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車為什麼不好賣

對比國內現在主流的汽油乘用車,柴油汽車有數不清的優點:

是皮實耐艹:路邊隨便一個池塘裡裝點水就能當冷卻水的;

用車便宜:同排量的汽油和柴油車,後者油耗所需的費用要低20%;

保養方便:不用換火花塞、冷卻液,稍微懂點保養常識自己就能在家DIY;

安全性好:柴油不像汽油那樣容易揮發,即使出現事故,也不容易起火造成二次損傷。

說到這,很多人可能要反駁,柴油車噪音大,振動大,高速性能不行,油品不過關,汙染還大等等,看完本篇後,你對此或有新的見解。

實際上,這一點確實是柴油發動機相比汽油發動機的一大特徵。柴油發動機因為額定轉速範圍相對較低,且低轉速就能輸出大扭矩,所以在低轉速下就會有比較強勁的動力,此外因為柴油的燃燒比較緩慢,所以比較難以拉高轉速。這些特徵都是可以通過各種新技術加持得以緩解的,並非柴油發動機的天性,歐洲廣泛流行的柴油車,其在震動控制上完全不輸汽油車,而在高速性能上雖然不如汽油車那麼彪悍,但也完全能夠滿足家用需求。

至於汙染嚴重,更是扯淡!

黑煙大不是汙染大!黑煙大不是汙染大!黑煙大不是汙染大!

我們能看到,柴油車一旦高負荷運行,排氣口就會冒黑煙,而汽油機則不怎麼能看出來,很多人以此認為柴油汙染更嚴重,這是偏見!實際上,柴油排放除了顆粒物(黑煙)就剩下一點微量的二氧化硫,四乙鉛(與油品有關),靜電吸附就能搞定;而汽油排放則包含了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含鉛物質...不同技術水平的汽油引擎汙染物含量差距也很大,而且因為汙染物太複雜,處理起來也相當麻煩,三元催化等黑科技都是針對它弄出來的。

還有油品問題,可以說一定程度上是政府故意為之,油品的提升並不存在多少技術性難題,但整車上並鼓勵推廣柴油乘用車,所以也就沒有提升油品的必要。

柴油發動機在國內遭受冷遇,最關鍵是國家政策導向問題。

作為石油分餾的一種產物,從產出我們就能發現,每年國內的汽柴油產量基本相當,其中汽油主要供給各種商用車、乘用車,而大部分柴油都進了重卡、工程機械、農用機械的油箱。說白了,對國家來說,柴油是非常金貴的重工業動力源泉,乘用車你想用?抱歉,還沒輪到你們!

再者,雖然柴油在排放上有優勢,歐洲各國也因此早就大力推廣柴油引擎,但中國目前已經過了這個階段,現在什麼車最火?新能源啊!何必費勁再推廣什麼柴油車。

生產層面上,柴油的生產成本高於汽油,且需求量大。

在複雜的石油產業中,柴油產量約等於汽油的兩倍,但這麼多的柴油其實是由汽油催化裂解出來的,純物理分層過濾出的柴油遠遠少於汽油。所以柴油的工業成本實際是高於汽油的,而且其質量與催化裂解技術有關,油品不過關由此而來。

顯然,國家對柴油的需求量很高,物理層面上的分餾完全達不到要求,還得通過化學手段催化製造,這麼大成本搞出來的金貴東西,哪是私家車想用就能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