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以後離職,你還能幹什麼?

明知天下


先來看看目前社會上大部分35歲人的生活狀況,用一個三口之家舉例。

上有老,一對夫妻要贍養四個老人,下有小,一對夫妻還要撫養自己的兒女,往往這時的經濟狀況還是揹負著車貸房貸的壓力。

如果離職了,失業了,生活壓力該是多恐怖的事情。

所以,職場中必須未雨綢繆,不要等到了上不來也下不去的年紀才想到為自己做打算。

首先,進入職場就應該注重技能的提升。

職業生涯發展跟個人能力密不可分。

專業技能以及綜合素質能力都是應該著重鍛鍊培養的部分。假設25歲參加工作,35歲已經工作了10年之久,如果能從年輕時就注重能力培養,到了35歲,就算是離職,也已經成為某個行業領域的前輩,只要還想在本行業中發光發熱,離職只會得到各個企業的爭搶。

其次,再來說說人脈。

人脈資源是每個想要發展職場人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光有自身技能,但是沒人賞識,只能成為懷才不遇的人。

當人脈在手時,才能在準備好的時候,遇到伯樂,提供發光的機會,所以請在年輕時就注重人脈的積累。

綜上,技能和人脈都具備了,做好了準備,就很難去面臨中年危機。

沒有成功是一蹴而就的,也沒有失敗是一定會發生的。

早點做準備,機會就是你的,35歲離職,也沒什麼好怕的。

歡迎評論一起探討~

我是職場資深HR李小船,同名微信公眾號“李小船”,歡迎關注我。職場酸甜苦辣,陪你一路成長。


職場女超人李小船


在35歲之前主動離職,換了一份工資收入低,但不需要出差有很多時間陪家人的工作,上一份工作需要經常出差,平均每年在200多天左右。而新工作並沒有幹太長時間,只有2、3個月,就又一次離職,這回是做自由職業者。離職的原因非常簡單,出去講課一天的收入已經要比一個月的工資收入還多。每次講課還要向新公司請假,很不方便,想了想就直接離職。

進入職場初期,做了幾年程序員,然後開始做管理工作,從低層的項目經理,做到部門總監。後來換了一家管理諮詢公司,做了六七年,一直在做管理工作。在這幾份工作中積累了非常多的行業和管理經驗,只要想找工作,非常容易,區別只是進入不同公司,應聘不同級別的崗位而已。

等後來做自由職業者的時候,發現以前積累的經驗很多都可以轉移到培訓師中,在前幾年一直堅持寫Blog,在網上建立了個人品牌和影響力,等到微信公眾號剛開始的時候就開始做,積累了一些粉絲。

通過做自由職業者,短短几年就達成了原來的目標。有時間去陪家人,可以到處旅遊、每年學些新的技能,每天堅持閱讀、運動。收入來源也比較多元化,屬於大錢賺不到,小錢不缺的狀態。還收到過多次風投的詢問,是否有意向創業,只要同意立刻就會有風投進來。

回想下個人的經驗無非是做好幾點:

1、積累了很多可以遷移的技能,在做軟件開發、項目管理和管理諮詢時積累的經驗,可以直接用培訓師、諮詢、產品開發、運營微信公眾等工作中。這些技能大都是通用類技能,不管是創業、打工還做自由職業者,基本上都能用得上。

2、通過堅持在網上寫BLOG,在豆瓣、知乎等平臺建立了個人品牌,擁有一定的影響力,不管想做什麼,很容易就能找到合作伙伴和願意付費的人群。

3、積累了不少的人脈圈。不管是在現實工作中,還是在網絡上都認識了不少朋友。當自己遇到困難時需要幫忙,可以輕易找到相關方面的專家來進行諮詢和幫忙。讓自己少犯了很多錯誤。

4、花了幾年時間,建立了多條收入來源。哪怕某一個方向出現問題賺不到錢,也可以很容易用其它方式來賺錢。在面對困難時,有很大的選擇餘地。不會因為單一渠道或行業出問題,而沒有收入的情況。


戰隼


我83年的,今年剛剛滿35歲,巧的是我也即將離職,講的難聽點,我即將失業,更可怕的是我大學一畢業一直在這家公司工作,05年8月14日入職到今天18年8月1日,馬上要13週年,我從最初850元每月,到最高時有兩萬多一個月,又降現在的2800元。我今年一直想我出去能做什麼,整天怕這怕那,恐懼的不要不要的!但我最近在今日頭條裡看幾片勵志小故事,我才意識到我自己的現實狀況,就是我剛入中年處在上有老下有小的狀態下,為了生存下去,為了我兒子女兒,不是我離開現在的公司以後能做什麼,而是我還有什麼工作不能做!一定有我合適的工作,一定有適合我的創業項目,我不會放棄,我堅持到底。加油!


少成說


我36歲辭職,乾的事情也許你都不相信,可是都是真的。

辭職以前我是國家某技術中心的處級領導,副高職稱。做過863科技項目的負責人,從事過光學測量、plc控制、光學遙感等方面的科研項目研究,但從事最多的是情報戰略研究工作。

這是一份令人羨慕的工作,所以辭職的時候,被所有的人反對。
之前十幾年的工作中收穫最多的是戰略思維,分析陌生問題並解決的能力。而自己對心理學的愛好,支持我辭職以後做的事情主要分兩塊:

  • 兒童教育,給教育機構做戰略諮詢、制度建設,幼兒教師的培訓。

  • 心理諮詢,親子問題,父母講座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我只是相信,自己能夠通過努力改變些什麼,而自己最想改變的就是人們的心靈。這是一場源於育兒的修行,永遠在自己的路上。

想知道我更詳細的故事,可以查看我頭條號的文章《活著,就要改變世界》

我是老爸的修行,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中華心理學協會管委會委員、理事,煜青藤心理學顧問,歡迎關注。


老爸的修行


我先來說說我的一位朋友的故事。

我的這位朋友是位女同鄉,只是中專畢業,她的工作有做過文員、銷售、普工,工資最多的時候也只是實收4千多點。老公也是一名普通工廠的普工,工資也是4-5K的樣子。

34歲有兩個孩子。想到這樣下去,40歲後將會很難找到工作,決定抽身出來乾點小生意。因為之前做過衣服的銷售,決定自己去批點衣服賣賣。

買了個雨篷、一臺電動三輪車、到附近市的服裝批發市場批了一些女裝,全部投入不到1萬塊錢,就去幹起她的擺攤生活。

一開始問題很多,擺攤的選址不好,衣服款式不合當地人胃口,成交話術未能打動客戶。。。等,一句話總結,就是經驗不足。

導致她一開始的收入很低,前兩個月3千塊的純利潤都不足。還好,她堅持了,捱過了三個月後,收入能穩定在4千以上,一年後,月收入達到了7-9千。

現在三年多過去了,她已經拉上了老公,換了一臺小貨車,夫妻倆一起幹。家裡的衣服存貨都有5-10萬,聽說她倆經營這個攤子,每月總收入已經達到了3-5萬。上一年也買了套100多平米的新房子。

要知道,他們所有的是一個5-6線小城鎮,當地平均工資普工才3-4千,大學生、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才是5-6千而已。

總結她的成功要點:

先是用最低的成本擺地攤幹起,而不是去開店,開始收入低的時候能堅持幹,用時間換空間,在實幹中總結經驗,也同時不斷打造、積累著自己的老客戶圈子,經營好她自己這個老客戶圈子,是她收入穩步增長的關鍵。

本來還想跟大家聊聊,另一位同事的微信賣水果故事的,他的做法,簡單說就是,手機圖文、視頻直播自己如何去批發進貨水果、農場摘水果、賣水果的過程。

上面的故事寫得太長了,打字打得累,大家興趣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去“創業解碼”,去我號上看這篇置頂文章,這篇長文章裡還有我很多有趣的故事。

https://www.toutiao.com/i6530202214638551556/

喜歡的朋友記得隨手幫我點個關注點個~~贊~~哦,謝謝了!


創業解碼


本人80年,35歲時正好是2014年末離開了任職15年公司,離開原公司也是因為老公司經營不善,馬上要倒閉的原因。當時擺在我面前的有二條選擇,一是跨行做餐飲行業,二是繼續老本行,就在我舉棋不定的時候,老婆一語驚醒夢中人,你老本行做了一輩子了,你不做這個做什麼?所以我35歲離職後至今,還是在老行業奮鬥,公司變了,其它的什麼都沒變。所以我認為大家在35歲時離職要有以下考慮,當然也純屬個人建議,僅供參考!

離職後薪水是否有提高

人到中年以後,老婆孩子都有了,很多人還有房貸車貸,說實話壓力挺大的,下家的薪水肯定要比上一家高,要不你離職做什麼?你都多大了,還從底層做起嘛?所以說薪水是關健

離職後建議做老本行

35歲離職後再去嘗試新行業,你面臨的問題就是失敗及不停的摸索,你經的起這樣的折騰,你老婆孩子經的起嗎?我們已經不是當初的毛頭小夥了,凡事還是以家庭為重,有時候真的是身不由己。

35歲瞭如果你決定離職,去追求你更廣闊的天空是好事,至少你有目標和理想,但現實己許我們失敗了,祝大家都可以成功!


音樂金曲榜


我今年37歲了。在一家世界五百強央企總部工作了十年,負責企業文化和品牌。雖然工作說出還算體面,但實際上並沒有正式編制身份,只是一個勞務派遣工。每個月到手也只有8千左右。還好在北京有房無貸,孩子也7歲上學了。日子還算過得去,但心裡不安分總想闖蕩一下。最近接到一家上市公司的Offer,給的薪水是這邊的接近三倍。心動了,但家人和朋友都勸我不要動,說37歲了求穩吧。在一央企起碼可以能幹的老,私企一般也就幹兩年,等那時候你都40了,精力和悟性不如年輕人、家裡需要投入的精力和時間多、開價又高,誰願意請你。這麼一說,我又猶豫了。37歲出去闖蕩有點老,在央企養老又有點早,實在是一個不上不下的年齡。唉~有沒有同感的朋友可以留言,聊一聊。


深夜談


我大專2006年一出來600元工資做倉庫管理員,10年過去了,現在還是倉庫管理員工資到手也就3000左右,現在36歲了,10年時間考了一個電工證卻沒做過電工,去年考了駕照只開過一次車,一直都是普通員工,從沒做過管理。感覺沒學到什麼技術,離職能幹啥?保安普工電工司機快遞員?要不考個叉車當叉車工?我的想法是:離職後就專業炒股炒期貨,行不通再說。過去的自己又不努力,也沒出生在富有之家,頭腦又不多聰明,我會給自己機會,專職炒股炒期貨。


看到有人發自己照片,我也來一張。去年12月拍的婚紗照,現在娃都滿月了。

我15年投1萬5做期貨,年底虧到3000;16年3000做到6500,17年6500做到17950;現在17950。


白天38584368


37歲從一家500強外企辭職,為了百萬年薪去了一家民企。之前朝九晚五,生活穩定,在民企瘋狂加班,996算是很好的節奏了,時不時來個12點1點的突擊。很多人不明白,加班其實不是問題,經歷過高中三年的人都能扛。讓你崩潰的是SB領導,在你熬了幾個晚上後被罵得狗血噴頭,你就知道,堅持這工作就這剩下人民幣的理由了。這也沒什麼可抱怨,你要在頭條上做廣告:百萬年薪,代價是每週工作80個小時外加捱罵不還口,保證應者雲集。就像給你很多錢讓你天天跑個馬拉松外加噴一臉狗屎,試試就知道了,大多數人堅持不了多久。最後堅持了一年多離開了。

39歲的高齡找工作找了半年,有很多工作確實是只要年輕的,不是說我放下身段就可以的。有一個年薪20萬的工作挺適合,談到最後人家沒敢要我,覺得我做不長。但我並沒有很焦慮,之前實在是太累了,我覺得自己有資格休息一段時間,也免得身體崩潰了就啥都沒了。然後就接連拿到兩個offer,有一個很有誠意,給我加了30%的年薪。我就去了這個著名的加班企業,意外的發現這個企業只是加班的名聲在外,比起上一家民企好太多了。尤其是領導們都是技術出身,注重實效,罵人也沒那麼多花樣,大部分時間能夠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在我看來已經是很好的環境了。

關於35歲之後問題,作為一個40+的老男人,我的體會是上帝的歸上帝,運氣不好,遇到撐不下去的情況就認慫;凱撒的歸凱撒,如果996都怨氣沖天,那真怪不了別人了,身邊有太多勤奮又聰明的小年輕,工資是我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規模稍小的民企都不會用我們這些老傢伙。

我也奇怪,我的父母在一家國企工作到退休,晚上一家人一起看電視,不像我背井離鄉,天天晚上加班。這樣的工作我怎麼就再也回不去了呢?認命吧,我起碼得到了再拼10年,50歲退休的機會。讓我兒子成為富二代,起碼希望我兒子再遇到我碰到的SB時,不用像我一樣委曲求全撐到看到人性的全部黑暗,能夠直接說,F U(豎中指)!


bsc2030




35歲確實是一個尷尬的年齡。人才網上找工作,要求年齡35歲以下,幾乎是標配,所以35歲以後,找工作是很困難的,除非你已經找好下家跳槽,否則真的不要輕易離職。我在銀行工作十三年,辭職時已經37歲,當時是裸辭。當一份工作不能顧及家庭,當一份工作消耗了你的身體和對生活的激情,我認為辭職是最好的選擇。辭職後,我找了一份保險的工作,因為時間上比較自由,我可以照顧好家庭,每天可以接送女兒上學,家裡的家務也可以一個人全解決了。銀行做了這麼多年,客戶聯繫我貸款的依然不少,當地有24家銀行,我覺得我可以為客戶去各家銀行聯繫貸款,適當收取手續費,於是我又多了一個身份,金融中介。貸款的客戶有些也會買我的保險產品,營銷來的保險客戶也會有貸款需求。我家有個酒作坊,每年都會釀造紅曲酒,白酒用於出售,我負責銷售。由於保險行業禁止返傭,我都會免費送酒給我的保險客戶,以示感謝。有的客戶覺得酒不錯,也會來購買用於送禮或者自用。我覺得這種狀態更讓我感受到生活的樂趣,上班是不可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