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翻譯的價格行情怎麼樣?

阿郭的職場道


圖書翻譯是任何翻譯社,翻譯公司都不願意觸碰的領域,究其原因,在於翻譯價格。

國內大部分做圖書翻譯的目的並不在於引進原本讀本,教材,更更在於一些人為了職稱評審,晉級,迅速獲得出版而做的,自己又不去翻譯,去找社會上的收費翻譯單位又不願意付出合理的報酬,翻譯層層發包,最終實際翻譯員是一些沒有行業經驗的甚至文法都不通順的學生翻譯,當年我上學的時候就幫助老師翻譯過引進的原版教材,還拿老眼光看待問題,翻譯員到手的價格甚至在一個字0.05元,所以圖書翻譯,是有經驗的翻譯公司不願意觸碰的行業領域,有本事的人要麼沒時間,要麼沒資源。要麼沒費用,太過於急功近利,圖書翻譯目前整體行情不好,或者很差,以上文字只代表本人觀點

,第一次回答,


北京366專業翻譯機構


因為筆者是法語專業的,所以今天筆者就大概說說法語專業,圖書翻譯的基本行情。

做一名出色的譯員或許是很多語言專業童鞋最初的夢想,像許淵衝老先生那樣徜徉文字的海洋,讓中國的經典作品走向世界,讓世界的經典作品走進中國,那是何等滿足而倍有成就感的事情!

然而,現實是否真的和理想一樣豐滿呢?

兩年前,當我(網友)從法國留學歸國時,我找到了一份編輯的工作,主要工作內容是將法語文學作品翻譯成漢語。作為一名文學愛好者,我為自己能從事最心儀的工作而感到欣喜若狂。然而,當時我對出版社工作的殘酷和艱難的現實卻一無所知,我沒想到這份工作會讓我迅速感到精神和身體被掏空。

就外國文學作品的翻譯而言,質量往往是至關重要的因素。然而在中國,文學翻譯的現狀卻讓我感覺到,我的編輯工作與想象中相去甚遠。中國的文學翻譯往往報酬較低:法漢譯員一般收入僅為每千漢字70~80元(約10~12美元),而英漢譯員就掙得更少了。然而更讓人覺得離譜的是,還有一項規則規定,如果譯員某一項目的總翻譯費超過800元,出版社將從超出此基數的金額里扣去20%的稅款。所以,也難怪幾乎很少有優質的譯員願意為了如此微薄的薪水而從事這一行了。

譯員必須要投入巨大的時間和精力,才能跨越亞洲和歐洲語言的鴻溝,完好地構建起溝通的橋樑。但是,由於報酬低廉,許多譯員往往會敷衍了事。有些譯員不僅沒有充分了解原文結構,導致譯文不符合漢語的句法和文體習慣,甚至還出現了許多基本錯誤。難怪中國最知名的在線書評平臺——豆瓣上,會常常充斥著各種對外國作品中文譯本的批評之辭。

悉數近些年的蹩腳翻譯,最讓人啼笑皆非的莫屬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名人的姓名翻譯了。中國歷史名人和著作的名稱翻譯,往往採用羅馬字母拼寫的一種舊式用法——威妥瑪式拼音法,而不是現行的標準漢語拼音。而對於孔子、孟子這類古聖先賢的名字則採用了拉丁化,便於西方讀者接受。還有一種容易讓人混淆的情況,有些歷史人物的姓名是根據其粵語發音,而不是普通話音譯成英文的。而現在,這種多重方式音譯的名字均可以通過網絡,迅速查到正確的譯文。但是,在有些外國作品的中文譯本中,蔣介石(Chiang Kai-shek)、孟子(Mencius)、孫子(Sun Tzu)這些中文姓名,卻被用拼音胡亂回譯成了“常凱申(Chang Kai Shen)”、“孟修斯(Meng Xiusi)”、“桑卒(Sang Zu)”。

出現這種問題有時是因為譯者對原文的語言理解不到位,但問題的關鍵往往在於職業道德,而非語言能力。中國高校的外語教師須要完成一定數量的譯作,因此,很多教師願意給我們做翻譯,哪怕只付給他們很少的報酬。這些教師的試譯稿件一般都能達標,但最終成品的質量有時卻差到讓我們目瞪口呆。

有的教師只把翻譯任務當作完成學校要求的一種方式,並不會付諸太多心血,導致譯文充斥著錯譯和漏譯。有位教師把一本書的翻譯任務交給幾個學生去做,結果交給我們的最終譯文前後矛盾,不僅整體寫作風格迥然不同,像人名、地名這些比較重要的術語譯文也不一致,“有幸”讀到這樣的作品簡直讓我們頭炸。

有些翻譯水平差的譯員所表現出來的漫不經心的態度比他們的譯文還要讓人抓狂。我腦海裡最極端例子是,有位女士為了在申請海外院校前充實自己的簡歷,決定為我們翻譯一本書。她的漢語譯文非常令人費解,我們讓她修改錯誤並改善文風,她卻斷然拒絕,稱自己已經力所能及地完成了所有事情,難懂的譯文就交給編輯去搞定了。我們只好降低她的稿酬,我基本上把整本書重新翻譯了一遍。

雖然很多與我們合作的譯員似乎不怎麼關心自己的譯文質量,但我們的編輯卻對成品有著強烈的責任感,這就意味著每次我們收到劣質的譯文,就毫無疑問地要加班。作為編輯,我每天至少要校對和編輯10000個漢字,但對於劣質的譯文來說,這個量幾乎是不可能的。然而,我們領導並不會考慮任務難度這樣的因素,只會抱怨我們太慢,效率太低。我別無選擇,只能下班回家後繼續編輯譯文,工作時間很快開始侵佔晚上和週末。

豐厚的薪水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衝淡這種緊張而令人厭倦的工作帶來的影響,但中國的編輯薪水卻少得可憐。剛入行的編輯月薪約為5000元,僅夠支付上海郊區的房租和滿足基本的溫飽生活。因此,編輯的跳槽率很高,在我編輯工作的頭兩年,大部分同事都另謀高就了。


那麼,為什麼出版公司會給予譯員和編輯如此低的工資呢?我認為,中國圖書價格低廉是最主要的原因。拿我最熟悉的兩個參考點來說,在法國和中國,星巴克一杯咖啡的價格差不多,大概是4-5美元。在中國,這差不多是一本書的價格。

而在法國,一本書的價格卻是星巴克咖啡的3-4倍。比如,被追捧為“中國最美的書”之一的《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最近發行了法語版,在法國亞馬遜網站售價為23歐元(約合27美元),而中國亞馬遜網站上的原版售價僅為24.6元,前者是後者的近7倍。此外,中國第14次全國讀書調查顯示,中國讀者購買一本大約200頁的平裝小說可以接受的均價為14.42元,僅為2美元多一點。

我渴望介紹最優秀的國外文學作品給中國讀者,但這種想法一次次被中國出版行業的殘酷現實所打擊。這樣的現狀又反過來影響了國外文學作品在中國讀者中的形象,如此一來就陷入了無限的惡性循環。對於改進整個行業的不公之處我越感到無力,就越想回歸那條僅存的退路:離開就好。

另外再補充一下其他翻譯行業的價目表



大胖妞


但是,圖書行業現在整體是一個微利行業,一本書出版了不一定能掙錢,有利潤也不多,但是分的人多,分到翻譯手裡邊錢就很少了。

現在的翻譯報酬行情,大致是這樣:

最好的,比如林少華,翻譯村上春樹的專家,這個價格具體我就不知道,但肯定是非常高,而且一般的書他不會接,只會選擇他想翻譯的書。


而且這樣的譯者,有可能不是按照千字多少元來收費,而是和作者一樣,拿的是版稅,按照圖書銷售情況分錢,享受暢銷的紅利。

不過大多數的譯者,還是按照千字多少元來收費的。專業度高,有一定名氣,自帶粉絲流量,差不多在120-200之間,130-150居多;差一點的,但是也相對不錯的譯者,差不多在70-100這個區間,80左右居多。

再往下,多半是一般的文學作品和兒童作品,60-80,還有更低的,可能就是心知肚明的改寫其他人的翻譯,或者機器翻譯了。


商業翻譯相對價格比較高。

小語種比英語貴一些。之前日語也算小語種,但是這幾年日語風行,學日語的多了,日語翻譯也好找了,價格也有所回調,基本和英語持平或者略高一點。


看胡咩


圖書翻譯價格怎樣?



筆者先前也想過翻譯來練習外語翻譯水平,但後期沒時間。開了間小公司,這事就沒影了。不過可以介紹下!

目前圖書翻譯價格怎麼樣,做得好的圖書翻譯公司又有哪些呢?

圖書翻譯價格
翻譯分為筆譯和口譯兩種,翻譯報價涉及的因素很多,比如稿件類型、工期是否緊張、對質量的要求、還有翻譯人員的翻譯水平。。。筆譯一般是按需要翻譯的稿件內容、專業程度、需要時間等來定價格,而口譯則是根據服務時間來定價格。



翻譯公司不同,價格收費也不一樣,一般資料的翻譯在100-200左右,涉及到專業方面的資料會比普通資料貴到30%以上的費用。而且和交貨期限也有關係,時間上面要求太緊的話收費也會貴一些。另外還要看資料多少,字數越多,價格方面會更低。如果你想知道具體價格,可以去高校譯雲上找幾個翻譯團隊問一下,多比較一下。
如果你需要圖書類的英語翻譯收費參考的話,可以去高校譯雲,有近百個不同團隊的各種翻譯業務的報價,上面團隊挺靠譜的,你可以問一下具體的收費。
圖書翻譯公司
找圖書翻譯公司,並不是價格越高越好,也不是價格越低越好,根據譯員的質量不同,翻譯公司報價也不一樣。因此想找好一些的圖書翻譯公司,就要看公司資質或者譯員資質。
一種渠道是找大品牌的翻譯公司,比如中國最大的翻譯公司傳神,各種流程都非常正規,可以保質保量的完成翻譯任務,但也正因為是這樣,可能價格會相對來說高一些,與市場上那些小作坊式的翻譯公司是不能比的。

另一種渠道是找可靠的翻譯團隊,比如高校譯雲上的那些大學的翻譯中心,一般都是大學翻譯老師或者翻譯學院的研究生利用空餘時間來做兼職翻譯,不僅質量高,經驗豐富,而且翻譯價格相對來說會低一些。


指尖旋律演奏誰


圖書翻譯的價格因翻譯的類型而不同,翻譯類型具有等級趨向,分別是通譯、普譯、 標譯精譯、創譯。因為不同翻譯等級所收取的費用是不同的。

以下是不同翻譯類型的翻譯對象、適用範圍、應用對象以及加工工藝的方式和翻譯質量,圖表僅供參考。

根據圖表我可以看到不同翻譯等級適用範圍也有所差異,應用對象和加工工藝方式都是各不相同,自然質量的標準也會有所變動,沒有固定的衡量標準。

當然,不同的翻譯等級,也影響著圖書翻譯的價格,不同的語種也是圖書翻譯價格差異的主要因素之一。

語種越國際化或者大眾化翻譯價格越低,像英語已經成為了中國學生以及外國很多學校的必修課程,隨著它的國際化程度不斷加深以及大眾化程度不斷提高,自然沒有翻譯,都會有人讀得懂英文類作品。雖然漢語曾經出現國際熱,但大眾化程度不是很深,所以中譯英的費用會比英譯中的費用高一點。

以此類推,其它語種的翻譯費用也是根據大眾化程度以及國際化程度逐漸遞增的趨勢。正是接觸這些語種的人少,所以翻譯工作會比較吃力,要求專業性很強,做不到的翻譯恐怕很難勝任這些德語、俄語等語種的圖書翻譯。

因此,論翻譯這一行吧,其實翻譯價格行情是不樂觀的,特別對於語種單一的譯者來說,就業在未來可能是一個難題,畢竟國際文化多元化的時代裡,任何一個國家的語種都可能在文化交融與衝擊的背景下流入我們國家。可見,譯者也需要多才多能,要麼還有其他的專業技能,要麼知曉的語種有所增加,這樣譯者才不會僅僅只在一個地方等飯吃,而是在各個領域自由穿梭,自由走動。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謝謝你的閱讀。


酒小窩的日常


一、事實上,在圖書出版領域,圖書翻譯的價格行情總體來說是不太樂觀的。

出版領域中,畫手的酬勞相對來說是較高的。而圖書翻譯者依靠本職收入,甚至很難養活自己。

二、不同級別、不同功力的圖書翻譯,所獲得的酬勞也是不同的。

一般來說,對於大牌圖書翻譯,例如專門翻譯村上春樹的譯者林少華老師,能夠得到的酬勞較高,甚至能夠拿到圖書版稅,根據圖書銷售情況決定自己的收入。

當然,這類譯者收入一定是不會低的。

對於專業圖書翻譯,即有長期的翻譯領域,一般的酬勞在70-200/千字之間,較高的收入是120-200/千字,一般的收入是70-100/千字。

對於普通圖書翻譯,正常的收入在60-80/千字之間。

三、不同語種的圖書翻譯,價格行情也略有不同。

一般來說,小語種>日語≥英語。

四、圖書翻譯的收入需要扣稅。

在一般的公司裡,扣稅為20%;在出版社、雜誌社、報社等,則以800元月收入為起徵點,乘以0.888。

假設小王是一名圖書翻譯,一個月收入5000,假如在圖書翻譯公司,那麼他的最後收入是5000*(1-0.2)=4000;在出版社、雜誌社、報社等,則是5000*0.888=4440。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夠幫助到你,謝謝!


壹斐說電影


首先,國內翻譯價格浮動很大

一個大三的學生,英語千字30的圖書翻譯,九萬字下來,想死的心都有了。

還有一個英文商務資料翻譯,千字1500至2500元。每天抱怨任務重,說無法細細揣摩每一個字,無法遣詞造句,他的理想任務量是500漢字/天。

如今在網上了解的正常價格,翻譯公司報給客戶價格,英譯漢為80元/千字(漢字),加急100元/千字(漢字),特急120,漢譯德對應三者分別是100-140,120-160,160-220。

這些都是翻譯公司給翻譯的價格,翻譯公司收客戶的價格在此基礎上加倍。翻譯們也不要憤憤不平,人家也需要維持公司運營。

其他語種在這個價格上大概浮動20%——30%,外外之間的翻譯以一個德英互譯新手為例,最開始練手時一般是140元/千詞(英文),做得好的話價格能到千詞兩百歐左右。

其次,翻譯行業,真心苦。

(僅限中國大陸,國外價高,歐洲千詞一兩百左右,後面跟著的單位是歐元) 。

所以,籤合同時大家一定要注意。出版社一般都是書籍出版後再給稿費,當然,這是對無名小卒的規定,翻譯大家都會有預先支付的。所以目標在此的同學們,你們可以努力做翻譯,但是千萬不要努力做圖書翻譯,除非真愛才能堅持下來。有的圖書出版週期長得堪比銀河,讓你等個兩三年才能拿到微薄的稿酬。

翻譯價格浮動不穩,那些拿著千字40-50的英語類翻譯同學不要氣餒,你在攢經驗,你要把每一個稿子當成鍛鍊你的機會,既可以練習翻譯,又能掙點零花錢,何樂不為呢。

最後,關於市場價格明細

德譯漢的一般都是80元/千字漢字起的,法語亦是如此,西譯漢一般120起。反過來大都在這個價格上上浮20-60元。計算字數時都是按照譯文的漢字字數。這是翻譯公司給出的價格,如果直接擺脫掉中介,你可以將價格在原來的基礎上,多個50%——100%。

對於一些合同類、證書類翻譯,一般按份兒給錢,不按字數,有個能一個一二百字的公證書就三五十乃至八十的。這個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下面是別人給的一個價格參考,已做翻譯很多年,僅供參考,僅供參考

英語類

千字:根據客戶需要可上下浮動

10萬字以上人文社科圖書類:80---200元/千字中文

10萬字以下人文社科圖書類:100-250 元/千字中文

5萬字以下人文社科腳本類:150-350 元/千字中文

萬字以下文書類:300--500 元/千字中文

3000字以內文書類:1000 元/千字中文

10萬字以上理工類:100-200 元/千字中文

10萬字以下理工類:120-250 元/千字中文

5萬字以下理工腳本類:150-350 元/千字中文

法、日、德、意、西、葡、俄等非英語通用語種較英語上浮30%左右

泰、阿、荷、瑞、挪、越、弗等非英語非通用語種較非英語通用語種上浮30%左右


童話社


翻譯的領域決定價格,而圖書翻譯的價格即便不是最低,也是最低的之一了。答主做過某些軍事類書籍的翻譯,英譯中,價格在每千單詞120到150之間,還翻譯過一些國內的網絡小說,價格為每千字80。其實後者還不如前者,因為中譯英很困難,想翻譯的地道更是難上加難,而外籍審校改的又嚴,忙半天下來可能也就賺個一兩百塊錢,很累。而我還見過某大型翻譯公司以60元每千字的價格招網文翻譯,這壓榨力度簡直了。不過圖書翻譯的好處在於有時候可以署名,如果運氣好碰到了一些知名度較高的作品,可以提升一下自己的知名度。另外在書籍翻譯中,還能學到不少編輯、排版的知識,這也是翻譯其他材料很難學到的。因此,在翻譯高價稿件的同時嘗試一些圖書翻譯也是可行的。


語翼Woordee人工翻譯


作為一名從業 7 年的翻譯,基本上聽到圖書翻譯我都直接 decline

原因有二:

(1)要求很高的同時單價很低,60 -- 100 的單價佔絕大多數,單位時間效益很差;

(2)支付稿費的週期很長,2 --3個月甚至半年,這一點是無法忍受的。


外文圖書行業因此形成惡性循環,翻譯質量差、可讀性差會拉低銷量,雪上加霜;這並不是說翻譯過來的作品中就沒有優秀的譯作,很少很少而已,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了;像醫學、計算機、醫藥等專業性很強的書籍,要翻譯為地道中文,非得有較紮實的科班背景和專業知識,否則很難理解裡面的一些核心內容和機制;而精通計算機或醫藥的專業人士,即便英語和翻譯能力強,很多都不屑做這樣的工作,千字120元,算下來一小時收入只有 40元左右(專業性強、難度較大的資料,翻譯1000單詞,包括審核和定稿過程的話,通常需要 3 小時),對中高級人才而言,這是很低的收入了,是在打他們臉,是對他們知識和技能的侮辱,遠遠不如做外語家教來錢快,所以他們一般是不會做這樣翻譯工作的;而純粹英語/外語科班出身的,往往有更紮實的語言基礎,但是對背景知識這塊很欠缺,即便查閱各種詞典和工具,大費周章、千辛萬苦弄清楚句中每個陌生詞彙的意思後,就是不明白整句話在說什麼,有種走入迷宮難以進退的茫然感;


要知道,高端英語筆譯的單價可以達到 2500字/千字,也就是說每個漢字或者單詞平均是2.5元(包括標點符號和數字字符等);而低端的筆譯,千字30 --60元的也一樣充斥市場;有點像網購商業帝國裡面,拼多多和天貓共存的局面,前者賣山寨貨,後者基本上賣中高端產品和正品。一分價錢,一分質量,一分保障吧;不同客戶、不同消費者、不同翻譯員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和“服務”。


圖書行業如果不能慎重對待翻譯這件事,外文書籍譯本上,將越走越遠,慢慢會被消費者和廣大讀者嫌棄和淘汰。


教育doyen


之前翻譯公司招聘的都是千字50-80,好點的100-120,圖書翻譯價格很低,除非是很牛的人,但是很牛的人除非是熱愛翻譯或者為了名氣,不然他們不願意去翻譯,所以現在的不少書籍翻譯的質量很差,而且圖書翻譯週期太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