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應該如何對待成績?

張同天


一、成績肯定重要;

1.初中小孩是否能進重點班,學校會評估小孩在小學的成績,不是畢業考試成績,而是1-6年級的成績,甚至月考,期中考試的成績都作參考;

2.小學的補習班,加強班,課外班,基本都是也月考成績作參考的;

3.重點班或加強班有什麼好處?

可以培養孩子的抗壓力和接受力;

可以學習到普通教材沒有的內容;

可以有好的教師引導和教育孩子;

...。

還要我說嗎?

有了好的知識,有了高強度的抗壓了,對高考一定有幫助。

...。

二、但不是最重要的;

孩子的身心健康比成績重要;

好的身體會讓孩子將來有良好的體質面對學習或工作或生活的壓力;

知識是無窮無盡的,早些學,晚些學,對於人生來講沒有問題;

有些知識是否掌握並不會影響孩子將來的生活。

但健康的身體,會影響孩子一輩子;

心裡健康就更重要了;

這裡就不再描述。


守車寶寶


①第一點來說的話!家長應該懷著一種坦然的心態去面對孩子的成績單!孩子考好了就好,考不好找原因幫他改進,下次考好!

②第二點來說的話就是當孩子考不好之後,孩子自己要找原因,家長也要找原因,不能一味的責備孩子,這樣的話,長期一往孩子的自信心會下降,就提不起興趣來了!

③結合我自身吧!我的父母從來沒有說因為我的成績而埋怨過,責備過我!我的父母更多的是給我的一種長期以往的鼓勵和一種好的學習生活條件。我覺得自己挺幸福的。

④自己孩子的情況,自己掌握即可,然後不要再向別人向更多的人去告訴自己孩子的情況,因為如果一旦考不好的話,這種情況無疑是給孩子無形增加了壓力。

以上就是我的小小建議!希望能幫到你。






TOP學生坊


一,要讓你的孩子知道你在關注他的成績,這樣對孩子會有一個心理的督促作用,如果孩子感覺到家長對自己的成績都不關心,那麼很有可能一些孩子也不會把自己的成績放在心上。畢竟現在成績對於一個學生的學業還是很重要的!

二,關注孩子的成績但不能過分的強調孩子的名次。成績的好壞是一個相對動態的。不要一味去責備孩子考得太差,而是要和孩子一起分析考差的原因。讓孩子養成反思的好習慣對孩子的成長是很重要的!

三,不要老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比,這樣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甚至會起到相反的作用,而是要引導孩子和自己橫向比較,幫助孩子總結經驗教訓!

四,平時的成績可以說明一個孩子的學習狀態,但是不要僅僅計較分數的高低,而是引導孩子關注分數背後的東西。


俺是北方人


您提的這個問題很好。家長在對待成績這事兒上一般都很不淡定。孩子考的好皆大歡喜,孩子考的差就是雞飛狗跳。就在昨天晚上,上一年級的兒子跟我聊天,就聊到了考試和成績,先分享一下我們之間的對話,可能您就會明白孩子的心思:


媽媽,我明天又要考試了

考就考唄,考什麼啊

考語文媽媽,我要是有不會做的怎麼辦?

不會做的就不做唄

你知道嗎,我有一次考試的時候哭了

為什麼呀

有的拼音不會寫,我特別急

(過去抱抱他)兒子,考試的時候有不會寫的很正常,媽媽也會有,爸爸也會有。媽媽覺得優秀的人,就是把自己會做的題目認真的做出來。不會寫的,考完試就繼續去練習去學習啊。沒關係的。

我要是考的特別差,媽媽也不會生氣嗎?不會啊,因為我覺得你並不差啊,每天回家自己寫作業,自己檢查,每天預習複習,只要有時間就會練習讀拼音。這就是媽媽喜歡的。也是老師喜歡的。

恩,媽媽,晚安


每個孩子的內心都是希望得到認可和肯定,特別是來自父母的認同。他們能在我們的日常行為中深深的感受到,我們是多麼的重視他們的學習。所以他們的內心也希望自己學習好,希望自己考高分。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明白。孩子成績不好,不是故意跟我們作對,故意氣我們。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當孩子考到的低分時,其實他自己的內心已經是受挫了,他已經覺得老師會不喜歡自己,媽媽會不開心,他就沒有成就感,內心也是失落的。


所以,面對成績的時候,好好想想我們想要的是什麼,再決定怎麼做,而不是急於表態,氣急敗壞。請問問自己,如果孩子考的不好,面對不好的成績,我們的希望是怎麼?我們的行為是否有助於實現我們的希望。不管孩子考了多少分,已經發生的是無法改變的,這個道理我們都懂。


如果希望加重孩子內心的失落感,繼續打擊他的自信和他對學習的熱情,那就去批評,去指責,去抱怨。如果希望他能從70分考到80分,那就要給他鼓勵,鼓勵他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那些好的行為,和付出的努力。讓他繼續保持信心。同時,去分析原因,對症下藥。如果是平時的學習習慣不好,就去給他培養習慣。如果是學習方法不對,那就引導他找到方法。他欠缺的是經驗和技能,而這些恰恰我們有,因為我們經歷過。如果我們也沒有方法,也沒關係,我們可以給他鼓勵,給他信心,給他支持,就是力量,孩子可以自己去找。


比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喜歡學習。而能讓孩子喜歡上學習的關鍵是兩個方面:喜歡自己的老師,喜歡同學,喜歡學校,因此喜歡上學;在學習這件事上能得到成績感,內心的成就感需求不斷的被滿足,就提供持續的動力和熱情。那我們面對成績的責備,抱怨,生氣,失落會讓孩子得到怎樣的感受呢?媽媽不喜歡考的差的孩子,老師也不喜歡考的差的孩子,所以老師不喜歡我。一般情況下對著一個不喜歡自己的人,就想逃避,減少接觸,如果這個人是老師,那孩子很容易會因為老師而不喜歡這門學科。同時,總是因為成績因為學習被批評,內心的成就感根本得不到滿足,孩子也會因此而討厭這件事兒。


面對孩子的成績,我們千萬不要做法官,對著既成事實做判決。而是要去做偵探,查明原因。才能對症下藥。才能成為孩子的戰友,幫助他。這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陪伴。


小晗晗愛閱讀


我對孩子的要求是課本知識你只要掌握了就行,成績無所謂,因為未來不是靠考試成績來決定優勝略汰的!注重孩子考試成績的,第一批是70後的家庭們,因為這一代真的是靠“知識改變命運”,所以在他們根深蒂固的思維裡,考試成績永遠排第一。第二批註重考試成績的是80後,1是通過考試成績獲取了一些學位或者職位的農村小資。2是自己沒受過教育,更不懂的怎麼教育孩子的,家資又比較殷實的,這類群體更是劇場效應的締造者。年收入百萬以上的這個群體,他們不會在意孩子的考試成績,也不會給孩子報補習班,更多的是孩子整體的素質教育培養和興趣培養,因為目前國內的這兩塊兒都是特別燒錢的。還有一個群體也是不會在意孩子考試成績,那就是年收入五萬以下,因為沒有更多的資金給孩子報補習班來提高考試成績,而且這個群體的孩子更注重技能技術類的培養,好就業,賺的也不算少。


大道明空


大家好!我是洞穿高中數學的飛龍老師!

對於父母應該如何看待孩子成績,飛龍老師的想法如下

第一,聯繫考題的實際內容來認識考試成績。一般說來,分數的高低同考題的難易、孩子的基礎、能力等多種因素有關。從考題的難易上講,考題的難度較大,取得高分就不容易;考題的難度小,取得高分就容易些。如果不考慮考題內容,規定孩子都要考在95分以上顯然是不切實際的。例如,有的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為應付統考,平時出題往往超出教學大綱的範圍,學生考及格就不錯了。“水漲船高”,題簡單得高分;題難,得60分就了不起,50分就能屬於中等。

第二,應該將分數放在比較中認識。孤立的一個考試分數不能說明問題,關鍵是要看孩子的分數在班級內的位置。學校的類別不同,年級不同,科目不同,分數的標準也就不相同。小學一年級語文、數學得滿分是常事,五、六年級得滿分就很困難了。所以,只有在比較中才能發現孩子的真實情況。

第三,要聯繫孩子的基礎。一次考試分數中所反映的不僅僅是孩子的基礎知識,還包括基本技能等。做家長的要從孩子原有的基礎出發,判定孩子進步與否,同時找出問題的癥結,加以指導幫助。孩子知識基礎比較薄,想讓他大幅度提高成績也是不可能的,應該是一點一點地進步。有時,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差生,考題出得淺一些,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可能得高分或滿分。儘管孩子考試分數顯著提高,但還不是他的學習有明顯進步,這應引起家長注意。

第四,正確看待孩子的考試分數。既要重視分數,而又不唯分數。孩子的學習主要從學習成績上反映出來,但並不是說分數決定一切,分數高不能說明孩子就聰明。思想品德、活動能力、表達能力等在分數中是無法體現的。知識畢竟不是能力。在科學史上有許多科學巨匠,例如達爾文、愛迪生等,在童年時代,甚至到中學時代學習成績都不很出眾。但他們後來都成了聞名於世的偉大科學家和發明家,這些都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例子。因此,家長既要關心孩子的學習,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又要教育孩子不要滿足於現有的成績,積極鼓勵孩子更多地掌握知識。當孩子得到好成績時,家長不要過分誇耀、以免孩子滋長傲氣,對學習產生惰性。如果孩子的成績由於某種原因下降時,家長不要大動肝火,打罵一通,應耐心幫助孩子分析受挫的原因,提醒孩子今後注意,爭取下一次考得好一些。如果孩子在一段時間內學習成績一直下降,家長必須引起注意,及時與教師聯繫,適當加強學習輔導。如果孩子學習一直較差,家長則應嚴格要求,熱情輔導,鼓勵孩子克服學習上的困難,設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只要孩子在學習上有一點進步,家長就應予以表揚,強化孩子的學習積極性。這樣孩子的學習成績自然會持續提高的。

總之,家長要記住,分數不是衡量孩子成績好壞、能力高低的唯一標準。分數低,並不完全說明孩子愚笨,將來沒有出息。



洞穿數學飛龍


考試是對一段時間以來學習知識情況的總結。

通過考試,老師要分析教學效果,哪些知識點掌握得比較好,哪些知識點還存在一些問題,哪些同學在哪些知識點方面,要加強個別輔導,以便及時調整教學計劃、教學方法,以利於以後更好的做好教育教學工作。

通過考試,每個同學也要對自己掌握知識的情況,做個總結,查漏補缺,以利於今後更大的進步。

作為家長,不能一味看重、追求好成績,畢竟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天賦。只要身體健康,心理陽光,追求上進,就不要過分苛求高分數。

如果孩子考了高分,家長不能過分的給予獎勵,這樣容易使孩子產生驕傲情緒。要幫助孩子分析存在的問題,總結經驗教訓,爭取下一次有更大的成績。

如果孩子考試分數不高,在學校可能會受到老師的批評,受到一些同學的嘲笑,心裡一定有苦惱,家長一定不要再訓斥、責罵。相反還要多鼓勵,與孩子一起分析試卷,肯定取得的成績,找到存在的不足,幫助孩子掌握欠缺的知識點,讓孩子放下包袱,輕鬆上陣,滿懷信心爭取以後取得大的進步。


平安健康快樂YXJ


家長要以平常心看待孩子成績。

家長不能把孩子成績當做自己的面子;不能把孩子的成績當做孩子的未來。孩子的成績是孩子近階段的學習成效的一種體現,是孩子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的重要表現。但成績並不是孩子的學習品質的全部。

當下社會現實,學習成績是可以決定孩子命運的一個及其重要的途徑。所以,我們不得不高度重視!高度重視了,往往就伴隨著焦慮……

焦慮了,如果加上不當的教育方式方法,就有可能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出了問題。身邊的這樣的事例並不少見。

因此,家長應適當學習些教育的方法和心理學。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作為家長,我們應捫心自問一下,自己當好這個第一任老師了麼?



海螺初中物理


每個孩子除了基本的學習目的外,都會有自己的天賦和可培養的興趣。現行的教學和考試模式就是將所有孩子的天賦和興趣拉到“少、慢、差、費”的分數軌道上來,其結果是:孩子勤奮了,視力下降了;分數上去了,能力下降了;老師拼分數,學生壓力大了;部分學生考大學了,大部分學生的潛在能力還沒發揮就淘汰了;學習太辛苦了,大學畢業就不想再學習了;人文精神缺失,奉獻精神、責任意識沒有了。

我熟悉的語文教學為例,許多學生語文考試成績分數不錯,但大學畢業還說不好普通話,經常寫錯別字。要寫個文通字順的文章也困難。所以,現行考試模式下的分數和能力是不匹配的。現在需要的是重基礎、重能力。基礎比如一個學生首先要把4000常用字弄清楚,才能自由閱讀、自主學習,才能在學習過程中準確理解和運用,而不是死記硬背。所以不能單純從分數去看孩子。


讀好書快樂


大部分時候學生成績是檢驗孩子學習水平的指標。通過成績老師和家長能發現學生掌握知識的長處和短板。只有通過成績才能精準掌握今後孩子學習中需要加強努力的方向和制定提高方案。而且對於學生來說還有兩次幾乎關係到人生命運的成績:中考和高考。事實上學校幾乎所有的日常測試都是圍繞這兩次考試進行模擬和訓練。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家長和學生都應該重視成績。

現在有很多人詬病如今的教育機制,認為這是單純的應試。看似有道理,其實也不盡然。每個人生階段都有各自的任務,學生時代以學習為主,成績又是考核學習的指標。成績不好固然也有人生成功的例子,但畢竟是少數,大部分人還是通過考上不同類別的大學過上各自不同的生活。而成績在這其中取到的關鍵作用不言而喻。

其實人生處處是考場,做生意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何嘗又不是在生意場中取得驕人成績?無非是考試形式不同罷了。

所以對待成績無論是誰都應該重視併為取得優秀的成績付出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