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施工基礎放線和樓面放線是怎樣進行的?

擁抱丶你


定位放線 →基槽開挖放線→基礎墊層放線→基礎放線→地下室主體放線→樓面主體放線→樓面二次結構放線→建築裝修放線

一、基礎測量放線

1、根據樓號角點座標,結合外牆牆體厚度、保溫厚度在圖紙計算出相應的軸線位置關係,一般每個樓至少給定三個角點且至少有一條通軸,在基槽土方開挖前利用全站儀引測軸線樁石灰撒開挖邊坡。

2、墊層及混凝土底板澆築完初凝後根據槽(坑)邊所釘軸線控制樁,利用經緯儀將主控軸線(第一步引測的通軸)投測至基坑作業面內然後進行經緯儀規方無誤後,按照各軸線從左向右、左下向上順序累計加至各軸提前寫在軸線上方,便可利用大鋼尺快速測設出各軸線、邊界線、牆寬線、模板控制線等,用墨線彈出。±0.000以下軸線投測見下圖。

有時為了方便放線,一般應測設某交叉軸線1m控制線,作為後期內控點設置。內控點設置不少於3個並及時標識壓蓋保護。

二、樓面各層測量放線

1、樓層結構施工中採用內控法由激光鉛垂儀向上傳遞軸線或控制線。

2、主控點垂直投測時在首層地板上內控點位置做出各內控點。內控點預埋件的鋼筋與頂板上下附加筋焊接,確保控制點的穩固。

然後利用激光垂準儀安放在平臺上,對中整平後向上投射垂直激光束。見下圖。

在每層頂板垂直投測點處預留放線孔上口尺寸為不大於200*200mm,下口為150*150mm測量洞,在作業面上用光靶接收確定主控點,並在孔邊劃出十字線標記出激光接收點。見下圖。

1)作業樓層放線:

將經緯儀架設投測點位置,對準另一個投測點,進行打點,彈出第一條主控線,旋轉90°後打出另外一條主軸控制線,經過校核規方無誤後,進行平面放線。首先用鋼尺把軸線控制線進行分線,測設出其它軸線控制線,再測設細部的牆、柱、梁、門窗洞口線。放線完畢,測量驗線員進行復核,之後報請監理工程師驗線合格後方可進入下道工序。

2)投測精度要求

轉換控制網精度要求:測量技術指標及限差規定為測回數1測回,測角中偏差±8″。十字軸線交角偏差90°±5″,四邊形直角偏差90°±10″,量距偏差1/20000,十字軸線端點偏差±2mm,四邊形角點偏差±3mm。

3)投測至平臺上的十字軸線點的精度要求

在轉換平臺上投測至施工平臺上的點投測完畢後,即去平臺面上檢查,方法是在中心點架設經緯儀測設十字軸線邊角關係,考慮到平臺上受施工振動影響較大以及邊長較短,其限差規定為十字軸線(四邊形角)90°±20″;量距偏差為±2mm,四邊形線±3mm。若檢測後略超過此限值,則作合理調整,直至符合要求為止。

三、高程控制測量

由基準高程控制點校核無誤後使用精密水準儀引測至各樓基槽外牢靠位置→基(坑)槽底標高→基礎底標高→樓面各層標高。這裡結構施工時,樓面標高一般設置標高500mm控制線,為了方便水電預埋,一定好交待好樓地面做法,保證水電按照建築標高進行線盒的預埋,二次結構及裝修階段抄測建築1米線進行標高控制。

1、±0.000以下高程測量:

可根據場地高程控制點採用懸吊鋼尺法進行傳遞標高,具體方法為在鋼尺的尺環上懸掛5kg的線墜,加溫度和尺長改正進行觀測,傳遞時每層至少要由兩個不同部位分別進行兩次標高傳遞,當兩次傳遞標高之差在3mm以內時,取其平均值作為本層控制高程的依據見下圖。

2、±0.000以上高程傳遞:

利用檢定合格後的鋼尺沿鉛直線往上傳遞高程,每次必須複核檢查,獨立拉尺兩次。每層至少往上拉三個高程點,抄平前利用水準儀將其高程點複核檢查。在允許誤差範圍內按“平均分配”的方法進行抄平。然後利用複核檢查無誤的點作為二次標高控制點,往上傳遞高程。鋼筋上測的結構50cm標高控制線,用紅藍鉛先畫在鋼筋肋上然後用紅膠帶粘上口平,以減少平線誤差; 在樓層模板支設未鋪設底筋前進行標高一一校正。

3、澆築樓板混凝土前,完成鋼筋500mm控制線,要求每個牆柱的轉角部位均設置控制點;混凝土澆築完成後,採用激光鉛垂儀將軸線控制網的4個控點傳遞至板面,並依次彈線,形成樓層主控線;並依據樓層主控線與構件的關係進行結構放線,每個牆柱根部均有邊線及雙面300mm控制線。

4、外牆垂直度控制線:在外牆大角彈設100mm垂直度控制線;在外牆柱位置放出中心垂直度控制線。

放線一定要施測並及時校核複測,一定要保證其準確性,一旦放錯賠不起。


觀復其心


引言:首先說根據房地產開發單位報規劃總平圖,委託專業測繪公司按照各樓座標點角點進行樁位定位放點,放點前有設定專門的基站點進行GPS放點,測繪公司一般給定3個座標高程控制點,然後規劃部門會同綜合執法、建設局進行各樓樁點驗收,無誤後,施工單位開始一系列測量工作。

放線:定位放線 →基槽開挖放線→基礎墊層放線→基礎放線→地下室主體放線→樓面主體放線→樓面二次結構放線→建築裝修放線等

一、基礎測量放線

1、根據樓號角點座標,結合外牆牆體厚度、保溫厚度在圖紙計算出相應的軸線位置關係,一般每個樓至少給定三個角點且至少有一條通軸,在基槽(坑)土方開挖前利用全站(經緯)儀引測軸線樁出開挖邊外坡外並做好標識保護起來防觸動。

2、墊層及混凝土底板澆築完初凝後根據槽(坑)邊所釘軸線控制樁,利用經緯儀將主控軸線(第一步引測的通軸)投測至基坑作業面內然後進行經緯儀規方無誤後,按照各軸線從左向右、左下向上順序累計加至各軸提前寫在軸線上方,便可利用大鋼尺快速測設出各軸線、邊界線、牆寬線、模板控制線等,用墨線彈出。±0.000以下軸線投測見下圖。

有時為了方便放線,一般應測設某交叉軸線1m控制線,作為後期內控點設置。內控點設置不少於3個並及時標識壓蓋保護。

二、樓面各層測量放線

1、樓層結構施工中採用內控法由激光鉛垂儀向上傳遞軸線或控制線。

2、主控點垂直投測時在首層地板上內控點位置做出各內控點。內控點預埋件的鋼筋與頂板上下附加筋焊接,確保控制點的穩固。

然後利用激光垂準儀安放在平臺上,對中整平後向上投射垂直激光束。見下圖。

在每層頂板垂直投測點處預留放線孔上口尺寸為不大於200*200mm,下口為150*150mm測量洞,在作業面上用光靶接收確定主控點,並在孔邊劃出十字線標記出激光接收點。見下圖。   

1)作業樓層放線:

將經緯儀架設投測點位置,對準另一個投測點,進行打點,彈出第一條主控線,旋轉90°後打出另外一條主軸控制線,經過校核規方無誤後,進行平面放線。首先用鋼尺把軸線控制線進行分線,測設出其它軸線控制線,再測設細部的牆、柱、梁、門窗洞口線。放線完畢,測量驗線員進行復核,之後報請監理工程師驗線合格後方可進入下道工序。

2)投測精度要求

轉換控制網精度要求:測量技術指標及限差規定為測回數1測回,測角中偏差±8″。十字軸線交角偏差90°±5″,四邊形直角偏差90°±10″,量距偏差1/20000,十字軸線端點偏差±2mm,四邊形角點偏差±3mm。

3)投測至平臺上的十字軸線點的精度要求

在轉換平臺上投測至施工平臺上的點投測完畢後,即去平臺面上檢查,方法是在中心點架設經緯儀測設十字軸線邊角關係,考慮到平臺上受施工振動影響較大以及邊長較短,其限差規定為十字軸線(四邊形角)90°±20″;量距偏差為±2mm,四邊形線±3mm。若檢測後略超過此限值,則作合理調整,直至符合要求為止。

三、高程控制測量

由基準高程控制點校核無誤後使用精密水準儀引測至各樓基槽外牢靠位置→基(坑)槽底標高→基礎底標高→樓面各層標高。這裡結構施工時,樓面標高一般設置標高500mm控制線,為了方便水電預埋,一定好交待好樓地面做法,保證水電按照建築標高進行線盒的預埋,二次結構及裝修階段抄測建築1米線進行標高控制。

1、±0.000以下高程測量:

可根據場地高程控制點採用懸吊鋼尺法進行傳遞標高,具體方法為在鋼尺的尺環上懸掛5kg的線墜,加溫度和尺長改正進行觀測,傳遞時每層至少要由兩個不同部位分別進行兩次標高傳遞,當兩次傳遞標高之差在3mm以內時,取其平均值作為本層控制高程的依據見下圖。

2、±0.000以上高程傳遞:

利用檢定合格後的鋼尺沿鉛直線往上傳遞高程,每次必須複核檢查,獨立拉尺兩次。每層至少往上拉三個高程點,抄平前利用水準儀將其高程點複核檢查。在允許誤差範圍內按“平均分配”的方法進行抄平。然後利用複核檢查無誤的點作為二次標高控制點,往上傳遞高程。鋼筋上測的結構50cm標高控制線,用紅藍鉛先畫在鋼筋肋上然後用紅膠帶粘上口平,以減少平線誤差; 在樓層模板支設未鋪設底筋前進行標高一一校正。

3、澆築樓板混凝土前,完成鋼筋500mm控制線,要求每個牆柱的轉角部位均設置控制點;混凝土澆築完成後,採用激光鉛垂儀將軸線控制網的4個控點傳遞至板面,並依次彈線,形成樓層主控線;並依據樓層主控線與構件的關係進行結構放線,每個牆柱根部均有邊線及雙面300mm控制線。  

   4、外牆垂直度控制線:在外牆大角彈設100mm垂直度控制線;在外牆柱位置放出中心垂直度控制線。

總之,放線工作是有步驟的,應按照各流程進行施測並及時校核複測,放線是建築成型的基本保障,一定要保證其準確性,放的再好一旦放錯造成的損失將是無法挽回的,所以測量人員一定要養成細心複測的好習慣,多總結巧妙利用幾何圖形和數學知識完成放線工作。放線是流動的音符,一經放出,便在施工人員施工中跳動起來,一幢幢、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對於測量員而說是很自豪的事了,很有成就感。更好精彩敬請持續關注。











博學善建集大成117


對於建築,我是拿手就來。建築任何問題都可以幫你解決!!在工地的施工員不懂的可以問我,棘手的問題,我可以幫你想法解決

我先講講每個樓原來規劃局都會給三個座標點,但是現在基本給兩個座標點,自己去算另外三個點。這個點對於一個樓很重要。要重點保護!!!規劃局給的座標點,自己拿本子記好。這個座標點都是樓角軸線座標點,所以在開挖曹之前你要把座標點引到開挖曹的外面並把座標點加以保護好,這個點是你樓起的準不準的標準!!!

不懂的可以問我,我在工地幹施工五年過,有豐富的經驗!!!什麼事情都碰到過

具體:1-找到規劃局給的座標點,根據圖紙要求的開挖坡度撒出邊線。2,把座標點引到開挖槽的外面,注意:保護好這個點。3,拿著水平儀跟著挖掘機挖槽,注意圖紙要求的標高,可別弄錯了,要不很麻煩,都懂得!!!


專業銷售無縫管


施工放線是將設計圖紙按照比例放到地面上,或者建築物上,它的作用是指導施工人員施工,測量放線在建築行業被稱為眼睛,一個工程從開工到完工都離不開施工測量放樣,施工放樣可以說貫穿整個施工期,是施工過程中必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

基礎施工放線的步驟

先在一個已知點安置經緯儀,對中整平,後視另一個已知點定向,定向完畢後撥動儀器旋轉90度,在經緯裡指揮前視人員在合適的位置做個標記,然後用50米鋼尺丈量距離,從經緯儀安置點開始丈量距離,距離和圖紙標註尺寸相等,這樣一個角點就定位完畢,以此類推,可以定出其他角點。



樓面放線步驟

樓面放線一般選用內控和外控兩種方法法,現在一般高層放線都選用內控放線,內控放線精度高,偏差小,比較流行,而外控只適合低層樓房,偏差大,在內控放線時,先在屋內四個角點埋點,量取點到縱橫軸線的距離,然後將垂準儀加架設在所埋點上,對中整平,然後向上發射激光束,樓上二層樓板上留四個孔,接收激光束,然後做好標記,以此類推,一直到樓房修建完畢。

以上就是施工放線的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生態農說


基礎放線和樓層防線不太一樣的呢,簡單說說我們小地方是如何放樣的

首先是進場後建設單位會給你建築物的已知房屋的三個點,一般是房屋的外牆邊線,這些點是委託地方測繪院來完成!你根據這些換算成軸線在廠區內建立座標系

其次根據這些座標系,建立廠區控制網然後在根據開挖深度、圖紙尺寸、現場土質情況確定開挖邊線

然後墊層澆築前在基坑內建立周線控制網

主體施工階段相對簡單,一般是在首層建立三個軸線控制網,層層通過激光鉛錘以引測,注意在每層相同位置要預留放線洞口,這樣才能讓激光投測到需要的樓層,根據你所買儀器的優良程度6層左右要重新建立已知點!

然後再從樓面用經緯儀引測直線即可完成放樣工作


工程的那些事


放線是現場施工的第一步,首先你要確定建築的位置在哪?其實從事過建築施工的朋友都知道,我曾經也放過線,大型基礎,高層建築,低層住宅群的建築施工放線都做過。簡單跟你討論一下,也歡迎建築從業人共同交流。

  1. 放線是根據施工工序而來的,工地開工,首先就是基礎放線,第一工序流程是打樁,打樁有工程樁和圍護樁,哪個先施工就放那個,施工順序根據施工方案來,為了縮短工期一般都是同時施工,工程樁根據設計圖紙(樁基礎平面圖)的定位而來,圖紙上每個樁的位置沒有具體標明,這個就需要通過建築總平面圖的每棟房子的4個角點的座標點求出,怎麼求出,這裡我就不多說了,因為需要運用到CAD,一下子也說不完。

  2. 根據求出的每個樁的座標點,通過全站儀進行放線,對每個樁進行定點,做好標記,根據現場樁機施工順序進行依次定點。

  3. 樁基施工完畢,下一個流程就是挖土,用全站儀定出房子放坡線,撒好白灰。

  4. 挖土同時施工員進行跟進,用水準儀控制標高,防止超挖或少挖,挖至基礎墊層底、承臺底標高(規範要求是預留20cm進行人工修土防止挖機擾動基地土或者超挖,但是實際都是不會這麼做的)。

  5. 挖至墊層底標高,用白灰撒出墊層澆築的位置,木工支模板澆築。

  6. 墊層澆築完畢另一天進行承臺位置的放樣,控制線、軸線的放樣。用全站儀、經緯儀定出控制線,然後根據控制線分出軸線位置,根據軸線在分出柱子的的位置,承臺的位置,根據結構形式特點選擇不同的方案進行放樣。

  7. 樓面放樣也一樣,用垂直激光儀將一層的控制逐層引到上面一層。總而言之,先控制線,後軸線尺寸,最後細部尺寸。


建築師達人



農村行者


  1. 作為一個工地施工十幾年的技術人員,對於這個問題說一下本人淺薄的經驗,總的來說施工放線就是把圖紙上的軸線或者間接藉助與軸線一定關係的線投在地面或者樓面上,用於指導土方開挖邊界、模板工支模板位置尺寸、鋼筋工安放梁板柱牆鋼筋位置尺寸、泥工砌牆位置尺寸、管道預埋以及空洞位置尺寸。線放完後方便技術人員檢查複合構件的位置尺寸,也能指導施工班組配合圖紙快速正確的施工。先說說基礎放線:一般每棟建築物應有建設單位提供至少兩個座標點,一般為建築物的軸線交點或外牆皮交點。有兩個點後就可以用全站儀或經緯儀把建築物的邊線找出來,如果基礎是滿堂開挖的話,只需要根據基坑深度考慮一定的放坡距離和施工作業面然後用白灰撒出開挖邊線就可以了。如果是條基樁基獨立基礎,不是滿堂開挖的,就需要用白灰撒出開挖位置,同樣考慮放坡和工作面,以防開挖尺寸到下面不夠造成二次開挖或者人工挖土就費事了。
    特別要說明的是,基礎開挖前一定要在安全合適的位置做引樁,並加以保護,不然基礎開挖後,定位樁挖掉了,建築物就沒法準確定位了。在墊層和基礎上放線就簡單了,用經緯儀藉助引樁把關鍵軸線投在混凝土上,然後再用鋼尺把細部軸線找出來,沒墨線彈出來就可以了。在簡單說一下樓層放線,樓層放線現在一般藉助鉛垂儀和經緯儀,通過放線空把兩個軸線交點投到樓面上,再用經緯儀拐出一條垂直軸線,然後再用鋼尺細分就可以了,不過樓層放線一般放的不是軸線,而是和軸線有固定距離的平行線。用鋼尺分尺寸時記得要用50m 或者100m 的尺子,不要用短鋼尺,否則會有累計誤差。一點淺見,希望有所幫助。

北方人他哥


先說基礎放線,基礎放線一般是指墊層以上基礎梁,柱,承臺等的平面定位和高程控制。現在一般採用全站儀進行施工放樣,快速準確,效率較高。首先,得建立施工現場的平面控制點,這一般由三個以上穩定不易破壞,視野良好的提前製作的控制樁組成,複核控制點,其誤差應在±2mm以內。平面控制點座標哪來?是由建設單位自城建規劃部門取得,並於開工前向總包移交的國家大地座標控制點,可請規劃測繪部門幫忙測放現場控制網,也可總包自行根據移交的控制點自行佈設控制網,精度要求較高。

其次,根據控制點和經計算得到的各軸線交點座標,利用全站儀採用極座標法逐點放樣,然後連點成線,放出相應控制軸線和輔助線,放完的軸線,宜用鋼尺重查軸線間距。再根據圖紙各構件與軸線的尺寸,放出構件細部尺寸。這個放線過程中要注意複核控制點誤差,確保全站儀對中無誤,稜鏡杆對中無誤。

高程可用水準儀引測,土方開挖可以用全站儀引測控制標高。

再說說樓面放線。樓面放線要用到激光垂準儀和全站儀。在底層相應位置設置平面控制點,精度同平面控制網,該位置的垂直上方留約150*150的洞口每棟樓不宜少於四個。在上一層樓面砼澆築後,在底層控制點上架設激光垂準儀,調好後打開激光向上發射,在樓面洞口處用激光靶接收,觀察激光紅點,指示勻速轉動垂準儀,激光點會顯示為小點或小圓圈(層數高了後),取圓心為樓面控制點,在其他洞口重複上述動作,分別在樓面取得控制點,再根據這幾個控制點按前述極座標法放樣。高程應採用經檢定的質量良好的鋼尺,考慮拉力修正,自底層向作業層傳遞高程,切忌層層傳遞,誤差太大。考慮樓層牆柱砼的收縮,每層放線時應有意提高控制標高3~5mm。這樣最終的建築物全高誤差會完全符合要求。


何日君再來518


總綱:建築施工放線目的就是把藍圖的表現,拓展到實際當中,使圖紙建築物變成實物建築,期間就是將建築的空間尺寸(長寬高)通過測量儀器準確定位,放樣到實際中。

基礎放線:先定位,用全站儀或者GPS或者其他可以找到建築物定位的控制線,引到建築物基礎位置,準確定位。然後根據定位控制線,參照圖紙的尺寸進行實際放樣-長寬高。注意墊層要比基礎尺寸周圈大10cm。墊層的作用是方便準確放線和保護基礎鋼筋不被腐蝕(起保護層作用)。若有其他基礎形式,參照總綱。

樓面放線:等基礎施工完畢後就到了上部樓面,還是要控制好豎向標高和水平面的定位和尺寸,將其定位好,就可以按照圖示尺寸進行放樣。

綜合而言,最關鍵的總綱就是:準確定位平面位置和豎向標高,使其符合測量規範要求。至於儀器如何運用就需要自己學習了,只是個工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