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孩子凌晨02:15分還在寫作業,學校到底是在“教人”還是在“坑人”?你怎麼看?

馥語看社會


小學生作業多負擔重也一直是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但這種情況在減負政策逐步實施之後應該說是有了很大的改善,如:規定一二年級不能佈置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家庭作業不能超過一個小時。

對於題目中家長能允許孩子做作業到凌晨兩點鐘這種事情,我也是表示很不理解,第二天難道不用上課嗎?先不說作業寫到兩點鐘孩子到底學到了多少東西,第二天一整天的課程肯定是上不好了,典型的本末倒置,得不償失。

從題目用詞“有的孩子”可以瞭解到,寫作業到凌晨這種情況,並不是所有孩子,而是個別孩子,說明很可能問題出在了孩子身上。

我合租的房東姐姐有個在上小學三年級的孩子,他就出現過作業搞到半夜的情況。那個小孩子數學跟語文還都能湊合,但英語特別的差。差到什麼程度呢?25個默寫單詞只寫對了5個。那是個週日晚上,都已經九點多了,他拿出書來說要家長聽寫,他媽媽就問,你不是說沒作業了嗎,怎麼玩了一天要睡覺了又出來一項沒完成?他說忘記了。房東姐姐怒火不打一處來,發了好大一頓火,然後要求小孩子一個單詞抄兩行,之後再默寫。我睡覺的時候已經快十一點了,小孩還在客廳一邊哭一邊抄,兩母子什麼時候完事的就不知道了。

平時看這小孩在客廳做作業就知道英語爛的一塌糊塗,並且還一點都不想學,寫起作業來也是一會拉屎一會撒尿,能拖一會兒是一會兒。像這種孩子的情況,也真的是談不上題目裡的老師是坑人還是教人了。


唐唐雲學堂


坑人!我覺得太坑人了。

1.我是一名高中數學老師。我知道高中生的作業特別多,本來就起早貪黑,6點多就要上學,晚上10點左右才下晚自習,學生做作業要做1-2小時,有的做到凌晨1點左右。他們確實很辛苦,根本就沒有足夠的時間休息!我的學生裡面有的長期熬夜做作業,我覺得很揪心。我感覺10多年過去了,學生的作業是越來越多,學習壓力是越來越大!

2.我們知道無論是高中生還是初中生,正處在青春期,這一生長髮育的黃金時期,如果學生缺乏足夠的休息時間,睡眠不足,就會影響身體發育。可能體質下降。現在的學生普遍花在學習上的時間太多,而用在休息和鍛鍊的時間往往不夠,這樣學生的體質不下降才怪!

3學習是很重要,但身體也很重要。一旦錯過發育黃金期,以後怎麼補救?豈不是耽誤學生一輩子,孩子的體質受損,影響的是我們民族的未來和前途!

救救孩子吧!

請學校的老師不要佈置那麼多作業了!

請有的老師不要發神經,罰抄,讓學生把一個內容抄寫100多遍,這樣毫無意義,只會加重學生的負擔。還會讓學生產生厭學的心理。很多學生忙到很晚,就是在完成老師佈置的罰抄作業!很可笑。

通過罰抄來教育孩子,那豈不是背離了教育的初衷?

4.注意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把握住課堂,就不需要學生課外做那麼多作業。偏偏有的在校老師課堂上不好好上課,學生無奈只能課外多下功夫,結果就犧牲了寶貴的休息時間!

5.我是一名補課老師。我知道學生平時作業多,沒時間做我佈置的作業,所以我很少給學生布置作業。就算我佈置了,學生也沒時間做。他們的作業實在是太多了,抽不出時間來做。除非學生要求我佈置,我才佈置。我的作業也不是硬性的,不是非完成不可的,而是彈性的。學生如果有時間,就可以做,沒時間,沒關係,全部補課時當堂解決!堅決不增加學生的負擔,但同時保證學習的效果。

6.我長期從事高中數學教育工作,給學生答疑解惑,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讓他們不用那麼辛苦,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睡覺!要知道,高中生如果沒人指點,自己摸索,很費時間和精力,效率低下。

7.2018年高考,我輔導過的高三學生數學大部分考了120分以上,總分550左右。

我的一個學生按照我的思路來學習高中數學,做完了我這裡我編寫的30多本資料,數學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從90多分提高到了142分只用了不到半年時間,最近幾次數學考試,分數一直在130以上!

還有一個學生用我的資料,補課兩年,從35分提高到124分,分數一直在提升,從未下降過。學紮實了就能考高分。前提是,學懂了,學紮實了,自然就能考的好。








老鄧的觀點


跟你說個事,同樣的作業,我家的最多一個小時寫完了!他的同學家長今天跟我抱怨,說孩子正常得寫到9點多到10點多,這是咋回事呢?而且今天交流了一下成績,我比較不重視孩子的考試成績,這次我特意問了一下,我兒子說正常是滿分,一般就是幾個同學並列第一!而那個寫到9.10點的女孩,成績一直在中下游!我分析了一下,不知道對不對哈!一般我家的寫作業,不會有人陪著,自己寫,寫完以後把不會的留著,然後給我們檢查!然後一起來攻克那就題,一定要給他教,甚至我可以替他寫作業,但是他必須得會!如果能把自己那道不會題目想明白了,還會有一點小獎勵,比如給他疊一個他喜歡的紙飛機,或者可以起來跟我一起玩一局體感遊戲,寓教於樂嘛!反正這樣的小遊戲我們一家三口樂此不疲,從小就在玩!反觀那個女孩的父母,我比較熟悉,他們兩是做婚慶的,就算晚上在家了今天都是兩個人躺著玩手機遊戲或者開直播什麼的,孩子呢,往那一丟,再弄點零食放在那裡,不管不顧的,孩子不會呢,就是罵就是打,那樣孩子反而就是逆反心理嚴重,提不起來興趣,畏頭畏尾的,長此以往,成為了他的一個負擔!個人認為引導很重要,孩子寫的慢或者不願意寫很大原因在於家長,沒有正確的引導他!像我弟弟,到了高三了作業也從來沒有做超過8點半的,再做下去也加深不了記憶,起不了作用了!做不完第二天早早的起來做!高考前個把月還天天去準備什麼滑板比賽!雖然的確發揮失常了,不過也是一個不錯的學校,合肥的中科大,現在考清華的研究生!8個字,寓教於樂,勞逸結合!


帶血的盒子


我小孩這次期中考試考得不錯,名次從23一下竄到第5,引起其他家長關注,主動聯繫我們教育方法,其中一個優等生的家長也聯繫我們,人家孩子每次都前三,包括這次,只是有一科比我家孩子低了挺多分,一聊才知道,人家孩子每天回家先看電視,再玩平板,然後才寫作業,每天按時睡覺按時起床,沒上任何補課班。再看咱家孩子,補課班好幾個,天天作業寫到11點。老師說作業絕對沒多到要寫到超過9點半的程度,我們也認為沒有多到那麼誇張。同樣的教學,同樣的考卷,有滿分的也有一位數的。所以,作業並不一定很多,問題出在孩子自身的差異,還有家長的態度和方法上。


五月的風37758513


題主特別提出“有的孩子”,是指一個班很多孩子還是指個別一兩個孩子,有的孩子凌晨02:15分還在寫作業,學校到底是在“教人”還是在“坑人”,這個先不妄加評論,我先說說自己的看法。


曾經發生在我身邊這樣一件事,孩子作業太多,經常做作業到12點鐘,甚至有時爺爺奶奶幫孩子做作業,但是家長知道之後狠狠的批評了爺爺奶奶和孩子,因為家長經過了解,發現同班同學都能按時完成作業,但是自家的孩子因為沒有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所以在做作業的時候總是拖拖拉拉,心不在焉,效率很不高,作業總是能熬到很晚。

如果一個班很多學生學生做作業都會熬到很晚,那麼就說明可能老師真的佈置的作業很多,這個時候作為家長就要適當的和老師進行溝通,在保證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礎上按時完成作業。



總而言之,事情瞭解清楚之前都不能去妄加評論學校或者老師,既然把孩子送到學校,那麼就要對學校持有信任。


饕餮視聽


我覺得不是坑人。

記得上初一的時候,老師也是佈置一大堆的東西,要求家長配合這,配合那,結果累得我像死狗,孩子也要到凌晨一點兩點才得睡覺。

這個學期我突發奇想,感覺家長的干預,太不好,為什麼呢,原因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去學習,我們家長人為地加入我們的方法,搞得孩子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學習方法,改用我們的學習方法,結果夾生飯,可想而知了,我天天陪讀,學習不光不見好,還不斷下降,孩子也不得好好休息。

於是我改了,讓孩子自己學習,錯了自己想辦法改正。

時間保證:只有週日下午或者晚上可以玩耍或者使用手機,說到做到。

考核保證:他負責報喜,我負責抓錯,他報的喜多,我抓的錯少,考核合格,可以按計劃玩耍,併發活動經費。考核不合格,對不起,只能在家,呆住,可以用手機一個小時,但是,其餘時間,學習。

就這樣,我的孩子不光學習成績上來了,還很早得睡覺,一般晚上十一點就可以睡覺,最後我還不用累,也不用血壓高了。

老師佈置的作業,一般,或者起碼按中上水平佈置的吧,都作業簡單,我想這個班的同學都會變成廢人了。所以佈置作業,有一定量,一定難度,對於學習差,不努力的,當然晚上兩點完事羅,學習好的,自覺的,努力的,一般我想,該會在十點半到十一點半完事。

說事可以,說全面了,說說你的孩子,說說老師,說說家長,是如何搞學習的,相輔相成,單說老師,這本身就是不對的。


might003082


作為一名初三孩子的家長,我感同身受,無比憤怒和無奈!

憤怒是現在的教育考核體制和大環境。

現在老師考核壓力很大,特別是名校。老師精力有限,就通過佈置大量作業,讓家長簽字監督,否則明天可能會接到學校電話。這樣經常孩子和家長都深夜才睡,孩子很累家長疲憊。

大環境呢,要想成績好,特別是上名校和重點班,就得補課,因為大家都在補,厲害的老師有些專門辭職搞培訓班,很無奈。週末各種培訓課,語數外物化,結果孩子週末比平常更累,一週7天根本沒有休息,而且晚上睡眠經常不到6個多小時。雖然沒收學費了,但培訓費是以前學費的N倍,窮人的孩子今後更難了!

分數決定結果,分數論英雄,根本沒有關注孩子的習慣,身體,情商,品德等各方面的綜合培養和成長,更不會與社會接軌,社會適應能力越來越差。

唉!好無奈


笑傲人生lgq79


首先說作業太多的,這個說法其實沒有量化,是不能說通的。就像上星期我說我的兒子做功課太慢,她媽說作業多,要聽寫70多個詞,還要做一頁數學題。我就來火了。70個詞,就是140個字,連拼音,給盡300個字,要寫多久?數學一頁,兩個部分,都寫了限時建議,一共才15分鐘,加起來就40條加減法。要不要2個鐘頭?實際上40分鐘左右的功課,他做了兩個半鐘頭。就是每寫一筆都那麼慢吞吞。

所以,對功課多少,首先還是要用可以量化的方法去看,究竟要做多久,比如上面說的,300個字要寫多久?2秒寫一個字是比較慢了,也就600秒,10分鐘,已經是聽寫一個單元的生詞了。然後判斷孩子做功課的態度和速度是否合格,才能正確判斷作業多少。而且,當把作業量化後,才能對作業量過多的學校有的放矢地進行曝光和批評。因為孩子要做到多晚,有時候還真的要取決於做功課的態度和家長輔導的,不能作為作業多少的判斷依據。而量化功課後,可以發現其實大部分功課是有我們認知的準標準時間的。做功課的思考時間,其實不會很長,尤其是小學,思考很長時間的話,要麼是上課沒聽,要麼是老師沒講。這樣就要好好分析實際情況了。作業量太多真的很影響孩子的學習熱情的,但作業太少,沒有得到唔夠的訓練,卻是學不好的。學校家長都要實事求是地對待,找到平衡點才對。


HeeheeChen


首先,擺正心態,不要偏激,一般來說,學校迫於減負壓力,都不會佈置過多作業。分析一下孩子完成作業晚的原因,是拖拉造成的,還是糾結於不會的題造成的?我女兒初一,6點20到家,寫學校作業,練古箏40-50分鐘,練長笛20-30分鐘,樂理三級基礎背題,語數英三科培訓學校作業打卡,各學科預習,複習,一般11點前睡覺。每週五晚兩小時游泳長訓,每週六8點至3點半語數英三科補習,每週天8點半至2點半樂理,長笛,古箏特長班。遇小長假或週末作業少,女兒會要求我帶她去學兩小時雙截棍。女兒有段時間總是作業拖拉,沒時間練習特長,我就改變她的時間安排,作業不管寫了多少,8點半必須開始練習古箏,長笛,這個策略的實施,杜絕了她偷懶的小心思,全部忙完也沒耽誤她11點前睡覺。一週前我鄭重的問過孩子:累嗎?女兒說:“作業多時有點緊張,但在可承受範圍內,媽媽,實際上有些同學是為了不做家長的作業或少練琴,一直拿學校的作業磨蹭,好多小學階段考出10級樂器的同學,現在都不練琴,我覺得現在挺好的,學習和特長兩不耽誤,挺感激你對我的安排。”簡單介紹一下:孩子三年級前,只報過輪滑,滑板這些運動類興趣班,只要寫完作業,就會帶她去練輪滑,滑板或出去玩,所以寫作業不用催,這個好習慣堅持至今。四年級開始學古箏,五年級開始學樂理和長笛,六年級開始學游泳。感覺樂器和運動類特長讓孩子特別自律,能吃苦,會堅持。小學階段除了數學可以,語文和英語都不好,小升初報了語數英三科的銜接班,女兒把語文補習老師當偶像,由原來特別討厭語文轉變成主動學習,英語和數學的補習老師也非常負責,晚上10點多還能線上講解孩子不會的題,寫作業的效率大大提高,節省了很多時間,建議文化水平低,輔導不了孩子的家長,一定要給孩子報個靠譜的培訓學校,現在,孩子三科都提高了很多。家長的堅持,時間的合理安排和對孩子的鼓勵非常重要,皮格馬利翁效應多運用一下。


天天樂呵呵啊


有人質疑題主問題的真實性,但是作為一名高中老師,我倒是相信會有這種情況出現,尤其是在初一和高一階段。當然,做題做到凌晨2點多有些誇張,但是每天的作業做到十一二點還是挺普遍的。

把這個問題歸咎於老師,顯然也不太合適,老師背不動這個“鍋”。因為對初中課程我不太瞭解,我主要說一說高一的情況吧:

一、高一作業真的很多!

進入高一,由於沒有分班,所以學生要學習9大學科,一般來說數學需要用2個小時來完成作業,然後是理化生的作業,題目也非常多,2、3個小時來作業也很正常,再加上英語、語文、政史地等學科,學生晚上加班寫作業是常態,寫不完作業也是常態,更不要說做好作業了。

高中的作業不僅多,而且難!到了高中,學習的內容陡然增加,知識之間的交叉聯繫增加,對理解運用的要求增加,尤其是高一階段,各科都會涉及高中階段最難的知識點之一,題目變難了,不會的變多了,有時候作業即便不多,用的時間也多了。

二、各科老師合理安排作業量,這個真的很難!

作為一名高一歷史老師,我既要為我的學科負責,也要為學生考慮,所以我在佈置作業時,把握兩個原則:一個是課上能完成的不要留到課下;二是每天的 作業量不要超過10分鐘,本著“零割肉不疼”的原則,每天的作業,要麼就是10個選擇題,要麼就是一道非選擇題,這樣學生感覺作業不多,反而樂於去做,畢竟能做完作業,也能給學生帶來成功的體驗。

但是,我也經常發現有些老師,平時不佈置作業,但是一佈置作業,就是某某資料從多少頁到多少頁,學生普遍感覺到比較反感,叫苦不迭,應付作業或者不完成作業的也更多。

如果各科教師能夠合理佈置作業,確實能夠給學生減少作業時間,然而,在現實中,這確實很難:

因為在現在的應試教育環境中,哪一科老師都不會為了別的學科犧牲自己的利益,一門學科,學生如果連作業都不做,很難說能學好,一科作業多,學生多做題,成績自然也會高,在這種情況下,哪一個老師也不願犧牲自己,成全別人。另外,各科的難度也不一樣,學生掌握程度不一樣,不可能用“命令”來給規定各科的作業量。

三、熬夜寫作業,學生也有原因!

這裡我想說一個時間管理的問題。作業多是一個客觀的現實,但是如果學生能夠合理安排時間,作業完成的也快要快些。然而,很多學生不會利用時間,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如何利用時間,簡單的說就是“零散的時間做零散的事情,整的時間去做整的事情”:比如課間操時間,學生做完課間操完全可以做10分鐘的作業,而這10分鐘也許就能完成一科的作業,然而有的學生會用這10分鐘來聊天打鬧,也有的學生會用這10分鐘來做一道題,但是題目做到一半,就上課了,其實這10分鐘也是浪費的。諸如此類問題,在很多學生中是普遍存在的。

一般來說,學生到了高二分科以後,作業量會迅速減少,熬夜也少了,但是很多學生反而因此變的成績下滑了,所以有人說“高二是高中三年的分水嶺”,這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作業多,這和我們的教育體制有關,是上層設計存在的問題,作為一線老師,只是具體的實施者,所以把這個鍋甩給學校和老師,顯然是不合適的。

我是“贏在高三”,致力於教育和教學工作,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