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胡波,5萬塊銀幕容不下一部4小時電影,誰之過?

第55節金馬獎在陣陣聲浪中落下了帷幕,拋開電影節本身的爭議不談,整個電影節,最令人動容的時刻應屬《大象席地而坐》獲獎的時候。領獎人——已故導演胡波的母親,在領獎後並沒有說一句獲獎感言,而是轉身望向大銀幕的黑白照片,隨後含淚離場。雖然看不到母親的雙目,但是那應該是此生包含感情最複雜的一雙眼睛,是欣慰也是痛苦,是無奈也是傷心,是思念也是絕望……

再談胡波,5萬塊銀幕容不下一部4小時電影,誰之過?

如坐針氈的文藝片

有人說,“如果胡波還在,憑《大象席地而坐》的水平,恐怕得不到金馬獎”。

或許,這些話冷冰冰的讓人難以接受,但是不可否認,《大象席地而坐》的獲獎和胡波先生的故去,確實有千絲萬縷的關係。甚至有觀點認為,金馬獎的評委會,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給文藝片、給掙扎在創作一線和生活邊緣的影視人一份尊重,一份鼓勵和一份希望。這是電影前輩對掙扎的電影人的良苦用心,也是對文藝片現狀地無聲支援。

再談胡波,5萬塊銀幕容不下一部4小時電影,誰之過?

(胡波和王小帥在片場)

胡波去世的時候,他與王小帥的種種被挖出來,從那些對話來看,王小帥是看重胡波的,是欣賞他的,是在妥協的,只是最後,市場不會向他們妥協。

230分鐘,接近4個小時的片長,對於本身就不被院線歡迎的文藝片來說,是惡夢。不只是成本、利潤的問題,而是根本不會有影院會為這樣的電影排片。影院是兇手嗎?不,他們也愛莫能助。

再談胡波,5萬塊銀幕容不下一部4小時電影,誰之過?

電影商業屬性和藝術屬性的論戰,自電影誕生之初就一直不斷。好萊塢和歐洲在理論上形成了兩個派別,經濟至上和藝術至上。並不能說誰對誰錯,只不過是電影的兩種發展方向。前者將電影作為商品,而後者把電影當做藝術。當這兩種觀點來到中國後,顯然好萊塢式的“商品論”更加受到中國人的歡迎。這並不代表中國的影視人“唯利是圖”,而是整個大環境下,中國電影想要發展,必須走“先活下去,再藝術起來”的道路。

既需求好電影又冷遇佳片的中國觀眾

今天,中國電影票房在向著600億進軍,資本的急速注入讓很多創作者更加急功近利,文藝片就更加被冷落。

被大量商業片轟炸的觀眾,早已經失去了耐心,很少有人願意花費兩個小時在電影院看一部冗長沉悶文藝片。因此“大象”的230分鐘,是致命的,只是誰都沒想到對胡波也是致命的。

中國的觀眾很矛盾,一方面他們不斷呼喊,要看到好電影並痛罵爛片;另一方面當一部質量上乘的文藝電影擺在電影院的時候,卻不斷遭到冷遇,反觀商業電影,即使是爛片也有可能收穫不錯的票房。

這讓滿腔熱血,追求電影藝術的創作者碰一鼻子灰塵,甚至碰壁者,包括電影大師侯孝賢。

再談胡波,5萬塊銀幕容不下一部4小時電影,誰之過?

《刺客聶隱娘》橫掃當年金馬獎、金像獎,甚至連對藝術最為嚴苛的戛納電影節都青睞有佳,然而回到國內院線上映後票房僅為9000萬,中國觀眾就是這麼絕情。

沒有觀眾,就意味著沒有市場,沒有票房就意味著沒有排片,影院營業需要成本,尤其是面對影視資本的嚴冬,自己如何活下去都是一個嚴峻的問題,對於藝術電影,很多影院都表示“有心無力”。

文藝片如何跪地起身?

兩年前,2016年的十月,因《百鳥朝鳳》製片人方勵的一跪,當時電影局局長張宏森發聲,呼籲更多院線影院加入藝術電影聯盟,助推藝術電影在中國茁壯成長。彼時,中國首個藝術院線聯盟成立。然而兩年過去了,當初的滿心期待並沒有換來藝術電影的崛起。

再談胡波,5萬塊銀幕容不下一部4小時電影,誰之過?

這些年,藝術電影佳片不斷,《岡仁波齊》《嘉年華》《村戲》《江湖兒女》《刀背藏身》《相愛相親》《一念無明》《不成問題的問題》《老獸》《無名之輩》等影片,讓我們似乎看到了藝術電影的崛起,然而一看票房,文藝片,還是敗了。

文藝片真的無能為力了嗎?也未必。

● 假如胡波剪了“大象”

胡波堅持能被理解,但方式太過偏激。不妨設想,如果胡波退而求其次,將作品按要求剪輯,其藝術效果暫且不談,起碼能保證電影在院線和觀眾見面。而後效仿《一出好戲》的模式,將剪輯部分製作成網絡短劇,當做劇情的補充和互動,既完成了藝術創作,又能夠保證影片的上映,一舉兩得。

再談胡波,5萬塊銀幕容不下一部4小時電影,誰之過?

● 文藝片需要新鮮血液

和商業片導演相比,文藝片導演少之又少。原因在於:首先文藝片要求導演自己本身藝術水平較高;其次,文藝片製作週期長,如王家衛《一代宗師》拍了八年,《岡仁波齊》拍攝了一年,這種製作週期完全沒辦法適應風雲變幻的商業片市場;再次,文藝片的收益回報更是不可預期的。

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有二:第一,縮短影片的製作週期,以文藝片自身的創作屬性來看並不現實。其二,增加文藝片導演的數量來彌補週期長的問題,這一點是可行的,並已經有相關組織投身其中。例如文牧野、郝傑、忻鈺坤等都曾經在first青年電影展或平遙電影展上大放異彩,最終成就了《我不是藥神》《美姐》《心迷宮》等佳作。

● 院線探索新出路

資本寒冬,對於院線來說確實很難熬。觀影人數的下降、房租成本的上升、人力支出、設備維護都是不小的開銷,院線對於文藝片的“不感冒”全然在情理之中。

不管電影怎樣藝術,電影院始終是商業的。

再談胡波,5萬塊銀幕容不下一部4小時電影,誰之過?

(單向空間的作者沙龍)

電影院此時的處境和幾年前的書店頗相像。電子時代的興起讓實體書店無路可退,那些活下來的書店開闢了全新的經營方式。如“單向空間”經常會邀請一些作者、學者開設講座。電影院可效仿同樣的形式,邀請國內知名影視院校的老師、學者或者行業內佼佼者開設講座。

既可以提升觀眾的欣賞水平,幫助觀眾理解、鑑賞電影,為文藝電影進入市場鋪平道路;影院也可從中盈利,減輕院線為文藝片排片的壓力。在其他盈利模式均見萎靡的情況下,靠知識盈利未嘗不可。

● 渠道發行的新思路

電影是一種B2C的商品,似乎所有人都已經接受了這種方式,不過也出現了一些“逆行者”。例如另一頭大象——“大象點映”。他們完全採用一種C2B的方式,先是通過眾籌尋找觀眾,隨後聯繫院線點映,在之後充分發揮網絡時代“人人皆媒體”的屬性,通過觀眾自身的節點作用發散影評,帶動更多的人進行觀影。在市場內引起反響後,為影片尋找感興趣的B端促成合作。電影《我的詩篇》《搖搖晃晃的人間》《村戲》等小眾文藝片均通過這樣的方式和觀眾見面。

電影找觀眾、觀眾找院線、平臺找B端的方式,成功地幫助了大量文藝片、小眾影片與觀眾見面,減小了院線的排片壓力。

再談胡波,5萬塊銀幕容不下一部4小時電影,誰之過?

● 觀眾才是文藝片的命

不管制片方怎麼操作、渠道方如何努力、電影藝術水平提高多少,觀眾永遠是文藝片的命。走進電影院,靜下心來觀看一部文藝片,才是對藝術電影最大的支持。

近年來,觀影欣賞水平已經提高,流量紅利已過,觀眾看電影更趨於理智,“爛片”被不斷壓縮,不過這份理智尚停留在商業佳片領域,對文藝片的關注依然很低 。中國觀眾從“走進電影院”到“在電影院欣賞一部文藝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中國電影發展至今,票房從破百億到逼近600億,只用了短短八年時間,縱觀全球電影產業,沒有哪一個國家擁有如此飛速的進步。飛速發展的同時,商業和藝術的糾結陣痛在所難免,希望市場能夠給文藝片留下一個座位,也希望胡波先生的悲劇不再發生……

影投人 [公眾號ID:movieeye]

有眼力、有腦洞、有大神的一站式精品影視內容製片工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