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網上發表的詩詞這麼淺近這麼俗,還這麼多人點贊,而寫的有深意的沒人點贊?

怪譚先生


寫的淺近和俗也有好詩詞,寫的有深意的並不代表一定會廣為流傳。如同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表現形式不一樣,沒有必要分個高低優劣。

具體兩者點贊人數的差異,我想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因素。

一是受眾群體文化水平有高有低。寫的淺近的甚至俗的詩詞,比較好理解容易引起共鳴,進而會讓讀者點贊。寫的有深意的,往往通過一定的比喻擬人借代手法,文學造詣低的很可能理解不了,點讚的就顯得少了些。

二是現在流行快餐式文化,朗朗上口,更容易推廣,這個和文學水平高低沒關係,或許作者本人水平就很高,但不願引經據典掏書袋。自然出來的作品閒的淺到很容易上口。

三是目前也有一種現象叫”審醜”。越難看,越不專業,反而越吸引眼球,只是一種營銷推廣手段而已。

總之,能表達意境,朗朗上口,縱使文學水平偏低一點也應該是好詩詞。是迎合受眾還是堅持做自己,就看你怎麼選擇了。


蓉說心語


我感覺可以說寫的不好,但不能說寫的俗。詩詞的韻味淺近卻有跟多人點贊,我想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覺得和自己的水平差不多,都是新手,不太懂,便點個贊相互鼓勵一翻。二:詩詞大家見有人如此喜愛詩,便點贊激勵一下。

而對於那些寫的好的,很有深意的詩詞,因大多數人是自學寫詩,達不到那種層次,欣賞不了,所以點贊數反而少。


不知道別人為何喜歡寫詩,但就我而言純粹是為了玩。上學的時候學了那麼多首詩,卻根本不解其意,迫於老師和考試而不得不死記硬背,索然無味。

但是慢慢的自己胡亂模仿,卻也煞有其事的品味起了詩詞,感覺以前學的詩詞還是挺有意思的。寥寥三兩筆,故事詩中生,這種感覺挺好,於是就默默的堅持著。


表白煙花


其實,詩,詞,對聯,是國粹,己有悠久歷史,博大精深,已是大家所公認的,對吧,

網絡上的詩詞,就好比芸芸眾生,有優也有劣,說白了,大部分人在網絡上見別人書寫的詩詞很美妙,於是自已也仿學起來了,學寫階段,當然出不了精品,

至於美文點讚的少,學生文點讚的多,我想問大家,有多少人精通詩詞,箇中格律,韻腳,舊韻,新韻又有多少人能精通,只不過為朋友還個贊,捧個熱場而已,所以,點贊多少,並不代表詩詞優劣,

最後我想說句心裡話,真正專心寫文章的人,沒有多時間去給好友點贊吧,在此奉告專心寫作,而又想贊多的貴友,閒暇之餘,抽點時間,去給友友們點個贊,自然就拉動了人氣,你可知道,世間沒有免費的午餐,情去情來,,

祝大家晚娛快樂,,


實活實說一一一愛國者


自古就有曲高和寡的說法,詩詞寫的有深意,往往藝術水準很高,現在一般人的文化素養尤其是國學水平都較低,所以看不太懂,當然就不受歡迎了。而一些近似打油詩、順口溜一類的作品,由於淺顯易懂,朗朗上口,就很受大眾的追捧。當然,點讚的多,還有網紅、明星效應,大家因為喜歡這個人,愛屋及烏,他們寫的作品就是再濫再差,粉絲們也覺得是好的。


現在的網絡可以說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熱鬧的很。所以,網絡更多的是自我娛樂和展示個性的平臺,只要大家能在其中找到樂趣,釋放一下生活的壓力,喜歡什麼與不喜歡什麼本身就無可厚非吧。至於只想欣賞高端雅緻的詩詞作品,建議還是訂閱一份專業的詩歌專刊,如《詩刊》、《詩林》、《詩歌月刊》等。


高山流水116820061


關於這個問題,不好正面回答,因為它假設了一個前提,而這個前提恰恰是矛盾的。在此,就對待詩詞的態度,作以下幾點感想,(引用的古詩詞,都是從字面理解,深層次的比興姑且不論

第一,要明白自己寫詩的初心是什麼。 《蜂》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第二,對自己作品要有清醒認識和定位

《雨晴》王駕

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後全無葉底花。

蜂蝶紛紛過牆去,卻疑春色在鄰家

第三,應該明白文無第一,學無止境的道理,不能自滿,更不能剛愎自用。

《春日》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第四,要學會徵求別人意見並虛心接受。

《近試上張水部》朱慶餘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第五,要見賢思齊,不要文人相輕

《黃鶴樓題壁》李白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第六,本人不才,拙作一首七律,與詩友共勉

意海神馳一點通,筆行簡約任由衷。

古來傳世多佳句,最是天然勝巧工。

島瘦郊寒何足貴,元輕白俗豈詞窮。

蝶蜂逐蜜花間蕊,佔盡風光各不同。


一凡和尚


其實很好理解,簡單的詩句,易懂好理解,又比喻恰當,貼近生活,產生共鳴。而工整的律詩,絕句都意景讓人猜,雖符合詩詞的要素,文詞也好,但頭調不是專業詩刊,也不是學術交流,太死板就跟大家不一家人了。交友,娛樂,快樂,自由自在才能產生共鳴。自命清高的在這裡可以尊敬,但不不待見。


楊善君


提這問題這小編我感覺文化肯定很高,但這裡是發現人才的地方,同時也是大眾平臺,文化程度各不相同,我感覺人們寫的詩詞或對聯,大部分我感覺挺好的,什麼俗,什麼高雅,什麼深清,你或許認為你寫的很好,但未必所有人都看過,雖然別人你感覺寫的一般般,但也不一定沒人看,要想寫詩或詞或對聯,還是古人寫的好,原因很簡單,古人專研究詩詞歌賦,現在的人就是一般大當畢業,寫詩詞也一般般,因為人們不淨寫詩詞,學的科目多了,現在人還有湊一起對歌詞詩賦嗎,對酒當歌還行,唱它個天昏地暗,這是人們娛樂方試的不同了,在有專學文學的肯定寫詩詞歌賦很好,除了這個,我認為大部分都可以,反正大家都比我寫的好,本人關點,說的不對請海涵


笨笨說事聽12398


這個問題應該是很多人的困惑,為什麼自己那麼用心去寫的東西,結果看的人寥寥無幾。不僅是詩詞,包括文章視頻等等自己做的所有內容。

就詩詞這一塊我想我還是有一點發言權,畢竟我寫詩已經3年了,以前一直在別的平臺發,來頭條才3個多月。沒有人看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1,你沒有粉絲,雖然頭條是推薦制,基礎粉絲量也是要的。

2,你不和別人互動,當然高冷也不是不可以,要麼你才華逆天,要麼顏值爆表,反正有點能拿出手的本領。

3,你寫的詩詞是你自己認為好,還是大家公認的好。可能有一些人認為,現在詩詞文化是小眾的不流行,互聯網時代再小眾的文化,也會有一批觀眾。

如果是大家公認的好,自然會成長起來,但是這需要時間的,不是說你發一二條就火遍網絡,要堅持天天發,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4,作品不僅要有意義,也要有意思,雅俗共賞嘛,我也喜歡看好玩的內容,原諒我就是那麼俗。

先分享幾條,照做就行,曾經一個前輩送我一句詩,與大家共勉:“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我是半畝禾苗,一個喜歡寫詩的農人。


半畝禾苗


題主的說法看起來可以說很不夠客觀。網上發表的詩詞淺近且俗,有多人點贊,這隻能說明這類作品很有受眾,能夠為人接受,這一點都不稀奇。至於題主,不知是憑什麼認為這類作品就不應該點贊。

至於寫的有深意的詩詞無人點贊,只能說明那樣的詩詞作者未能在受眾這方面深入思考,有點故作高深。也正是如此,這類詩詞在普羅大眾之間沒有市場。這就像陽春白雪的典故一樣,能受大眾接受的才是好作品。

當然對詩詞的淺俗與高深是題主的評價,這種評價基於題主個人的認知水平因而很不客觀也能被人理解。但寫詩填詞是給人看的,即使寫得最好,如果沒有受眾,就是最高深,也是淺俗的。相反,受眾多的詩詞,即使最淺近也是不俗的。

因此,我不認同題主的觀點。我始終堅持詩詞無淺近與高深之分的觀點,只要受眾多,就是好的,反之就不是好詩。現附錄我今天寫的一首七律,敬請方家斧正:

聞雞即起看天星,應掃庭除待曉明。

翠竹窗前憐曙澀,白楊樓外聽溪清,。

鵲登枝上迎風舞,草到籬邊冒雨生。

好景如斯當自惜,我來春盡更多情。

(平水韻下平八庚)

一一2018,04,12,08:38


壯圖山人


直白也就算了,可那些直白的東西純粹就是閒著蛋疼,像內分泌失調一樣擠出來的坨坨,自己不痛不癢,看見的人替他覺得噁心。

我就不明白了,人不應該有點自知之明嗎?什麼狗屁不通的東西也拿出來班門弄斧,尤其是那些對聯的。我就不明白為什麼對聯一定要出那種古人的詩句。自己真想讓別人對,至少要認真出一聯,這是對喜歡對聯的人的一種尊重,也是對做學問的一種態度,不要什麼平仄不通,章法不通,句式不通等句子也出來貽笑大方。還他麼的有許多人點贊,附和,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終和這堆文學素養不嚴謹的人淪為一體。悲哀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