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高中復讀了很多年的人,最後都怎麼樣了?

_她夏了夏天丶


弱弱的說一句,我就是題主問題中所說的,高中復讀過的人。那我後來怎麼樣了呢?沒瘋沒傻,沒進精神病院,過的還可以吧,當然,選擇復讀的原因有很多種,不單單是為了跟自己死磕到底。

即便是死磕吧,如果這樣的死磕可以改變命運,又何嘗不是一種柔情?

話說回來,我當年復讀時,班級最大規模,200多人,長20米寬20多米的教室,四百平,老師講課不能靠吼,而是要用擴音器的,因為老師的嗓子如果吼,一兩節課就廢掉了,她或者他在講壇上按平常聲音講,最後一排的學生完全聽不見,可以選擇睡覺了。所以伴隨我們一年的是,擴音器在教室裡的迴盪聲,那種感受至今不忘。

為什麼那麼多人復讀呢?

二百多人中,有一半以上達到了三本分數線,多半的人會因為高昂的學費,而選擇復讀,再就是,認為三本並不是真正的本科,所以寧願再拼一把,考上更好的學校。我自己就是,第一次考549,再山東沒有到二本線,報考一個很好的三本,錄取了,但是最後卻不願再去了,主要的考慮就是不願意父母為自己掏高學費唸書,父母是農民,一年收入的一半給我念書,我於心不忍,於是便和父母商量,復讀。

一年的復讀生活很是酸爽,有人說高三一年會讓人發瘋,那復讀的人是再逼自己發瘋一次。這一年的生活快樂而壓抑,也磨練了自己的意志,將一路考學的黴運全部用光,直到後來考入大學,拿了四年獎學金,然後又考入了國內雙一流大學研究生,一路順風順水,我都感謝那一年的沉澱,雖然苦,雖然痛,但很有收穫。

所有的付出,都會收穫時間的果。


大野澤的風


我高中有一個同學,復讀了兩年的,在北方的話不算多,我知道的在河南那一帶,復讀個五六年的人都有,但是他們的情況我不是很熟悉,我這個同學比較熟悉,第一年高考三本,第二年考上了二本,但是志願填高了,所以落榜了,第三年高出重點線100分,去了中南大學的讀醫學,對的就是那個牛逼的湘雅醫學。她畢業比我們整整晚了六年,因為她是本博連讀,直接8年,然後高考比我們晚了兩年。現在似乎在規培,應該算是比我們晚了10年出來,但是人家的出來的起點比我們高啊,在中山大學附屬醫院工作,牛逼的不得了。

其實復讀主要看自己,如果有夢想,有實力多讀兩年沒關係,說不定你再堅持一下就成功了呢


太陽愛上月亮卻拋棄星


我有個高中同學,數學特棒,屬於140+的水平。英語較差,考100分也算高分。正是這種“畸形”發展,極大影響了他的人生軌跡。

我們暫時整他為紀同學吧。紀同學的第一次高考,屬於正常發揮,考上了重點大學,這在2000年左右,是非常不錯的了,因為當時能夠考上本科的同學,一個班級也就有七八個,但是,紀同學不甘心,他沒有報志願,而是直接選擇了復讀!

復讀第一年,紀同學很受老師重視,畢竟複習的同學,多數基礎都不好,尤其是數學,像他這樣的數學,簡直是鶴立雞群,所以,一直被當成北大清華的潛力股來培養的。當年高考,紀同學成績有所提高,當時班主任讓他求穩報山東大學,但是他執意報考北京師範大學,當年恰逢北師大招生的“大年”,結果他落榜了,被調劑到了東北林業大學,開學後一個月,他再次選擇了復讀。

復讀第二年,紀同學考到了山大威海分校,並最終上完大學。也許是接連失利的打擊,也許是年齡方面的劣勢,總之,畢業之後,紀同學並未找到理想的工作,然後在家庭的支持下,在汽車城開了一個賣汽車用品的門頭,也許他的收入並不低,但是,對於一個復讀多年而考上大學的學生來說,這樣的結局並不能讓人滿意。


贏在高三


第一年二本一,志願都沒報。第二年發揮失常,過一本線38,上不了省內985,押外省大連理工,結果落檔,平行志願調劑到大慶石油學院,當時沒有電話,志願都是亂填的,好歹是個一本,勉強去了。到了學校門口就哭了,我和我媽幾千裡迢迢趕到,到了那裡我就知道我這輩子絕對不能讀這麼樣的學校。給高中班主任電話,要復讀,當時是復讀生第一名。第二年其實還是沒有考好,過一本線58分,勉強上了省內的985。壓力很大的復讀生活,小地方,閒言碎語特別多,可是真正經歷過之後,真的感謝自己曾經那麼努力過,好的學校真的讓自己開了眼界,從那種只能種地的農村出來,到可以瞭解全世界的各種文化語言歷史,工作只能說中等收入,但是對於個人的人生和自己小孩將來的發展絕對是截然不同的?


何曉璐729


每年高考完,都會有一大波同學覺得自己發揮的不夠好而準備去復讀。在復讀的時候,可能會碰到一些復讀了兩三年甚至三四年的同學,那麼,這些復讀了很多年的人,最後都怎麼樣了呢?



我曾經碰到過一個實例,有個親戚家的孩子在高三的時候被家裡送去了復讀班學習,在復讀班的她發現了一個規律,就是大部分復讀的同學,成績都比應屆生好,其中有一個成績每次都保持在班級前三的女生,她那是復讀的第三年了。



很多同學都覺得復讀的生活太苦了,所以不敢去復讀,沒有膽量。其實我覺得每個高三的學生,能夠有一次復讀的經歷,是挺好的。因為那一整年,幾乎每天神經都是緊繃的,真的是高壓生活,很值得經歷。但是心理條件不太好的同學,就不建議去了。



復讀的生活或許會很難熬,但是復讀一年也能夠收穫很多。首先就是每天非常規律的作息時間,還有不斷學習,能夠讓自己對高中的知識印象更加深刻。

總之,我覺得復讀的生活能夠讓孩子們經歷更多。對此,你是怎麼看待的?更多問題歡迎關注交流,成長路上我們一起前行!


許悠然


有的人復讀復讀成魔了,有的復讀復讀成神了。

我們學校有個名人,八年復讀年年一本,誓要考清華北大,結果年年失敗,屢敗屢戰。

書,眯著眼睛能背出來。

題,看一遍就知道解題思路和心算答案。

老師不在,在講臺上代課毫無壓力。

三點一線,八年如一日,日日如此,年年如是。

但是,上限就在哪裡了,雖然勇氣和毅力可嘉,真心不值得。

越投入越不甘心,越不甘心越要復讀,越復讀壓力越大,惡性循環,心理都出問題了。

家庭和輿論的雙重壓力,最後這位老哥在校長的逼迫下,選了好一點的一本。

填表那天下午,這位老哥披頭散髮,邊跑邊哭,邊哭邊跑,鬼哭狼嚎:

“懷念我們的青春……”

站在邊上的人都不敢去勸,因為去勸的情況是這樣的:

“老哥別傷心了,考了多少分?”

大神邊哭邊跑:“一本,又是一本……”

跟范進中舉差不多,范進是高興得發瘋,這位老哥是氣得發瘋。

等大學四年讀完,都三十多歲了,父母都老了,家庭婚姻事業接踵而來的壓力齊至。

你問這老哥後悔嗎?結果是不太圓滿,

但在復讀的那些日子,他確實挺開心的。

再說一個復讀成神的吧

一位參加奧數的大神,因為發揮不理想,自主招生被刷下去。

大神屁顛屁顛跑來複讀了,就開學看見人,其餘時間

大神在家

自學大學教材!

最後兩個月,來學校複習了一段時間,

結果,他拒絕了清北,去了復旦。

現在還流傳這位學神的傳說。

也許,這就是命吧。

對普通大多數而言,復讀基本到一本也就到頂了,一次兩次也可以放棄了,

一定要對自己有清晰的認識,太多沉沒的時間成本,真的不值得。

高考雖然重要,但是社會經歷在校園是換不來的。

高考不如意,並不代表人生就去一定會輸。

各位,加油!


遊戲路人甲


1991年,他第一次走進了縣城的復讀班,一個班90多個人,全是名落孫山者,臉上寫滿三個字——不服氣!地點是湖南省的一個小縣城。

結果,全班考到本科專科共12個,剩下的70多個再次落榜,臉上的“不服氣”已經變成了“真倒黴”。

農村條件不好的,不敢再復讀了,只能帶著遺憾走向社會,走上了打工之路。

而他,也回到了老家,到本地的鄉政府做了一名合同工,幫鄉政府土地管理所弄土地證,可惜,那個所長是個摳門鬼,幹了一年竟然沒有拿到一分錢工資,他氣憤的火冒三丈,打了所長一頓,把戶口遷到廣東省一個小縣城,第二次復讀,還跨省呢。

那是1993年4月份,還有三個月就高考了,他急匆匆複習,過去的知識有些忘卻,但是大部分知識經過回憶,還是能想起。

於是,自己在外面租個小分子,自學了三個月,結果考到一個代培的大學,學費要5千多,家裡供不起,只能放棄。

1994年9月,他早早回到廣東的那個小縣城,找到一所職業高中,開啟了他的第三次復讀生涯。這一次,他用盡了汗水,拼盡了全力,終於考到了一所重點大學——北方交通大學。

畢業後,他下了深圳,混得風生水起,可以用飛黃騰達來形容他吧。

他,就是我一個不服輸的好兄弟,同學們給他取了個很名副其實的外號——老三屆。


嶽念雲教育


作為記者,我曾經探訪過中國最著名的復讀鎮——毛坦廠,毛中算得上是全中國最為著名的復讀生聚集地,但是今天我們不聊毛坦廠,聊聊復讀屆的一個高端群體,也就是高分復讀考生。

眾所周知,中國最著名的復讀人物估計是馬雲和俞敏洪,兩個人都是復讀兩年,三次高考,不同的是,馬雲第三次高考還只是達到了專科線,最後因為本科沒有招滿被補錄;而俞敏洪,則最後考上了北京大學。

但是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故事,是一個復讀九次,參加十次高考,最終考上清華的大神。

這個復讀之王叫吳善柳,1982年出生,在2001年,他經歷了人生的第一次復讀,考上了北京交通大學,211水平的學校,在當地也算不錯了。但是在大學四年期間,吳善柳犯了很多小地方學霸的通病,就是見識不夠,沒有很好的在各方面提升自己,以至於畢業之後成了一個平庸無奇的重點大學大學生。

於是,在2007年,也就是吳善柳畢業兩年之後,職場碰壁兩年的吳善柳忽然萌生了復讀的念頭,回到了老家,並於當年考上了北師大,一所在北京排名前五的高校,比起之前的北京交大可謂更進了一步。

但是,這似乎並沒有阻斷吳善柳的復讀之路。在接下來的幾年裡,他又接連進步,相繼考取了中山大學、南京大學、同濟大學等知名院校,可他就是不走,年復一年地在老家中學的重點班教室最後一排座位上駐紮。原來,吳善柳的夢想就是考上北大清華,那些年的有一段經歷給了他很大刺激:那些手握北大清華文憑的高材生一亮學校,總是輕而易舉地找到了好工作,這讓他覺得自己也要成為他們當中的一員。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1年,即將30歲的他以650多分的成績首次進入廣西前一百名,這個成績應該說非常不錯了,復旦交大人大等學校的招生組老師都找到他,承諾報考即可進入金融等專業。

大家知道,像復旦金融這樣的專業,也是很多考生的趨之若鶩之地,就業錢景也是一路光明,可此時走火入魔的吳善柳心理只有北大清華,於是報考了北大。然而,北大的分數線異常高,吳善柳最終被調劑到北京大學醫學部。當地轟動了!那個復讀好幾年的青年終於考上了!當地的企業甚至聞風而動,請吳善柳吃飯。

但是令他們大跌眼鏡的是,吳善柳再次選擇了放棄——原因是:1.吳善柳怕血,不喜歡醫學。2.他覺得北大醫學部不是正宗的北大,因為北大醫學部是以前的北京醫科大學,後來被合併入了北大,上學都不在北大本部。

於是,在眾人的不解和嘖嘖稱奇的目光裡,吳善柳再次回到學校。

不過這個時候,他在原來的學校已經呆不下去了,因為大家見到他,都說“那是個考上北大都不去的瘋子”,他選擇了另外一個學校。

像吳善柳這樣的考霸,學校雖然會奉勸他三思,但是肯定是求之不得,畢竟又多了一個名校的指標。於是,不僅提供他所有的學費,住宿費,還給他特殊優待,安排了一個單間,並且每個月給他幾百塊錢的象徵性生活補助。

在之後的兩年裡,也就是2012和2013年高考,吳善柳的成績有所反覆,跌到了全省100名開外,但是老天有眼,在2014年高考,吳善柳終於達到了歷史最好成績,也就是穩進清華的水平,如願被清華大學機械系錄取,32歲的他終於結束了長達“八年抗戰”的馬拉松復讀之路,而就在他去清華報道的那天,偶遇了比自己小13歲的奧運游泳冠軍葉詩文,小葉子憑藉游泳特長被保送到清華。

轉眼4年過去了,現在是2018年的6月,正是2014級本科生畢業的日子,想必吳善柳一路順利,正值畢業了吧。

其實吳善柳不算是歷史上第一位“考霸復讀生”,有一位比他小一歲,卻出名很早的考霸在考試能力上比他更勝一籌,那就是1983年出生的張空谷。

此人起點比吳善柳更高,19歲時也就是2002年第一次高考,考上了復旦大學,不滿意遂復讀,第二年考上了北大的熱門專業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因為沉迷網遊,第二年就被退學。張空谷回老家復讀,於第二年,也就是2005年考上了清華大學數理基礎科學專業(狀元雲集之地)。沒進去一年時間,又因為沉湎網遊,學分沒有修滿,2006年再次被退學。回家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沉寂在迷茫中,到2007年終於再次選擇重考,花了3個月的時間,怒奪南充市理科狀元,全省榜眼,再次被清華錄取。至此,24歲的張空谷,完成了罕見的“三進三出”北大清華,還有一個打醬油的復旦,可謂是歷史罕見。

如何評價這兩位復讀界的天王呢?

我們先說吳善柳。

一位清華畢業的朋友跟我講:他本人覺得吳善柳完全是在浪費時間。用很多年的時間去追求清華北大,完全沒有必要。雖然清華確實比其它學校在很多方面要強不少,但是從個人的角度來講,如果清華是太平洋,那麼復旦好歹也是大西洋,同濟就算是地中海,但是對於個體而言,又有什麼差別呢?因為個體不過是一艘輪船罷了,無論是在太平洋還是地中海,真的能把這個學校給與你的資源全部利用到了,你也就很成功了——馬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杭州師範學院充其量也就是杭州西湖那麼大吧,但是馬雲很好的利用了這個學校的環境,如果馬雲這個小木船真的去了太平洋(清華北大),反而會被巨浪掀翻。

但是也有人有不同的觀點。有人說,每個人的價值觀裡,都有一些必須達到的底線,而恰好在吳善柳的內心世界深處,他必須考上清華才能了卻自己心中的一樁遺願,就像他自己說的:沒上清華的人生不夠完整。也就是說,他考上清華,並不算是完全從實際利益考慮,而是演變成了一種心理情節。他有這個夢想,敢於付出一般人不敢付出的代價,這本身也是值得敬畏的。

再說張空谷。

其實張空谷的復讀完全是形勢所迫,被逼的。

當年新聞爆出來,很多人說他復讀是為了賺取高額獎金,是職業考生。因為張空谷在的地方,學校確實比較有錢,他幾次復讀,拿狀元,先後賺了幾十萬獎金,那還是在10年前,非常大的一個數字。後來他們家上《魯豫有約》,才在陳魯豫面前吐露了自己的苦衷。

張空谷第一次高考,應該說是比較正常的。考上了C7級別的學校(清北復交浙南肥),而選擇復讀,其實是一個比較大的勝算,如果你自己覺得沒有發揮好的話。張空谷應該屬於這種情況,花一年時間考個清華,自己學習基礎也不錯,倒也是無可厚非。

但是後面的情況就是有點收不住了。張空谷迷上了網遊,這個是他初中開始就深陷的泥潭,其實每年北大清華的退學生中,有一大半都是網癮患者,因為沉湎網絡,徹底廢掉了。

所以張空谷相比於吳善柳,他所反映的問題比較普遍;吳善柳這樣的人,其實周圍也有,比較執念,但是未必是體現在考大學這上面,而吳善柳正是因為體現在了考大學這個大家關注的焦點上,才引起了比較大的關注。

兩人的前景,應該說吳善柳會更好一點,清華的執念一旦實現,也就像一個噩夢一樣結束。而張空谷的三觀,其實已經出現了極端的一面,於是後來第二次進入清華之後,網癮再次有所反覆,但還是畢業了,可是他這種人,終究很難融入社會。現在全家下落不明,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中。

堅持優質原創,分享我的經歷和見解。如果您喜歡我的答案,就請點贊和關注,並在評論區發表高見吧!


佩子臨


我認識的人中有大概4個人是高三讀了3年的。

1、某高一同學.

這位高一班上的女生,長的個子不高,長相一般,而且據其宿舍的女生說其性格很怪異,班上的其他同學也是感覺這我女生的性格很怪異,讓人感覺是有股妖狸妖氣的樣子,很做作,還很容易和身邊的人鬧矛盾。後來這位同學補習了兩年考上了市上的一所二本院校。

2、本村的一位姐姐.

一位本村的姐姐,其高三的時候也是復讀了兩年,最終是考入青海大學。大學畢業後其本來在青海西寧市上班,後來回到老家的縣城上班,並結婚安家。

3、大學同學A.

大學時候一位女生,她皮膚很差,身高一般,而且身上有股莫名的狐臭,據說她也是復讀了兩年考入本省的一所211工程大學,她高考英語考了130+的好成績,導致大學英語課程我們需要上兩年她僅僅需要學一年。在大學期間他成績算是中等上游,編程學的還好,畢業後在本市一家軟件公司上班。

不過最近的消息是,她偶爾在網上抱怨從事軟件編程工作很辛苦,而且好像其還沒嫁人,她已經是31歲的年齡了。

4、大學同學B.

本省的另外一個班上的同學,其皮膚黝黑,操著一口本地方言,他的本地朋友很多。後來大學畢業後,他回到其本地當了一名初中老師。


1927年的古董先生


給大家講講我身邊的故事吧。


現在我已經在讀博士,我的高中同學也都在深造或者步入工作了,其中我最佩服的就是三位復讀的兄弟姐妹。我高中的時候在一個縣城中學,教學資源在市裡和省裡只能算得中上,但是貴在學校非常善於模仿,模仿衡水中學和毛坦廠中學,一套套的學習理念和管理辦法都搬來了。

而我在學校裡最快的班級,高中結束高考的時候,我們班64位同學有48位考上一本,3位同學分數不夠二本。說實話這64位同學有不少是老師和學校領導的親戚之類插班的,導致了看起來成績並不算厲害。但是這三位同學都是實打實的尖子班的學生,對於他們而已,復讀是唯一的選擇。而且在外面所有人眼中,他們復讀一定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績。


最終他們都考上985高校,上了自己心儀的專業。


據復讀的朋友說,以前覺得高中生活叫苦不迭,現在多出一年反而倍加珍惜。並且因為整體的學習內容和複習流程和節奏都非常熟悉,反而可以更遊刃有餘。最重要的還是調節心理問題,這一點需要慢慢地調整。


這也是我對高考復讀以及考研二戰的一項建議吧,當你對你的能力和你的努力兩點至少有一點有信心的時候,你再去準備復讀,否則還只會是碰運氣。考得好,或者繼續發揮不好都是聽天由命了。


真的,有自己想法的,也清楚自己的定位是第一次高考不配的人,復讀都成功了。而這一年的寶貴經驗更讓他們彌足珍惜,也讓我們這些旁觀者為之動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