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真的很可怕嗎?

Mip網易遊戲


死可怕嗎!不可怕,因為人固有一死。唯一害怕的,不是壽終正寢,而是意外離世。

有生就有死,這是從出生開始就知道的人生結局。

小時候,當看到親愛的外婆躺在那個小小的棺材裡面的時候,當時就知道外婆在睡覺,也許睡一覺就可以起來, 但是這一覺卻在之後的歲月中,只能靠照片來想念,那時候的我對死有了一種認知。之後就一直讀書工作,身邊的親人也都健康的活著,所以死亡於我而言,只是一個概念的詞。

到後面慢慢的長大,看著身邊的人因為各種事情而離世,其實我發現,死可怕,不可怕,但是唯一可怕,只是你死亡的方式,因疾病,意外.......

就如我身邊的親人突然離世,我害怕.....

害怕突然就剩下自己一個人,

害怕到處有你的影子,而找不到你

害怕這一生,我還這麼長

對於死亡,我只想說,珍惜自己和身邊的人!不要去管著那些死亡,人能活多久,誰又能知道呢!


大海不只是水


雖說死是每個世人的結局,但是認真想想起來還是很可怕的。面對死亡,生者和死者同樣害怕。

有很多原因會導致死亡,最平和的應該是自然老死。即便如此,自然老死的人在彌留之際也會捨不得人世。

我們村裡,有位老人活到八十多歲,算是自然衰老去世的。那位老人一生都很善良,子孫繞膝,晚年生活很開心,除了患有糖尿病之外,身體還算健康。她跟村裡的老人聊天,彷彿把生死看得出來很通透,她說人到了一定年紀一定會離開,自己一定會淡然地面對死亡,最好能笑著面對……

後來,我聽說她去世前的那天晚上特別不安和害怕,抓著兒孫們便罵,罵他們不留住她,罵他們對她的死亡無能為力……彌留之際處處表現對死亡的恐懼和對人世的不捨。

死者害怕,她的孩子們也害怕。他們沒想到自己的母親原來是那麼害怕離開,更不習慣的是自己將失去一個至親的人,一份至誠的愛。

香港著名詞人林夕曾經在散文集《原來過得很快樂》裡面寫了一個故事:

他知道黃沾嚮往笑喪,但當黃沾真的走了的時候,自己卻完全笑不出來,而且看到黃沾生前看的佛經還會觸景傷情。雖知道“生有何歡,死又何憾?”卻無法在行為上做到完全豁達。

所以還是害怕,死者怕離開,生者怕失去。

你覺得呢?


浮力麻麻


死亡,每個人都需要經歷,但面對死亡,我們的認識和感受確不盡相同!有的人可以坦然自若的面對,有的人則不能處之泰然!這些和什麼有關係呢?死亡,真的很可怕嗎?

一、和生死觀有關係

看待一個問題,比如死亡,最重要的感受是什麼?其實就是最簡單的生死觀,有的人認為死亡是一種重生,或者是質的飛躍,那麼其面對死亡越坦然!相反,把死亡看做是所有事件的終結,那麼可能就懼怕死亡!


二、和存在感有關係

如果活的沒有存在感,甚至覺得沒有任何意義,那麼對於死亡的恐懼就會減少,甚至會覺得死亡就是一種解脫!相反,如果存在的重要性不可小覷,那麼會特別的留戀不捨!

三、和自身價值有關

越是覺得自身價值重要,對生就越留戀!越是覺得自身價值渺小,也就越不留戀這個世界!但自身價值和經濟物質並不能劃等號!窮人的自身價值在自己的環境中也可以很高,富人的自身價值在自己的環境中也可以一文不值!所以,窮人富人都會有厭世悲觀的,也都有留戀不捨的!



死亡,不論你是否留戀,都會如約而至!只是你我都不知道約期而已……


心健康


皇帝不稱朕,專注史評與時評

我以為,死本身並不可怕,許多人慢慢地被病痛活磨死,更多的人,“啪”一下就死了;可怕的,是對死亡的想象

比如一個要跳樓的人,想到縱身跳下後筋斷骨碎的慘狀,就不寒而慄,但他還是要跳,說明對死亡的害怕已遠不如對生的畏懼;而那些久為病痛折磨的絕症患者,恨不得說死就死,他們已是生不如死。

可見,死亡並不可怕,死亡只是生命終結的一個儀式

對於死亡,年老的人更比年輕人少了許多忌憚,對“走”的話題愈加坦然。過去人老了,還會提前備置棺材壽衣,天天“睹物”,心情渾然無驚。若是年輕人,早驚呼為“凶宅”了!

死亡是人人須面對的,當人老時(擱現在,或在八十開外吧),眼愈花,生命的終點看得愈清楚,他們不會奢望從閻王殿的生死簿上“開小差”,相對於死亡,他們更關切死前的養老。

少年,初生牛犢不怕虎,他們不怕虎,更不畏死。對死,他們漠然無感。年年夏天,多少少年因貿然涉險而死。死了,也就死了,生命之花未開而敗,他們的父母都沒足夠的時間為他傷悼——“得趁年輕,再生一個”!

到了青年,一生事業未成,許多酸甜苦辣未品,卻自以為看盡了長安花,參透了人生風景,為區區小事,便要輕舍人生。那些鬧著尋死的,不多是“年輕猛如虎”之人?

也有少數不幸的年輕人,花才剛剛綻放,就被命運之神摧敗在病床上。這時,他們最怕死。

多年以前,我在電視臺做記者,曾有一個女同事,姓黃,二十多歲,人長得漂亮,家境也很好。一次在辦公室,她給人打電話,說到自己牙齦經常流血。旁邊一個同事就對她說,牙齦流血得小心哦,某某就是牙齦流血,一查就是大病,很快就死了。

我們都笑說他烏鴉嘴。沒想到,“烏鴉嘴”竟說真了。女孩後來到醫院檢查,就發現得了絕症(什麼病忘了),果然幾個月後就死了。當她病危時,我曾到醫院去看望過。她住在單人病房裡,房間裡光線很暗,她蓋著被子,圍在厚厚的帳子裡,床邊放著一些醫療設備。那時她還沒有男朋友,只有父母陪在旁邊。剛好醫生進來檢驗,我聽她說:“醫生,你救救我吧!”聲音之悽慘絕望,我到今天還記憶猶新,還有那陰暗的病房和病房裡壓抑的氣氛。

女孩死後,我沒參加她的追悼會,聽說在告別儀式上,已經去世的她穿著婚紗,父母哭的死去活來。

年輕人,只有無敵的病魔才能讓他了解自己對生命有多麼期盼,而無病無災時,卻是無懼於死亡。

我還曾到監獄採訪過一個死囚犯,那是一個身材高大的人,年紀約在三十多歲。當他從號子裡被提出來時,身著灰藍相間的豎條囚服,手腳都戴著鐐銬,一步一挪地走過來。現在留在我記憶裡的,就是他從樓道陰影裡緩緩走出來的身影,還有他接受採訪時,異常謙恭的態度。我當時不禁很同情他,因為知道他這個樣子,就是對自己罪行的悔過和對生的奢望。

我想,人面臨生命註定的驟然終結時,他們不是害怕死,而是期待生。

一轉眼,人到中年,許多人已經活麻木了,對生命有了更多的感悟,對生命卻未必有更多的依戀。因為,生活太辛苦!然而,中年人又特別害怕死。

這就是中年人相對於青年人的“沉穩”,他知道他每一步步子邁出去,都會牽涉到許多親人,上有老下有小,豈是一死能免其責的!

您若是中年人,當您認真思考死亡的話題時,您首先想到的,肯定不是對死的畏懼,而是憂心,“我若去了,他(她)們怎麼辦”?對死的恐懼,要在於此!

人生的責任感,全由死亡來考驗

少年死了,馬上有新生命替代。青年人死了,留下父母漫長的悲哀,且可熬;他的配偶,“趁年輕”,也還有出路。網上常有人講笑話,說某某死了,老婆就是別人的呢。正是此意。

唯中年人死了,頂樑柱一倒,房舍也面臨坍塌,活人愈加悲慘。

所以,人到中年,最怕死。與其說他怕死,不如說他怕死的太早,令家人無著無落。他捨不得,放心不下,不甘心!

至於怎麼死,是被“嘣”掉,車撞死,水溺死,還是病死,以及死後那具殭屍是被火燒還是被蟲子啃,他卻無暇顧及。

所以,自殺者中,活了一半的中年人最少。

順利熬過中年,到了老年,父母多送終了,孩子們結婚了,孫子也有了,同時腰痠腿軟、三高、糖尿、尿無力等各種毛病也找上門了,吃東西不香了,慾望也減弱了,媳婦老公也變“老伴兒”了,滿面都是褶子了……活不活,也就那樣吧!哈哈,談起死,也能開口一笑。

這就是生活,沒有什麼特別的劇情和故事線,只要大體不拍出(自拍自演)一部悲劇,就可稱足矣

別想太多,死也不那麼可怕,想多了,就成怕死鬼了。那是自尋煩惱,不如一切從對命運的期待中坦然面對。(皇帝不稱朕答題)


皇帝不稱朕


死是人類生命進程的一個必然走向。


無論是英雄偉人,還是販夫走卒,無論是紅顏佳麗,還是庸脂俗粉,都難逃“死”的結局。


在這樣一種所有人都無法左右無法逆轉的命運面前,很多人會感到無所適從、甚至感到消極畏懼。


古代的帝皇將相,包括一些心存奢望的凡夫俗子,都渴望通過某種方式實現長生不老的訴求,但是歷史的軌跡殘酷地曉諭世人,生死麵前,人人平等,所以為之付出的努力,難逃功虧一簣。


那麼,“死”真的很可怕嗎?


“死”並不可怕,它是身體衰老、機體退化的一個必然結果,即便沒有“死”來作為一個休止符,“老”本身帶來的威脅已經足夠大,“死”是一個自然而然的解脫。


“死”並不可怕,庸庸碌碌、無所作為地苟活才最可怕。人來世上一遭,如果從來沒有做過一件值得讚歎回望的事情,那麼對於幾十年的生命光陰來說,無異於一次行屍走肉的自我消耗。

真正濃墨重彩地活過,賦予每一天以意義,死會是一件無怨無悔,得體安和的事情。


席越


我本人患有抑鬱症兩年 我覺得我是有資格來說這個話題的

嚴重的時候 試過割腕,當血噴湧而出的時候 有抑鬱症的人感受到的不是疼痛,而是解脫。後來血有凝固功能,之後家人把我送進醫院縫針。

第二次:吞安眠藥。醫生一次性開安眠藥是半個月的劑量。我存了一個月的劑量一下子吃下去。我是晚上11點全部吃下去,大概30顆左右。醒來的時候我已經什麼都不知道了,躺在醫院的病床上,洗了胃,頭很暈很暈。完全沒有知覺,只知道身體很累很累,看著家人傷心的面孔愧疚感很嚴重。

實際上死是需要很大的勇氣 一個人在生與死的選擇死需要多麼大的勇氣 與魄力 如果你米有勇氣自殺 那就不要在提這個事情了

現在的我依舊在接受治療 可是死這個念頭一直沒有在我心裡面停止過 昨天晚上剛把手腕割破看著血流出來。

我只能說:人生苦短 及時行樂。不要輕易放棄生命!我們一起加油!


就是流浪人呀


人不怕死嗎?昆明有個著名的楊天勇搶劫殺人案。坊間傳說,他們殺被劫持的男人時,很多屎尿都嚇出來了,而殺女人時卻很少有這種現象。但女人真的不怕死嗎?你看那些老奶老了一個個吃齋唸佛,你說真的只是為了家人平安嗎?不盡然。有人說初生牛犢不怕虎,小孩都挺勇敢的,可是你能給小孩講死亡嗎?我保證你若給你小孩講死亡,他一定會留下心理陰影的。

據朋友說,那些判了死刑等待執行的人,有的等著等著連路都不會走了,有的臉變形,身體突發疾病。但有的傻樂傻樂就跟沒那回事一樣。我見過那種自殺吃了耗子藥的女人,被人揹著送醫院,一邊口吐白沫一邊哼著說救救我。我也經歷過一回,小時候在一個深水池旁看別人游泳,以為挺簡單,脫了衣褲就跳進去。結果水裡撲騰掙扎著一會兒落下去,一會兒在水面露個半頭,那一刻以為真的完了,還好旁邊都是人,幾個夥伴過來就把我往上拉。他們一接觸到我時,我那個叫一個死死抓住他們脖子就不放,求生的慾望相當強烈。後來刻苦鑽研游泳技能,現在直接是浪裡白條。但就是這,由於那個童年陰影,讓我遊野泳在有的河庫還是有點怵。

人真的怕死嗎?我就見過一個觀看騙子團伙擺猜瓜子賭博攤時,多嘴被砍數刀奄奄一息的人,手都斷了掉在一邊,還在安慰一旁哭泣的女朋友。還聽朋友說,有人在監獄裡自殺,又怕驚動獄友為立功營救,所以使用磨好的小刀片靜靜地把肚子劃開,把腸子拉出來切掉幾段。還沒死,於是又用布條套住脖子,拿筷子絞自己。那自殺的決心得有多大!還有那些久病纏身被病折磨地夠嗆的人,慢慢地也就不怕死了。那些上戰場的人,你說怕死有用嗎?槍聲響過以後,漸漸地也就麻木了。尤其看到身邊的人一個個倒下,滿腔的怒火,早就把生死置之肚外了。有上過戰場的回來說,若是聽到有人捱了一槍鬼哭狼嚎,這人多半有救。若是聽到輕輕地哼了一聲,罵了一句狗日的,很可能就沒救了。

人的一生兩頭最怕死,兒童少年一方面膽大,一方面不能聽人講死亡這件事。等長大了,遭遇了各種糟心事、各種變故,被生活暴擊、折磨得夠嗆,這時反而不怎麼怕死了。等到老了,死亡真的成了一個臨近值了,又開始怕死了。你看那麼多專門騙老年人買保健品的騙子團伙,它們為什麼能屢屢得逞,除了老年人反應遲鈍外,還有重要原因就是老年人有生命焦慮了。

你若問我,你怕死嗎?我自己有時挺怕的,上街看到施工圍擋我都抬頭觀察著快速過去。有時又不怕,我常常幻想,若是哪天打仗了,讓我衝鋒陷陣,我還是會去的,而且要親手宰幾個敵人。我以前有過靈異經歷,所以想告訴大家也別太害怕,靈魂可能真的存在,只不過那也是科學,未知科學而已。


國病


是的,對一般人來說很可怕,但是對於死過一次的人來說,其實並沒有什麼。

我經歷經歷過了一次,我再一次工作中掉進了一個4米,多深直徑1.5米寬的是水井裡面,當時我也不會游泳。

說出來,可能別人都不信,當時在感覺自己要死的那一刻,心裡沒有一點是恐懼,相反的很平靜,感覺就是像在做夢一樣。

但是有點遺憾,就是說我就這樣就要掛了,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就這樣就要掛了,心裡反倒更多的是一種平靜,而不是恐懼。生老病死對人來說,只不過是短短几十年,我到真是不怕死,但是我就怕死的時候沒人知道,一個人獨處的久了,我怕有一天我在睡夢中死去,而沒有人發現,想想電視上經常報道那些孤寡老人真的很可憐。我記得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新聞,就是說一個老頭孤寡老頭每天點外賣,包月的,每天要一隻烤鴨,但是他從來都不吃,每次都丟到垃圾桶裡,後來就有人問他到底是為什麼這樣做,他就是說怕他死的那一天沒人知道,如果哪天他不在了,也有個人知道


3636


死,真的很可怕。每個人在生前的時候都會說一句,死,有什麼可怕的,但當你真正處在那個時刻的時候,你就會知道有多可怕了。我們公司有一次組織去麗江玩,出發的時候大家都是興高采烈的,到麗江以後玩的也非常的開心,但歸程的時候,我們在飛機上遭遇了很強的氣流,當時飛機才起飛半小時,突然整個飛機劇烈的晃動,機務人員都已經開始說讓抓緊扶手,栓好安全帶,遇上強氣流了,這個時候已經有乘客開始尖叫了,我們每個人臉色都是蒼白的,嚇得冷汗直冒,當時我心裡都已經在盤算我要是遭遇不幸,我的保險能給我父母賠付多少錢了,還好幾分鐘後飛機平穩了。但那個時候,說真的,真的就有種從鬼門關一趟遊,平安落地後,我們部門所有人去聚了個餐,吃完後還去K了個歌,目的就是慶祝大家死裡逃生,也慶我們都是一起經歷過生死的人。以前就覺得死有什麼可怕的,不就是眼睛一閉不睜嗎,現在覺得,人的生命真的只有一次,我要更活得小心翼翼了,最後,很鄭重的告訴大家,死,真的很可怕,希望大家都不要有這種經歷。


包包胖仙兒


那要看怎麼死!如果正常的生老病死不可怕,如果是年紀不大且正好上有老,下有小。你又正好是獨生子女,那就很可怕了,因為太多的牽掛,太多的放不下!

記得那是六年前,我閨女才一歲。我因身體不適,去醫院檢查,結果說肚子裡面長了個腫瘤。當時腦子就混亂了,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才一歲的孩子,眼淚瞬間往下淌,根本止不住!

然後想到了父母,我是家裡面的獨生女。就想著他們以後怎麼辦,我萬一有事他們能承受得起嗎,想了一切能想的。比如如何安排孩子給我媽照顧,這樣我媽能夠活下去的動力和勇氣,孩子也能受到比較好的教育和環境。

想到了怎麼給父母和孩子留錢和後路!想到了孩子爸爸再找一個,對孩子的影響!那感覺簡直不能用言語來表達。就是眼淚怎麼也止不住,一直流,一直流!

後來病理出來是個良性的。過後那幾天的煎熬,以及看透生死的感覺的一直影響我以後的生活態度,要積極樂觀面對生活。一直到現在!

我當時都沒想過自己!所以死對於自己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有牽掛和未能達成的願望!生活在當下,且行且珍惜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