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能不能要求只看病,不檢查?醫生能不能做到僅憑望聞問切就可對症下藥?

宋思考


這是一個腦洞大開的問題,因為好奇進來說幾句。

看醫生(看病)是自己的健康自己做主

首先,過去中國不叫看病,而是叫看醫生,書面一點叫做求醫。所以首先有了病人的求醫行為,才會有後面的過程。醫不叩門是古人行醫必須遵守的原則,這也體現了病人是主要決策者,俗話說,自己的健康,自己的生命自己做主。

後來有了送醫上門的情況,一種是政府要求醫生送醫上門,一種是騙子主動“送醫上門”,後一種實際上是送騙上門。很多情況下,人們很反感送醫上門的,因為不知道是不是騙子。送醫上門沒有體現我的健康我做主的原則。

看醫生的基本環節是望、聞、問、切、查,或者問診+視觸叩聽+檢查檢驗

第一步是問清病史:醫生會詳細詢問患者的各種情況,作為了解疾病,確定疾病診斷方向的第一步。

第二步是查體,望聞切和視觸叩聽,結合病史確定進一步診斷的方向,是檢驗檢查,還是治療觀察。

第三步是檢驗檢查,目的是進一步確定診斷,為治療方案制定提供更大更多的數據。

需要不需要醫生說了算,做不做患者根據醫生的建議自己做決定。

只看病不檢查的心理狀態分析

這句話應該是隻問病史,查體而不做檢查檢驗。屬於輕問診。對部分疾病可能就夠了, 對大多數疾病是不充足的,後果當然大家心知肚明瞭。

產生這種心理學的原因,一是患者認為自己的病很簡單,不需要檢查檢驗;二是患者覺得現在醫生想賺錢,故意開很多檢查檢驗;三是自己沒有錢,也想看病,哪怕看得差點也比不看強;四是不想花時間檢查檢驗。

不想檢查檢驗可以對號入座,除了以上四種,還有什麼心態。



衷敬柏大夫


我對象常年性鼻炎,做了鼻窺鏡,做了CT,最後問能治了嗎?答曰:治不了,只能開一堆緩解藥物。媽的,就一個鼻炎,我都知道,檢查是為了治病的,你最後告我治不了!治不了就不要檢查嘛,白白浪費一堆錢!完全不知道鼻炎科室開設的意義!有鼻炎也不要去看,反正看了也治不了!


戀愛導盲師


現在去看病,醫療費用之高,已經使普通百姓不堪重負。

一個兒童發燒住院6天,費用高達7000元,沒搶救,沒輸血。報銷的費用僅30%。普通百姓,生病生不起!

記得有一次,上午去醫院看病,本來就是頭痛受不了,卻要先排隊去交費,檢查。到了下午五點多才拿到全部結果。需要折騰一天,才能讓醫生開出處方。醫院規定是很絕的,沒有檢查結果是不會讓醫生開藥的!你痛得要死,難受得要命,沒辦法,挺著吧。很不人性!

期間我求醫生:我說我頭痛得厲害,檢查結果可能您下班之前出不來,能不能先給我開點藥?不然我今晚又會難受一晚。這位教授很好,答應了。他說:結果出來,我下了班,有問題你再找急診醫生開藥,沒問題,就吃這些藥就行了。

我很感謝!檢查結果沒問題,吃了醫生二種藥,費用二三十元錢,立杆見影。

很多的檢查,其實是沒必要的。做為醫院來說,當然設備閒置,是個浪費,經濟效益也上不去。但過度的檢查,百姓大眾負擔加重,也是一種浪費。一個醫院,如果對不能確診的重病實行檢查無可厚非,但動不動就進行很多項目的檢查加重了民眾的負擔,也給國家的醫保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應該對醫院的行為實施監管了,不要讓病人成為木偶,醫院可以任意擺佈。


宋思考


看著大家在嚷嚷,我就進來看一看吧。

首先,這是個命題錯誤,什麼叫不檢查?望聞問切是中醫四診,望聞問切裡的望、聞和切就是檢查,不要簡單的以為中醫就不做檢查了,搞不懂就在那瞎嚷嚷。

經常在門診那裡看到一些病人,一個簡單的疾病,比如腱鞘炎,做了一大堆檢查,排除一些免疫性的疾病。其實直接切診就可以了。中醫裡的望診、聞診和切診就是檢查。這只是因為沒有花錢,沒有抽血,沒有讓接觸射線照片子,動作簡單近乎沒有被看到而已。

方法的選擇不同,要能診斷出疾病,治療有效才可以。中醫不能確診的需要西醫的檢查,西醫治不了的也需要中醫進行診治,中西醫結合,殊途同歸,法乎自然。



西苑Dr孫建峰


這裡面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肯定是可以的,醫生不會強迫你做什麼,第二個問題是極少部分可以做到,絕大部分疾病做不到不檢查確定疾病。

首先第一個問題,去看病,能否接受檢查,是否接受治療,都是病人自己主觀決定的,說的嚴重一點,誰也沒有權利強迫你檢查,覺得檢查過度,大可以拒絕檢查。

第二個問題,除了極少部分疾病,比如輕度燙傷,有黃膿鼻涕和痰液的感冒之類的(就算這麼明顯的症狀一般血常規和胸片也不能省),疾病都是不典型的,不是你沒有這個症狀就不是這個病,也不是你有了這個症狀就是這個病,就說簡單的胸痛吧,至少可以說出幾十種不同疾病(雖然很多並不常見),我敢打包票,國內再權威的專家,在遇到不典型的體徵時,不做檢查能夠準確的診斷出疾病且永不誤診,這種已經不是人,可以說是神。



再快也是86阿


第一個可以,醫生每天那麼忙還有精力把你押到CT裡麼?

第二個望聞問切這種方法也叫檢查,但是隻適合中醫,西醫更相信數據。

很多人都說現在的醫生動不動就讓做檢查一點都不會看病,我都告訴他症狀了,他都不知道我得的什麼病這種人配當醫生?

按照你這種說法給你舉一個🌰。

假設你要去A城找一個人,你去找到警察後尋求幫助。警察問你你要找誰啊,有啥特徵?你說我找B,是個胖子。警察問你還有什麼其他特徵麼?你說我都告訴你叫B還是個胖子你怎麼都找不到人,你這樣還配做警察麼?

請問通過上述例子你發現了一個什麼問題。

是不是當我們獲取不到足夠多的條件,我們要探尋要尋找的東西就具有越多的可能性?

找人是如此,看病更是如此。它關乎著你的身體健康,簡單的跡象可能只是暴風雨之前的寧靜。


噼裡啪啦蹦蹦啪


這是兩個問題,首先說說病人。

病人能不能要求只看病,不檢查。首先得說說這個要求,病人是否有要求的權力,在當下的醫療環境中,病人及其家屬處於,非常弱勢的地位,來到醫院,全憑醫生的安排毫無提出自己想法的權力。其次,病人想不想要求,十支八九都沒有想到過,醫生說什麼就是什麼了。

其次,說說醫生能不能做到僅憑望聞問切治病。

首先,醫生能不能,現在的醫療體制下,想必很多醫生已經不具備這一技能了,不會當然會不能。

其次,醫生敢不敢,醫療檢查在醫療機構收入的佔比相當大,因為其很多走不了醫保,都是醫院的收入,即便醫生會,醫院讓其多開檢查,他敢不開嗎?

再次,聊聊對症下藥。什麼事過度醫療?小瘍大檢,小病大治,一下給你治好,醫生,醫院怎麼收入?不是我們腹黑,這已經成為常態了,你的病跟對症你的藥沒關係了,而和你兜裡的銀子成正比


三聯六段


港澳臺地區私家診所都是豆大點地方,你確定可以擺各種檢測設備嗎?還是說先到各大醫院把檢查查全了才可看私家診所?醫生們,別侮辱你自己的智商!


劉中元字立虎


以前可以,現在不行了。中醫古代看病,只有望聞問切,醫生根據經驗看病,也有看好病的。好醫生十個病人能看好七八個,一般的醫生十個能看好三四個,大家對醫生都很尊敬,看好病了,這是醫生的功勞,看不好,這就是命,沒人找醫生不行。現在看病,醫生都要做檢查、化驗,花費雖然多了,但治療效果比原來好很多,就這也有誤診和漏診。現在病人有病,你不給人家查出來,過後人家會說這是你醫生失職,但你檢查的全面了,患者覺得你亂開檢查,就為了提成。所以現在只靠望聞問切看病,已不能滿足需求。醫生看病冒的風險太大,只能按診療常規治療。


針灸康復科小超


西醫不可以,不檢查醫生就是無頭蒼蠅,無從下手。真正懂中醫的可以做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