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鷗島:修復翡翠心,靜待海鷗歸

海鷗島位於番禺區東郊,是一座由珠三角河流沖積而成的獨立沙洲島。它被珠江主航道和蓮花山水道所環繞,總面積34.61平方公里,海岸線長37.96公里,

為目前廣州南部仍保留有原生態的唯一大型島嶼,被譽為珠三角的“翡翠綠心”,島內河網交錯,擁有“芭蕉河汊魚蝦,小橋流水人家”的獨特自然風貌。

海鸥岛:修复翡翠心,静待海鸥归

航拍海鷗島一角

海鷗島村落開發與發展史,就是一部人類與大自然探索和諧共處之道的歷史。人們在這裡築圍墾殖,興修水林,改造不適應耕種的鹹淡水環境;人們沿海種植紅樹林、營造溼地環境,希望未來有一天海鷗島能重現海鷗翱翔之景。

探秘海鷗島故事,我們要回到它的起點——人的聚居與生產生活。

海鸥岛:修复翡翠心,静待海鸥归

航拍海鷗島村莊

海鷗島上共有四條行政村:海心村、沙北村、江鷗村、沙南村,它們的名字來都源於江河大海,“海”是指獅子洋,“沙”則指沙洲灘塗,“鷗”說的是沙洲上曾飛來成群結隊的海鷗。

這些村落有怎樣的故事?在與大自然打交道過程中,一代代海鷗島民展現了怎樣的聰明智慧?近日,廣州日報全媒體小分隊登陸海鷗島,走進村落,瞭解這座島的發展變遷。

海鸥岛:修复翡翠心,静待海鸥归

漁船駛過海鷗島漁村

三四百年前,來自珠三角各地的一批批疍民、逃荒者登陸這片新沖積形成的沙洲,築圍開發,開啟了海鷗島有人類生活居住的歷史。

島上各自然村落歷史人文普查資料顯示,海鷗島上居民大多是從明朝中後期開始遷入,姓氏繁多,來源地廣,也無大族顯貴,部分為疍民上岸搭寮棚居住。在新中國成立前的數百年,島上不入鄉村建制,沒有村名;無族長或保甲長,也無族譜,四個村現在沒有遺存一間祠堂。

海鸥岛:修复翡翠心,静待海鸥归

海鷗島上沿海灘塗和淺水處種植紅樹林,構築海上“綠色長城”

其中,海心村始建於明萬曆元年(1573),因海鷗島南北圍築圍後,農民為便於耕作,逐漸定居而形成。沙北村的聚居也是連圍成村。明朝初年,這一帶由石樓村的陳姓逐步築圍開發,至上世紀50年代連成一片。沙北村有石沙湧(沙頭)、勾鐮(勾東、勾西)、集興(東、西)、同樂、地玄(景會)、鬼鬥、牛寮7個圍。當時只稱大沙,因該村處大沙之北,新中國成立初期成立農會時定名為“沙北”。江鷗村、沙南村形成也是如此,人們在獅子洋中一片片沙洲上築圍開墾,聚居成村。

小島墾荒記

▪淡水篇:建起水閘對抗鹹水倒灌

海鷗島上有兩條“瀝”(河涌)——江鷗瀝和黃坭瀝,兩條瀝與大海相通,曾經是島內甘蔗船出島通道。

海鷗島屬於大沙田區,每年農曆九月後至次年二月雨水前,鹹海水會通過兩條瀝倒灌入島。在為期半年之久的鹹水期內,植物不能生長,人畜不能飲用水源。

海鸥岛:修复翡翠心,静待海鸥归

海鷗島一處小景

淡水的定期缺乏,成了海鷗島農業生產的第一個難題。江鷗村黨支部書記麥錦明說,1958年9月,村民將江鷗瀝、黃坭瀝頭尾堵塞,後來更是建起水閘,發揮了抗鹹貯淡的作用,鹹水期之前放水入瀝,儲存淡水養魚增收,用於灌溉和農業生產,翌年清明節後再開閘放水。

▪颱風篇:修起海堤反覆修繕加固

淡水缺乏的問題解決了,還有另一大威脅——颱風。地處出海口的海鷗島一直是颱風襲擊的最前線。

“在我記憶中,1983年農曆八月初三那一次最為嚴重,海鷗島堤圍漫頂、出現決堤,低窪地方頓成澤國。農作物受浸,耕牛沖走,房屋倒塌,茅房被毀,大批財物損毀,損失嚴重。”麥錦明告訴記者,為了應對臺風侵擾,從1957年開始,海鷗島村民開始修築海堤,經過四次修繕加固,最初的泥巴石頭海堤,變成了現在混凝土石頭大堤。2010年,海鷗島修建環島路,海堤堤面寬8米,車道寬7米,綠化帶寬1米,混凝土及石頭建造而成,能較好防禦強颱風及洪水的侵襲。

“隨著沿海城市不斷建高樓,現在臺風少了不少,政府對於颱風預警和防禦能力也大大提升,颱風帶來的損失也逐步減少。”麥錦明說。

▪交通篇:連起大橋告別孤島狀態

在老一輩居民口中,海鷗島一直被叫做“孤島”。而這座孤島一直努力謀求與更廣闊大地連通起來,“只有這樣,我們這隻摺疊翅膀的海鷗才能飛起來。”

對於海鷗島居民來說,有幾個時間節點,是他們記憶特別深刻的,這些節點都與連通有關。

1981年,海鷗島通電;1992年10月10日,海鷗島自來水工程竣工,島上村民結束了飲用鹹淡水的歷史;1996年3月8日,改寫孤島命運的海鷗大橋建成通車,改變了海心村只有水上交通的狀況,這座孤島也正式被官方命名為海鷗島,並開始修建環繞全島的海鷗公路;1997年9月10日,市橋至海鷗島專線公交車開通,讓海鷗島更緊密地與番禺連接起來;1998年,海鷗島連上了互聯網。

海鸥岛:修复翡翠心,静待海鸥归

虎門二橋橫跨海鷗島

記者瞭解到,海鷗大橋建成並通車,真正改變了海鷗島的孤島狀態。1996年3月8日,海鷗大橋成功合龍,全長1380米,讓整座島上的村民都沉浸在喜悅之中。“當時,有人建議要收過橋費,我們村幹部和村民都堅決不同意。過橋的都是村民和我們的客人,如果收費,誰還到島上來,我們又該怎麼發展呢?”麥錦明說,由於大家的堅持,終於換了一條暢通無阻的免費大橋。

而在橋開通之前,島上村民想出島一次,要折騰一天的時間。“以前,從我們江鷗村出島,要坐三次船,才能到石樓鎮上。”麥錦明告訴記者,“沒有這條路,海鷗島真是一個孤島。路通,則財通,原來的土地出租就每年每畝三五百元,現在升值為二三千元。農民自身價值也升值了,很多以前遷出去的人,現在都想遷回農村戶口。”麥錦明說。

荒島變身魚米之鄉

既有海鮮又有水果

得益於島上多年來的墾荒改造,海鷗島這座沖積沙洲充分釋放了自己的生產力。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成為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在海心村,今年60歲居民呂金木告訴記者,在番禺,沙北飯、江鷗菜遠近聞名,“整個石樓鎮,都是靠海鷗島種的稻米吃飯。”另一位村民說起一個細節,“上世紀80年代,河涌裡到處是魚蝦,平時煮飯都是先支起鍋生上火,然後再去家門口的小河涌撈一網魚蝦,回來下鍋也不遲。”

海鸥岛:修复翡翠心,静待海鸥归

現在正是海鷗島上釋迦收穫的季節

“海鷗島是廣州南部唯一還保留有原生態的大型島嶼,至今沒有引入工業發展。”石樓鎮工作人員介紹說,海鷗島總面積為4.8萬畝,其中有3.9萬畝屬於基本農田保護區面積,是廣州市水產品、水禽“菜籃子”生產基地之一。數據顯示,2018年海鷗島水產養殖面積約2.8萬畝,水稻、水果、花卉及其他經濟作物種植約1.1萬畝,由於典型的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使其雨水充沛,光照充足,特色農產品生長季長,人工種養殖業發達,灘塗物產豐富,特色農產品眾多:海鷗島麻蝦、風鱔、花魚、巴魚、鱭魚、臘魚、鱸魚、明蝦、竹節蝦、番石榴、木瓜、火龍果、大果甜楊桃等等。

等待海邊樹林長成

來日海鷗回家定居

海鷗島到底有沒有海鷗?不少村民給出的答案是曾經有過。村民為何這樣說,記者在《江鷗村志》找到了證據。

在2005年編撰的《江鷗村志》中記載,上世紀五十年代前,島上人煙稀少,每當春夏耕時,海鷗島上,海鷗成群結隊地在田裡覓食。新中國成立後,全民動員起來興修水利,1957年12月,修築島上四條村東隅獅子洋海堤,全長30.37公里,四村聯堤防禦,在聯堤有前許多海鷗到此覓食,故命名海鷗大堤。1957年,島民堵塞黃坭瀝和江鷗瀝,既抗鹹貯淡,又養魚增收(兩瀝共2800畝水面)。自此,人煙多了,農田水利建設好了,使用農藥多了,海鷗少了,並不斷移居他地,遠走高飛了。

在上世紀60年代初,江鷗村下湧圍(古代江鷗沙尾)南側還有一座土名為“白鶴墩”的山崗,面積約45畝,墩高2~5米,中間一棵百年老榕樹,周邊竹林雜草叢生,每天晚上成群海鷗在此棲身。生產隊播下谷種時,翌日即被海鷗覓食撻壞,重播谷種,它照樣光顧。最後幹部決定,砍掉老榕樹,剷平“白鶴墩”,既保護谷種又擴大稻田面積。

《江鷗村志》中這樣寫道:“自此,成群結隊的海鷗移居遠去,永不回頭。現只有零星的海鷗在海洋河涌水面飛翔覓食,但無處棲身,真可憐,這是人為地破壞生態平衡的後果。”自我警醒反思的聲音出現在一本村志中,令人感佩。

海鸥岛:修复翡翠心,静待海鸥归

海鷗島上沿海灘塗和淺水處種植紅樹林,構築海上“綠色長城”

在眾人眼中,海鷗島的生態環境保護已經做得不錯,但是海鷗島居民仍不滿意。為了更好保護環境,他們採取了多項措施。從1998年開始,石樓鎮和海鷗島四條村在沿海灘塗和淺水處種植紅樹林,構築海上“綠色長城”,到目前僅江鷗村就已種植了300畝。“這幾年,紅樹林的成活率已達到了90%。”一位村民告訴記者。

海鸥岛:修复翡翠心,静待海鸥归

清潔工人用漁網清理江面的垃圾

除了種樹,石樓鎮還組織了一支由50名海鷗島本地村民組成的保潔隊,全年無休地沿海堤撿拾垃圾。番禺區石樓鎮水務所助理工程師陳錦城說,海鷗島處於珠江入海口,上游和獅子洋東側的廢棄物在暴雨和盛行風的作用下來到海鷗島東側,並隨著潮汐現象堆積在堤岸石頭上,目前,日均垃圾收集量仍達15噸。陳錦城呼籲珠江上下游地區共同協作,減少或避免將生活和產業垃圾排入河涌,改善水質環境。

海鸥岛:修复翡翠心,静待海鸥归

海鷗島上的保潔隊全年無休地沿海堤撿拾垃圾

麥錦明說,近年來,江鷗村在上湧水閘下的一百多畝沙灘上,種植了各類樹木,命名為“江鷗沙公園”。“現在,每年年底魚塘放幹水、曬塘的時節,會飛來很多白鷺啄食漏網之魚,等沿海紅樹林和溼地景觀慢慢長成,等那裡樹木成林,海鷗定會成群結隊返回老家定居。”

統籌:廣州參考·廣州日報記者 餘駿揚

文:廣州參考·廣州日報記者 肖桂來

圖:廣州參考·廣州日報記者 李波

視頻:廣州參考·廣州日報記者 李波、羅知鋒、汪式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