時間認真搞機車匹配,沒有時間搞換擋策略優化,沒有時間搞精細化優化,沒有時間開展全方位的試驗驗證,心急火燎快速上市,三五年太長,只爭朝夕。

浮躁的造車環境就是如此。所以,能做出優秀的國產發動機著實不易。

但如果能潛下心來認真搞發動機開發,不斷精益求精,不斷迭代優化,不斷做好系統匹配,不斷搞好機車及換擋匹配,系統開展可靠性驗證,還是能有一番作為。比如長城和長安的1.5T渦輪增壓+缸內直噴發動機,沒有用太多的黑科技,但是把每項使用技術的技術潛力都發揮的淋漓盡致,使技術效益最大化,鑄成精品。這兩個發動機先後榮獲2017和2018年度中國心十佳發動機就是最好明正。

因此,發動機堆積了什麼樣的硬件技術並不重要,如何能把這些技術蘊藏的最大技術潛力發揮到極致,才是國產發動機開發工程師團隊應該思考的問題。沒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只搞快餐式的發動機開發,國產發動機自主研發基本沒有希望。。。




鄭五哥聊車


什麼是像樣的發動機?燒機油的?還是產機油的?老百姓要的是皮實耐艹不要三天兩頭出問題的機頭,現在國產機頭雖然技術沒什麼突出點,但也沒見哪家發動機大面積出過問題,大眾發動機不錯,但開上五年打開機艙看看,不漏油的大眾車有幾輛?別人好的東西要學習,現在的國人一味的看不起自己,說到底是奴性思想作祟,現在的自媒體更是為了博取流量,博取關注,毫無道德下線,給錢把你吹上天,訛不到錢把你黑到死


陌顏123460897


商人理念不一樣吧,別人的是質量,我們的是產量,別人注重口碑,創新和傳承。我們注重利益如何賣更高的價格,賺更多的錢。我國汽車廠家幾百家,和當年摩托車火的時候都搶著做摩托車何其相似,最後沒有一個品牌能生存下來,他們也不可能長久和出什麼好的產品,經歷過九幾年的摩托潮的人都知道國產車是沒有精品的,只有產品。


為而生156135317


問發動機為什麼造不好?應該先問鋼鐵廠,鋼鐵廠提供了基礎材料。材料的耐久度,決定了發動機的質量。現在的技術發動機參數已經不是什麼秘密。把它拆下來用光學儀器量一下,所有參數數據都出來了。為獨材料是一個跨不過門檻。

再一個問題就是設計了。中國,優秀設計師少之又少。又沒有自己的設計理念文化傳承。好的設計都已經上了專利不能模仿。


行雲oo流水


這都什麼年代了,還造不出像樣發動機?奇瑞、長安、吉利發動機哪個差了?尤其奇瑞和長安的發動機,完全自主研發,差哪了?!


知行_KA


那是你沒睜開你的狗眼,你黑自己的國家有意思嗎?你看看奇瑞的發動機,傳祺的幾款渦輪增壓,哪一款比日本的差?應該是強大了很多的。你個牧羊犬。


慧看人生在世


何為象樣發動機?

國產這個標籤是最大的坎。

第一:專利壁壘,現有明瞭的大多方向國產不能研發只能購買,也就是說在這一技術上不可能太大的發展了。

第二:全國的基礎工藝,研發出來好的但工藝以及材料侷限性不能量產,這個問題所有國家的發動機都面對這問題。比如陶瓷發動機。

第三:排除種種困難研發出來了,最終也掛的是國產發動機的標籤,賣不了好的價格。那還不如老實做好普通的發動機,最終效果一樣。


trojian


那麼牛逼的技術,不是國產的話,普通大眾能用嗎?什麼年代了,馬自達的牛逼技術,熱效率,在國內驗證了嗎?兩桶油的熱值能夠嗎?本田的地球積碳夢好牛逼,德系發動機五年必滲油漏油也牛逼,都是好技術


哈嘍自主聯盟


發動機技術並不是一臺車最難的,中國現在很多國產發動機都已經很先進了,汽車最難的是變速箱,發動機和底盤懸掛的配合調校,不懂車的人就盯著發動機,變速箱,其實最難的是這3者的配合調校,目前中國沒有一家車企的調校能夠稱得上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