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地带”的英雄——杜富国

云南边陲,群山连绵起伏,美景令人向往。给我们的感觉就是苍山洱海,旅游度假的圣地。然而,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中越边境云南段埋设了约130万余枚地雷、48万余枚(发)各类爆炸物,形成大小不等、断续分布的161个混乱雷场,面积约289平方公里。曾经因战火埋下的数以十万计的“恶魔”——地雷,严重威胁着雷区附近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为彻底消除边境地区的雷患,边境的扫雷官兵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祖国每一寸土地的安全。

中越边境云南段第三次大面积扫雷任务主要是扫除中越边境云南段5600万平方米雷区,协助雷区所在地政府对2400万平方米雷区进行永久性封围。2015年6月组建扫雷部队,经过集训和临战训练,400余名尖兵开赴雷场,截至2016年12月,官兵们扫除雷区1800万平方米,清除地雷和爆炸物5万余枚,将2万余亩耕地和林地移交当地政府。2017年11月底,暂停11个月的中越边境云南段第三次大面积扫雷行动重启,计划到今年底彻底扫除中越边境云南段剩余雷区。

中越边境云南段现存雷场几乎都处在山势陡峭、谷深林密的地方,地雷和各种爆炸物种类繁多、交织混埋,且埋设时间长、性能极不稳定。着给排雷官兵增加了排雷的难度,由于在这些复杂地势上排雷,先进的设备根本用不上,只能通过人工扫排的方式进行排雷。而人工排雷,危险系数也最高。在三次大面积扫雷人物中有1人牺牲、17人残疾、35人受伤。他们都是父母的儿子,家人们都希望他们平安归来,但是祖国想要他们,所以他们在最危险的地方一点一点的排除祖国上的危险。

杜富国参加的是中越边境第三次大面积扫雷作战任务。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批复精神,从2015年11月3日,中越边境第三次大面积扫雷作战任务启动。这次作战任务的目标,是对“57.6平方公里的雷区进行彻底排除,并协助地方对24.1平方公里雷区实施永久封围”。

在第三次大面积扫雷的通知下达后,各部队的士兵们主动请战,虽然他们知道这是一项及其危险的工作,也有可能出现生命危险,但是他们作为军人没有一个人后退。他们几乎全都是90后士兵,组成了现在的扫雷队。27岁的杜富国正是其中之一。

10月11日下午,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四队在云南省麻栗坡县天保镇老山西侧坝子雷场进行扫雷作业,作业组长杜富国带战士艾岩在一个地形复杂,且只能采取人工排雷作业且爆炸物密集的阵地雷场搜排时,发现一个很隐蔽的地雷,据他估计这颗地雷当量大,威力大,所以他命令艾岩:“你退后,让我来!”艾岩后退了几步。正当杜富国按照作业规程,小心翼翼清除弹体周围的浮土时,突然“轰”的一声巨响,弹体发生爆炸,他下意识地倒向艾岩一侧。飞来的弹片伴随着强烈的冲击波,把杜富国的防护服炸成了碎片,也把他炸成了一个血人,杜富国因此失去了双手和双眼。而艾岩只是受了轻微的皮外伤。

“杜富国。”

“到!”

“经南部战区陆军党委研究决定,给你记一等功1次。现在,为你颁授奖章和证书……”

11月24日中午,滇南和煦的阳光照进病房,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举行了一场庄重的仪式,为扫雷英雄杜富国颁授一等功奖章和证书。

“死亡地带”的英雄——杜富国

富国颁授一等功奖章和证书。

让我们为这位英雄祈祷,让我们为保护人民财产安全而奉献自己生命的人民子弟兵点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