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紅樓夢》的薛寶釵冰雪聰明、足智多謀卻對付不了嫂子夏金桂?

無限溺愛尼糯米的A君


夏金桂在《紅樓夢》裡絕對算得上是一號人物,夏家的社會地位和薛家差不多,都是皇商,壟斷著全國高等級桂花樹的經營,夏家有錢,姑娘長得也美,夏金桂是讀書的,這一點,證明夏家還是重視對姑娘的教育的,要知道四大家族的王家姑娘都是文盲,薛家對子女的教育也是不重視的,薛蟠就是個半文盲,寶釵人家自帶慧根,不能做為薛家重視教育的證據,而且,博學的寶釵自已都不認為女兒家應該讀書,而是要以針鑿為重,而她也只算暫時的薛家人,早晚是要嫁出去的。

以薛家人的文化情況,我們可以想象夏姑娘嫁進來,就是薛家文化程度最高的人,至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夏家把女兒嫁到薛家,兩家最多算是門當戶對。夏金桂嫁到薛家之後,面對文盲婆婆、半文盲丈夫,而且薛蟠並無嫡親兄弟,夏金桂做為唯一的少奶奶遲早也是管家奶奶,但很快她就發現薛家存在著很大的問題,薛家真正的當家人、主心骨其實是她的小姑子薛寶釵,自己屋裡的侍妾香菱竟然也對薛寶釵相當崇拜。其實這也沒有什麼,夏姑娘如果可以大度一點,寶釵這時已經十六七了,還能在孃家待多久?況且,小姑子是嬌客。還有香菱,雖然香菱品貌俱佳,天資穎慧,可她是買來的丫頭,屬於薛家的奴才,而且薛蟠對香菱早就過了新鮮勁,視作馬棚風了,根本威脅不到她夏金桂,即便香菱受寵,以香菱的身份,也絲毫威脅不到她。

可惜夏姑娘不這麼考慮,在孃家做姑娘時驕縱太過,秉性盜蹠,愛自己尊若菩薩,窺他人穢如糞土,外具花柳之姿,內秉風雷之性。對下人使性弄氣,輕罵重打。論心機手段,頗有王熙鳳的溝壑,所以,夏姑娘一出閣,存的心思就是要做當家的奶奶,拿出威風、鈐壓住人,加上薛蟠是個氣質剛硬、舉止驕奢的人,夏姑娘下決心趁著新婚燕爾,一舉把這個呆霸王徹底拿下,這樣自己今後才能做得薛家老大。對於香菱,夏姑娘內心是嫉妒的,存了“宋太祖滅南唐”的心思。

夏姑娘手段如何呢?因一件小事,夏姑娘鬧將起來,薛蟠本來氣焰就矮三分,媳婦一哭,他更沒了章程,婆婆薛姨媽並不調查研究,上來就罵兒子:

“如今娶了親,眼前抱兒子了,還是這樣胡鬧。人家鳳凰蛋似的,好容易養了這一個女兒,比花朵兒還輕巧,原看得你是個人物,才給你做老婆。你不說收了心安分守己,一心一計和和氣氣過日子,還是這樣胡鬧,灌了黃湯,折磨人家,這會子花錢吃藥白糟心。”

被母親罵了一頓,薛蟠更認為自己不是個東西,百般討好賠小心,夏姑娘這一手著實不怎麼高明,可是哄婆婆、轄制丈夫已經夠用了。

夏姑娘的雕蟲小技豈能瞞得過寶釵?其實寶釵作為小姑子,向著母親、哥哥,只會引發更大的家庭矛盾,自己早晚要嫁出去,參與家庭矛盾只會給平庸母親窩囊哥哥留下更大的麻煩,嫂子已經娶進門了,又不能退回去,是好是壞也是薛家的運數,你寶釵一個姑娘身份無法力挽狂瀾,積極的做法就是儘量緩和融洽和嫂子的關係,再不濟就是保持沉默,否則,不就成了窩裡鬥了?剛剛經歷並回避了榮國府查抄大觀園內鬥的薛寶釵,面對自己家庭矛盾時,寶釵並沒有做出最正確的選擇,她採取的是隨機應變,暗以言語彈壓其志。

夏姑娘和小姑子過招佔不上便宜,還往往處於下風,玩不過小姑子,夏姑娘這一腔挫敗感必定要挑一個軟柿子捏才能撒了怨氣,首當其衝的就是香菱,得知香菱的名字是薛寶釵所起,馬上給她改了秋菱,更大肆評論一番被姨老爺誇讚過的小姑子文化實在不通,一邊收拾了香菱一邊噁心了寶釵,寶釵心裡明白是怎麼回事,可是又能怎麼樣呢?夏姑娘的強詞奪理甚至是無賴的做法,對付薛家人卻很有效,我曾撰文寫過如果夏金桂嫁到賈家,她這一套會完全失靈。終其原因,這個根源並不是夏金桂的問題,而是薛家自身方方面面都出了問題。

夏金桂折磨香菱,一方面是嫉妒,恐怕更多的是窩著火,她不敬婆婆、轄制丈夫已經很成功了,為什麼還要屢屢鬧事呢?還不是在寶釵那兒受了挫,掃了面子,其實還有發現小姑子的確比她強,尊已為菩薩、視他人為糞土的夏姑娘必定要從一件件具體事中允分刷足存在感才罷休。

厲害的薛寶釵忘了,挑戰她的夏金桂是沒有底線的,她拯救不了夏金桂,也拯救不了薛家,甚至連自己的命運都無法掌握,在那樣一個被墮落、敗亡的慣性裹挾著的大環境裡,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勞的,寶釵看到的也不過是一部分,看著家族慢慢滑向深淵,她除了痛心,根本無計可施。


(我是屏山,歡迎關注、點評,為您探究紅樓一夢。我的喜馬拉雅FM:屏山講讀紅樓夢)


屏山語紅樓


有種說法是晴雯是黛玉的影子,襲人是寶釵的影子。君不見,當怡紅院裡發生了爭吵,不見襲人開口爭,都是他人來吵架。襲人是不擅長唇槍舌劍的,她嘴笨,不如晴雯生得漂亮,口齒也不如晴雯伶俐。當然,襲人也不喜歡和人爭吵,一直與人和善,即使與某人不合,也不會當面懟回去。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寶釵也不是擅長吵架的主兒,她也不喜歡和潑婦吵架,唯恐避之不及。不和夏金桂正面交鋒是由她溫婉內斂、端莊穩重的性格所決定的。



有句話叫“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夏金桂這樣一個蠻橫無理的婦人,天不怕地不怕的,從小嬌生慣養,這做派在家做姑娘的時候就如此,到了婆家,改得了才怪,張揚跋扈,不成體統。

這種人,現在也有,和她繼續爭吵不是明智的行為,晾著她,任她鬧、任她罵,忍她、讓她、避她、由她、耐她、敬她、不要理她,再過幾年,你且看她,這才是上策。她自己說累了,口乾舌燥了,覺得一個人幹吵沒趣了,自然會停下來回去。



薛寶釵是封建社會里典型的大家淑女,又是未出閣的姑娘,王熙鳳說她一問三不知,不關己事不開口。當面較量,薛寶釵肯定處於下風,倘若薛寶釵有那個計較的心思,要動起真格來,薛寶釵有的是手段治她,書不是白讀的,閱歷可不是蓋的。

只是,夏金桂不是尤二姐,薛寶釵不能像王熙鳳那樣出手教訓她,她是自己的嫂子,大哥又偏向她。再說,長嫂如母,一個嚴守封建社會準則的姑娘家也不好頂撞嫂嫂,和嫂嫂作對。

自己的大哥什麼樣,薛寶釵比誰都清楚,薛呆子好不容易討到個媳婦,也不能讓她給弄沒了啊!夏金桂一氣之下回了孃家或者在她的計策下被休棄,哥哥怎麼辦?所以,顧及這方面,寶釵只能以退為進,以守為攻。



甄嬛說過,不值得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不值得的人身上。寶釵喜歡與眾姐妹來往,大家都是知書達理的名門閨秀,一起賞花作詩,參加的都是些文雅的活動。

寶釵不想也不喜歡和夏金桂打交道,夏金桂也不是一個拎得清的人,和這種人說一個字都會掉價,有損形象,有失身份,有傷名聲,反而會偷雞不成蝕把米,生出許多氣來,寶釵當然不會自討沒趣。

惜春說過,她一個姑娘不去躲是非反而去辯是非,這是怎個道理,薛寶釵也是如此。

PS:圖片源於網絡


一抒己見



《紅樓夢》中的薛寶釵和夏金桂,像兩個極端,一個端莊典雅,知書達理,“任是無情也動人”;一個是如花美眷,略通文墨,卻脾氣暴躁,連無法無天的薛呆子都拿她沒轍。

兩個性格極端的人,作者卻把她們安排在一個屋簷下生活,自然少不了是非口舌與齟齬。寶釵縱然有才智,亦壓制不住金桂這盆“烈火”。且先看她們之間的幾場PK:

第一場

薛蟠與金桂,本是從小一塊玩過,離開了幾年,甫一見面,便男要娶,女要嫁,想那薛呆子本是行為放蕩之人,什麼樣的美女沒見過,偏是見了金桂後,就求著薛姨媽去求親,連香菱亦巴不得她早些過來,好添一個作詩的人。

從前讀到此處,幾乎以為金桂是和寶釵一樣人品了,會讀書寫字,又長得如花朵一般,該是溫文爾雅才是,待往後看,就大跌眼鏡了,獨生子女,寡母嬌養溺愛,視如珍寶,凡其一切要求,其母皆百依百隨,以至“嬌養太過,竟釀成個盜蹠的性氣。愛自己尊若菩薩,窺他人穢如糞土,外具花柳之姿,內秉風雷之性。”

在家時常打罵丫鬟,到出閣嫁了人,想的不是要如何侍奉好丈夫和婆婆,而是要做一個威風的當家奶奶,能壓制住丈夫和下人。更為奇葩的是,還不許別人口中帶出金桂、桂花等字,“凡有不留心誤道一字者,他便定要苦打重罰才罷。”簡直比皇帝還霸道。

而薛蟠是個喜新厭舊的人,剛娶了美嬌娘,自然處處相讓,那金桂佔了便宜,便得寸進尺,薛蟠稍有不從,就“一哭二鬧三上吊”,慢慢壓制住了呆子,又看薛姨媽老實,“也就漸漸的持戈試馬起來”。

良好的婆媳關係?不存在的,這位夏家千金,只想爬到你頭上來,所以拿下了婆婆和丈夫,下一個就是小姑子了,幸得寶釵聰明,能隨機應變,“暗以言語彈壓其志”,金桂無法,只好以退為進,暫時曲意逢迎寶釵,伺機再謀計策。第一回合,寶釵勝。


第二場

因香菱這名字是寶釵所娶,金桂就以此作法,要香菱改名,把香菱該作秋菱,不過是為的打壓寶釵。

寶釵性格渾厚,當然不會為此和金桂起爭執,何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香菱又只是她哥哥買來的,故寶釵並不在意。第二回合,金桂勝。

第三場

金桂一心想擺佈香菱,就和寶蟾聯合起來整治她,香菱天真又軟弱,自然不是她們的對手。薛姨媽不敢拿夏金桂怎麼樣,只氣得說要把香菱賣掉,幸有寶釵勸阻,香菱才免被又賣一次。

“咱們家從來只知買人,並不知賣人之說。媽可是氣的胡塗了,倘或叫人聽見,豈不笑話。哥哥嫂子嫌他不好,留下我使喚,我正也沒人使呢。”

薛姨媽仍欲堅持:“留著他還是淘氣,不如打發了他倒乾淨。”寶釵又道:“他跟著我也是一樣,橫豎不叫他到前頭去。從此斷絕了他那裡,也如賣了一般。”加上香菱的痛哭哀求,薛姨媽也只得作罷。

然而香菱雖跟了寶釵,身子卻日益虧損,金桂還吵鬧不休,“氣的薛姨媽母女惟暗自垂淚,怨命而已。”金桂奪得“全面勝利”,薛家往日平和不再。第三回合,金桂勝。

後四十回不論,只以前八十回看,此三場PK金桂2:1勝,因此寶釵雖冰雪聰明,就是對付不了這個“內秉風雷之性”的嫂子,為何?


原因一:寶釵與金桂是淑女遇上潑婦。

金桂在家裡恃寵而驕,打罵下人慣了,撒起潑來,可以不顧形象。寶釵雖也是家中唯一的女兒,但知書達理,性情溫和,前八十回,除了有她為寶玉把她比作楊妃而遷怒靚兒一事,並不再見她有責罵丫鬟一事。

一個人的性情難移,而對付金桂,惟有比她更厲害,“以暴制暴”才能讓她服軟,但明顯寶釵不會做一個潑婦,也做不來一個潑婦。

原因二:寶釵是個孝順的孩子。

寶釵父親去世的早,薛姨媽與寶釵、薛蟠相依為命,母女感情十分深厚。第三十四回,因寶玉捱打,母女二人疑心是薛蟠告密,遂對薛蟠進行警戒。

薛蟠被冤枉,氣憤不已,口不擇言,說出金玉良緣的話,把寶釵氣哭了,薛姨媽也氣得亂戰,安慰寶釵道“你素日知那孽障說話沒道理,明兒我叫他給你陪不是。”

寶釵此時雖滿心委屈,“待要怎樣,又怕他母親不安,少不得含淚別了母親,各自回來,到房裡整哭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因記掛母親哥哥,胡亂梳洗了一番,就來見薛姨媽。

“我瞧瞧媽身上好不好。昨兒我去了,不知他可又過來鬧了沒有?”並忍不住又哭了起來,而薛姨媽見他一哭,自己也撐不住,跟著哭,一面不忘勸寶釵:“我的兒,你別委曲了,你等我處分他。你要有個好歹,我指望那一個來!”

母女感情之深厚,於斯可見。第五十七回,薛家母女在黛玉處聊天,寶釵更是當眾撒嬌,伏在她母親懷裡,薛姨媽亦是用手摩弄,母女之間的親密,又於此處可見。

故金桂雖潑,寶釵顧忌著薛姨媽,也不會每日和她大吵大鬧。只能儘可能勸慰著她母親,自身不與夏金桂起正面衝突。

原因三:寶釵在賈府樹立的形象。

須知,寶釵在賈府幾乎是人人稱讚,一來就把黛玉比了下去,丫鬟們多喜歡和她玩;湘雲把她當知心姐姐;賈母當著眾人面贊她比自家四個女孩好;襲人連寶玉在場,也是稱讚寶釵,貶低黛玉……

這樣一個幾乎完美的寶姐姐,若與金桂日日爭執不休,或被金桂帶的移了性情,傳出去,豈不是自毀形象?聰明如寶釵,怎會不懂得明哲保身的道理?

綜上,當寶釵遇上金桂,註定無可奈何。


少讀紅樓


其實,我覺得這個問題問的出發點有點不對,為何,薛寶釵要來對付夏金桂呢?且看我一一道來。

一、夏金桂再潑辣蠻橫,名義上也是薛寶釵正兒八經的親嫂子,是自己親哥哥的正室妻子,對於封建淑女蘅蕪君,封建尊卑長幼是她行事的準則。譬如說薛寶釵相比於林黛玉來說,就很少和寶玉私底下相處,而是對王夫人甚好,因為在她心裡面,以後就是要孝敬婆婆的,而且達成婚事,從婆婆入手是極佳的。

二、夏金桂在薛家的胡鬧撒潑行為,針對於香菱、寶蟾等等,無非是爭風吃醋、情情愛愛,薛寶釵再沉穩大氣,或者說有管家的本領,但是她也是一個未出閣的清白小姐,這是作為一個小姐應有的氣度和禮節,而這件事情上面能出面管的只有薛姨媽。

這才是正理呀。

以上就是自己的見解,謝謝





悅言紅樓


《紅樓夢》裡有一個河東獅——夏金桂。她雖然驕橫跋扈,轄制丈夫,虐待妾室,甚至敢和婆婆拌嘴,但是她不敢惹小姑子。

薛寶釵沒有對付不了夏金桂,反而是夏金桂討好薛寶釵。

別看薛寶釵年齡不大,可是她的心機手段不是一般人能比擬的。父親死後,薛寶釵就開始和母親一起管理薛家,全家上上下下幾百人都是寶釵在幕後管理。這其中有許多難纏的下人,寶釵有能力讓他們服服帖帖。寶釵是薛家的實際掌權者。

夏金桂那點小伎倆唬唬其他人還可以,要想唬住寶釵是萬萬不能的。

寶釵久察夏金桂不軌之心,每隨機應變,暗以言語彈壓其志。

書中寫道:金桂知其不可犯,每欲尋隙,又無隙可乘,只得曲意附就。

上文明確寫出夏金桂對寶釵的態度是“曲意附就”。也就是說夏金桂知道薛寶釵的厲害之處,寶釵的尊嚴不可侵犯,寶釵處事無懈可擊,夏金桂只能奉承,巴結寶釵。


潤楊閬苑


能與柳絮之才林黛玉同列一個判詞,寶釵的慧根不可小噓,黛玉自帶仙女的空靈雋逸,高潔無塵。寶釵亦有入世的穩重和平,城府深沉。《紅樓夢》中有詩云: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我想很適合形容寶釵。

寶釵的精明和城府在很多地方都能體現,最令人叫絕也讓人詬病的莫過於滴翠亭“金蟬脫殼”一事;此外還有生日時專點賈母喜歡的戲、喜歡的食物討好賈母;更有在眾人面前將賈母和王熙鳳誇得不顯山露水;還有與探春理家時的“小惠全大體”……可是這麼聰慧、精明、機敏、城府深沉的寶釵面對嫂子將自己家攪的雞飛狗跳時,卻毫無半點手段轄制,是因為寶釵無能嗎?非也。



寶釵並不是對付不了夏金桂,以夏金桂對付香菱和薛蟠的種種伎倆,在寶釵看來也不過是雕蟲小技:

那金桂見丈夫旗纛漸倒,婆婆良善,也就漸漸的持戈試馬起來。先時不過挾制薛蟠,後來倚嬌作媚,將及薛姨媽,又將至薛寶釵。寶釵久察其不軌之心,每隨機應變,暗以言語彈壓其志。金桂知其不可犯,每欲尋隙,又無隙可乘,只得曲意附就。

可是事態的發展越發惡劣,夏金桂將香菱已欺負到無法忍受,寶釵也不過是將香菱收為自己丫頭,並不與夏金桂正面交鋒,原因無非幾個:

首先,雖然自古小姑子是嬌客,尤其是一些大戶人家地位尤其高,比如賈家的姑娘,在賈母吃飯時可以陪一桌,而兒媳婦只能在旁邊佈讓伺候。但作為小姑子,未嫁之時便與嫂子不和,無論誰是誰非自己便已壞了名聲,這將影響到以後在婆家的地位,寶釵不會自戕。



其次:寶釵的教養令她不屑於與夏金桂明面交鋒。寶釵是一個封建禮教下合格的大家淑女,對於夏金桂這種寡廉鮮恥的跳樑小醜,寶釵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只能選擇按兵不動。

再次:夏金桂的鬧騰都是因為床幃之事,寶釵作為一個待嫁姑子,實在管不了,因為實在尷尬。

就因如此,夏金桂才能飛揚跋扈多時,夏金桂最後死於自己的毒辣心腸下,作死了自己,這應是《紅樓夢》裡最大快人心的一幕了


微影悼紅


這個問題是很有意思的。為啥薛寶釵那麼厲害,卻對付不了夏金桂。

冰雪聰明,足智多謀是對付正常人的,是對付講規則的人的,而夏金桂恰恰都不是,她就是一個毫無道理可講的沒有教養的富家女,完全以自我為中心,不會考慮其他人的想法和看法,完全我高興就是我高興,我不高興全世界都在和我作對,苛刻到極點的一個人。

薛寶釵和夏金桂是姑嫂關係,例來這種關係是很緊張的,但在封建社會,未出嫁的小姑子,地位在嫂嫂之上,是要受尊敬的,這一點我們可以借鑑王熙鳳抄檢大觀園那一章節,王熙鳳多厲害的人物,但是她不敢得罪探春,為啥?因為探春雖然出身不高,但她是小姑子,而和小姑子作對,是媳婦沒教養的表現。在這一點上,王熙鳳就把夏金桂甩出一大截,而薛家對夏金桂破罐子破摔,薛寶釵自然也不會自討沒趣,懶得離她,讓夏金桂自生自滅了,夏金桂最後也果然自生自滅了。


大野澤的風


薛寶釵與夏金桂之間,並不存在孰高孰低的情況,雖然夏金桂一步步把薛蟠捏在手裡,隨後便看著薛姨媽和善欺負到薛姨媽頭上,但當夏金桂想要把戰火燒到自己的小姑子寶釵身上時,寶釵還是可以隨機應變,每次暗中用言語彈壓,也就是說夏金桂並沒有從寶釵身上佔到什麼便宜,也知道寶釵不好惹。

所以,並不能說寶釵對付不了夏金桂,而是夏金桂作為自己的嫂子,寶釵又諸多原因不方便對付。

第一,姑嫂的立場

在夏金桂嫁到薛家來之前,薛家明顯是寶釵在當家,任何事情都是薛姨媽同寶釵商量著辦,薛蟠作為長子,不僅在婚前沒有讓寡母和弱妹省心,婚後更是把自己的夫妻生活處理的一團糟,造成母親的憂心和妹妹的不安。

即便是知道嫂子不講理,作為小姑子的寶釵也多少要顧忌下哥哥薛蟠的面子,總不能站在對立面跟嫂子硬磕吧,

如果真能那樣,不見得寶釵對付不了夏金桂。

而且,寶釵還沒有嫁人,自己與母親除了這個家,沒有別的去處,真的與自己的嫂子鬧翻,難道還能讓哥哥薛蟠休妻嗎?

第二,寶釵在薛家沒有幫手

文中已經明確說了,寶釵只能是暗中用言語彈壓,並不能明面上做什麼,如果這時候寶釵的哥哥和母親能夠厲害些,兩個人互相牽制,相信夏金桂也翻不起什麼浪花,但看看薛家的其他人。

薛蟠,作為一家之主,有酒膽、無飯力,還被妻子抓住霸佔丫鬟的把柄,姿態一步步變矮,一步步被挾持,任憑夏金桂前者鼻子走,所以說薛蟠是個呆子,他不懂得節制,也不能壓制夏金桂,這才是夏金桂在薛家敢橫著走的主要原因。

其次,薛姨媽善良,把夏金桂當做金枝玉葉,生怕她受委屈,素不知夏金桂已經想把薛姨媽也拿在手裡了。剩下香菱,更是沒有絲毫防人之心,心思單純,寶釵縱使有萬般手段,也是孤掌難鳴。

第三,薛家寄居賈府

寶釵作為一個待字閨中的女孩子,全家又是寄居在賈府,而賈府又是自己未來有可能婚配的對象,她的處境可想而知,暗中彈壓、息事寧人,已經是她能做的做大程度了。

再者,如果鬧出什麼醜聞,薛家應該就不能繼續待在賈家這棵大樹下了,除了有錢之外,沒有任何依靠,加上薛蟠任性妄為,前途堪憂。

第四,薛家教養與夏家不同

夏金桂沒有來的時候,香菱曾說夏金桂也是讀書之人,詩社又要多一個人了,但夏金桂這個讀書的小姐,卻讓我們大吃一驚,從她的一個習慣就可見一斑,喜歡吃油炸的雞骨頭下酒,吃的不耐煩了或是生氣了,便肆行海罵。

這明顯不是一個大家閨秀的做派,夏金桂從小喪父,溺愛這長大,性格驕縱,並沒有教養,與寶釵黛玉這些斯文的小姐不同,夏金桂行事做派不考慮面子,可以任意撕破臉,潑婦罵街一般,寶釵從小受的教育都是要待選入宮的,哪裡見過這樣的陣仗,自然是難以應付的。


心慌慌是情殤


我想不是對付不了是不屑於和她鬥,而且也有一點“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的無奈吧!

第一,薛寶釵不是對付不了,只是不屑於對付她而已。

薛寶釵從小就幫著媽媽帶點薛家的家務和外務,需要處理各種事情和應對各種人能力,所以對胡鬧蠻纏的夏金桂並不是沒有辦法的。

夏金桂可以找大家的麻煩,但是對於寶釵她還是禮讓三分的,就是因為她找不出寶釵的錯處。相反的要是寶釵想要收拾她方法多得很,所以她不敢惹寶釵。寶釵又不和她正面衝突,又把所有的事情都處理的很好,寶釵也只能夠遠著寶釵了。

寶釵一直對夏金桂多有忍讓,是出於自身的氣度也是給哥哥面子,因為哥哥很疼愛她,而且哥哥有喜歡夏金桂這個愛胡鬧的嫂子,最關鍵的是哥哥處處受她轄制,也管不了夏金桂,所以寶釵只能對夏金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她不是鬧得太過分,寶釵都不會與她計較。

第二,夏金桂背後就是夏家,再加上薛蟠和薛姨媽都做不了主,寶釵想要收拾她也無可奈何。

薛家正在一步步的慢慢敗落,可是說娶了夏金桂這一門媳婦是給家裡長臉的,也是可以為家族裡增加幫助的。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夏金桂才敢在薛家為所欲為而沒有顧忌,因為她有自己的家族為她撐腰。寶釵就算要收拾她也心有餘而力不足。

寶釵應該也想過教訓她,可是她又是一個潑婦,無論發生一點什麼事情都鬧得人盡皆知,所以以免家醜外揚,寶釵只能夠息事寧人。

哥哥和媽媽都是那種耳根子很軟,又不做不了主的人,寶釵就算有什麼大的舉措恐怕也實施不了。所以只能夠對夏金桂見招拆招,不能夠先發制人。

第三,沒有發生忍無可忍的事情,不然寶釵會出手的。

夏金桂平日間做得那些糊塗事,都孩子可以忍受的範圍內,寶釵也就不與她多做計較。但是隻要她做得事情實在太過分的話,寶釵也是會教訓她的。

夏金桂慫恿著薛蟠打死香菱,薛姨媽看到了,想要教訓夏金桂,誰曾想不僅沒有教訓到她,反而被她說了一頓,氣的薛姨媽要賣了香菱。這不是正如了夏金桂的意嗎?寶釵可不能讓她如願,寶釵就做主留下了香菱,而且還讓她來自己這邊,讓她光明正大的留在薛家,還不用伺候夏金桂,真是打臉夏金桂。

寶釵做的事說的話,夏金桂還不是一點反擊之力都沒有。可見寶釵不是不能收拾夏金桂只是不想動手罷了。


紅樓一夢,樂在其中。歡迎關注公眾號:常樂紅樓,為你講述有趣的紅樓故事和解說。不期而遇,留個腳印吧!


愛讀紅樓的小迷糊


紅樓夢中有三個呆子,呆字雖一個字,但是其含義則不同,其一呆香菱:香菱的呆是因為自己太老實本份純真,人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所以說香菱呆在不設防,上了人家設下的圈套而被害,薛蟠之呆:為傻呆,為人處世不分就李,〈不菅好人壞人張三李四〉往往吃虧上當,所以說薛蟠此人跟人相處只有吃虧,他相處的人沒有一個好東西,此為傻呆,取夏金桂就是一例,通過香菱與薛蟠這二個人的處事,可以悟出一個道理,與狼共舞,必須要防,狼必定是狼,本性不會改,你看這次薛呆子吃大虧了吧,取夏金桂等於引狼入室,弄得全家整天不得安寧,最後家破人亡,自從兩地生枯木,至使香魂返故鄉,說的就是夏金桂將香菱害死,夏金桂與薛家這件事,透露出以下信息:其一,薛家隱甄士隱家,甄家家破人亡就是薛家的影子,《夏金桂寶蟾為寶玉影子,寶玉為冷月,黛玉有語說:寶玉上學為蟾宮折桂,這就是伏千里之外語》其次賈寶玉非但沒有娶寶釵,而且寶釵也死於他之手,並寶釵先於黛玉而亡,此事以金釧為影子,金釧還有一個妹妹玉釧,這兩人一金一玉,合一為金玉,釵黛合一也是金玉,所以說釵應先與玉而亡,(亡可著它解,並非死就稱亡),另外金榮金寡婦也有釵影子,夏金桂只是一個影子,真正的主人是稱為冷月的人,即癩頭和尚跛足道人,(和尚與道人實一人也)……還有一個石呆子,石呆子他的呆是不識時務,不知高低,要知道要你三更死,不會留你到五更,所以說人要認相,不能死心眼,死木頭子,石呆子就是不認相死心眼,弄得人財兩空,此這些事值得警醒…教訓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