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麼才是最好的早教?早教班應不應該上?

瘋狂小丸子32239625


花開有時。我覺得好的早教應該是按照兒童身心發育的規律,給與兒童一定的環境,在這個環境中兒童能發展其感官、運動機能、音樂藝術才能、社會交往能力等。教育的本質是引導、激發而不是灌輸,更不是拔苗助長。


按照兒童兒童心理學觀點,兒童2歲之前,是運動感知階段;2~7歲是前運算階段。7~11歲是具體運算階段;11歲之後是形式運算階段。雖然現在的研究表明,這個年齡劃分不是很絕對,但研究發現,人大腦發育是分階段性的,人的教育不能脫離大腦的發育。


兒童除了大腦智力的發育,還有社會情感和性格的發育,這個在某種意義上比智力的發育還重要。按照埃裡克森的心理社會理論,人的社會性發展會經歷幾個危機,這些危機塑造了人格。這些階段分別為:0~18個月,信任對不信任。18個月~3歲,自主對懷疑。3~6歲,主動對內疚……0~6歲是人性格形成的重要時期,如果這個階段,對幼兒過於嚴厲,養育過於保守,不支持兒童的好奇心、探索慾望,過多的束縛,都會對他的心理造成一定影響。



因此,基於上面的理論,很好判斷早教班該不該上的問題。現有的早教班雖然形式多樣,但很多都是知識的灌輸,另外,早教班課程的形式對孩子的專注力和好奇心都有一定擾亂,有的早教課程還會加入一些競爭元素。所以,父母可以判斷,如果家庭教育不能給孩子過多的刺激,或者缺乏某方面的刺激,可以去上早教班。但要注意早教班的教學是否有違背早教規律的地方,如果有,建議這種早教班就不必上了。


他山石家長部落


我覺得"面前一片黑”的回答,已經是相當完整了。


早教不像幼兒園,在中國那樣普及。九十年代未進入中國,好的早教大城市有,也都很正規,其他的就不好說了。

查"奔奔起跑”我在悟空問答裡有很多這方面的多視角回答。

上早教理由:

孩子在三歲前是大腦最活躍時期,這個時候能給孩子施行早教,對她以後的成長幫助,是我們無法在以後的幼兒園裡能補回來的。

我們帶過孩子的人,是不是都會有這樣的體會?孩子只要學會了站立行走。這時候的孩子是不是很好動?很難帶。這時候的孩子會有很多敏感期的顯著特點:肯學、記憶力好。如果有相應的正確方法加以引導,是不是對孩子的幫助會更大點?


避免誤區:

有人會說早教有什麼呀,不就陪孩子玩玩嗎?自己也可以在家教啊!

不要看不起早教機構不起眼的一些遊戲活動,其實它都是按照孩子各個年齡段的特點和敏感點而開展的相應的遊戲課程。

是想象教學,雜亂無章與系統、規範教學的區別。

比方說零到一歲,一歲到兩歲,兩歲到三歲,孩子的各個年齡段都有不同的成長需求,早教機構的老師能按照孩子成長不同時段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給孩子施加不同的教育形式,這點不是我們家長想象的那麼簡單。

早教機構的選擇:越正規越有名越好。

全國知名早教:

・■・天線寶寶(價格不菲,適合中高端家庭)

・■・金寶貝(全套美國教程,英語教學)

・■・紅黃藍(本土早教,價格中等)

・■・東方愛嬰(本土早教)

・■・億嬰天使(口碑差,負面新聞多)

・■・多發啦音樂早教(音樂)

・■・創意寶貝(美術為主)

・■・英貝早教(音樂欣賞)

・■・快樂天使早教中心(音樂、藝術、創意、英語)

・■・美吉姆(減肥、鍛鍊身體)

還有積木寶貝、悅寶園、愛樂、紐約國際、新嬰、親親袋鼠、七田真等。


奔奔起跑


要說什麼是最好的早教?

首先我們應該正確解讀什麼叫早教?顧名思義,就是早期的教育,一般是指0-6歲孩子接受的教育。教育並不是指說教,也就是必須是專業的老師,對孩子產生影響的所有行為,都是早教。

早教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無形的影響,就是陪伴人的行為舉止不用可以傳遞,就可以被孩子吸收;一種是科學的引導,就是利用兒童發育規律以及發育的幾大方面比如大運動,精細動作,語言,適應力,認知等科學性的引導。

對於最好的早教,我認為:

1 家長言傳身教:試問和孩子相處最長時間影響最大的是誰?無疑答案是陪伴他的家長,尤其是父母親。早教一定是起始於家庭,迴歸於家庭。所以身為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尤其是身體力行,身教大於言傳。比如你想培養孩子讀書的好習慣,那麼作為家長最好也是一個愛讀書的人,試想自己作為一個成人都不愛讀書,又怎麼能要求孩子一定喜歡讀書?家長是孩子的一面鏡子,複印機,你想培養什麼樣的孩子就讓自己變成什麼樣子?一個原生態家庭對一個兒童影響是根深蒂固,幾乎很難去改變,或者要付出很多,所以家長們注意家庭成長環境,創造一個積極向上,正能量的家庭;

2 教育的方式:孩子的天性是活潑好動,專注力相對差一些,所以要想孩子能吸收更多的知識,需要寓教於樂,把早教融入到生活中,孩子會更容易接受且效果會很好,填鴨式教育已經out了。比如要教孩子左右,那麼平時穿衣服就可以說伸出你的左手,左胳膊,伸出你的右腳右腿等,孩子就不斷強化,知道了哪個是左右。比如孩子穿衣服,可以拿出兩件不同顏色衣服問他,你想穿藍色的衣服還是想穿綠色的衣服?這樣孩子不僅學會顏色,還會做出選擇,以後會有自己的想法。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太多,我從二寶出生後有緣結識了“大J小D”這個公眾號,作者把早教和生活融入得非常好,大家感興趣可以關注。另外“小步在家早教”也可以關注,每天都有幾款在家可以玩的遊戲免費提供。

3 尊重孩子的特點,不強迫: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特點和特長,並不是面面俱到。所以在學習時不能強迫孩子按照別人的意願來,作為家長要善於發現孩子的特長,有意識的引導。

對於是否去上家庭外的早教,如果家庭條件允許,可以去早教中心學習一下,一方面學習早教中心的理念,另一方面可以讓孩子融入集體生活,學會如何和別人相處。如果條件不允許,也不要著急,買書或關注一些公眾號學習在家早教,另外多帶孩子出去玩,和同齡孩子去玩,孩子們其實是孩子最好的認知老師。

孩子的成長過程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急不得,花開有時,你需要做得就是引導,堅持“澆灌”,花總會開的。






佳航媽媽繪本館


0~6歲是幼兒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早教就是成人針對幼兒在這一年齡段的成長特點,給予正確的教育,幫助其開發內在潛能,以便加速幼兒智力的發展,為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形成奠定基礎。早教是成人對幼兒實施的人生啟蒙教育,對其一生具有奠基的意義。"早教'’的重心不在一個"教”字,提前學習多少知識、讓孩子變得多麼聰明並不是早教的重點。 它最大的目的是為寶寶打造一個能夠給予他來自聽覺、視覺、觸覺、嗅覺、冷熱覺等多種感覺刺激的環境,進而豐富孩子的情感、激發孩子對事物的好奇心、引起孩子對知識的興趣、端正思想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幫助他成長為一個更好的人。從媽媽懷胎10月到寶寶出生後的前幾年,寶寶_直處於生長髮育的關鍵時期。 人類各種能力的產生和發展都有一個重要的關鍵期,如果能利用好這一重要時期,我們就更容易獲取相應的能力;而如果錯過了關鍵期,雖然最終還是可以學會,但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〇~6歲是寶寶人生最初的時光,也是最寶貴的一段時光,爸爸媽媽應抓住這一時期對寶寶進行正確的早期教育,充分開發寶寶的智力,這將對寶寶一生的發展產生極為重要的影響。


面前一片漆黑


週末剛報完早教,我覺得最重要的不是別人說的,而是家長對於早機構的知識體系和框架,以及對自己寶寶的瞭解,進而作出決策。

我們前期瞭解了金寶貝和美吉姆,也都參加了試聽。發現美吉姆的整套框架和體系更適合我們的寶寶,也更讓我們接受。

所以,我是覺得沒有最好的,只有合不合適,以及自己認不認可。


自由修行中


早教主要是三歲之前,為集體生活做準備,家長對早教不要抱著是去學知識,那早教是可以上的。

孩子需要適應集體生活,在入園時可以最大程度減輕分離焦慮。


不懂愛的妖精


我不相信什麼早教中心,我覺得那都是市場經濟的一個產物而已。最好的早教應該來自於父母的言傳身教,好的家庭教育比什麼早教都有用。從前沒有早教中心這個東西的時候那麼多的成功人士,那麼多的好孩子是怎麼出來的?所以早教中心不是必然的教育,我更不想過早的把孩子變成學習機器,讓孩子釋放他們自己天性,不要過早的用那些所謂的早教去幹預他們。孩子跟著父母學就足夠了。


胖胖小粘糕


我理解的早教就是帶著孩子玩兒,出門見世面。教孩子學會獨立,自立,尊重和愛。

所謂的早教班,有條件的話還是可以上一上的,只不過要多多關注孩子變化,別沒有起到早教作用,反而把孩子搞出心裡陰影缺乏安全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