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和珠三角哪個綜合實力強?

願做菩提那朵蓮


長江三角地區是長江入海之前的沖積平原。是中國第一大經濟區;是中央政府定位的全國綜合實力最強的經濟中心;是亞太地區重要國際門戶,全球重要的先進製造業基地;中國率先躋身世界級城市群的地區。

長江三角地區包括上海市、江蘇省和浙江省,區域面積 21.07 萬平方公里,佔國土面積的2.19%。其中陸地面積186802.8平方公里、水面面積23937.2平方公里。

珠江三角地區是有全球影響力的先進製造業基地和現代服務業基地;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主體區域;是全國科技創新與技術研發基地,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南方對外開放的門戶;是帶動華南、華中和西南發展的龍頭;是全國人口集聚最多、創新能力最強、綜合實力最強的三大城市群之一。

世界銀行報告顯示,珠江三角地區將要超越日本東京,成為世界人口和麵積最大的城市群。

珠三角九市攜手港澳將要打造的粵港澳大灣區,是與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日本東京灣區並肩的世界四大灣區之一,是已建成世界級城市群。

長三角的發展和珠三角的發展總體來說不分伯仲,對於我們國家來說都是幸事,對於世界經濟的發展也是有益的!







貓眼睇世界


最不能比綜合實力的,就是拿珠三角和長三角比綜合實力,慘不忍睹!

如果比一比某些個例指標,珠三角真有超越長三角的可能,比如比一下口岸,比一下進出口等等,不過也只限於人均。

但是比起綜合實力,對不起,珠三角恐怕只有三分之一的長三角!一個一個比都是這樣!

長三角起碼25座城市人均GDP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珠三角就七座。

長三角23所211高校,珠三角4所。五分之一都沒有!長三角32所一流學科高校,珠三角五所,六分之一都沒有!

長三角八座城市通了地鐵,珠三角四座,兩倍!

長三角6座機場吞吐量過千萬,廣東3座,也是兩倍!

長三角中國第一大港寧波第二大港上海第三大港蘇州合計吞吐量已經23億噸,是珠三角的三倍有餘!

長三角銀行存款近40萬億,廣東省21萬億,也是兩倍!

幾乎任何指標都是兩三倍以上!怎麼比?


武大東湖


不言而喻,當然是長三角。

珠三角,9個城市,長三角,26個城市,真的不好比較。

從規模上比,9城比26城,珠三角頭籌完勝,還有一個香港沒有計算在內呢。

可明天呢?從長遠發展看,肯定是長三角更有後勁和韌勁。上海港加寧波港的吞吐,世界第一,足見長三角的力拔千鈞。核電,衛星,軍艦,大灰機,可見長三角的輕重工業的均衡,科技的先進。

南大浙大,復旦交大,彰顯教育資源的雄厚;醫療衛生,更是名醫學院疊出,不勝枚舉……十強縣級市,江浙佔七七八八,向西聯漢渝,向北有齊魯,出海接日韓,江浙滬徽都攪到一起了,極具合縱連橫巨大的經濟空間。

反觀珠三角,改開走先,九城豪邁,單省打破萬億美元,獨領風騷,至今無人能及啊。如果加上香港,更是如虎添翼,誰都忌憚敬佩。

問題來了,後勁韌勁呢?

不夠縱深的珠江流域,東南丘陵和雲貴高原的隔阻,長江流域的狙擊,限制了廣東擴張的步伐。單一的日用普通工業的過剩,算上兩廣人口基數的乏力,必須突圍,又知向誰邊?

無意貶低揚棄,只是客觀分析短長,好像還是長三角的前程寬大康莊一些吧。

近代中國,無論政治經濟,開風氣之先,每每是珠三角;而最後重心,往往實錘在長三角。也許是珠三角重商講實利,長三角講究工商兼顧,長三角更加綜合些吧 😄


鋼的花


其實GDP只是生產規模,在當今產能過剩的世界上攀比GDP意義不大,最重要的經濟指標是財政盈餘也就是創造財富的數量,從這個指標來看長三角是大大優於珠三角而且差距逐年擴大,從2017年起一個上海的財政盈餘已超過廣東全省(包括深圳),上海的就業人員與深圳相同,但創造的財富是深圳的五倍,並且差距越來越大!




遊客154130789


長三角就像慕容復,會會各種武學,每種都在一般人之上,到雜而不精,大而不強。珠三角就像喬峰,就會集中武學,但都練到極致。長三角和珠三角比較,就像慕容復和喬峰比較,誰更強?


hclwj1314


大並不代表強,長三角三省一市,珠三角只是廣東的9個市(廣東省有全國最多的市23個),珠三角人均地均,產業結構,生態環境等遠超過長三角,當然是珠三角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