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日軍名將阿部規秀是被什麼擊斃的?

樊慧鑫


嚴格來說並不能說是被擊斃,因為阿部規秀是被迫擊炮打死的,只有槍打死的才有擊斃,這門迫擊炮現在還陳列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它見證著中國軍人在艱苦條件下抗戰創造的奇蹟。

抗日戰爭是一場艱苦卓絕的戰爭,在長達14年的抗戰中,中國幾百萬軍死於日本的侵略中,由於雙方國力上的差距,中國軍隊對日軍造成的傷亡有限,而我軍擊斃的日軍高級軍官更是少之又少,據統計在抗戰戰場上被擊斃的日軍少將以上軍官不過五十人,其中很多少將還是死後被晉升的,像李雲龍打掉日軍華北觀摩團,1個少將,幾個大佐那是不可能的。

因此,阿部規秀的擊斃,極大的鼓舞了中國軍隊的士氣,接下來,縱橫就來講講阿部規秀被擊斃的過程。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我軍成立了晉察冀軍區,創建了晉察冀抗日根據地,這是我軍開闢的第一個敵後根據地,對於日軍來說是極為惱怒的,尤其是我軍在後方對日軍進行的侵擾,使日軍的進一步侵略計劃極為危險,因此在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後,日軍就把進攻的重點放到了敵後根據地。

在多次挫敗了日軍的掃蕩後,1939年10月日本華北方面軍調集兩萬人,再次對晉察冀抗日根據地進行掃蕩,其中就包括日軍蒙疆駐屯軍最高司令兼獨立混成第二旅團旅團長的阿部規秀,當時阿部規秀剛剛晉升中將,在日本軍界享有“名將之花”的稱號,早年畢業於日本陸軍大學,被稱為山地戰專家。他擔任這次北線掃蕩的總指揮,並且率領一直兩個大隊1500人企圖對我晉察冀第一軍區主力進行打擊。

我軍打算藉助有利地形,將日軍引入山谷中,然後進行埋伏,在日軍毫無察覺的情況下,我軍集結了數千人的部隊,當阿部規秀的部隊進入埋伏圈後,我軍開始對敵人進行攻擊,由於突如其來,日軍並沒有防備,因此造成很大傷亡。

隨後我第一團團長陳正湘在望遠鏡中發現一個日軍指揮官,判斷人可能是日軍高級指揮官,因此指揮炮兵連對該目標進行炮擊,幾個炮彈之後,連同阿部規秀所在的指揮部一塊被打掉了,阿部規秀身中多處彈片,三個小時之後不治身亡,我軍打掃戰場發現了一件黃呢子大衣和一把有銀菊花的軍刀。

在此戰鬥中,我軍擊斃日軍900多人,給日軍造成重創,掃蕩計劃破產,而那把炸死阿部規秀的迫擊炮成了歷史榮耀的見證。

阿部規秀的死震驚了日本政府,當時日本報紙報道,自日軍成立以來,中將以上軍官沒有死在戰場上過,阿部規秀斃命20天后,骨灰被運回東京,日本政府為阿部規秀下半旗致哀。日本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多田俊發出了“名將之花凋謝在太行山上”的哀嘆。


史論縱橫


  它是一門普通的迫擊炮,因為我軍在二戰中用它擊斃了日軍阿部規秀中將也出名,如今這門迫擊炮被陳列在抗日戰爭紀念館裡。

  阿部規秀,1886年生於日本青森縣,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最早在關東軍服役,1937年8月,晉升為關東軍一名旅團長,駐守黑龍江省。1937年12月,升為日本陸軍少將。1939年,升任日軍第2混成旅團旅團長,1939年10月2日,升為日本陸軍中將。

  1939年10月下旬,華北方面日軍調集2萬多人,對晉察冀地區展開了冬季大“掃蕩”,11月2日,日軍第2獨立混成旅團1500多人,從淶源出發,兵分3路向水堡、走馬驛、銀坊方向進軍,企圖尋殲我軍指揮機關和部隊。

  我軍決定殲滅進攻銀坊的這股日軍。於是,我軍一部分人進入雁宿崖設伏,另一部分擔負牽制和誘敵任務。還有一部分人為預備隊。

  激戰中,我軍成功將這股日軍引入了包圍圈。經過一番激戰後我軍將日軍全部殲滅。

  我軍這次成功的伏擊戰徹底激怒了日軍名將阿部規秀,隨後阿部規秀親自率領第二混成旅團其他人向我軍展開了瘋狂的報復行動。

  1939年11月5日,我軍將阿部規秀的部隊引入黃土嶺一帶,隨即我軍展開了大規模的反擊行動,兩軍在這個地方展開了長時間的拉鋸戰。

  日軍的指揮部設在黃土嶺的一個小村莊裡,這個時候一大群日軍高級指揮員,站在一座獨立的院落裡,指揮前線的日軍進行作戰。

  當我軍指揮員發現這個重要情況之後,命令迫擊炮兵對日軍展開了攻擊,其中一發炮彈正好落在一群日軍指揮官中間。阿部規秀就在這中間,阿部規秀當場被炸成重傷,幾個小時後死去,他的震驚整個日本軍界。


歷史救生圈


阿部規秀死有餘辜,據他死時指揮作戰時佔用的小院的主人,也是目擊者回憶,他死的非常蹊蹺。迫擊炮像長了眼睛似的,專炸他,別的人安然無恙。

阿部規秀1886年出生於日本青森,是受日本軍國主義影響深入骨髓的日本軍官,擅長運用新戰術和打山地戰的專家,有“名將之花”之稱。

事情發生在1939年。日本侵略軍以“鐵壁合圍”的攻勢進軍晉察冀抗日根據地。一支號稱“勁旅”的精銳部隊由阿部規秀率領。日軍吃了兩回敗仗後,惱羞成怒,10月底,阿部規秀率領1500人來報復。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下令部署,誘敵東進,集中兵力在黃土嶺一帶圍殲日軍。

11月7日,一團團長陳正湘看望遠鏡發現,在100米遠處不斷有敵人出入一個小院。他果斷判定這是敵軍的指揮所。命迫擊炮連上來。很快,18歲的李二喜攜帶火炮趕到,定向、發射,一聲令下,李二喜瞄準目標,轟一聲,在小院炸開了。隨後,他又調整炮位,將剩下的兩發打出。

開炮的人並不知道,不可一世作惡多端的阿部規秀正死在他炮下……後中方從日本電臺得知阿部規秀“陣亡”在黃土嶺,李二喜擊斃阿部規秀的消息這才傳遍晉察冀軍區,他由此獲得“神炮手”殊榮。

李二喜在韶關時留影(佩槍為聶榮臻親自獎勵)

老照片


1939年11月7日,日本陸軍中將、侵華日軍華北方面軍駐蒙軍第二獨立混成旅旅長阿部規秀在河北淶源黃土嶺被八路軍擊斃。據軍史資料記載,阿部規秀指揮所遭八路軍迫擊炮炮擊,阿部規秀當時正在屋內,被炸開的彈片劃傷,經搶救無效,當晚身亡,擊斃阿部規秀的八路軍炮手名叫李二喜。

1939年11月3日,阿部規秀手下的一個步兵大隊在河北雁宿崖一帶遭八路軍伏擊。日軍大約有500人左右,裝備優良,作戰能力極強;但打伏擊的八路軍有3000多人,並且居高臨下,佔據了有利地形。在這種情況下,日軍最後除了大隊長等幾個人逃跑外,整個大隊幾乎全軍覆沒。八路軍繳獲了迫擊炮6門、機槍13挺、步槍210支、騾馬300匹,還有其他軍用物資大宗。

這次伏擊戰讓阿部規秀極為惱怒,馬上指揮部隊前來複仇。11月7日,阿部規秀部與八路軍遭遇,雙方隨即交火。

據《我的抗戰》一書記錄,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一團發現遠處山包上一處獨立院落有許多日軍軍官出進,估計此處可能是日軍指揮所,團首長於是命令炮手李二喜對其射擊,李二喜連發兩炮,都擊中小院。

八路軍指戰員包括李二喜當時都不知道這座小院正是阿部規秀的指揮所,更不知道被稱為日軍“名將之花”的阿部規秀已死於李二喜的炮彈之下。後來聽日本廣播,才知道阿部規秀已被我軍炸死。阿部規秀是抗戰以來八路軍擊斃的最高級別日軍將領,在國內外影響極大,日本《朝日新聞》曾專門刊文《名將之花凋謝在太行山上》。

多年以後,崔永元採訪了那座小院的主人陳漢文,陳漢文指著院中一個地方說:“八路軍的炮彈,就打到這兒了。”他還指著屋裡一個地方說:“阿部規秀坐在這裡,就死在這兒,我親眼目睹啊!就這麼躺著,仰在這兒。”

擊斃阿部規秀的李二喜1952年專業到廣東韶關某單位工作,解放初期,粵北一帶常有敵特匪徒活動,上級出於對李二喜安全考慮,要求他保守秘密,不要張揚打死阿部規秀的事情。後來,李二喜本人也將名字中“喜”改為“璽”。李二喜擊斃阿部規秀的事蹟直到2005年才廣為人知,2010年3月26日,李二喜在廣東省韶關粵北醫院去世,享年89歲。


民國年間那些事


阿部規秀之死有兩說,一是被八路軍迫擊炮炸傷後死去;一是受傷後被八路軍戰士擊斃。前說最為廣泛。

擊斃阿部規秀的迫擊炮

阿部規秀,日軍高級指揮官,1886年出生於日本青森縣。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自幼受日本軍國主義侵略擴張思想影響,激進的戰爭狂人。在日本陸軍無任何背景下由軍功累積提升至陸軍中將,被日本國內譽為“名將之花”。



1938年10月,原華北方面軍駐蒙軍獨立第二混成旅團旅團長常岡寬治被八路軍在河北省廣靈縣境內的張家灣擊斃後,日本軍部派擅長山地戰的阿部規秀接替常岡寬治旅團長的職務。

1939年秋,阿部規秀率獨立第二混成旅團參與了對北嶽山區的“秋季大掃蕩”。在八路軍晉察冀軍區誘敵、各個擊破的反掃蕩方針下損失慘重,最後被包圍在黃土嶺。在激烈的交戰中,八路軍發現了阿部規秀指揮部,遂用迫擊炮轟擊,阿部規秀腹部和腿部中彈,傷重不治,於3小時後死亡。

擊斃日軍中將級高級指揮官,這在華北戰場、在中國人民當時的抗戰史上都是第一次。極大的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鼓舞了抗日軍民的士氣和信心。


南方岳


阿部規秀是被八路軍的李二喜同志用迫擊炮擊斃的,四發炮彈就結束了這位日本中將的生命,是抗戰以來八路軍擊斃的日軍最高將領。

阿部規秀簡介

阿部規秀在日本國內被稱為是“名將之花”,傳聞他更是“新戰術”和“山地戰”高手。

《亮劍》中李雲龍遇到的山本特工隊就是新戰術的實際運用。

但要說阿部規秀是山地戰高手吧,也不見得,因為他敗在了我們的楊成武將軍手裡,恰恰就是他最擅長的山地戰。

事件背景

抗戰時期,日軍就喜歡對咱們的抗日根據地進行掃蕩,阿部規秀也派出了一支大隊,但是這支隊伍呢,被八路軍全殲了。

那時他剛升中將,手底下一支大隊沒了,就很氣憤,帶著人馬沿原路去追,但是八路軍的人影都沒見著,一氣之下把民房都給燒了,再繼續前進,又撲空了。



擊斃過程

這次阿部規秀到了一個叫黃土嶺的地方,八路軍也運用了一點心理戰術:

阿部規秀在前兩次撲空後,肯定氣急敗壞,恨不得把八路軍大卸八塊,於是八路軍就利用這點,派出一小隊去引誘他,阿部規秀竟然上鉤了。


在八路軍的層層誘敵之下,阿部規秀進入了黃土嶺包圍圈,在經過偵察兵的一番偵察後,終於發現了阿部規秀的指揮部,我們的李二喜同志用迫擊炮發射了四枚炮彈,阿部規秀被炸重傷,失血過多而死。

抗戰影響

阿部規秀是抗戰以來,八路軍擊斃的日軍最高指揮官,極大的挫敗了日軍的士氣,日本司令官都哀嘆道:名將之花凋謝在太行山上。

同時,阿部規秀的死也鼓舞了中國軍隊,士氣高漲。並且阿部規秀也成為李二喜同志成名的墊腳石,他被授予“神炮手”殊榮。

路過的看官點個贊再走呀ο(=•ω<=)ρ⌒☆


歷史先森


三年前,有書君在北京豐臺區盧溝橋畔宛平城抗日戰爭紀念館參觀時看到一臺二十式82毫米迫擊炮,講解員向我們介紹說,這就是八路軍擊斃日本中將“名將之花”阿部規秀的那臺迫擊炮。

這臺迫擊炮是南京的金陵兵工廠生產的法國布朗德式迫擊炮的仿製品,屬斯托克斯式戰壕迫擊炮樣式,在八路軍大刀、長矛加步槍的武裝設備中,它可算得上是堅兵利器。

我們一邊欣賞著這擊斃阿部規秀的大功臣,一邊聆聽著講解員繪聲繪色地講解當時迫擊炮立下赫赫戰功的情形。

1939年11月7日,司令員聶榮臻決定在黃土嶺集中兵力圍殲日軍,楊成武部就駐守在黃土嶺一帶,準備伏擊日軍。

一團長陳正湘在黃土嶺觀察地形時,望遠鏡裡出現了一個小院,院中好幾個挎著戰刀的日本軍官穿梭似的來來往往,院落後面的小山包上站著幾個形跡可疑的日軍,用望遠鏡到處張望。

陳團長敏銳地判定敵人的臨時指揮所就設在那座小院裡,觀察所就設在小山包上。

陳正湘團長當即立斷調迫擊炮連上山。迫擊炮射手李二喜聽從命令,迅速地調整炮位,向對面山坡的小院連發兩枚炮彈,炮彈在小院內爆炸,炮聲震天,火光閃閃。

接著李二喜眼疾手快又一次調整炮位,又連發僅剩的兩枚炮彈,炮彈不偏不倚正中小院後的屋頂,房子應聲倒塌了大半。

緊接著只見一群日軍抬著一個傷員,連滾帶爬地向山坡下撤走了。

後來,聶榮臻在日廣播電臺中聽到日軍旅團長阿部規秀中彈去世的消息。這才知道李二喜四發迫擊炮炮彈立下了汗馬功勞——擊斃了53歲的日本山地戰專家阿部規秀。

據當時院子中的倖存者陳漢文介紹,阿部規秀當時被炮彈炸傷腹部和雙腿,血肉模糊,被一群嘰哩哇啦亂叫的鬼子抬著,驚慌失措地狼狽逃走了。那炮彈真是神了,像長了眼睛一樣專挑那個日本軍官炸去,同在院中另一邊的我卻毫髮無損。

阿部規秀是二戰中八路軍擊斃的日軍最高級別的將領,這也是這臺二十式82毫米迫擊炮擊斃的日軍最高將領。

這種迫擊炮輕便靈活,不用構築陣地,一個人都搬得動,操作簡便,號稱“抗日第一利器”,在中國長達14年的抗日戰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有書博物館


日本混成旅團長阿部規秀中將是在掃蕩中,被包圍後,遭共軍的一發迫擊炮打死的。他是死在抗日戰場上的第一位日軍中將。


阿部規秀1886年出生,1907年從陸軍士官學校畢業,是蔣介石和何應欽的學長,也是日本陸軍中從底層一步步上升的實力派。“名將之花”並非浪得虛名。1937年晉升陸軍少將,調任關東軍第一師團步兵第一旅團旅團長。1938年接任獨立第二混成旅團旅團長,1939年10月2日晉升為陸軍中將。

基本就在晉升之時,阿部規秀正參與日本對北嶽山區根據地的大掃蕩,獨立混成第二旅團是主力之一。1939年11月3日,其下屬第一大隊600餘人在雁宿崖峽谷被八路軍主力包圍,大部被殲。

阿部規秀大怒,親率第二、第四大隊1500餘人猛撲過來報仇。11月7日,又被八路軍六個團主力包圍在黃土嶺。日軍被壓縮在上莊子附近約5里長、百餘米寬的山溝裡,優勢火力無從發揮,幾次突圍都被擋住。到下午16時許,已傷亡過半,亂作一團。

這時候,八路第一團團長陳正湘、政委王道邦接到報告,發現一個叫教場的小村莊附近,有日本軍官在一座獨立院落出沒。於是二人命令迫擊炮連轟擊。楊九祥連長在目測距離800米後,命令18歲的炮手李二喜開火。4發炮彈均在小院裡爆炸。

其中一發炮彈飛至阿部規秀身邊,時其右腹部及雙腿受傷。阿部規秀不愧是名將之花,忍痛大聲疾呼:‘我請求大家堅持’。然後俯首向東方遙拜,最後說:‘這是武人的本分啊。’3小時後,斃命。

李二喜做夢也想不到自己瞎貓撞死耗子打死了阿部規秀。要知道抗戰這麼多年,死在中國的日本中將以上軍官只有10多個,其中在戰場上直接擊斃的,阿部規秀是第一人。

之後,由於8日日軍數千援兵接近黃土嶺,聶榮臻下令撤退,避免落入包圍圈。不過,被圍的1500多日軍已經傷亡過半。

至於炸死阿部規秀的迫擊炮,現在可以在博物館中看到。



巴山夜雨涮鍋


  阿部規秀是被迫擊炮彈炸死的。

  阿部規秀充其量不過是一名經過德國山地專業培訓的日本軍官而已,其作戰水平根本不配“山地戰專家”之名,更談不上是什麼二戰名將。在山地作戰遭敵伏擊的情況下,作為指揮員,既不搶佔高地制高點,也不區分兵力實施突圍,而是急於把指揮所開設到位於半山腰的獨立明顯地物,豈有不被斬首之理?

圖示:日本《朝日新聞》對阿部陣亡一事的報道

  由此可見,由書本知識向實戰能力轉化,尚需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德國人給阿部規秀灌輸的山地戰知識並非毫無用處,至少使其由一名駐屯軍指揮官,被火線提拔為手握兵權的中將旅團長。但是,就憑這點兒知識,竟敢到中國的太行山上揚名立萬,則完全是不自量力、異想天開。其結果是,必將以身家性命為學費,接受中國人為其準備的山地戰“培訓”,而“培訓”的主辦方,正是我英勇的八路軍。

圖示:當年擊斃阿部規秀的功勳迫擊炮,目前陳列於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1939年11月4日,日本華北方面軍獨立混成第二旅團旅團長阿部規秀,在獲悉其下屬躚村憲吉大隊被八路軍全殲的情況下,率部前往山西淶源縣白石口鎮實施報復性“掃蕩”。7日15時許,該部日軍進入八路軍在黃土嶺地區預設的伏擊圈。經短暫交火後,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一團團長陳正湘通過望遠鏡發現,在前方半山腰處有一戶農家院落,數名穿著黃呢子大衣、佩戴指揮刀的日本軍官在院子門口進進出出,遂判斷此院落應為被圍日軍的臨時指揮所。於是,陳團長向炮兵連長楊九坪指示目標,楊九坪經目測距離後,向團長報告:“表尺距離800米,符合射擊條件,保證完成任務!”

圖示:八路軍迫擊炮分隊

  隨後,炮兵連長楊九坪和炮手李二喜,操作82毫米迫擊炮先後對該目標發射4發炮彈,其中前兩發為試射,炮彈落於院牆西、南兩側10餘米;第3發在院子中央爆炸;第4發命中院內房屋,炮彈砸穿屋頂,徑自落入屋內爆炸。據說,當時阿部正在桌前查看地圖,炮彈在桌旁一米處爆炸,頓時彈片橫飛,右腹部和腿部多處中彈。3小時後,身負重傷的阿部因失血過多不治身亡。

  這名惡貫滿盈的侵略者終於接受了來自中國人民的正義審判!


慕什塔戈


阿部規秀日本陸軍中將,於1939年11月7日,在黃土嶺伏擊戰中,被八路軍的炮兵營迫擊連炮擊中,右腹和雙腿受傷過重而死亡的,而擊中阿部規秀的正是有“神炮手”之稱的八路軍戰士李二喜,這也是抗戰以來擊斃日本軍銜最高的軍官。

阿部規秀,被日本人稱之為“名將之花”,所謂的“名將之花”便是雙手沾滿中國人民鮮血的劊子手,死不足惜。阿部規秀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也是當時日本唯一一個接受德國山地專業軍事培訓,並且以滿分畢業的軍官,有“山地專家”之稱。

阿部規秀統領的日本獨立混成第二旅團,是日軍中的精英部隊。阿部規秀個人能力很突出,極其冷血和殘忍,善於進攻,軍事指揮能力很強。他所率領的部隊,到任何一個地方國民黨部隊均被消滅,在日軍中可算是常勝軍,關東軍都以進他的部隊服役而倍感自豪,作戰風格跟李雲龍很相似,但阿部規秀手段極其殘忍,從不留俘虜。對於手下士兵,沒有命令絕不允許後退,否則給與分屍和焚燒,還不允許其自殺。這樣的一個惡魔,一個迫擊炮,便宜他了。

阿部規秀是日本最典型的軍國主義狂熱分子,部隊所到之處都實行所謂的“三光政策”,其外號為“殺人狂魔”,據統計,能查到他抹掉的村莊不少於五個。這個狂魔死後,日本悲歌頌舞,被日本授予勳一等旭日大綬章。對於日本來說,寧願要一個師團換取阿部規秀,因為當時的中國戰場山丘地帶為主的戰場不少,少了一個“山地專家”,對日本造成嚴重的影響,這也是阿部規秀晉升最快的日本將領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