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中國市場不可忽視!那些得罪中國的品牌,後來都怎麼樣了?

來源丨21世紀經濟報道(ID:jjbd21 作者:21數據新聞實驗室 張楠 )、中新經緯(ID:jwview)、公開信息

11月23日,意大利奢侈品牌Dolce&Gabbana在官方微博上發佈了該品牌兩位創始人就辱華事件的道歉視頻。

D&G,中國市場不可忽視!那些得罪中國的品牌,後來都怎麼樣了?

然而,這場輿論風波並未因此而徹底終止。相關的文章在這幾天裡依然陸續續地出現在朋友圈中。

對於這家全球排名第36的奢侈品品牌而言,短短几日失去的不僅是一場大秀,更多的是世界上最大潛力市場的巨大消費力。

D&G,中國市場很重要!

據貝恩諮詢的最新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消費者的奢侈品花費總支出佔全球總額的比重有望增至33%,較去年高出一個百分點。

這意味著,奢侈品們在全球市場的營收中,有1/3由中國消費者貢獻。貝恩諮詢甚至預計,到2024年,這一比重將擴大至40%。

D&G,中國市場不可忽視!那些得罪中國的品牌,後來都怎麼樣了?

不僅僅是貝恩,麥肯錫也直言,作為主力軍,中國消費者2025年將買下全球44%的奢侈品。屆時,全球奢侈品市值也將增加1萬億元人民幣,達到2.7萬億元人民幣。

而從D&G本身來看,今年9月份,杜嘉班納集團發佈的財務核心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2017/2018財年裡,杜嘉班納集團實現營收12.90億歐元。

就區域而言,意大利本土仍然是杜嘉班納集團的主要市場,約佔集團總銷售的24%;歐洲其他地區銷售佔比為27%,美洲地區佔比為13%,日本佔比為6%,中國等其他地區銷售額佔比為30%。

D&G,中國市場不可忽視!那些得罪中國的品牌,後來都怎麼樣了?

儘管D&G在財報中並未將中國作為一個獨立的銷售市場看待,但從中國門店數的擴張速度和創始人多爾切的多次公開表態來看,不可忽視中國市場的重要性。

21數據新聞實驗室統計發現,目前D&G在全球43個國家一共擁有287間專賣店,自2004年進駐中國市場後,D&G一直處於快速擴張的節奏,至今年8月,中國D&G專賣店數量已經首次超過美國達到58間,全球居首。

D&G,中國市場不可忽視!那些得罪中國的品牌,後來都怎麼樣了?

那些得罪中國市場的品牌,後來都怎麼樣了?

經歷這次風波後,D&G還能過得好嗎?

殷鑑不遠。韓國商業巨頭樂天瑪特便是最好的例子。

樂天瑪特因“薩德”風波在中國損失5000億韓元

2017年2月,樂天集團與韓國政府簽署換地協議,同意轉讓星州高爾夫球場地皮,用於韓國國防部部署“薩德”反導系統。受這一事件影響,樂天瑪特受到了中國消費者的強烈抵制,在中國市場的業務幾近癱瘓。儘管後來樂天集團採取了各種補救措施,但已經於事無補。

樂天集團表示,截至2017年8月,樂天瑪特因“薩德”風波在中國已損失50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9億元)。如停業狀態持續到年底,損失金額將達1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9億元)。

2017年9月,樂天集團被迫決定出售樂天瑪特在華業務。據媒體報道,樂天瑪特將在今年年內徹底關閉最後餘下的12家店鋪,也就意味著樂天瑪特將徹底告別中國市場。而回想當年最風光的時候,其七成收入均來自中國市場。

三星傷害中國消費者後遭遇“滑鐵盧”

除了樂天以外,還有一個韓國企業也飽嘗了得罪中國市場的惡果。

在2016年之前,中國市場一直是三星的“第二本土市場”,其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一度高達近20%。2016年8月19日,Note7手機在全球開始銷售,卻在短期內被諸多用戶投訴新手機充電發熱、起火甚至爆炸等問題。

2016年9月2日,三星宣佈在全球召回該款手機,卻獨獨將中國排除在外。這一舉措深深傷害了中國消費者,也導致了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的“滑鐵盧”。2018年4月,市場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第四季度,三星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已經降至0.8%。

從20%降至0.8%,這就是三星為傷害中國消費者付出的代價。儘管在今年的股東大會上,三星移動部門負責人DJ Koh曾為中國市場份額下降向股東道歉,並表示“三星現在正在嘗試不同的方法來吸引來自中國市場的新客戶”,但要回到巔峰談何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