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小小的“古錢幣”能值百萬嗎?

用戶69331981


一枚小小的“古錢幣”能值百萬嗎?

錢幣的價值不在大小,而在於它厚重的歷史文化價值上。至於講古錢幣是否價值百萬?這就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

首先講,絕大部分的古錢幣難上百萬,但也有不少成交記錄超百萬的。若非如此,那些騙子們將古錢幣動則估價上百萬,不就成無源之水了嗎?真若沒有價值百萬的古錢幣,也就不會產生那麼多的古玩騙子,也沒人會上當受騙了。那嗎,成交百萬的古錢幣長啥樣,為什麼它就能值百萬?

這些年一直出現的高價錢幣,其共同特點是這些錢幣都非常罕見。“京”背“行”實首布成交價: RMB 1,150,000。就是一例。

這枚布幣為何能成交百萬暱?這得源於它厚重的歷史文化。

布幣起源於農具"錢"。\t最早的原始布幣與農具錢十分相似,形體較大,上部厚,刃部薄;上端有銎,中空;銎延伸到錢身中上部,背部有加強承受力的隆起的脊。\t布幣鑄行的年代,一般都認為起始於春秋而盛行於戰國。但\t陝西臨潼零口街等出土的多件西周"青銅鏟"(原始布幣),與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商代青銅鏟後,\t也有研究者\t認為布幣最早出現於西周。

“京”背“行”實首布(通長:70.7mm)目前見於以下材料:

鄭家相曾著錄一枚所謂“京”字“平首平肩橋足布”,雲“此布近見三四品,製作整齊,文字嚴謹”。面部中間一“京”字,左右各有一垂直豎線;背面三豎線,中間豎線靠左有字,鄭以為“行”字,“取行用之義”。並引用江慎修曰:“隱元年之京,在滎陽,為鄭邑,此京邑,近前城,在伊水之南,洛陽之西南也”(全按:江永《春秋地理考實》)。鄭又進一步認為“京屬王畿之地,其首先改鑄平首布亦宜也”。重量不詳。據拓片,通高62、足距38、肩距33、首長17、首寬13mm。

劉飛燕《華夏古泉價格圖錄》收錄一枚“京”字實首平肩弧足布,採自《昭和泉譜》,雲“錢體厚度一致,呈片狀”。 2011年5月見到類似上列的“京”字布兩枚,一枚稍大,一枚稍小,生坑綠鏽。片狀,厚薄比較一致。2012年5月,又見到類似的“京”字布一枚。此布較大,通高73、首長19、首寬11、肩距36、足距43mm,重13.8g。



以上這類布,形體大致類同,特點比較突出。即首部較短,身部較長,布首上下寬度大體一致,弧足較深,通體較薄,肩部較平。面為二豎線,“京”字居中(目前只發現“京”字一種),背為三豎線。只是大小輕重有所區別。


目前我們認為“京”字布可能就是鄭國的貨幣。\t其理由是,忻布的形制與三晉地區的平肩方是布相一玖首部穿孔也與趙國晚期三孔布的特徵相符;其文字風格接近於三晉的青銅器忻羌鍾等的銘文。而且從《韓非子·外儲說》所述"買櫝還珠"等故事來看,鄭國商人與楚地之間有密切的貿易往來。

貨幣是歷史的產物,它是隨著經濟的發展而出現的。\t中國貨幣文化博大精深、歷史悠久,諸多的“之最”和第一,彰顯出中國貨幣文化之精髓。收藏古錢幣,我們不僅要了解它的經濟價值,對其歷史文化背景也應有所瞭解才是。

這枚價值上百萬的古錢幣,我們普通錢幣收藏者能有嗎?故而物以稀為貴,這枚古錢幣,它就價值百萬。


友德無聲


您好,我只能這樣回答:古錢幣雖然只是小小一枚,但是裡面卻有價值百萬的珍品存在。

中國人用錢的歷史悠久,大概在新石器時代的晚期就開始了,而到了先秦時期,跨度到新中國成立以前用的銅幣、硬幣我們都愛統稱他們為“古錢幣”。

在這兩千多年的錢幣鑄造歷史,出現一些比較稀少的罕見珍品,一枚成交價格在百萬元左右已經不算稀奇了。

但是非常值得一提的,必定稀少的罕見珍品,出現的概率非常小,咱們手中的古錢幣,大多數,都是一枚就幾元或者幾十元。

正是因為還有極少的百萬以上珍品存在成交,所以大網絡平臺和一些媒體就會把這樣的新聞無限放大,也就有人利用這樣的新聞來投其所好。。。。

我認為有很多這樣的騙局,為什麼呢?

答:我想應該是很多人想的不是東西本身的真正價值,不願意普通品按市場上面比較普通的成交價格成交,他們想的是怎麼才能賣百萬。哪裡會管什麼是普品,什麼是大珍哦。正因為有人有這樣的想法,所以就會出現對其投其所好商家來接待。。。專業就一步步陷入。。。

所以對於古錢幣不要僅僅只去關心他能賣多少錢

對於古錢幣要出多方面去參考各種因數,理性的去判斷自己手中古錢幣的價值。

所以,我建議您可以自己先了解下錢幣發行的歷史背景、錢幣的存世量等等相關信息,如果能深入瞭解版別和市場行情更為佳,在來分析網友的回答,然後找到靠譜的答案。

所謂版別今天在繼續簡單的說說兩個名詞:子錢和雕母

想了解這兩個名稱,就需要如何區分:《祖母>母親>孩子》在錢幣鑄造中的性質。他們的性質可不是三代單傳哦。

一個雕母后面會引出十個或者上百個鑄母,一個鑄母可以延續成千上萬個子錢。

所以成千上萬個乾隆裡面才能出一個鑄母,幾十上百個裡面看能不能在出一個雕母。物以稀為貴,金字塔的頂端的那一個價格肯定就會背炒到比較高。

如果您對古錢幣不太懂,但是有比較感興趣,可以關注《古泉學府》《古泉書院》這兩個頭條號,我會記錄一些我自己學習古錢幣的小筆記和大家分享。


關注古泉學府,和我一起探討、交流錢幣收藏小知識和小樂趣!如果錯誤請大師指導!

[以上珍品圖片,均來自正規拍賣和交易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