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三年級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菜蟲~


三年級是語文閱讀能力培養的最關鍵時期,相比一、二年級,三年級的學生無論從知識面、閱歷,還是理解力、表達能力都有相當大的提升,因此在語文考試中考查語文閱讀理解能力時,不僅文章的篇幅增大,文章的思想內涵也再逐漸加深,因此閱讀理解題型的設置,也開始從淺層的讀懂文章,分清句子和段落,到從原文中找到問題的答案,再到深層意義上的理解。

如下圖所示,二年級的閱讀理解完成基於對文章淺層的認知,無論是認識段落、句子,還是對文章內容及中心思想的理解都是可以從文章中直接找到。

而到了三年級,一方面文章篇幅的加長,增加了閱讀理解的難度,另一方面設題也開始大量深入到技巧性題目上來,所謂技巧型題目,在語文老師看來就是有答題套路的,通過解析答題的角度和思路,能更快的找到問題的答案。

三年級閱讀理解的技巧型題型包括:

  1. 對修辭手法的認識及分析其表達作用,主要的修辭有比喻、擬人、誇張、排比、設問幾種。
  2. 對過渡句的認知和作用的分析。
  3. 對和文章中心主旨密切相關的重點句子的把握及表達作用的分析。
  4. 對人物的各種描寫的把握及人物形象、心理、精神品質的分析。
  5. 對文章中心思想的提煉。
  6. 對段意和文章主要內容的概括。
因此,要提高三年級的閱讀理解能力就要從以上這六方面去培養對文章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例題如圖所示:
上圖中的閱讀理解中第3題和第4題均屬於對文章人物形象的精神品質和中心思想的分析,且在文章並不能直接找到完整準確的答。
例如第3題“鳳凰是怎樣上一隻很不起眼的小鳥變為鳥王的?”這種題屬分析人物形象題,既要看到人物本身做了什麼,還要看到行為背後的精神品質。得出“在災年,鳳凰將自己多年積存下來的乾果和草籽拿出來頒給大家,和大家共渡難關”的這種行為,也要看到正是這種行為背後的“勤勞和有愛心”的精神品質讓鳳凰成為百鳥之王的。
第4題同樣如此,從鳳凰的行為上去分析鳳凰的精神品質,從文章中紅字和藍字部分,我們不難看出,鳳凰具有勤勞、執著、有愛心的精神品質。
由此可見,三年級閱讀能力的提高,既需要學生能在文章中準確找到答案相關句的篩選信息的能力,並從中歸納總結概括出答案來的能力,更需要透過人物的行為分析其人物心理和精神品質的總結能力。這是三年級閱讀理解能力提高中迫切需要培養的能力。
那麼,如何培養這種篩選信息、總結概括信息以及透過人物行為體會人物心理及精神品質或者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呢?如何分析文章的表達手法及表達效果類技巧題呢?且聽小徐老師指點一二。

一、熟練掌握常見各種修辭的用法,並掌握各種修辭的表達效果。

在閱讀時,無論是讀課文,還是讀課外書,亦或是做閱讀理解題,要對運用修辭的句子格外注意,能迅速判斷出此句用了什麼修辭,其表達作用效果是怎樣的?常見修辭的表達作用如下圖所示:
在三年級一般不考查對比和象徵,但對比喻、擬人、排比、反問句的作用的分析最常見,一定要讓孩子多留意分析這樣的句子。

二、認識什麼是過渡句、過渡段,理解過渡句段的作用。

過渡句即是承上啟下的句子或者引起下文的句子,往往用在中間段落的開頭,在理解時,要讓孩子反覆讀,反覆體會,過渡句是怎樣從內容上總結上文,引起下文的。只有真正理解了文意上的起承轉合才能真正掌握過渡句並理解過渡句過渡作用。

三、在閱讀中不斷培養概括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

而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是準確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的前提。概括文章或段落的主要內容的方法。

學會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後,再結合文章的標題、開頭、中間段的過渡句或中心句以及結尾,從中體會文章的中心思想。因為標題、段首、段中重點句段和段尾都和揭示中心思想有必然聯繫,而培養閱讀能力一大半在於培養對文章中心思想的敏感感知的能力。而能準確理解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也意味著閱讀能力大大提高,而相關語文閱讀理解題也會有大部分迎刃而解。

例如,下圖中《死神也怕咬緊牙關》一文的閱讀中,最後一個題即是對全文中心思想的考查,而前文中對羅伯特墜入懸崖和瑪麗咬住他的上衣的無比堅險狀況的描摹都是為了突出這一主題,而能讓瑪麗堅持下來的只有對丈夫深深的愛:

四、培養分析人物形象、體會人物心理和精神品質的閱讀理解能力同樣也基於對文章中心思想的表現。凡是寫人的文章或寫事的文章一般都離不開對人物形象的刻畫,因此對人物形象和精神品質的整體深層的感知往往就是全文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是小學生必備閱讀能力。

要善於從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外貌、心理等方面入手對人物加以分析,特別是心理描寫和神態描寫則直接展現出人物的內心。

總之,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深化培養的過程,而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也是有套路的,其分析理解的角度直接決定語文考試中閱讀理解題的解題思路是否正確,相信聽了小徐老師的解析,大家對如何引導孩子提高閱讀能力有了新的認識。

小徐老師期待大家的關注,解讀語文學習和作文寫作的無窮奧秘。


指尖教育帝國


三年級的孩子其實已經有了自己獨立閱讀的能力,但是理解程度如何,是不是閱讀完之後,能夠明白主要內容是什麼?中心思想是什麼?如果只是一味地閱讀,卻沒有達到閱讀的目的,那真是枉費了時間。所以讀書也要會讀,能夠讀懂才是最終目的。



首先,在平時讀書的時候,家長可以和孩子“口頭問答”。問問孩子,看的什麼內容?主要講的什麼意思?中心思想是什麼?自己從閱讀中懂得了什麼?在孩子的敘述中耐心傾聽,不要打斷。鼓勵孩子的複述能力,也是一個鍛鍊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好方法。



其次,小測試。有條件的家長可以自己從網上搜集閱讀題目,從簡單的著手,有時間的時候鼓勵孩子做一做。或者直接買卷子,但不要大量做題,那樣會引起孩子的反感。



再次,看電視的時候,看到一條新聞,可以問問孩子有什麼看法,激起孩子發表言論的興趣。抑或旅途中發生的一件小事情,同學之間的小矛盾,都可以和孩子坐在一起,耐心傾聽孩子的看法。養成孩子表達自己看法的習慣,對的,加以鼓勵;錯的,加以指正。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一扇獨特的心靈窗戶,慢慢打開,會發現孩子的內心也別開生面。


餘爭的世界


因為家庭原因,先後帶過3個孩子,對教育孩子有一點經驗,我認為,教育8、9歲的孩子養成讀書的習慣非常非常重要。現代社會,孩子們受的誘惑太多了,孩子們得到的過度關愛也太多了,很多家長都忽略了從小對孩子良好讀書習慣的培養和引導。8、9歲的孩子正是各種學習習慣,思維習慣,生活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家長在陪伴和教育孩子高質量、高效率完成學校作業之後,引導孩子讀書是非常重要的事。

讓孩子讀書不是簡單地給他們買書讀,而是和他們一起讀書。我從小就會給孩子讀故事,我讀三篇,讓孩子讀一篇。分享聽到的故事。認真傾聽孩子讀的故事有利於培養孩子讀書的興趣,他得把故事講給你聽,他就得用心讀這些故事。而和爸爸媽媽一起做一件事,也是孩子們最願意的,這種樂趣甚至超過了電腦遊戲,這都是在陪孩子讀書的過程中他們親口告訴我的。而一旦幫孩子打開書籍的大門,那麼多精彩奇妙的故事書,真的讓他們應接不暇呢!到後來,你和他一起讀書的節奏都跟不上他迫切讀書的渴望了,而這時,你還需要為孩子不愛讀書的問題苦惱嗎?

所以,最關鍵的是家長對孩子的陪伴和引導,這個過程最有效果的恰恰就是8、9歲,堅持2、3年,以後你將非常輕鬆。因為,愛讀書的孩子會從各種各樣的書中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智商和智力會快速成長和成熟。抓緊這幾年時間吧,晚了,就不容易了!一點心得,共勉啊!


指尖的陽光有點甜


三年級的小學生年齡在8、9歲,要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重點在於閱讀興趣的養成性習慣。首先從關注“孩子的近期看電視動畫片或他(她)近期比較感興趣的電視節目”著手。要有耐心聽孩子給你講的故事,要表現出很感興趣、很高興的樣子。每次他講完後要及時表揚並鼓勵他繼續講下去,並且約定好明天還想聽孩子講他的故事。這樣可以鍛鍊他的語言表達能力,這對家長耐心的考驗,並且長期堅持下去。可以讓孩子講動畫片的故事,可以講他自編的故事。只要孩子願意講,家長一定要鼓勵他講下去。期間,家長也會和孩子交換他們感興趣的故事。相信家長的故事更有吸引力、更有精彩的故事情節。這是一個互動活動!時間長了,家長就可以拿一些他們感興趣的小人書或卡通漫畫給他們看。裡面的字最好是帶拼音的,等孩子看完一個章節後,鼓勵他給咱們講一下故事。慢慢地他就自己找或有選擇性的書給你要,到此基本上養成了看書的習慣。當然,做到這些太難了。現在孩子的第一殺手是手機。……


王嶽15782831


一二年級的語文閱讀更多的是識字認詞,到了三年級的語文閱讀更多的是要理解和吸收。

要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我覺得不能僅僅靠上學語文課上的學習,或者孩子自己的閱讀,而是需要靠家長陪孩子一起閱讀。

通過陪讀的方式去教孩子如果更好地閱讀,比如怎麼去找文章的中心思想,怎麼去分析文章的結構,還有文章中用到的修辭手法,好詞好句等等。

三年級孩子也是開始培養寫作的階段,通過閱讀來提升寫作能力也需要家長的指導。


妙思樂學


三年級學必須多朗讀,少默讀。朗讀是練嗓子,嗓子好是特長。為以後專業打基礎。


劉進田1


建議你看《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讓孩子看他喜歡看的書,一點點提高他喜愛閱讀。


貴人長伴



公正永生


如何培養四年級小學生的閱讀能力?


靜宜66035021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b3f98a763cec4ab8f66fba9ee652e57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