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理-江西省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中國地理-江西省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江西,中國省級行政區,簡稱“贛”(gàn),又稱江右、別稱贛鄱大地,省會南昌。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設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古為幹越之地和省內最大河流為贛江而簡稱贛。

地處中國東南部,長江中下游南岸,地理座標介於北緯 24°29‘一30°05' ,東經113°35‘一118°29‘之間。全省土地總面積為16.69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面 積的1.7%,為一箇中等面積的省份。省境東、南、西三面環山,中南部丘陵逶迤,北部平原坦蕩,整個地勢由南向北,從外朝內,漸次向鄱陽湖傾斜,構成一個向北敞口的大盆地。 江西為“吳頭楚尾,粵腹閩庭”的“豫章故郡”之地,位置優越,歷史悠久,山川壯麗,資源豐富,“物華天寶,人傑地靈。”

江西紅色文化聞名中外,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南昌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誕生地,瑞金是蘇維埃中央政府成立的地方,安源是中國工人運動的策源地。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群眾先後在江西建立大片革命根據地:贛西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中央革命根據地、湘贛革命根據地、贛東北革命根據地等。

江西省自然地理區域的分異,可以得到一個較為明晰的脈絡:全省屬於 中亞熱帶地區,但北部和南部略有些不同;江西的山地較多,以中低山和丘陵為主,在山地有些垂直地帶性分異現象;在鄱陽湖及其周圍的衛星湖泊、湖濱等地帶及其局部地段則呈非地帶性分異的特點。以此作基礎,遵循以地貌作主導因素的原則,又照顧縣市行政區劃的完整性,可將全省劃分為贛東北、贛西北、鄱陽湖、贛中和贛南等5個自然地理區。

一:行政區劃

中國地理-江西省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江西省行政區劃

二:地理環境

1:地形地貌

江西省界輪廓南北狹長,北寬南窄,略呈一個不等腰倒梯形。地貌總特徵是:周高中低向 北傾斜,狀若盆地;源出周邊山地的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水等5大河流,流經山地丘崗和 平原,呈向心狀匯注鄱陽湖,形成一個完整的鄱陽湖水系。江西位處於中國江南丘陵地帶,是一個以山地丘陵為主的省區。省境東、南、西三面邊睡山丘環抱,層巒疊嶂;中南部丘陵起伏,盆地相間;北部平原坦蕩,河湖交織;整個地勢南高北 低,周高中低,從南向北由周邊朝中間緩緩傾斜,天然構成一個以鄱陽湖平原為底部的向北敞 口的大盆地。與此相聯繫,3大地貌單元及各類地貌形態也大體呈不規則的環狀結構形式展 布:即以鄱陽湖為核心,向外推進依次是鄱陽湖平原一贛中南丘陵一邊緣山地;山地、丘陵和盆 地多呈北東向(或北北東向)相間排列;穿流山丘間的河川呈輻合狀匯注鄱陽湖,並紐帶般地把 孤立的盆地以及其它各類地貌連串為一整體,此乃江西山川之大勢,全省地貌格局的基本特點。

中國地理-江西省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江西省地形地貌

地貌上屬江南丘陵的主要組成部分。省境東、西、南三面環山地,中部丘陵和河谷平原交錯分佈,北部則為鄱陽湖平原。鄱陽湖平原與兩湖平原同為長江中下游的陷落低地,由長江和省內五大河流泥沙沉積而成,北狹南寬,面積近2萬平方公里。地表主要覆蓋紅土及河流沖積物,紅土已被切割,略呈波狀起伏。湖濱地區還廣泛發育有湖田洲地。水網稠密,河灣港汊交織,湖泊星羅棋佈。

中國地理-江西省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贛中南以丘陵為主,多由紅色砂頁岩及部分千枚巖等較鬆軟岩石構成,經風化侵蝕,呈低緩渾圓狀,海拔一般200米,接近邊緣山地部分的高丘,海拔約300-500米;其相對高度除南部在百米以上外,一般僅50-80米。丘陵之中,間夾有盆地,多沿河作帶狀延伸,較大的有吉泰盆地、贛州盆地。山地大多分佈於省境邊緣,主要有:東北部的懷玉山,東部沿贛閩省界延伸的武夷山脈,南部的大庾嶺和九連山,西北與西部的幕阜山脈、九嶺山和羅霄山脈(包括武功山、萬洋山、諸廣山)等,成為江西與鄰省的界山和分水嶺。山脈走向以東北—西南向為主體,控制著省內主要水系和盆地的發育。多數山地由古老的變質岩系和花崗岩組成,山峰陡峭,堆積物較厚

。黃崗山(2157米)為省內最高點。

2:地質地層

江西隸屬於華南板塊,北部位於揚子陸塊東南緣,南部地處南華活動帶(南華褶皺帶)之東北域(北、南部大致以浙贛鐵路沿線為界)。在漫長的地質時期內,全省地殼經歷了多次變動, 產生了不同類型的構造;這些構造奠定了全省地貌的基本格局。地層發育齊全,沉積類型多 種,沉積岩發育良好。岩漿活動頻繁,以侵入為主,岩漿岩類型齊全,尤以花崗岩類最為發育。 變質作用多樣,形成各種類型的變質岩,以區域淺變質岩為主。礦產資源豐富,尤其是鎢、銅、 稀有、稀土等金屬礦產著名於世。江西地質是自然地理要素髮生、發展的基礎之一,對地貌的影響尤其明顯。 成全省地層的岩石有沉積岩、岩漿岩和變質岩,其中沉積岩分佈面積最廣。地層發育齊全,出露良好。最老的地層屬中元古代,泛稱雙橋山群,分佈於省境北部,為陸緣裂陷海盆(槽) 沉積,組成區域褶皺基底。上元古代和早古生代地層,遍於全省,省區北部為陸內裂陷淺海盆 地沉積,形成沉積蓋層,南部地區為陸間裂陷海盆沉積,組成褶皺基底;南部的奧陶系為筆石 相,是中國韓江階、石口階建階地區,志留系缺失。晚古生代及三疊紀早、中世地層亦遍於全 省,為陸表淺海盆地沉積,均構成沉積蓋層。中新生代地層為斷陷盆地沉積。

中國地理-江西省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江西省水文地質圖

3:水文氣候

· 氣候

江西位於江南丘陵地區,境內下墊面區域差異較大,受季風環流形勢制約,全省氣溫的四季變化非常明顯,氣溫的時空分佈也較為複雜。 氣候屬中亞熱帶溫暖溼潤季風氣候,年均溫約16.3-19.5℃,一般自北向南遞增。贛東北、贛西北山區與鄱陽湖平原,年均溫為16.3-17.5℃,贛南盆地則為19.0-19.5℃。夏季較長,7月均溫,除省境周圍山區在26.9-28.0℃外,南北差異很小,都在28.0-29.8℃。極端最高溫幾乎都在40℃以上,成為長江中游最熱地區之一。冬季較短,1月均溫贛北鄱陽湖平原為3.6-5.0℃,贛南盆地為6.2-8.5℃。全省冬暖夏熱,無霜期長達240-307天。日均溫穩定超過10℃的持續期為240-270天,活動積溫5000-6000℃,對於發展以雙季稻為主的三熟制及喜溫的亞熱帶經濟林木均甚有利。唯北部地形開敞,特大寒潮南侵時有不利影響。

中國地理-江西省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11月10號氣象圖

江西為中國多雨省區之一。年降水量1341-1943毫米。地區分佈上是南多北少,東多西少;山地多,盆地少。廬山、武夷山、懷玉山和九嶺山一帶是全省4個多雨區,年均降水量1700-1943毫米。德安是少雨區,年均降水量1341毫米。降水季節分配不均,其中4-6月約佔42-53%,降水的年際變化也很大,多雨與少雨年份相差幾近一倍,二者是導致江西旱澇災害頻繁發生的原因之一。

· 水文

江西省境內地形南高北低,有利於水源匯聚,水網稠密,降水充沛,但各河水量季節變化較大,對航運略有影響。地表徑流贛東大於贛西、山區大於平原。全省共有大小河流2400多條,總長度達1.84萬公里,除邊緣部分分屬珠江、湘江流域及直接注入長江外,其餘均分別發源於省境山地,匯聚成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河五大河系,最後注入鄱陽湖,經湖口縣匯入長江,構成以鄱陽湖為中心的向心水系,其流域面積達16.22萬平方公里。鄱陽湖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連同其外圍一系列大小湖泊,成為天然水產資源寶庫,並對航運、灌溉、養殖和調節長江水位及湖區氣候均起重要作用

中國地理-江西省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江西河流分佈圖

江西河川徑流主要靠降水補給,季節性變化很大,具有夏季豐水、冬季枯水、春秋過渡的特點。年內波動較大:1至3月佔14-17%,4至6月佔53-60%,7至9月佔18-22%,10至12月佔6-10%。徑流最大月份一般出現在6月或5月,各河最大月佔全年徑流量的22%左右;徑流最小月份一般出現在12月或1月,各河最小月佔全年徑流量的3%以下。由於徑流的年內分配主要集中在4月至6月,易造成洪澇災害。而7月至9月,降水稀,氣溫高,工農業用水正值高場,江河卻處在少水期。徑流量最大年比最小年各河在4-5倍左右。年徑流量變化還存在連續乾旱和連續洪水的情況

三:自然資源

1:礦產資源

截至2013年底,江西已發現各種有用礦產193種(以亞礦種計)。其中,已探明有資源儲量的139種,居全國前十位的有71種。鉭、鈾、重稀土、銣、伴生硫、化工用白雲岩、粉石英、麥飯石等8種居全國首位;鎢、銅、銀、金、鋰、銫、碲、電氣石、光學螢石、滑石、陶瓷土、玻璃用脈石英、水泥用輝綠岩等13種居全國第2位;鈹等14種居全國第3位。

中國地理-江西省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黑鎢礦

中國地理-江西省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重稀土

江西有色金屬、貴金屬和稀有金屬礦產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銅、鎢、鈾、鉭、重稀土、金和銀礦被稱為“七朵金花”。江西已建成亞洲最大的銅礦和全國最大的銅冶煉基地

2:水資源

· 地熱水及礦水資源

江西地處粵閩高、中溫熱水帶邊緣,截止2008年7月8日,發現溫泉百餘處、熱水鑽孔20多處。最高溫度達82℃(溫泉)及88℃(鑽孔)。以60℃以下的多,約佔總數的86%左右。溫泉總流量平均每秒718.6升,熱水鑽孔總自流量平均每秒151.4升。溫泉分佈以贛南和贛中南為最密,約佔總數的62.7%,熱水孔也多集中於該區,約佔64%左右。

· 水力資源

江西水能理論蘊藏量682萬千瓦以上。在華東地區六個省區中處於第二位。可開發的水力資源有610.89萬千瓦,年發電量215.61億度。其中25萬千瓦以上大型水電站有萬安、峽山、峽江3處,裝機容量131.8萬千瓦,年發電量45.55億度。省內中小河流密佈,廣大農村蘊藏著相當豐富的小水電資源

3:耕地土壤

土壤與植被紅壤和黃壤是江西最有代表性的地帶性土壤。以紅壤分佈最廣,總面積13966萬畝,約佔江西總面積的56%,根據紅壤的發育程度和主要性狀,大致可劃分為紅壤、紅壤性土、黃紅壤等類。

黃壤面積約2500萬畝,約佔江西總面積的10%,常與黃紅壤和棕紅壤交錯分佈,主要分佈於中山山地中上部海拔700米至1200米之間。土體厚度不一,自然肥力一般較高,很於發展用材林和經濟林。

中國地理-江西省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此外還有山地黃棕壤,而山地棕壤和山地草甸土面積則很小。非地帶性土壤主要有紫色土,是重要旱作土壤,此外有沖積湖積性草甸土。石灰石土面積不大。耕作土壤以水稻土最為重要,面積約3000萬畝左右,佔江西耕地的80%

4:生物資源

· 植物資源

中國地理-江西省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贛南臍橙

江西植被以常綠闊葉林為主,具有典型的亞熱帶森林植物群落。有種子植物約4000餘種,蕨類植物約470種,苔蘚類植物約100種以上。低等植物中的大型真菌可達五百餘種,有標本依據的就有300餘種,其中可食用者有100多種。植物系統演化中各個階段的代表植物江西均有分佈,同時發現不少原始性狀的古老植物,還有銀杏等。

中國地理-江西省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紅豆杉

江西珍稀、瀕危樹種有110種,屬於中國特有。其中60餘種屬中國亞熱帶特有,16種屬中國江西特有。這些品種約佔江西珍稀樹種的73.3%。江西境內尚有不少古木大樹。如廬山晉植“三寶樹”、東林寺“六朝松”以及樹齡逾千年的“植物三元老”之一的古銀杏也保留有數十處;在婺源縣篁嶺保存有80多株紅豆杉,是世界上公認的瀕臨滅絕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江西保留下來的古木大樹有近40種。分屬13科29屬,分佈點達95處

中國地理-江西省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古銀杏

· 動物資源

歷年調查表明,江西有脊椎動物600餘種。其中魚類170餘種,約佔全國的21.4%(淡水魚);兩棲類40餘種,約佔全國的20.4%強;爬行類70餘種,約佔全國的23.5%;鳥類270餘種,約佔全國的23.2%強;獸類50多種,約佔全國的13.3%

中國地理-江西省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桃紅嶺梅花鹿

江西是“紅色搖籃、綠色家園”,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全省現有世界遺產地5處,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地1處,世界地質公園4處,國際重要溼地1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4處。主要旅遊景區可概括為“四大名山”:廬山、井岡山、三清山、龍虎山;“四大搖籃”: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人民軍隊的搖籃南昌、共和國的搖籃瑞金和工人運動的搖籃安源;“四個千年”:千年瓷都景德鎮、千年名樓滕王閣、千年書院白鹿洞、千年古剎東林寺;“六個一”:一湖(鄱陽湖)、一村(婺源)、一海(廬山西海)、一峰(龜峰)、一道(小平小道)、一城(共青城)。經過多年的發展,現有旅遊景區(點)2500餘處。其中,國家5A級景區11處,國家4A級景區143處。當前推向市場的五彩精華旅遊線、紅色經典旅遊線、綠色精粹旅遊線、鄱陽湖體原生態旅遊線等四條黃金旅遊線路受到海內外遊客的青睞。

下一篇,我們詳細介紹江西省的5A級旅遊景點哦,敬請關注~

中國地理-江西省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江西婺源

中國地理-江西省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江西景德鎮

中國地理-江西省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八一廣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