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留守荊州時的實力如何?有多少兵馬?

鄧小梵


我們先說荊州,荊州四通八達,北可攻宛洛、東可下東吳【位於天下之腹、長江中上游地區,是扼南北咽喉之地、是東吳的命脈,更是蜀漢爭霸天下的籌碼】其重要性自然不必多說,十分重要【兵家必爭之地】所以劉備在荊州防禦這一塊一定做足了準備,由蜀漢二號人物關羽鎮守,但由於劉備陣營的人才匱乏,加之劉備在益州連續征戰,所以劉備在荊州方面給關羽搭配的陣容感覺不是很好【唯一一個稱得上不錯的就是號稱“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馬良】


再看兵馬方面,《三國志》裡對兵馬數量的記載較少,我們根據僅有的數據來算一下荊州防區關羽兵團的兵力人數。

據《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記載:赤壁孫劉聯盟的時候,劉備駐軍夏口,當時關羽、劉琦各有精兵一萬【後來劉琦死後,劉琦的兵力自然歸於劉備】

據《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記載:赤壁之戰後,劉備率軍爭奪荊州南四郡,數萬人降附。後來劉備入川帶走一萬人,益州之戰打響後,諸葛亮、趙雲、張飛分別帶兵沿江西進益州【估計總共也帶走了萬多人吧】

據《三國志.吳書.吳主傳》記載:劉備奪取益州後,孫權派人討要荊州遭拒,一怒之下遂命呂蒙率軍兩萬攻打零陵、長沙、桂陽三郡,派魯肅率兵一萬駐巴丘以拒關羽。劉備立刻引軍至荊州,同時關羽率三萬兵到益陽【說明此時關羽在荊州的機動部隊已經達到了三萬】

這些就是《三國志》對於荊州地區兵力較為詳細的記載。


就孫劉湘水為界之前,關羽的機動部隊有三萬之多,再算上各郡守軍,荊州關羽兵團應該可以達到五萬之多。孫劉湘水為界之前的戰鬥基本沒怎麼打,所以幾乎沒有兵力耗損,兩家劃分荊州後劃到東吳的再算上之前投降呂蒙。估計在湘水為界之後的關羽兵團有個四五萬人【折箇中就是四萬五千人】

隨後的襄樊之戰,關羽率三萬人北上,隨後有調一萬人上前線,留下五千人守荊州。這也相對較為合理,

所以總結就是荊州地區的關羽兵團的兵力大約是四萬五


左將軍


關羽發起襄樊戰役,大約士兵4.5萬。其中第一批3萬,再抽調1萬增援,剩餘守軍五千。

按照正史計算,劉備在赤壁大戰時軍隊不足2萬人,實際大約1.7萬。其中劉琦1萬出頭,關羽5000多,劉備本部損失殆盡。

赤壁大戰後,劉備進攻荊南四郡,怎麼也能收穫1萬俘虜,所以在210年借荊州之前大約有3萬兵馬。

211年劉備入蜀,本部3萬。諸葛亮張飛兩路增援最少2萬,關羽剩下的守軍最少2萬以上才能守備荊州5郡。

到襄樊戰役發起,關羽擁有4.5萬。算上劉備入川的5萬就是9.5萬,差額7.8萬都是荊州三郡為劉備提供的兵員,這對於人口並不多的荊州來說已經非常吃力,所以關羽也不可能擁有更多兵力了。


四川達州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大意失荊州,即三國時期,名將關羽失去荊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的典故。赤壁之戰,劉備、孫權聯合擊敗了強大的曹操,為三國鼎立打下了基礎。在赤壁之戰後,荊州七個郡被劉備、曹操、孫權三家瓜分,劉備入蜀(四川),留關羽鎮守佔據的荊州五郡(南郡、長沙、零陵、桂陽、武陵)。不過,劉備獲得益州之後,將長沙、桂陽兩郡還給了孫權(相當於還了南郡)。但是,在關羽北伐襄樊的時候,孫權卻從背後偷襲關羽,導致關羽丟失了荊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那麼,問題來了,關羽留守荊州時,手下有多少人馬,實力如何?

首先,受到《三國演義》的影響,很多人動不動就認為漢末三國時期的戰爭是數十萬規模的。比如劉備針對東吳的夷陵之戰,僅劉備一方的兵力就被誇張到70多萬。但是,實際上,劉備在夷陵之戰中的兵力連10萬都不到。就關羽來說,留守荊州時的兵力規模大約在數萬人。因為《三國志》等史料中缺乏直接的記載,我們只能根據相關的史料記載進行推測。據《三國志·吳主傳》記載:“會漢水暴起,羽以舟兵盡虜禁等步騎三萬送江陵,惟城未拔。”在關羽北伐襄樊的時候,曹操讓于禁派遣大軍來支援曹仁,結果於禁的三萬兵馬都被關羽給俘虜了。

由此,對於于禁來說,大概帶了3—4萬人來和關羽交戰。考慮到關羽的威名,也即是漢末三國時期的一流將領,于禁的兵力規模應該會在關羽之上的。加上關羽有三萬兵馬,那麼于禁至少有四萬精兵,否則是難以和關羽正面交手的。由此,考慮到于禁的兵馬在3—4萬人,那麼關羽攻打襄樊的兵力,應該在2—3萬人。同時,關羽在北伐襄樊的時候,不可能不在後方留守兵力,畢竟一旁的東吳也在虎視眈眈。在此基礎上,筆者推測關羽在荊州的總兵力在4萬人上下。

再者,就4萬人來說,在三國時期已經是一支規模不小地軍隊了。比如在赤壁之戰時,周瑜手下的兵力不過3萬人左右。而在官渡之戰時,曹操也有3、4萬人的兵力。當然,考慮到關羽當時面對著曹操和孫權這兩大強敵,所以4萬人想要守住荊州這一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存在較大難度。另一方面,就關羽手下的謀士武將來說,在劉備剛剛進軍益州的時候,關羽身邊還擁有諸葛亮、趙雲、張飛等人的幫助。不過,在龐統不幸去世後,諸葛亮、趙雲、張飛等文成武將也被劉備調到益州了。

最後,在此基礎上,關羽手下的文臣主要有馬良,糜芳,潘濬,而武將方面則主要有趙累,關平,廖化,傅士仁。其中,馬良雖然擁有一定的名氣,廖化也是蜀漢後期的一員大將,但是,糜芳、傅士仁面對東吳的投降,直接讓關羽陷入到腹背受敵的境地,並最終敗走麥城。由此,在筆者看來,從紙面實力來看,關羽不管是兵馬還是手下的謀士武將,都是實力不俗的,但是,糜芳、傅士仁的背叛,卻讓關羽走向了潰敗。一定程度上,如果糜芳、傅士仁可以堅守後方,等到關羽大軍回援的話,荊州未必會落入到孫權手中。而魏蜀吳三國的歷史走向,很可能就是另外的進程了。對此,你怎麼看呢?




星鵼下的誓言


鎮守一方,在劉備集團地位較高,兵力可機動約三萬多。


華嶽青晨


關羽高傲自大,剛腹自用,老子天下第一,更沒有團隊精神,這樣的人不管做什麼都會要失敗的,遲早而已,為什麼孔明和劉備要趙雲做貼身護衛,而不用關羽張飛之流,就是這個道理。


風哥150051194


關羽剛愎自用。縱然擁兵百萬,失荊州也是早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