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監理單位還有必要存在嗎?

撐傘等U


我想與大家分析分析這個問題!

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一個新興的建築行業質量監督組織的出現——建設工程監理單位誕生了。

這個組織介於質檢站(全稱:建築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站)和建設單位之間;本意是架起建沒單位和施工單位溝通的橋樑,把質監站的工作職能擔當起來。由於建築市場的發展速度極快,工作量大幅增加,為了讓質監站騰出時間和人手處理重要的建築工程問題而設置監理單位;據我所知:監理單位負責人均由各地質檢站有經驗的人士出任;後來慢慢脫離質檢站的編制而獨立出來。

至上世紀未,監理公司能有模有樣的履行職責,雖然大的事情建設單位只是口頭授權,監理單位多少還能單獨處理項目的各種事件。可是到了現在,我基本沒看到監理單位能自主處理多少事情。監理單位的性質是公平公正處理甲乙雙方各種事件,既要保證工程質量的可靠性,也要維護甲乙雙方的利益。目前來看,能夠真正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場處理甲乙雙方問題的監理單位基本不多。他們處理質量問題,對施工單位毫不手軟,嚴格按規範和標準執行,一旦建設單位授權嚴管,監理單位能根據事實處理問題的很少。乙方的進度款撥付理應由監理單位督促甲方支付,大多數監理單位好象沒有這個職責。這個問題暴露出了拖欠工程款的惡意程度。如果監理單位公平公正把好這一關,工程款拖欠這個惡性事件不會到了氾濫的程度。

我曾經經歷過黃岡的一個工程,由於幾方原因造成了在建項目成了"三邊"工程,(邊施工、邊設計、邊修改),大量的工程量演變成了簽證單,施工單位無論怎樣辦理,監理單位人員根據甲方授意,就是不到現場複核,不在簽證單上認可簽字,甚致與甲方站在一起,公開損害乙方利益。這種行為已失去監理單位的職能和意義。儘管監理單位拿著甲方的錢,可行使的是質量監督的主體責任和承擔質量監督站的重任,而現在的監理單位已成為甲方的利益共同體,如此下去,監理單位已失去原有的意義,反而擴大了甲乙雙方的矛盾。

不必存在的監理單位的原因和理由還有很多,這裡不一一列舉。凡是好的東西,他的發展會順理成章;發展歧義的事物不如儘早取消,免生異端。個人意見不作參考,歡迎評論!


看世態的炎涼


我是一名房建專業監理工程師,關於監理需要不需要存在的問題,大家討論得十分熱烈。我看見大部分人的想法是贊成取消監理。究其原因,監理是吃甲方的飯處處為甲方著想。在監管施工質量時,是個擺設,根本起不了什麼作用而且對施工單位吃拿卡要現象比

我做監理工作12年了。

關於監理有沒有必要存在,我想談談我個人的想法。

我認為將建設工程監理費用獨立出來招標,而不是由甲方總承包後再招標監理公司。甲方和監理公司是平行的兩個單位。這樣監理單位就能獨立自主公正的行使監理工作。建設委員會即管理甲方也管理監理公司。

獨家想法大家評判。


李永生8692114750


發出這個問題的肯定是外星人,幼稚,根本不瞭解目前的建築行情,你以為現在的監理是好行業嗎?一個十幾萬平方的建築需要監理十幾個人,建設單位就用一個土建一個安裝專業,所有問題都需監理單位去解決,安全、進度、質量、投資等的控制全甩給監理單位,稍有不慎對監理單位幾萬十萬的處罰,一旦出現問題首先是監理單位背黑鍋,責任重大的總監、施工單位項目經理會被判刑坐牢,而建設單位確高枕無憂,如果取消監理行業,那建築市場會在質量方面更是一沓糟,拭目以待!

目前多數建設單位即使房子銷售的很好,資金很充足,給的工程款全是最低一年的承兌匯票,這讓建築單位如何資金週轉,將來的建築業這碗飯更難吃了!


正義大道38503663


監理費太低造成監理公司付不了高價招聘監理,造成出色的有建築經驗的監理流失,在項目部有部分甲方動不動就扣監理費,使監理管理起來很被動,進度安全質量是工程的主要目標,要做到公平公正公開科學監理是監理單位的基本原則,特別是安全控制,甲方會讓你現場巡視監督,反正出了問題讓你負責,所有檔案資料簽名也是監理全過程簽署,施工單位當然是負首要責任,說到待遇,甲方或施工方現場負責人比監理工程師的工資高二倍,可以說監理是拿著賣白菜的工資,操的是賣白粉的心,整天擔心安全隱患,每天檢查現場,每週組織集體安全檢查,發出安全隱患通知書,每週組織工程例會,可以說監理資料是非常的多,簽名也要簽到手軟,並不是外人說的什麼事都不管,工資待遇低還要負坐牢的風險工作,誰敢來幹這種工作嗎?雖然說得似乎超嚴重性,如果安全沒抓好分分鐘會出大事,所以監理也不好當,既然當了會時時刻刻關注安全問題,令施工整改,外人看著監理自由自在,說施工單位還要看監理臉色,如果不嚴格點工地的安全會好嗎?他們是幫助施工方,出了安全事故施工老闆就沒錢掙等於白乾了,當然管理人員的工資照領,所以要做好安全架構管理,令大家平安回家,其實監理希望工程安全質量進度滿足要求,希望工程順順利利完工,希望甲方資金充足依時支付進度款,管理人員及工人準時拿到辛辛苦苦的工資。


隨緣153620302


這個問題,其實沒意義。監理的存在是法律規定,施工監理不存在了,他也會以其他形式存在的,因為施工監理本身就是中國特色,與國際是不通行的,所以施工監理可能會沒有,但工程諮詢永遠存在!



太極無憂


工程監管的怪局,行政單位全方位監管,各職能部門全部都能管,再設質監站專管,建設單位主管,工程監理全過程管理。唯獨權利最小的是監理,因為建設單位給錢,建設單位追求的並非質量至上二多數是工期唯一論。其次監理公司負擔不起專業人員的工資,監理費用太低甚至不合理,建設方導致的拖期基本沒有費用補償。出現了人證不一,履職不到位,減少人員,甚至非專業人員直接管理。在建設單位進度第一,質監權利第一,監理責任背鍋,監理費用不足的前提下。最終監理變成了壞圈。沒有真正介入裡面的,就不知道水深在哪裡,壞在哪裡。一個行業可以取消,背後原因誰有真正知道。


肖平89112051


第一應該取消質檢站(要把質量、安全管理下放監理),只保留程序上審批、審核及行業管理;甲方取消不了(因為要出錢),可參與但不得干預工程管理,可以強化工程計量與支付(質量、安全、進度完全下放監理,就像EPC模式一樣,不過要對監理人員嚴格進行考核,人、證、能力與崗位要掛鉤,要設置行業黑名單管理模式,當然也要按照發改委規定接受監理服務報價,畢竟出什麼錢才能享受什麼服務,不是所有茅臺鎮的酒都是茅臺);其實施工單位也就是那回事,沒有感覺多厲害(現階段中國工程建設還處於按圖施工,對於有能力、有經驗的監理,其實大多數施工單位技術人員都比不上),現在好多公司基本下面都是分包(以勞務為主);第二應該推行設計監理模式(現在主要監理費太低,再加上質檢、業主管的太多,好多設計單位人員或優秀高校人員不願介入監理行業);最後說一句工程無小事,小問題都解決不好的施工單位是有能力的單位嗎?


日月當空普照


工地上的監理沒有什麼用的,有一個幾十萬平米的工地,甲方聘用一個監理公司,叫他們把資料做好就可以了,質量不用管。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是一家老闆。工程也按時平安下來了,沒出什麼事情,監理單位一個人承包,安排了幾個人把資料做好了,總監是掛靠的,工程完工都沒有見到過總監。我經常去工地上,監理的情況怎麼樣我都很瞭解的,監理公司的錢是建設單位給的,建設單位說了算,必須改革了!


N汪維德


我個人觀點是監理是一些制定規則的人的遊戲的產物,監理作為獨立的第三方專業諮詢機構,根本就不能受制於建設單位,按道理是監理單位拿甲方的錢就必須按甲方的要求做事,按這個道理,施工單位也是拿甲方的錢做事,監理的地位應該是在五方責任主體裡面最高才對,但是現實中中國特色的監理就是受制於甲方,沒有履行到監理的職責,夾在建設單位上面和施工單位裡面最沒有權利的一個五方責任主體,既然無法履行職責,就慢慢演變成了一些畸形的職業狀態,既然沒有履行到監理的職責,其實不要也罷,直接由甲方的項目管理,現在一些大型房地產開發商就是自己的監理公司和項目管理模式,監理的底層是一個可憐的職業,就是背鍋,沒有好處,還被坑,錢都被一些不良的監理老闆不費一點勞動賺走,監理的制定者,簡單的就可以說是躺著每個項目收幾百萬的監理費,項目上只需要幾個資料員就夠了,本人做了一年的監理,雖然有別人送我東西,請吃飯,但是我從來不會主動卡拿要,盡力做好自己的監理職責,之前監理都是大型項目,萬達和APP項目,對這個行業已經看透了,現在在一家名企施工單位,工資待遇一般般,以後堅決不幹監理了。


vz陰晴圓缺


有人說監理的存在使施工單位沒有人權,說實話如果取消監理單位估計甲方要抓狂。以前大部分施工單位都是在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斷的踩著甚至越過質量安全的紅線施工。這給建築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在這種情況下雖然監理也起了一部分作用,但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作為建築行業從業者,工地上的很多潛規則導致監理成了擺設。國家規定設置監理單位作為第三方監督現場施工,但是監理費還是要從甲方的腰包裡面掏,甲方同時又要追求工期,這時候監理就像是風箱裡的老鼠。更不要講監理的專業程度,很多能夠看懂施工方案並提出意見的監理一般都是總監或工程師級別的,這些人一般很少去施工現場,經常去現場的大多是監理員,對一些淺顯的東西抓住不放,真正深層次的東西卻看不出來。有些監理單位為了兩邊都不得罪就乾脆走走過場。所以說現在監理單位在施工現場發揮的作用不是很大。

不過隨著國家對建築行業的改革和相應的一些措施,目前建築行業相比以前有了一定的改善,大部分正規的建築企業開始注重自身的綜合素質管理和品牌形象,與以前的粗放式管理改為精細化管理,這算是一個很好的轉變,雖然說還沒有達到大家心目中的樣子,但總歸是一個好的趨勢。不過在這個轉變的過程中監理單位沒有起到任何推動作用。所以說按照以後得趨勢監理單位存在的意義不是特別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