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原医务部主任:网传“基因编辑婴儿”伦理审查申请或造假

“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一事仍疑点重重。

11月26日,人民网报道称,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带领的团队对双胞胎的基因进行了修改。

网上流传的一份《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申请书》显示,该院黄华锋、苏卓娃等7名专家在这份申请书上签字,并盖上医院印章。这份材料随后被各媒体多次引用。

深圳市卫计委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通报称,深圳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已于11月26日启动对该事件涉及伦理问题的调查,对媒体报道的该研究项目的伦理审查书真实性进行核实,有关调查结果将及时向公众进行公布。

澎湃新闻此前报道,26日下午,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总经理程珍回复澎湃新闻称,“孩子不是在医院出生,也不是在医院做的实验”。针对贺建奎与深圳和美的关系,程珍表示“没有关系”。

刚从该医院离职的原医务部主任秦苏骥26日下午也向澎湃新闻表示,他怀疑签名可能是伪造的。

秦苏骥告诉澎湃新闻,当时他在医院分管医生工作,但他并不清楚有这项实验,“非常蹊跷”,他否认开过相关会议或组织医生签名。

秦苏骥告诉澎湃新闻,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确实有伦理委员会,前述材料中签字的7人也都是伦理委员会成员:7人都是相关科室的主任,龙宏、王芳丽和苏卓娃目前已经离职,其余4人还在医院工作。

秦苏骥介绍,按照有关规定,医院对于可能涉及到伦理争议的手术或者实验,都应召开伦理委员会评议,并做相关记录,但这样的会议并不多,“一年可能就一次吧”。

秦苏骥表示,“如果有这么大的实验,我肯定不会忘记。”

秦苏骥说,“如果有这个会议我肯定反对”,他怀疑签名可能是伪造的。

秦苏骥说,虽然他已经离职,但由于当时他分管这项工作,看到消息后,他联系了上述7人中的褚振忠,问起是否参与签字。褚振忠表示,其中一个字迹像自己的,但却记不起什么时候签过字,“很惊讶,莫名其妙,怎么就冒出这么一件事儿”。

秦苏骥特别提到一件事,进一步否认存在签名一事。

2017年11月,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参加美国医学院联合会的一个评审,其中有一个内容是,对于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评议,当时他也在现场,大部分伦理委员会的成员也在,但却没有人提到该实验项目。

“照理说这么重大的伦理委员会评议项目,应拿出来给专家们展示,”秦苏骥说,“但现场没有任何人提到这件事”。

澎湃新闻多次致电贺建奎,截至发稿未获答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