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静初谈大写意:随心所欲不逾矩

五云山下,初见吴静初。一袭简单黑布衣,吴静初精瘦身材,长发夹杂些许银丝,隐隐然有种飘然风度。

吴静初将我们引入画室,简简单单大案一张,案头一尊梅瓶引起了李云雷的注意,瓶身洁白优雅,口沿处梅花浅枝疏影,简约凝练,淡淡的紫色让画面更加雅淡空灵。

“真雅!”李云雷赞道。

对于吴静初,西泠印社、中国美协、中国书协的“三员”身份以及“诗书画印四全”的名声,早已耳熟能详。交谈后则发现,吴静初性格朴厚,生居杭州风流繁华地,仍旧保持着素朴本色。这种雅,正是吴静初的个性使然,也是他一贯的审美追求。就像他自己说的,中国写意画,不过“文气”二字。

《芥子园》是最好的入门书

L:吴老师,周沧米先生曾经说您是个“真正自学成材的花鸟画家”,您是何处开始入手学习绘画的?是否学过工笔?

W:我从小喜欢画画,别的孩子在玩的时候,我就拿个瓦片在上面刻字。后来自己做了个画板,天天背出去写生。但我没有读过正规的美术院校,当时也买不到什么画册,就是临摹《芥子园画传》。临摹得非常熟,每一张我都能背着画出来。有人说《芥子园画传》太俗,但它比较规范,很适合初学者。虽然没有色彩,都是黑白的,但笔触和构图方法都在。在我看来,《芥子园画传》是最好的入门工具书。

此外,我还临任伯年的册页,当年买不起纸张,就把纸裁成小张的,专临小画。

陆俨少先生说过,他大部分时间并不是在临帖,而是在读帖。有学生跟我说,花了很大力气去临一张大画。我告诉他,你功夫白花了。如果要临全画,首先就得找一张大小等同的纸,然后你很大精力都耗费在拼图上。临,要选你最感兴趣的画,临局部,这才能深入进去。

小时候别人曾送我一本前苏联的绘画教科书,从素描到色彩,我如获至宝。就这样,我什么都学。我还记得书中第一页就告诉我们,身边所有事物皆可入画。于是我拿起桌上火柴盒就画,画得和实物一样大小。

吴静初谈大写意:随心所欲不逾矩

L:这培养了您最基本的造型能力。对了,您的书法是从哪一路入手的?

W:最开始学柳公权,后来临欧阳询,欧阳询的字冷峻,端庄,有庙堂之气。二十岁以后,王羲之的临得最多。后来,得到著名金石书法家王京盙先生言传身授,获益良多。

现在我就经常跟学生说,你一天不拿画笔可以,但是不可以一天不写字。写意画由繁到简,线条不过关,是没办法画的。

中国画,诗书画印是一个圆融贯通的整体。比如有时间就要去磨磨图章,不一定刻,描描汉印也是好的,描的时候就能品出结构和笔意。

拜师十年风雨无阻

L:我曾经看到您的一个片子,说您年轻时在余杭插队,天天走很多路去一位老先生家里学画,这位老先生对您影响很大。

W:是的,那是虞开锡先生,他教我书画。虞先生与丰子恺、潘天寿是同学。在国立艺专时期,先生是教务处长,后来在浙江美院(现中国美院)任教。50年代,虞先生因为政治原因离开了美院,70年代初,搬去了余杭安溪老家。我当时在余杭插队,有缘认识了虞先生。

先生是我绘画上的恩师。每天,我都会步行五里路去先生家里,先生一边画,我就在一边看,日日如此,风雨无阻。先生当年已经70多岁,我一去他就爱拉着我的手,我至今仍对先生的手印象深刻,那双手非常柔软。

那时我白天干活,晚上就跟着虞老师学习绘画。一跟就是十年,感情就像是父子一样,冬天就与先生睡同一个被窝,挤在一张小床上,为他取暖。

L:听着有点像武侠小说中的桥段,主角碰到一个归隐的绝世高手,高手把内力都传给了他。

W(哈哈一笑):不错,回想起来真的有这个感觉。我画花鸟就是虞先生指点的。先生自己是画山水的,但是他一看我用笔,就告诉我:“你的笔性适合画写意花鸟。”于是我一画就是几十年。

吴静初谈大写意:随心所欲不逾矩

大写意不是粗鲁是文气

L:您当年凭一张《墨梅图》在全国美展上获得中国画组银奖,令人印象深刻。但我们看现在全国美展,花鸟画一直是弱势群体,而大写意更是少之又少,令人非常遗憾。

W:这也是没办法。

L:您说的“没办法”指的是什么?

W:没办法就是无奈。

L:您认为是高水平的写意画家没有了,还是拥有话语权的环境改变了?

W:主要还是写意画得好的人没有了。前两天有人拿了一张今年全国美展的竹子图片给我看,我毫不客气地指出,这只有老年大学的水平。

L:大写意人才的缺失,原因在哪里?

W:一是美展这样大型展览的导向问题,二是写意精神的缺失。我认为花鸟画有两点,一是性灵,二是学问。有性灵才能驾驭笔墨,有学问有修养才有意境。于性灵中发挥笔墨,于学问中培养意境,两者是一内一外的修养。性灵是根蒂,治学当治本,不应治末。手上要有功夫技术,但艺术则需靠修养的深度。技法只是表面的东西,学技法三年即可像模像样,但是创作能力是达不到的。写意画必须和文化结构结合起来,这一点从八大山人、石涛这些大家身上都可以得到印证。

L:我知道吴老师您作诗也不错。

W:哈哈,都是歪诗,只为题画而已。

吴静初谈大写意:随心所欲不逾矩

L:不过八大山人也好,石涛也好,他们身上都背负着家国背景,但是我们现在却处在安逸的生活环境中。

W:安逸只是表面现象,我们的生活环境实际上是浮躁,连静下心来看看书的人都很少了。你就说这个微信,我的学生一定要我也弄一个,我发现微信好是好,就是太浪费时间。

L:画花鸟需要“文心”,画面能传达一种江南文人的情趣,而不仅仅是图像的表达。

W:我打个比方,有个人喝醉酒了,到街上去骂街,这是粗犷吗?不是,是发疯。而一个人天马行空,随心所欲,这才是大写意。

L:两者精神境界不同。就像刘伶一样,喝了酒可以袒胸露背地睡,但不会骚扰别人。

W:是的。大写意不是粗俗,而是文气,忌笔清,意薄,格俗。画者化也,要生化否则无趣,生化才能超乎形象外。刻印印化,作画画化!忌矫揉,须带几分游戏,几分狂气。“良工善得丹青理,笔底常新识在真”。

吴静初谈大写意:随心所欲不逾矩

注:图文来自网上,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