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田雜草節節麥,為什麼很多,該如何防治?

花生除草指南


防除節節麥,首選甲基二磺隆。

一、防治對象及用量。

甲基二磺隆主要防除小麥田禾本科雜草,防除看麥娘、鹼茅、硬草、罔草等普通禾本科雜草,需每畝地20mL。但防除節節麥、雀麥、早熟禾、多花黑麥、毒麥等惡性禾本科雜草,必須保證畝用量在30ml。

二、施藥時期。

1.冬前施藥期:小麥4—6葉期(通常在種麥35天以後,最好有一個分櫱以上),雜草3—6葉期。大概在11月中上旬至12月中旬,具體根據天氣。過早過晚施藥都不好。小麥進入越冬期(霜凍期),小麥基本停止生長,雜草處於休眠狀態,不能施藥。

2.春後施藥期:小麥返青後至拔節前。拔節後不要施藥。通常在返青水澆過2天后進行施藥最好,小麥返青後儘可能要早施藥。

綜合近幾年的天氣及雜草出土狀況,推薦冬前施藥。

三、施藥環境。

1、最好選擇最高氣溫在10度以上的晴天施藥。大霧、3級以上風、下雨天,不能施藥,否則效果差。

2、施藥時間控制在上午10:00--下午3:00,在此前提下越早越好,氣溫回升利於雜草吸收藥液。如果有霜或露水,要等到霜融化後或露水風乾後再施藥。

3、施藥時土壤墒情要好(溼度最好在50--60%,在土表2-3cm以下抓一把土,握緊成團,鬆手散開)。乾旱時要推遲施藥期,或澆水後再施藥,千萬不可強行用藥。田間積水,禁止施藥。

4、麥苗長勢要健壯,發生病蟲危害的病苗、弱苗、蟲害苗(通常小麥發黃),不能施藥。

四、使用注意事項。

1、調配好噴霧器,選用扇形噴頭或空心錐形噴頭。將噴霧器 清洗至少3遍,包括噴管、噴頭,以免殘存藥液危害小麥。進行試噴檢查霧化狀況,不能有跑冒滴漏現象。

2、一定要二次稀釋,科學配藥液,先稀釋主劑,再稀釋助劑。

3、噴霧要均勻,避免重噴、漏噴。堅持“草大草小、草多草少、有草無草”都要均勻一致噴霧。嚴禁草多、草大時多噴。

4、低溫乾旱時、霜凍期(越冬期)禁止施藥。天氣預報3天內有超過8度以上的大幅降溫,不要施藥。

5、麥苗小、麥苗弱、麥苗受病蟲危害或乾旱時禁止施藥,等到墒情好時再施藥

6、禁止混用有機磷農藥、2.4D丁酯、滲透劑(有機硅)、解毒劑(安全劑),慎用植物生長調7、可以混用闊葉除草劑,不推薦混用含有唑草酮成份除草劑,以免形成灼傷斑,可能引起黃化。

8、目前我省幾乎所有小麥品都可以使用甲基二磺隆,但有些小麥品種在使用甲基二磺隆後受不良環境條件影響,小麥可能會出現黃化、矮化現象,屬於藥物反應,正常情況下小麥可自然恢復。小麥發黃後,有條件的可以澆一次水,促進小麥生長;沒有條件的,由其自然恢復。也可使用生物刺激素等來緩解藥害。

9.根據本地實際情況,不推薦砂壤土地和優質小麥田塊使用!還有乾旱和弱苗黃苗地塊、大風天氣禁止使用!切記不能重噴或者噴的狠等技術要求,性能跟天氣關係很大,風險極高的一定要跟農戶說清楚,望各位老闆注意!節節麥年前出60%到70%,年後出30%到40%,這個沒辦法,按廠家建議,年前打草比較小好治,效果和藥害風險跟天氣關係很大。

希望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除草科學家祝晨雷


最近有許多人反應,前幾年地裡就沒有見過節節麥,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而且這個草說有就有了,並且越來越多,成本也比較高,同時還難防治,搞不好就把小麥給打黃了,估計這是目前很多地方面臨的問題。

首先我們要了解節節麥為什麼會越來越多。隨著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小麥收割機長時間的跨區跨省作業,這是小麥雜草偏重發生最重要的傳播途徑,這也是為什麼小麥的雜草譜會越來越寬的原因;其次,小麥新品種的更新換代和大面積的統繁統供,會難免有節節麥等雜草種子混入和傳播;粗放式的耕作制度也是節節麥偏重發生的一個原因;另外在化學除草時,只注重防除大田雜草,不防田邊、路邊、地頭等處雜草,也是造成節節麥偏重發生的一個重要因素。

其次,我們來了解下節節麥。節節麥為禾本科雜草,幼苗暗綠色,基部淡紫紅色,新葉抽出時卷為筒狀,葉片呈條形;成株期莖稈較細弱,比一般小麥葉鞘緊抱莖,葉面密生絨毛。抽穗後比正常小麥高,穗為圓柱狀,穗軸每節只生一個小穗,穗軸頂端有1-4公分的長芒。冬小麥田節節麥出苗有2個時期:一個是秋季出苗期,主要在小麥播種之後15-20天,於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形成冬前出苗高峰(此期間出苗的雜草約佔總數的70%);另一個是春季出苗期(下一年2月下旬至3月,仍有部分出苗)。並且節節麥的分櫱能力強,生長旺盛,所以防治起來是比較麻煩的。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產品,針對節節麥的,也只有甲基二磺隆這個產品了,也是目前的特效藥劑。但是甲基二磺隆使用起來,需要注意的問題也是非常多,下面就給大傢俱體的介紹一下。

甲基二磺隆屬於磺酰脲類除草劑,主要通過植物的莖葉吸收,經韌皮部和木質部傳導,少量通過土壤吸收,抑制敏感植物體內的乙酰乳酸合成酶的活性,導致支鏈氨繁酸的合成受阻,從而抑制細胞分裂,導致敏感植物死亡。一般情況下,施藥2~4小時後,敏感雜草的吸收量達到高峰,2天后停止生長,4~7天后葉片開始黃化,隨後出現枯斑,2~4周後死亡。甲基二磺隆配套的產品中,另加有安全劑,安全劑能促進其在作物體內迅速分解,而不影響其在靶標雜草體內的降解,從而達到殺死雜草、保護作物的目的。

使用甲基二磺隆,要掌握在小麥3~6葉期,禾本科雜草基本出齊、處於3~5葉期時及早施藥,一般每畝用30克/升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懸浮劑20-30毫升+專用助劑即可起到理想防效,田間草相以菵草等抗耐性較強的雜草為主時,用藥量可適當增大至每畝30-35毫升。採用噴霧法施藥,每畝用水量保證在30公斤以上。甲基二磺隆不僅對節節麥有效,還對雀麥、早熟禾、菵草、日本看麥娘等禾本科雜草效果比較理想。


甲基二磺隆對施藥技術要求較高,該藥在小麥田施用不當容易產生藥害,應嚴格按推薦的施用劑量、時期和方法均勻噴施,不可超量、超範圍使用,不重噴、漏噴。如果遇陰雨天田間過溼、低窪積水或者麥苗受澇害、凍害、鹽鹼危害、病蟲危害及植株營養不良時不能用藥,小麥拔節或株高達13釐米後不能使用,否則容易產生藥害。施藥後4天內有大雨、霜凍容易產生藥害。施藥時田間不能有積水,施藥前後2天內不能大水漫灌,以免出現藥害。

注意事項:一是為了取得最佳效果,確保安全用藥,在使用前一定要認真閱讀產品標籤說明,並按要求用藥;二是在晴天且4天內無霜凍和大雨時最佳,溫度要求在8-20度,在上午10點到下午3點之間;三是不同小麥品種對藥劑的敏感性有差異,如西農979、揚農158、豫麥18、濟麥20等硬質(強勁或角質)型小麥品種對該藥敏感,一般不宜使用,部分未用過的小麥品種可以做安全性試驗;四是不建議與其他除草劑、殺蟲劑、殺菌劑混用,如唑草酮、二甲四氯、2,4-D、乙羧氟草醚等,與闊葉除草劑施藥時間最好間隔一週以上;五是打藥時候千萬不要重噴,錯過了就不要在打了;六是施藥時一定要注意天氣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