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釣到的鰱魚容易死而鯽魚不容易死?

獨自等待9178


為什麼釣到的鰱魚容易死鯽魚不容易死?

淡水魚對水中的含氧量基本要求為4-5毫克/升,而在水中的含氧量低於2毫克/升時,大多數的淡水魚都會停止覓食,出現浮頭現象。

鰱魚與鯽魚對生存的環境要求是不同的,這也就造成了兩種魚的耐缺氧性存在著差異。鰱魚屬於中上層魚類,水體的中上層的含氧量相對較高,也就是要維持在4-5毫克/升才比較活躍;而鯽魚屬於底層魚,由於水越深水壓越大,對氧氣分子的排斥力越大,因此水底的含氧量要比中上層低,長時間生活其中,所以給鯽魚造就了超強的適應能力,它們甚至可以在溶氧量只有1毫克/升的環境也能生存,甚至可以繼續進食。

釣到的魚容易死,主要是由於裝進魚護中的魚活動範圍受限,無法從水中獲取到更多的溶氧,以至於出現窒息死亡。鰱魚喜歡在大水面生存,一是由於它們屬於濾食性魚類,需要在大水面吸食過濾獲得更多的食物;二是它們的耐缺氧能力較差,需要多遊動,增加單位時間內與水完成氧氣交互的面積,獲得更多的水溶氧,滿足自身的生理需求。因此,當鰱魚的活動受限後,就容易發生缺氧性死亡,而鯽魚的耐受性就要好上很多了。


——上弦月


行營老狼


鰱魚的耐氧性極其差,一般水中氧氣含量不足時,就會容易浮頭。而自己釣鰱魚的時候,將鰱魚束縛在一個狹小的環境中,魚極其容易缺氧,這個時候,如果沒有特殊的手段處理(加增氧泵),魚兒是會缺氧死亡的!

相反,看看鯽魚,如果在缺氧的環境中,還能夠活蹦亂跳的有一會兒。而且,鯽魚體積比一般的鰱魚小,在魚護裡面,不容易缺氧。

所以,鯽魚比鰱魚在魚護裡面活的久一些,一般釣到鰱魚都會帶上個小的增氧泵吧!除非自己不要活的。嘿嘿。




v興趣因釣魚而生



牧漁人釣魚


鰱魚適應性差,離開氧氣很快就沒命了。鯽魚卻不同,離開水很久也能活的很好。

這是由它們自身的特質決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