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古代半夜在街上喊“天乾物燥,小心火燭”的更夫,算公務員嗎?古代的更夫是個怎樣的存在?

蕭曉四姑娘


莫要小看這打更之人,雖然這個活兒不輕鬆,但是在古代時候,這份工作享受公務員待遇,靠著打更換來的收入養活一家四口沒問題。

古代社會,在物質方面沒有我們這樣發達,我們看時間,只要拿出手機看看便可,想要幾點醒,定好鬧鈴即可。但是在古代,想要知道時間,可沒有這麼方便。除了《水滸傳》中,被鼓上蚤時遷在祝家莊偷吃的那隻“報曉雞”,就全靠“更夫”了。

古代娛樂設施比較少,人們過著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的生活,生活在城中,城門一關,便幾乎沒人再上街。而生活在農村,生怕點燈熬油,不如趕緊睡覺。當人們都休息後,打更人便出現了。

在這漫漫長夜,空無一人的街市之上,打更人如幽靈一般出沒其中,要是沒點膽量,這活兒幹不得。古代傳說以及民間故事中,往往引發恐怖事件開端的便是打更人,因為晚上除了他們在室外遊蕩外,剩下的就是遊魂野鬼和樑上君子了。

更夫不但要膽子大,而且還需肯吃苦,因為幹了這份工作就徹夜不能休息,必須矜矜業業守著沙漏或者燃香,只有這樣才能掌握準確時間。打更人必須要在規定時間內走完自己的負責區域,然後回到“更房”休息一會喝點水烤烤火,到了時間立馬出去,很是辛苦。至於“更房”位於何處,往往是城隍廟或者義莊或是其他什麼地方,一張方桌,幾條長凳,幾個燈籠,梆子、響鑼,蓑衣、斗笠便是他們的全部。雖然辛苦,但是可以換取溫飽,很多人子承父業,在父親老去之後,兒子接班接著幹。

打更人往往單人作業或者搭檔作業,搭檔還好一些,兩個人一組,不但可以相互照應,而且還能壯膽,但是單人作業,就只能靠著膽大和老天爺保佑了。往往有些事物,打更人就算看見,也裝看不見。比如見到房上有賊,打更人往往裝作看不見,以免受到報復。

在夜晚,更夫通常要打5次更,即晚上七點(戌時),打落更;晚上九點“亥時”,打二更;晚上十一點(子時),打三更;凌晨一點(丑時),打四更;凌晨三點(寅時),打五更。打完五更,也就該起床了,古人所謂的“起五更”便是由此而來。 就連皇帝也不能睡懶覺,到了五更天便準備上朝了,可想而知,那些大臣們要起得更早才行。

打更人除了打更報時之外,其實還要擔負另外一項工作,那就是“驅鬼”!

在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中,曾有這樣一段描寫“晚上吳貴到家,已死在炕上。外面人人因那媳婦兒不妥當,便都說妖怪爬過牆吸精而死。於是老太太著急的了不得,替另派了好些人將寶玉的住房圍住,巡邏打更......”

由此可見,在古代社會,人們的迷信思想使其認為打更可以驅鬼。相傳,打更最早起源於巫術,巫師在夜間會以打更的方式驅邪驅鬼,後來巫師不常見了,打更人卻一直保留著。直到解放後,這份古老的職業才逐漸消失。


大獅


以前的更夫工作的時候,通常要帶個竹梆子或鑼。因為他不但要提醒居民注意安全外,還要周知大家現在大概是什麼時間了。


比如你聽到先慢後快,“咚!——咚!”聲,“天乾物燥,小心火燭。”那你就知道現在差不多一更天了,吃完晚飯該上床了;

連續多次,“咚!咚!”聲,那你知道這會躺在被窩裡你還沒睡著,明天干活就起不來。還是把油燈吹滅,閉眼數羊吧;

一慢兩快,“咚!——咚!咚!”聲,特麼我怎麼還沒睡著?都三更天了。那乾脆睜著眼睛,側耳傾聽吧,這個時候往往盜賊出門,偷情的男女也開始爬牆了;


一慢三快,“咚——咚!咚!咚”聲,好吧,已經四更天了,煮大飯,倒馬桶,伺候人的都已經起床了,再過一更天連皇帝都起床讀書了;

一慢四快,“咚——咚!咚!咚!咚!”聲,“早睡早起,鍛鍊身體!”好吧,雖然伸手不見五指,但是連皇帝都起床了,你有啥理由賴在床上?掙扎著起來吧!各種墨跡墨跡,天也就亮了。

現在由於計時都機器或者電腦代替了,所以現在的更夫都很無趣,工作一點藝術性都沒有。


要麼開著摩托或者汽車在大街上轉悠的,最多在對講機裡,問問你那咋樣?偶爾可能會放有節奏的警笛聲刺激刺激你;


要麼就是拿個手電筒,條件好一點的拿個電警棍,騎個電瓶車在小區裡轉悠,順手關關單元門,看看有沒有小偷出沒,有沒有酒鬼鬧事;


更多無趣的是那種夜裡到點到某個位置打一次卡後,然後回去接著睡的那種。

古代的更夫其實也差不多,不單單隻有大街上有;還有大戶人家家裡也可能有;還有某些特殊單位,比如火器營這類要經常各個角落,看看有沒有隱患的。

所以就和如今的更夫一樣,古代“更夫”的職業性質其實也是蠻複雜的。

在電視劇裡見到的那種在商業街上轉悠的更夫,其實往往性質是最複雜的。


首先,他有可能是屬於縣衙下面的從屬派出機構的,有固定工資,但是沒有編制的,屬於臨時工。工資說白了也不是由政府機構發的,而是由縣太爺發的,不要覺得委屈,那個時候,也就縣太爺是吃朝廷俸祿的,連師爺、衙役、轎伕的工資都是縣太爺“自掏腰包”。

其次,他還有可能屬於商團、牙行。古代做生意的雖然有錢,但是沒有社會地位。所以通常要抱團,就會有某某行某某會。就像現在某某行業的什麼協會,動不動就要搞慈善一樣,所以他們同樣在自己的“地盤”上需要承擔點社會功能,而最能一舉多得,又有影響的便是大家都能看到聽到的“打更”,那麼更夫的工資由他們包了。

再次,他們甚至可能屬於某個宗族大戶。古代的宗族還是比較強大的。他們對整個農村的控制以及救濟,影響了封建社會幾千年的基層管理制度。較大的宗族不但有祠堂,義莊,族學,還有更夫。

總之,在古代不是那個地方都有打更的。但是有更夫的地方,通常而言,都屬於一個相對成熟,機制完善的社會形態。

另外大戶人家的打更的,那基本上在院子裡工作。就和如今在小區裡巡邏打更的保安性質是差不多的,他們自然不能算公務員,只是主家的僱傭人員。

還有專司機構的,怕也算不得公務員。雖然他們是為朝廷的某些部門工作的,但和如今企事業單位的值夜班的出更保全一樣,事業編制。離公務員還有著很多的差別。畢竟古代能稱得上公務員的真的很少很少,道理和縣衙的那個是一樣一樣的。

所以,一個打更的,別看每晚忙的跟個什麼似的。但是真的想成為公務員,那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是不可能的。


炒米視角


古代中國的城市興起之後,更夫就出現了。特別是在唐代的坊市制度下,按照時間開合市場,報時就顯得很重要。

而且,城市裡為了防止火災,打更巡查也有必要,宋代的更夫制度就已經常規化。明清時期,很多農村城鎮都有打更的職業人。


但是,更夫屬於僱傭性皂役,服務於官府,沒有編制,不屬於古代的公務員。因為,中國古代的官府吃皇糧的人很少,在一個縣城,只有縣令,縣丞,教諭,縣尉等官員屬於朝廷官員序列,大部分都是吏員的範疇,是不屬於公務員的。

而且,職業更夫可能屬於官府僱傭,也有可能是商戶合資僱傭,防止火災,派出更夫夜晚巡查,以免各類事故發生,更夫也有輔助治安的功能。更夫往往一夜打五更,戌時作為一更,亥時作為二更,子時作為三更,丑時為四更,寅時為五更,到了時間打梆子或敲鑼巡夜報時。宋代的楊萬里 《不寐》詩寫道:

深山五鼓雞吹角,落月一窗鵝打更。

古代的官員犯了罪,或者有的平民受到懲罰,有的就會被罰為打更人:明代若內臣得罪,發南海子常川打更。可見更夫的地位是比較低的,在社會等級上甚至不如平民。

正所謂聽更而知行事,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在自然節奏下過著相對簡單的生活。

秦右史,原創通俗歷史,專注民間文化。


秦右史


回答此問題還算有點資格,因為本人的童年經歷了值更的喜悅!言歸正傳,19世紀50年代末期我們村還在秋冬季節裡值更守夜。可以肯定的說,更夫不算"公務員"。因為值更的人是要三天二頭換班的,且每晚至少是二人,晚上還要吃夜宵,穿屋走巷時,手敲竹梆,口宣更號,"防火防盜,人人有責,天乾物燥,小心火燭"。大約一個時辰圍村裡巡邏二圈。至五更回家。值更人挺辛苦的,天光了還要從事集體勞動,所以必須輪流值更。沒有專業的更夫,大概如此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