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孕婦網購107元孕婦裝後…… 兩天被騙16萬

“你購買的孕婦裝有害物超標,要回收退款……”22日,家住南充儀隴縣立山鎮的莫女士接到一個來自吉林長春的陌生電話。電話中,一名男子準確地說出了她兩個月前在某購物平臺購買孕婦裝的訂單情況,並稱因國家檢測出該孕婦裝有害物超標,必須進行回收退款,退款金額為107元。

原本莫女士並不在意,但男子不斷來電,堅稱必須為其退款。心想對方可能是騙子,莫女士便提供了一張空白銀行卡進行試探,“能退就退,不能退也騙不了我啥錢”。沒想到,後續一系列事實證明,莫女士當真遇到了騙子。兩天時間,數通電話過後,107元購物款沒退成,倒被騙走16萬。

目前,當地警方已經介入調查該案。

陌生來電

稱她網購的孕婦裝有害物超標 必須回收退款

22日上午,吃過早飯,懷孕在身的莫女士與鄰居一起相約散步。再過幾天,她就將生產。

9時36分,電話響起。來電顯示,號碼歸屬地為吉林長春。電話中,一名男子直接喊出了莫女士的名字,詢問其9月份是否曾網購了一款孕婦裝。莫女士詫異,稱“忘了”。接著,男子又很快說出孕婦裝的款式型號等信息。緊跟著,男子又稱,因該款孕婦裝被國家檢測出有害物超標,現必須進行回收退款。

莫女士介紹,其確於今年9月份在一網購平臺下單購買了一套秋冬孕婦裝,價格為107元。

電話裡,男子表示要將該筆款項全部退還,快遞員會上門取貨回收。但想著錢不多,且已經穿了很久時間了,莫女士表示“用不著了”,隨即掛斷了電話。

不久,電話再次響起,被莫女士直接摁斷。後又連著來電多次。這時,一旁的鄰居表示,既然對方堅持要退款,多少是一點錢,建議她不妨再接聽一次。

接起電話,莫女士表示,衣服已經穿過了,錢不多也用不著再退了。男子則堅稱,一定要退,不管穿與不穿。電話裡,莫女士還聽到了聽筒另一頭“繁忙”的現場音,“很多其他人的聲音,在給不同的人打電話,都是一句話,說這個衣服有問題。”

遇到騙子?

提供空白銀行卡試探退不了錢也騙不了我啥錢

電話中,男子向莫女士“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並在後續聯繫中為其發去了相關“營業證照”和“身份證”照片。“他說他們是專門處理這種問題的公司,公司在浙江,這一款孕婦裝都有問題。”莫女士說。身邊鄰居還打趣說,這公司真不錯,有問題還能提醒,回收退款。

要如何退款呢?男子介紹,需提供支付寶賬號,退款會直接退到支付寶。但同時還得提供身份證照片,以便確認是退款者本人。莫女士如是照做,但也心生疑慮,對對方的身份產生了質疑,也多了一個心眼。

“支付寶裡面有錢,萬一給他把錢搞走了咋辦。”莫女士拿出一張空白的銀行卡發給了對方,稱直接退到該張銀行卡即可,“能退就退,不能退也騙不了我啥錢。”但很快男子表示只能將錢打到支付寶裡。

因自己的購物賬號就是支付寶賬號,莫女士為防萬一,又快速將支付寶裡的錢轉存到另一張閒置的空卡里,僅留下了一小部分錢。但此時,該男子仍然表示不行。“說要把支付寶裡面的錢轉完才能入賬,對方就說幫我轉到我剛轉錢的這張卡上,因為這張卡也綁定了支付寶的。”莫女士說。

而這之後,莫女士的噩夢開始了。

真是騙子!

收到數十條扣款短信 2天時間16萬沒了

當對方提出要幫其將支付寶內剩餘的錢轉到卡上時,莫女士的手機也收到了一條驗證碼短信。對方不斷催促其將驗證碼告知,以便快速退款。“當時也沒有想那麼多”,莫女士將驗證碼告知了對方。之後,多條消費扣款短信發來。22日當天,莫女士的賬戶通過支付寶轉賬提現、財付通快捷支付、微信零錢提現、京東支付以及多項購物消費等方式,被刷走4萬餘元。“為什麼退錢還要刷錢出去呢?”莫女士介紹,對於質問,對方並未正面回答。而其在後續回電時卻發現並無法接通,“只能接聽對方打來的,打回去就接不通。”

意識到可能被騙後,莫女士向當初購物的商家發去詢問消息,得到的答覆是並未進行回收退款,且銷售正常。第二天她又給在成都溫江的丈夫胡先生打電話說明情況,丈夫也稱肯定受騙了,錢也難找回來了。“我當時想說三四萬也沒關係,反正也找不回來了,就喊她趕緊去改掉支付寶等的密碼,騙子可能還會行騙。”胡先生說。

不過,23日下午,丈夫胡先生在登錄愛人支付寶時發現,又產生了2萬的消費記錄,隨即,便讓愛人前往派出所報案,當晚,胡先生也對賬戶進行了掛失處理。然而,一夜之後,賬戶還是被刷走了2萬元。這時,胡先生一邊向南充警方報警,一面往回趕。

回到家後,胡先生才發現,妻子的手機上已經收到了數十條消費短信,從銀行賬單來看,錢被分成數筆轉走。不僅如此,除了銀行賬戶,在花唄、借唄等多個平臺也產生了貸款,合計8萬餘元。

短短兩天時間,莫女士共計被騙16萬餘元。而其本人稱,“前前後後給了五六十個驗證碼,自己都懵了。”而給驗證碼的原因則是因對方稱,只有按照操作才能將前面的錢返還。通話記錄顯示,莫女士前後與對方通話多次,最長通話達3個多小時。

“所有的卡都被搞了,最後家人只緊急取出來了2000元。”丈夫胡先生說。

警方介入調查

典型購物退款類詐騙 切莫向陌生人發送驗證碼

26日,記者從當地警方獲悉,已經受理莫女士的報案,將彙總案件情況報上級公安機關,積極進行案偵工作。警方介紹,莫女士曾兩次前往派出所報案,但首次報案時未及時提供相應被騙案件資料,於第二日再次前往。“報案時,民警一再強調告知,要其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再進行轉款或者向他人提供驗證碼信息,但兩次報案期間又發生了被騙情況,警方也很著急,這其實是老手法了,很普通的手法,但還是發生了。”

“這是典型的購物退款類詐騙。”長期從事反詐工作的四川省公安廳刑偵局民警李昆介紹,其實該類詐騙此前警方以多次進行相應典型案件及提示的發佈。一般情況下在作案時,嫌疑人先行在購物平臺竊取受害者個人信息及訂單詳情後實施詐騙,市民要注意保護個人信息,提高安全意識,切莫向陌生人轉款或發送驗證碼信息。(記者 杜玉全 實習生 廖曉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