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寶寶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有哪些?

喬喬


這些行為都有可能導致孩子言語發育遲緩:

1. 只利用短的句子或語調代替語言跟孩子說話

家長在跟孩子交流的時候只利用簡短的語助詞去対答;例如只利用“啊、哦”等語調跟寶寶互動,這樣會缺乏引導性;減低了家長和小孩的互動性,也降低了了小孩的溝通能力。

2. 過於滿足孩子的需求

當寶寶想要什麼東西的時候可能會只利用僅限的肢體和言語去表達自己的需求,可能會發出“嗯、啊”的聲音;如果這時候家長直接把物件或玩具遞給他,這樣會沒有引導或激發他去表達更多詞語。

3. 打斷小孩發聲或表達

當小孩想要表達的時候,可能只會發出“嗯、啊”的詞語;如果這個時候家長打斷或批評他們表達說的不好,會打擊了小孩的自信心,讓他們不敢再表達。


一般小孩正常說話的年紀大概在一歲左右,可以喊出簡單的單詞,例如“媽媽、爸爸”等等。

如果小孩到兩、三歲才剛剛開始說話和發音;甚至到四、五歲都還沒有學會說話,他可能有言語發育遲緩的症狀。

對於學齡前的孩子,即使存在上述一些語言症狀父母也無須太過於擔心,可以先安排小孩去專業的言語機構進行檢查或評估。


兒科醫生鮑秀蘭


有些父母發現孩子已經兩歲多了,也只會說簡單的爸爸、媽媽、吃飯、喝奶等簡單的詞語,比起其他正常的兒童發展要慢,心裡非常著急,不禁懷疑自家的小孩是不是語言發育遲緩。



首先,先明確一下語言發育遲緩的概念。一歲時,可以說出諸如爸爸、媽媽等簡單的語言;兩歲時,基本上能較好地表達出自身的意圖,當然每個孩子的語言發育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但是,到三歲時還不會說話,就要考慮是不是有語言發育的遲緩。

有幾個原因會導致語言發育的遲緩:

1.缺乏語言的環境,平時生活環境比較單一,因為很多父母會把孩子交給老人或保姆看護,他們中有些很少與寶寶進行感情交流,那麼寶寶就會失去學習語言,鍛鍊語言的機會。

2.沒有抓住孩子開口說話的關鍵期,有些父母比較內向,平時不愛說話,任由孩子一個人玩耍,缺少語言環境的刺激,孩子就不愛發言,不愛說話。

3.自身發育不足,例如營養不良、腦損傷、腦功能不全等,都會影響到孩子語言中杻的正常發育。


父母一旦發現孩子有語言發育慢的問題,就要及時就醫,如果智力和其他方面都正常的話,就要及時加強對孩子的語言訓練。

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營造一個談話和交流的氣氛,讓孩子開口說話。和孩子溝通的時候,要誘導孩子多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努力讓孩子回應你。當然,你要及時的給孩子擁抱或者鼓掌等方式作為鼓勵。記住培養寶寶說話的自信心,體驗說話的喜悅比什麼都重要。


雲美育兒


我是“一路童行”兒童的健康顧問

語言發育遲緩是兒童語言障礙中發生的頻率最高的一類,臨床表現為說話延遲及語言理解和表達障礙。


語言不是天生的,需要通過生活實踐中反覆學習或練習所習得,兩至三歲是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和敏感期,如果父母這時期忽視對孩子的引導,就容易導致孩子語言發育遲緩。

語言發育遲緩不僅會影響「學齡前期兒童」的溝通互動、認知水平、心理健康、情緒管理;還會阻礙「學齡期孩子」的聽、說、讀、寫、算能力的發展


導致寶寶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很多,就比如開頭所說的語言環境因素,語言的形成本身需要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語言刺激),還有一些病理因素導致:

比如說聽覺器官異常,聽覺是我們學習語言的重要途徑,當聽覺發生障礙或異常時,無法接受語言刺激的情況下,語言的發展也會受到阻礙。


大腦發育異常,可能寶寶因為各種原因導致非進行腦損傷,常見的腦癱。


寶寶的智力發育遲緩,由於智力發育遲緩導致對語言的理解不足,導致語言學習、理解、表達也出現遲緩

構音器官的異常,構音器官包括肺、喉、面部、口部肌肉, 硬顎、顎嚥肌、舌、下頜等,由於構音器官發生異常,也可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語言發育障礙。這類寶寶的特點是可以發聲(發音),表現為語言不清楚。


最後就是自閉症,一種神經系統發育障礙的疾病,他們有的可能是會說話、也可能是不會說話或是不肯說話、又或是喜歡一直重複語言、自言自語,患有自閉症的孩子可能有不同程度的語言發育障礙。


因為每個寶寶的發育會存在一些差異,如果家長察覺到孩子語言水平慢了,建議帶孩子去醫院做一個語言水平的全面評估。


有其他兒童問題可以直接在評論區諮詢,關注我瞭解更多兒科知識,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一路童行


育兒:貴人話語遲?孩子說話早晚跟這件事有關,家長別耽誤,快來看!

前兩天有位寶媽私信我說:“寶寶16個月了,平時與他交流挺多,可是還不見開口,只會啊,嗯亂叫,聽力各方面都沒問題,說什麼他都能聽懂。可以從哪方面著手,讓寶寶早點開口說話呢?”

如果生活中大人經常和娃交流,大人方面做得沒有問題,娃還是不開口的話,那就是身體發育還不夠,這是硬件問題。就像電腦沒有聲卡、沒有音箱,你裝一堆播放軟件都白搭。

我家娃是一歲半以後才開口說話的。之前家裡有一大堆百來張圖片卡,問他什麼東西在哪裡,大部分都能挑出來,說明詞彙量都有了,就是說不出來。一歲三、四個月的時候,我看比他大兩個月的娃,能說四個字的詞彙,我還想,就差兩個月,怎麼就學不會呢?

一歲半以後能說兩個字的詞了,但是三個字的就是說不出來,好像內存不足的樣子。過了一個月忽然費勁巴拉可以擠出三個字了,貌似是語言的內存擴容了。然後再過一兩個月就迅速擴容了,能說句子啊唐詩啊都行了,然後就誇張了,每天晚上10點上床,都沒人搭理他,自己一個人叨叨叨叨嘴不停地說啊唱啊說到半夜12點,一副“打孃胎出來憋了這麼久有話說不出來,終於能說出來了太興奮了”的感覺。

說了幾個月終於興奮勁過去了。我朋友的娃還有2歲多才剛開始說2、3個字的詞彙,但等到3歲時背很長很長的兒歌,溜著呢。孩子發育早晚差距真的很大。就好比有的女孩子小學來例假,晚的在初中甚至高中,差好幾年呢。

同理,數數能力也是,光會背123456……這都沒意義,其實是死記硬背順口溜,並沒有真正會數真實的東西。娃一開始會數3個東西,超過了就數不清就亂數了,過了半年,數字相關的內存擴容了,能數5個了,再過了半年,就大幅擴容了,能數很多很多了。

這個也是教不了的,內存太小,超過3個內存就爆了,裝再高級的軟件也白搭,運行不了。教孩子,淡定一點,靜待花開,急不得。

“贏在起跑線、搶跑、早上學”什麼的,這不是認為“意識可以決定物質”“人定勝天”麼?趕著早上學,真的不是相當於讓少年組運動員和成年組運動員比拼?不是吃虧麼?


沒有人天生會做父母,育兒也是一門永遠值得我們學習的課程;

這裡有更豐富的育兒寶典,更全面的科普知識,更走心的育兒睡前故事;

我是百萬媽媽的選擇,目前從事育兒行業5年,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


西溪鬧鬧


沒有什麼特殊原因吧,只是每個孩子個體發育不同而已,只要不是特別遲緩,應屬正常。

像我家倆寶,大寶七個半月突然叫爸爸,無針對性的,直到9個月開始有意識叫爸爸媽媽,接下來的半個月就開始三個字,四個字,五個字。。。。10個半月開始語言爆發期,唱歌,背詩,講故事,還會自己改歌詞;

小寶,10個月開始叫爸爸,哥哥,媽媽,爺爺,一直到週歲才會更多一點詞語,一歲兩個月語言爆發期,突然像個小大人跟我們交流。

倆寶都是前幾個月我和婆婆一起帶,後面我自己帶,沒有特別教他們什麼,語境方面還特別混亂,婆婆跟他們講方言,我跟他們講普通話,我和寶爸交流用粵語。

如果說遺傳也不對,兩邊的家人說我和寶爸都不是說話特別早,以前的孩子發育更遲鈍些。


佳茗5962872


你知道嗎?胎兒在子宮中就能夠聽懂母親體外說話的節奏和音調,將母親的聲音和其他人的分辨出來。


你知道嗎?很多孩子會出現口吃的現象,這是一種正常的“語言障礙”,因為有時候,孩子語言的表達能力跟不上大腦思考的速度。


你知道嗎?二胎家庭中的老二,往往比老大說話早,因為有哥哥或者姐姐作為模仿的對象。

孩子語言發育至關重要。

與研究表明,孩子在3歲時掌握的詞彙量,直接影響到9-10歲時的語言能力。而孩子掌握的詞彙量越多,閱讀時的理解能力就越強。閱讀理解能力越強,則代表著孩子接受知識的能力就越強。所以,孩子的語言能力直接關係到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

那麼,有哪些因素會導致孩子語言發育遲緩呢?

1、聽力損失。聽力損失是造成孩子語言發展出現問題的最常見的原因。通常是由於孩子中耳積液引起的,一般持續時間不會很長。但是,及時是很短時間的聽力損失也會造成孩子的語言發育出現遲緩。所以,當父母懷疑孩子的語言發育出現了問題的時候,首先應該做的就是聽力篩查。


2、心理因素。如果孩子存在影響發育的心理因素,如孤獨症或學習障礙時,可能會導致孩子的語言發育遲緩。一般在孩子出生時就會存在,通常當孩子進入幼兒園時,會發現孩子整體的發育水平比同齡人落後一些。當然,這些問題發現的越早,介入的越早,就越容易恢復到正常的水平。


3、生理障礙。

如果孩子存在影響發育的生理障礙時,也會導致孩子的語言發育遲緩。比如,患有顎裂或者腦癱的孩子,語言發育也會相對比較遲緩。但是,這些問題在新生兒的常規檢查中就可以發現,這時候要儘早進行必要的治療。


4、長期出現“口吃”。一般來講,孩子偶爾出現口吃,是成長髮育中的正常現象,家長不必過於擔心。但是如果孩子“口吃”的現象長期存在,而且在說話時常常表現出焦慮的情緒,那麼就要儘快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了。

如果父母懷疑孩子語言發育遲緩,可以從以上四個方面出發,幫助孩子找到語言發育遲緩的根本原因。語言學習是孩子輸入——消化——輸出的過程,所以在平時,家長朋友們要多與孩子互動交流,幫助孩子“磨耳朵”。


重點提示:即使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家長的陪伴仍然是早教機和智能機器人不能代替的。


你好,我是萬博,育兒達人。致力於為家長朋友們提供最前沿、最科學、最實用的育兒方法。


今日討論:孩子一般在什麼時候會叫“爸爸媽媽”?


萬博彙讀書


因種種原因引起的智力發育不全、聽力障礙、嬰幼兒期嚴重營養缺乏、患有結核病的兒童以及雖屬正常兒童,因環境原因長時間獨居離群,沒有語言學習訓練的機會,均會影響語言的正常發展過程,可能形成語言發育遲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