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長江以北的南通人,到底算南方人還是北方人呢?為什麼?

南通資訊站


中國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線在秦嶺、淮河一線,也是氣候上的0度分界線,就是說秦嶺、淮河以南,氣溫很少低於0度了,冬季河水不結冰了。

但是,地理分界線劃分的南方、北方,和南方人與北方人完全是兩碼事。誰能設想,一條分界線就能把南、北方的人完全分開。北方人越過了分界線,就成了南方人?😂😂😂南方人越過了分界線就成了北方人?😂😂😂

其實,南北方分界線的意義,更重要的是表現在氣候上。而區分南北方人的標準是語言、飲食、和風俗習慣,居住在分界線以南的也可能是北方人。真正區分南北方人的分界線,應該是長江。

比如蘇北,無論是從人的體形還是語言,都屬於北方人。蘇北人說話,北方人是可以聽懂的。而上海人說話,北方人完全聽不懂。劉邦、項羽都是蘇北人,有誰會認為力撥山兮、氣蓋世的項羽是南方人嗎?包括南京話,說話語氣都很硬,與軟綿綿的吳語完全不同。

類似的還有安徽北部和湖北北部,無論是從飲食還是語言,都是北方特徵,與長江以南完全不同。同為一個省,長江以南和長江以北的人,互相聽不懂。

所以說,江淮之間的人,雖然在地理上屬於南方,但是在習慣上還是北方,是北方人。是北方人向南方的遷徙,他們的體型、語言、飲食習慣,與山東、河南等中原地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所以說他們是北方人,起碼是更接近北方,而不是南方。



孤獨不孤單在抽菸


除南通下轄啟東,海門有一小部分區域位於崇明島上,南通整體位於長江以北。

以長江為線劃分的話,南通可以稱為江北。

以淮河為線劃分,那肯定屬於南方。

準確講,南通的定位應該是蘇中地區,揚泰南三市整體位於江蘇中部,這裡發生了蕩氣迴腸的蘇中七戰七役,海安市有建築類比較知名的蘇中建設集團等等。

南通方言較多,主要為三類,啟東海門方言和崇明,上海一帶差不多,市區及通州片區方言差不多,北三縣以及周邊的東臺,姜堰,泰縣差不多。

方言的近似,也是生活習性的一種反映,南通人飲食以大米為主,麵食較少,南通沒有供暖,南通人相對比較平和,很少有一言不合就開乾的霸氣。


南通晨陽水漆


看,上海老孃舅是俺南通海門人。



顧傑6642


我們南通啟東當代就是江北人沒什麼不好啊,我常聽老一代人只要外地人口音不是啟海口音就稱他們是江北人,我是上過學並只道我們啟的地理位置實際是江北,通過了解,啟東成陸歷史不長,解放前,一個個小沙丘,潮漲浮現、潮落吞沒,漫漫長江上游江水夾帶著大量泥沙因到了江海水流止慢、泥沙淤積成陸,潮退後大片沙洲浮出水面,我們的祖先地主有崇朋太倉句容南通東臺來此墾荒造田,因此基本屬崇明島縣管轄崇明太倉句容屬於江南口南通東臺是蘇北口音,所以後來在啟東只要不會說崇啟海話一概稱異己者為江北人,啟東老人認為蘇北人西北人窮,確實是在我兒時來啟東要飯的都說安徽河南水災了,啟東歷史確實沒有水災的。


澎拜54


我是南通人,父親祖籍上海,是太爺爺那輩三四十年代遷過來的,母親祖籍江陰,上山下鄉那會隨外公全家到通州農村,後移居南通市區。我身高超全國均值20cm,豆漿喝甜的,豆花吃鹹的辣的,去重慶吃火鍋要點重辣的鍋底,湯圓不吃肉餡的只吃甜的,酒量一斤半,冬天氣溫不低於-5度不穿秋褲,雖然整個冬天低於-5度的天氣也就一週左右。只會說南通話和普通話,但能聽懂南通所有方言,上海話完全懂,包括俚語俗語,蘇錫常的話基本能聽懂。所以從我的角度來看,南通算是南北方過渡區的最南端吧(我一直覺得江淮全是南北方的過渡區)。


MrBiN爺


我是南通人,但住的小鎮離泰州近。南通屬於江北,一直被蘇南人瞧不起。殊不知很多人祖輩都是江北過去的。南通應當屬於南方,按地理位置來說肯定是。沒暖氣冬天既溼冷,得風溼病關節炎的的人很多。我小時候常去山西,老覺得自己是北方人,覺得北方人特親切。去洪洞大槐樹一看,大多數人都由那裡遷徙而來。南方北方有什麼要緊



亡靈leo


南通位於江北沒錯,但是南通人是南方人。

因為中國的南方北方並不是以長江為界的,而是以秦嶺大巴山淮河為南北分界線。不僅南通是南方人,再北一些的鹽城、淮安都是南方人。

如果南北方以長江為界,武漢、重慶、南京是南方還是北方城市?難道漢口漢陽、江北渝北、大廠六合就是北方?而武昌、巴南、南京老城區就是南方?那不是笑話!

南通是如假包換的南方城市!南通人是南方人!


武大東湖


根據地方誌的記載 南通人很可能是蒙古屠揚州城的那幫人駐紮在通州 所以南通話跟周邊的方言格格不入 南通人算北方人嗎?哈哈


晨風依舊12


南通方言接近蘇北方言 啟東海門方言接近江南方言


手機用戶5719744948


南通應該是現在新定的名詞:蘇中。他們的口音有吳語音。和北方相差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