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米,官方調研後房價回漲,你怎麼看?

勞方運


只能說房價如今是到了騎虎難下的格局,讓開發商尷尬。這兩年借去庫存的光環,把城裡新一輪成長起來有能力買房的剛需、積累多年的農村村民基本收割得差不多,加上限購、限售的存在又打壓了炒房資金,樓市面臨風向變。

如今開發商已經很難從銀行裡拿到貸款,這點可以從銀行業的朋友還有近期包括恆大在內的地產巨頭對外發鉅債融資可以觀察到,連萬科都喊出了“活下去”的口號。而開發商為了加速回款,改善自身的財務,想降價處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畢竟涉及面廣,安徽合肥的樓盤、碭山碧桂園只是其中曝光的事例,地產業輝煌的金九銀十已經過去了,接下來繼續沒有大的改善的話,地產開發商的資金鍊將更加緊張。

其實從現實情況來看,也並非是不讓房地產開發商降價出售,而是不能一次性降價太多,影響市場秩序,造成恐慌和不良影響,是要“適度”漸進,可當今情況如果降價幅度太少也難以完成快速的出售回款也是事實,總之,房地產開發商如今是騎虎難下了,沒有企圖賺盡最後一個銅板、此前就籌劃轉型和控制拿地建設規模的房地產商則日子相對好過。

源自風生焱起的個人分析,歡迎關注本賬號以便獲取更多財經知識


風生焱起


從房價永遠漲,到遏制房價上漲,到現在維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市場三部曲大結局。
除了一線抗跌外, 其他地方降價潮是一波接一波。其中 ,降價最兇的是碧桂園碭山項目,直接57折,碧桂園該盤原價5200元/㎡,直接57折賣房,甩到3000元/㎡。據說,很多人全款買 了好幾套。
另外,合肥院子從2萬降到1萬5,也是大幅降價。但是,一切在一場約談後,又恢復原樣了。
碧桂園這個清倉大甩賣的行為,已經遭到了處罰,已經暫停了幾期預售證辦理……


看來地方政府既要遏制房價大幅上漲,也要遏制房價大幅下跌啊。
這個目的,一是為了穩住房價,穩房價就是穩地價,會議既要說的很明顯了,未來還要推出拆遷地塊,就是告訴地產商,不要降價,大家都有好處。
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穩定已經買了房的戶主。
現在的局面,讓開發商很難受了,漲是漲不動了,跌也不讓跌,本想著回籠資金還債,也難以實現了,那拿地就更加困難了。

接下來,高負債的房企,真的要過苦日子了,最近流行房企的從業人員賣慘,真的是當下最真實的寫照了。


到底能否保持房價平穩過度,作為只有一套房,並不打算參與炒房的的吃瓜群眾,我表示很樂意繼續保持關注。


趙冰峰財經


房價只能漲不能降?原華遠地產董事長任志強曾說“房價只漲不跌”,一語道破。



1、房企處境尷尬左右為難

9月份,該樓盤降價曾引起業主拉橫幅維權,因為5月份樓盤網籤價21600元,直降6000元后跌至15000元。10月24日,合肥某房產局長前往調研,房企被約淡後,房價又回漲到20000元,理由是:影響樓市健康。

開發商左右為難,降價老業主搞房鬧,地方政府不允許;不降價房子難賣,無錢還債,房企也是著急了。

2、樓盤降價地價跟著降,影響地方財政收入

新房降價促銷,造成拍地樓面價溢價率降低。合肥18年上半年賣地4592畝,攬金298億,供地減少,地價下降,土地收入銳減。15年一17年賣地收入佔地方財政收入比重情況:合肥佔比平均值104%(其中16年佔比142%)位列全國第2,南京佔比平均值126%位列第1,杭州佔比平均值102%位列第3。



以上3城與廈門成為16年樓市領漲四小龍。合肥16年賣地收入佔財政收入比重高,17年以來明顯下降,房企大幅降價,地價也降,政府急了。中部城市一位公務說:房價跌了地價降,政府發工資困難,房價漲了自己買房困難,心裡很糾結。

3、未來樓市維穩是大概率

731會議定調“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地方政府不讓大降,高房價廣遭社會詬病。筆者認為,穩金融是牛鼻子,以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為目的,穩預期包括房價小幅下調,防止樓市大起大落。大家的意見呢?


水宜說房


房價要降早就不是空穴來風。然而當大家一直認為樓市“寒冬已至”時,安徽合肥近日傳出,某樓盤降價6000元/平米,房產局領導親自前往調研,不久,房價便又回漲。頓時一場輿論的風雨將起。

對於此事,早餐君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首先,到目前為止,對於此事到現在都沒有官方表態。所以,大家也不需要過分的猜想。

如果是真的,那麼這件事情就有點複雜了。“房住不炒”是樓市調控的指導總方針,房價終將回歸理性這是必然趨勢。關鍵時刻卻出現調研後房價上漲,在整個樓市整體大環境下實在顯得十分突兀。

至於為什麼會漲價?早餐君認為可能有一下兩個原因。

1. 在“房住不炒”總方針指導下,房價下降是必然趨勢,但有關部門希望房價能夠逐步迴歸理性。近段時間因為房價暴跌引起維權的事件不少,斷崖式暴跌會影響到社會安定,不管是誰都不希望這種事情發生。

2.  最初,各地多是一把手牽頭負責項目推進,紅燈關閉,綠燈大開。如今樓市風向已變,為了活命,開發商不得不大降價、多回款,還要少花錢、少拿地;但土地財政卻是地方財政收入,房價暴降對於其影響有多可怕,大家心裡明白。

房價降,剛需笑。但是這割肉的鏈條,必然有人歡喜有人愁啊!




認同早餐君的觀點,別忘了點贊、關注~


華爾街早餐


我罵了開發商10年,我欠開發商一個道歉


幣米飯


難怪有錢人都想移民出國,


民間生草藥


不可能降的房價



鬼吹燈GV方法


安徽一個樓盤降價6000元/平米,房產局領導調研後房價回漲,卻引發了市場的猜想。不過,這給大家一種感覺,地方不希望房價大跌,而上方不希望房價大漲大跌,而看不見的手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

雖然此舉不能夠說明房產局領導有刻意保房價的行為,但這些年來地方對房地產的依賴度非常高,而土地財政模式下,房地產市場的興衰,價格的高低,卻直接影響到地方的財政增收。從地方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並不希望房價大跌,而就目前為止,仍然找不到一個比賣地賺錢更快捷、更方便的方式,而房價保持高企,恐怕也符合了多方的利益。

再者,近年來房價暴跌引起的維權事件不少,房產局領導調研,也是擔憂房價大跌會影響到社會的安定,並不希望當地發生維權的問題,而保持房價穩定,或許也是降低社會維權現象的風險。

此外,房價大跌不僅僅影響到地方的財政增收,而且還會對銀行、高槓杆買房者構成衝擊。假如房價一下子下跌30%以上,恐怕棄房斷供現象就會頻繁上演,而屆時不僅不利於開發商、銀行乃至地方的切身利益,而且還可能引發一些不可控的風險問題。

由此一來,從穩定的角度來看,房產局領導調研,意在穩定房價,保持房價持續穩定,恐怕也是多方的共同利益。


郭施亮


房價多少與開發商,炒房團沒有一丁點兒關係,是賣地的,當地政府決定的。


寧靜致遠201361535


本來就是百度了下那個房子大概21000一平米。咋們按首付30%買100平米算。那就是首付60萬貸款140萬。如果每平米跌6000那麼房價是14000總價140萬。剛好和銀行貸款資債相抵。在跌點近期買房的就資不抵債了。如果造成多米諾效應很快就崩盤了。跌6000的話這邊賣是快,別的房企為了競爭搶有效顧客也會跌。因為限購和人口基數問題會搶這些資源來進行快速資金回籠。這裡就會出現兩個問題第一個就是在21000這個時期買進的人包括同時期別的樓盤的人會出現資不抵債。特別是剛需會被坑死。第二點是如果開發商近幾年高價拿地的話資金極大可能換不了貸款銀行死賬。

所以現在房價以穩為主慢慢消耗庫存。真的大面積跌出現棄供潮發生經濟危機。真正那些炒房大鱷指全款炒房的屁影響都沒最多資產縮水。玩槓桿和剛需死的最慘。到頭了還是老百姓被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