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的1.5T的車的發動機怎麼樣?

晨家公子


李老貓說車為你非專業解答各種選車用車問題

比亞迪1.5t發動機主要應用車型有宋,元,s7,宋MAX等,幾乎是旗下最主力的一款機子,在小排量渦輪橫行的年代,這樣的操作也沒什麼可以指摘的。



這款1.5t發動機代號BYD476ZQA,最大功率113千瓦,最大扭矩240牛米,發動機轉速在1750轉時爆發最大扭矩,一直延續到3500轉。這樣的表現和目前頂尖的本田1.5t,143千瓦,260牛米,轉速區間1600-5000轉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渦輪介入時機偏晚,最大扭矩平臺也比較窄,這勢必會影響低扭和高速行駛的動力體驗。



在技術層面,比亞迪1.5t發動機最初是通過逆向研發大眾的ea211而來,在結構上兩者基本上大同小異,雙凸輪軸配氣,渦輪增壓,可變正時氣門,缸內直噴,全鋁缸體等都是當下最前沿的,而像渦輪增壓器這樣的核心部件也是採購於博格華納。



在穩定性,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小毛病都相對較多,尤其以逆向研發為主的國產發動機還會更嚴重一些。不少比亞迪宋的車主都在反應這臺1.5t的小毛病,包括髮動機增壓器漏油,發動機抖動,缺缸,高溫熄火等問題。除了發動機之外,比亞迪的雙離合變速箱也不讓人放心。

總的來說國產發動機包括變速箱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目前的可靠性差強人意。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發表你對此問題的觀點【李老貓說車】


李老貓說車


感謝題主的問題。

比亞迪1.5T發動機的代號為byd476zqa。

這款發動機是比亞迪自主研發的,經過兩年的試驗才面世,該發動機採用的是全鋁缸體的結構設計,大大提高了發動機的散熱效率,使車輛更容易快速的進入最佳工作溫度,同時也減輕了自重,符合了汽車輕量化的發展趨勢


渦輪增壓器採用的是來自博格華納的渦輪增壓器,搭載的有可變氣門正時技術以及缸內直噴技術,這款發動機低扭時動力輸出還算充沛,但不容抹去的是同樣存在渦輪遲滯,不過比亞迪調教方面還算不錯,搭載1.5T發動機的車型渦輪介入都很自然順暢。

另外,這款發動機還加入了雙平衡軸技術,消除汽車的二級振動,讓發動機運行的更加流暢,提高汽車的整體舒適性。


該款發動機最大功率可達113kW,峰值扭矩達到了240N.m。


小酒窩的大酒窩


呵呵……說到渦輪增壓加缸內直噴還是比亞迪的技術成熟!BYD的476ZQA自2011年隨自家G6上市以來至今已是9個年頭,除了最大功率的標註(154馬力)比某些虛標車企低一點外,實際的行駛動力表現也非常不錯!這得益於非常先進的渦輪增壓技術:怠速時已經有0.33~0.34Bar的正壓,1200rpm/min正壓已去到1.0~1.1Bar,對應的扭矩達到了210N.m;1700~1800rpm/min時,正壓在1.6Bar左右,240N.m已全數釋放,如果大腳深踩油門增壓值更能飆升至1.8Bar,最大扭矩維持在240~242N.m之間,但隨著轉速的迅速提升,功率會大幅飆升,一直維持到3700rpm後,扭矩才緩慢下降,但隨著轉速的提升功率還在線性上升,一直到5650rpm/min最大功率點(158ps)出現後,功率才下降,此時扭矩仍有200N.m,以上數據都是我換用獵豹高流量空氣濾隔後上機親測!基於發動機以上特性,這臺發動機用在S6、宋和G5上(經常用的只有這三臺)根本感覺不到有所謂的“渦輪遲滯”!時至今日仍是國產同級發動機的翹楚!這還是比亞迪8年前的產品,一直用在各大車系上,包括G5、G6、S6、S7、速銳、思銳、秦、宋、元,秦還在歷年的環塔拉力賽中經受了嚴酷的考驗!放眼國內的車企又有誰能在發動機怠速的時候就能做到渦輪增壓有正壓?!這都是比亞迪的工程師和博格華納的工程師充分溝通協作的精華,byd有吹過了麼……


聯達集團


G5三年6萬公里,一切正常槓槓的,動力不是吹出來的,起步1、2檔弱點,三檔後就是他的天下,長期地板油,現油耗9個左右;常聽有人說發動機噪音問題;這款發動機對機油,汽油要求比較苛刻,機油全合成0W-30,汽油92中石化的也行最好95。用這發動機的朋友不防試試,效果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