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地帶”的英雄——杜富國

雲南邊陲,群山連綿起伏,美景令人嚮往。給我們的感覺就是蒼山洱海,旅遊度假的聖地。然而,上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中越邊境雲南段埋設了約130萬餘枚地雷、48萬餘枚(發)各類爆炸物,形成大小不等、斷續分佈的161個混亂雷場,面積約289平方公里。曾經因戰火埋下的數以十萬計的“惡魔”——地雷,嚴重威脅著雷區附近的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為徹底消除邊境地區的雷患,邊境的掃雷官兵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祖國每一寸土地的安全。

中越邊境雲南段第三次大面積掃雷任務主要是掃除中越邊境雲南段5600萬平方米雷區,協助雷區所在地政府對2400萬平方米雷區進行永久性封圍。2015年6月組建掃雷部隊,經過集訓和臨戰訓練,400餘名尖兵開赴雷場,截至2016年12月,官兵們掃除雷區1800萬平方米,清除地雷和爆炸物5萬餘枚,將2萬餘畝耕地和林地移交當地政府。2017年11月底,暫停11個月的中越邊境雲南段第三次大面積掃雷行動重啟,計劃到今年底徹底掃除中越邊境雲南段剩餘雷區。

中越邊境雲南段現存雷場幾乎都處在山勢陡峭、谷深林密的地方,地雷和各種爆炸物種類繁多、交織混埋,且埋設時間長、性能極不穩定。著給排雷官兵增加了排雷的難度,由於在這些複雜地勢上排雷,先進的設備根本用不上,只能通過人工掃排的方式進行排雷。而人工排雷,危險係數也最高。在三次大面積掃雷人物中有1人犧牲、17人殘疾、35人受傷。他們都是父母的兒子,家人們都希望他們平安歸來,但是祖國想要他們,所以他們在最危險的地方一點一點的排除祖國上的危險。

杜富國參加的是中越邊境第三次大面積掃雷作戰任務。根據國務院辦公廳、中央軍委辦公廳批覆精神,從2015年11月3日,中越邊境第三次大面積掃雷作戰任務啟動。這次作戰任務的目標,是對“57.6平方公里的雷區進行徹底排除,並協助地方對24.1平方公里雷區實施永久封圍”。

在第三次大面積掃雷的通知下達後,各部隊的士兵們主動請戰,雖然他們知道這是一項及其危險的工作,也有可能出現生命危險,但是他們作為軍人沒有一個人後退。他們幾乎全都是90後士兵,組成了現在的掃雷隊。27歲的杜富國正是其中之一。

10月11日下午,南部戰區陸軍雲南掃雷大隊四隊在雲南省麻栗坡縣天保鎮老山西側壩子雷場進行掃雷作業,作業組長杜富國帶戰士艾巖在一個地形複雜,且只能採取人工排雷作業且爆炸物密集的陣地雷場搜排時,發現一個很隱蔽的地雷,據他估計這顆地雷當量大,威力大,所以他命令艾巖:“你退後,讓我來!”艾巖後退了幾步。正當杜富國按照作業規程,小心翼翼清除彈體周圍的浮土時,突然“轟”的一聲巨響,彈體發生爆炸,他下意識地倒向艾巖一側。飛來的彈片伴隨著強烈的衝擊波,把杜富國的防護服炸成了碎片,也把他炸成了一個血人,杜富國因此失去了雙手和雙眼。而艾巖只是受了輕微的皮外傷。

“杜富國。”

“到!”

“經南部戰區陸軍黨委研究決定,給你記一等功1次。現在,為你頒授獎章和證書……”

11月24日中午,滇南和煦的陽光照進病房,南部戰區陸軍雲南掃雷大隊舉行了一場莊重的儀式,為掃雷英雄杜富國頒授一等功獎章和證書。

“死亡地帶”的英雄——杜富國

富國頒授一等功獎章和證書。

讓我們為這位英雄祈禱,讓我們為保護人民財產安全而奉獻自己生命的人民子弟兵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