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原醫務部主任:網傳“基因編輯嬰兒”倫理審查申請或造假

“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編輯嬰兒”一事仍疑點重重。

11月26日,人民網報道稱,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深圳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帶領的團隊對雙胞胎的基因進行了修改。

網上流傳的一份《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申請書》顯示,該院黃華鋒、蘇卓娃等7名專家在這份申請書上簽字,並蓋上醫院印章。這份材料隨後被各媒體多次引用。

深圳市衛計委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通報稱,深圳市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已於11月26日啟動對該事件涉及倫理問題的調查,對媒體報道的該研究項目的倫理審查書真實性進行核實,有關調查結果將及時向公眾進行公佈。

澎湃新聞此前報道,26日下午,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總經理程珍回覆澎湃新聞稱,“孩子不是在醫院出生,也不是在醫院做的實驗”。針對賀建奎與深圳和美的關係,程珍表示“沒有關係”。

剛從該醫院離職的原醫務部主任秦蘇驥26日下午也向澎湃新聞表示,他懷疑簽名可能是偽造的。

秦蘇驥告訴澎湃新聞,當時他在醫院分管醫生工作,但他並不清楚有這項實驗,“非常蹊蹺”,他否認開過相關會議或組織醫生簽名。

秦蘇驥告訴澎湃新聞,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確實有倫理委員會,前述材料中籤字的7人也都是倫理委員會成員:7人都是相關科室的主任,龍宏、王芳麗和蘇卓娃目前已經離職,其餘4人還在醫院工作。

秦蘇驥介紹,按照有關規定,醫院對於可能涉及到倫理爭議的手術或者實驗,都應召開倫理委員會評議,並做相關記錄,但這樣的會議並不多,“一年可能就一次吧”。

秦蘇驥表示,“如果有這麼大的實驗,我肯定不會忘記。”

秦蘇驥說,“如果有這個會議我肯定反對”,他懷疑簽名可能是偽造的。

秦蘇驥說,雖然他已經離職,但由於當時他分管這項工作,看到消息後,他聯繫了上述7人中的褚振忠,問起是否參與簽字。褚振忠表示,其中一個字跡像自己的,但卻記不起什麼時候簽過字,“很驚訝,莫名其妙,怎麼就冒出這麼一件事兒”。

秦蘇驥特別提到一件事,進一步否認存在簽名一事。

2017年11月,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參加美國醫學院聯合會的一個評審,其中有一個內容是,對於醫院倫理委員會的評議,當時他也在現場,大部分倫理委員會的成員也在,但卻沒有人提到該實驗項目。

“照理說這麼重大的倫理委員會評議項目,應拿出來給專家們展示,”秦蘇驥說,“但現場沒有任何人提到這件事”。

澎湃新聞多次致電賀建奎,截至發稿未獲答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