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林風眠的繪畫風格是“中西融合”?

藝萃


林風眠(1900年——1991年)是我國上世紀非常重要的一位畫家,也是一位相當成功的探索型畫家,把他看作是開宗立派的人物毫不為過。因為他的畫,是典型的中西合璧的類型,在外形和表現手法上來看是油畫,但在藝術理念和內在精神的表達上,則屬於國畫範疇。

林風眠風景

林風眠的畫,就像一個土生土長的東方人自小移居到了歐洲,他經過在歐洲長期生活,受入鄉隨俗地薰陶後,語言習慣、思維方式等,大部分都被西方化了,但在骨子裡,他仍然是東方人,沒有發生質的變化。

所以,我們不能單純地用國畫或油畫的類別之分來評判林風眠的繪畫類型,用顛覆和包容這兩個詞語更能說明林風眠繪畫的特徵。


林風眠作品

國畫歷來講究以書法用筆入畫,在畫中追求筆情墨趣,就是以筆墨的濃淡、乾溼、輕重,以及用筆的緩急,製造出來的一種韻律節奏,這些特徵很難在他的畫中看到。他的畫中更喜歡使用飽滿的色彩和色塊來構圖,突出視覺對比關係。


林風眠作品

但在意境的營造上,林風眠沒有那麼決絕,不追求油畫依靠色、光、影來突出意境,他用東方人的思維,比較明顯地凸顯出了國畫含蓄婉約的味道,尤其在他的“仕女”系列作品中,畫中女子都是以鵝蛋臉,纖細的四肢,婀娜的身姿出現,極具有東方古典美的意味,跟東方傳統文化是吻合的,因此,他的畫,在視覺形態上,我們完全能接受。

林風眠仕女

同時,林風眠以包容、開放的心態來畫畫。他喜歡嘗試和探索,把他之前學習到的國畫風格,以及在歐洲求學時學到的當時流行的西方油畫風格,如野獸派、表現主義、立體派等風格,一點一點吸收到國畫元素中,創作出了一種獨一無二的繪畫形態。

林風眠《漁獲》

完全可以這麼認為,林風眠的繪畫是20世紀國畫和西畫融合後的“混血兒”,不僅外表漂亮,基因也十分強大,影響了趙無極、吳冠中等許多大家的創作風格。從林風眠的畫裡,我們既能看到國畫的味道,也能看到油畫的特點,還能看到年畫、壁畫、石刻像等民間藝術的趣味,是一種名副其實的“綜合繪畫”。


鴻鵠迎罡


林風眠接受蔡元培“美育代宗教”理論,分別前後出任北平國立藝專和浙江國立藝專院長,將蔡元培的理論推向行動,同時實踐中國畫的改造行動,將西方現代繪畫與中國傳統水墨結合創造出風格鮮明的林氏畫風。

1,捨棄傳統書法用筆,借鑑陶瓷的用筆用線。

2,捨棄立軸式繪畫尺寸,方構圖佈局。

3,繪畫材料選擇是水墨、毛筆、宣紙、水粉色。

4,借鑑西方畫面構成語言,傳達中國文化內涵、意境。


後寫意


與早期留學法國的同道中人相比,林風眠的藝術視野無疑是最開闊最與時代接軌的,他的創作具有一種海納百川的氣度,在致力於推動中西方藝術的融合中一意孤行,走出了一條極具個人特色和時代特點的“光榮的荊棘路”。



他的作品,中西方藝術和而不同的特點達到一種很其妙的平衡,這種民族傳統性和西方現代性的水乳交融,鑄就了他作品最鮮明的氣息和腔調,既蘊含著深深的傳統意趣,又閃爍著濃濃的現代意蘊。徐悲鴻不同的是,林風眠的興趣更在於學習當時西方藝術界風起雲湧的各種流派,這種廣泛的愛好使得他的作品有一種不拘一格的意味,幾乎當時西方各種主流派別的印跡都偶有體現。




從他的作品特點來看,無論是大名鼎鼎的仕女圖,還是風景、靜物等門類,儘管細節上淡化甚至顛覆了傳統繪畫中的筆墨觀念,但整體上東方情趣依舊是貫穿其中的審美主旨,而在畫面呈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現代西方繪畫中印象派、野獸派、立體主義、表現主義等各種流派的風格,看到高更、馬蒂斯、莫迪裡阿尼等諸多現代主義運動中風雲人物的筆法和構圖的影子。西方現代藝術運動許多本來就是借鑑吸收東方藝術特點而形興起的,而林風眠對東方藝術無疑有著更深的心得和領悟,他曾

對隋唐山水、敦煌壁畫、宋代瓷器、漢代石刻、戰國漆器、木版年畫、皮影戲劇等都進行過系統而深入的研究,食古而化,推陳出新,萃取合理的元素化為己用,最終不動聲色而又自然而然地流於筆端。






林風眠兼收幷蓄、兼容幷包的藝術風格過於超前,難以被當時國內藝術界認可,他推行的藝術教育運動也屢屢夭折,但他精準而獨到的眼光和理念卻給現代中國繪畫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啟示,他的學生趙無極、吳冠中、趙德群等人更是成為現代藝壇巨匠,也說明了林風眠的過人之處並非浪得虛名。



林風眠一生的悲歡離合讓人概嘆不已,但在不由自主隨著時代潮流起起伏伏中,他對藝術的無比虔誠和自信,以及百折不回的追求中西融合重生的藝術思想,最終開花結果開枝散葉成為現代藝術史上極為寶貴的豐富遺產,而他也順理成章成就了一代宗師的巍然地位。


吃素的穿山甲


林楓眠對扵西洋畫有極深的造詣尤其對高更的色彩塞尚等外國畫家深有研究對於形式構成研究上成就比徐悲鴻強至於他的洋式中國畫那是時勢造英雄可以說是用中國畫的材質工具寫意技法在畫中國式旳西洋形式構成作品我的看法對不對有請當代行家指正江釆南蘋之弟子陳師曾二代傳人袁勁中評


袁老104268191


可以說是西為中用中西結合,畫畫無論從繪畫材料,技法,傳統都有中西之分,只是畫家跟據個人理解同接觸各種繪畫,從中尋找或悟出屬於自己或自己喜歡的畫法進行創作,只是用西方材料加中國傳統書畫意境所表達繪畫題材。

你不能說用毛筆畫油畫或用水墨在油畫布畫就是中西結合。中西結合不能脫離中國傳統特色,意境。個人認為現在的繪畫種類太多,中西結合我覺得說為新中式畫法或畫派合適,只是每個畫家風格不同,表達不同而已。


嘗態偉明


林風眠先生的作品,孕育著他深厚的學養,形成了一種別人難以攀越的獨特風格,風景花鳥古典美女,簡潔的線條和用墨,柔媚的讓人哭泣。人世間的蒼桑都揉在筆墨的情感裡了⋯誰人能解其中的滋味!


江南憶16


畫就是畫,何必分中西?只要是畫的好,就是好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