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過60的老人,種不了地,該如何生存?

江湖上的採花大道


在農村過60的老人,種不了地,該如何生存?

由於城鄉發展差異的影響,很多農村的青年都會選擇外出打工,所以在農村地區,六十多歲基本上大多數老人依然在參加農業勞動。農村畢竟不比城市,如果農村老人六十歲就不參加勞動的話,那估計田裡的莊稼就沒有人管了,不過農村老人的確面臨著老了以後的養老問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就是孝順,它告訴人們應該給年邁的父母盡孝,所以大多數孩子都能在老人老了以後儘自己贍養老人的義務,但依然有些孩子不懂的感恩,那這部分老人該怎麼辦呢?


第一與當地民政部門溝通,尋求幫助民政部門援助。如果孩子不肯贍養老人,那老人可以找當地的一些單位,找他們與自己的孩子溝通養老問題,相信在一些部門的幫助下,養老問題會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的。即使兒子不肯進贍養的責任,也有可能獲得民政部門低保等的生活援助,這些補助起碼可以保證正常生活。

第二尋求自己親戚朋友的幫助。人的一生當中肯定有一些關係比較好的朋友,如果生活上真的遇到什麼困難了,相信他們也一定會慷慨解囊的,但是這不是長久之計,別人幫一兩次沒問題,但如果長期尋找幫助的話,估計自己也會不好意思。

第三把土地承包出去獲得一定的租金。既然自己沒有能力種,可以考慮把一部分土地承包給有能力的人,自己只種其中的一部分,每年收取一定的租金。再加上每個月發的一些養老補貼,日常生活應該是足夠了。最好的辦法還是能得到自己孩子的主動贍養,不然等遇到大病的後,將來也沒法承擔治療費用。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養老始終是個問題,所以對自己孩子的教育就非常重要,為什麼孩子不想養老呢?歸根到底的原因,還是因為孩子自身窮,自身沒能力去承擔老人的養老資金,如果真的有錢,也不在乎每年給老人給一些了。所以需要記住的是,在自己還有能力的時候,一定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努力學習,只有孩子有能力了,自己的養老才不用擔心。


老農民說事


農村老人是一個非常大的社會問題,他們生活過的這幾十年不管是集體時代,單幹時候都是響應國家號召大幹特幹,交公糧,修水利,架大橋,做義務工總是默默的保質保量的完成,現在他們幹不了了,生活逼迫可憐巴巴,兒女孝敬的活的精彩,兒女孝敬但是都是窮苦人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父母吃苦受累沒有辦法,現在國家富強,卻沒有給這些老人以實際幫助,所幫助的只是杯水車薪,有病不敢看,只能等死,真的希望國家大氣點給60歲以上的老人發退休金讓他們安度晚年


呼和喜喜


在農村過60歲的老人,種不了地,該如何生存? 對於農村人來說,種地依舊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生活保障。很多農民工到了秋收的時候就會回到家裡。雖然很多人都表示種地不賺錢,但有了土地那就能夠讓生活更好的保障。但現在土地的徵收也比較頻繁,很多家庭想要種地也種不了。那些已經60歲以上的老人,該如何生存呢?


1.新農保 大家都知道現在的新農保已經成為養老的主要保障,農民可以依靠這些養老金維持著生活。當然很多的老人並沒有交納新農保的意識,所以這些人只能領取到最基礎的保障金,費用在100元左右。如果是70歲以上的老人,還能夠領取到一筆高齡補貼。農民也可以通過交納一次性的養老金,交納9萬多就可以享受到每個月千元的補助金。

2.失地養老金 有些老人在60歲之後,身體依舊硬朗的,那還會繼續種植著土地。但也有一些老人卻因為土地被徵收的原因,這樣就可以領取失地養老金。這筆補助金和新農保一樣,都需要繳納15年的時間,但國家會提供60%的費用補助,所以大家的繳費壓力不高,每個月可以領取幾百元。



3.依靠子女養老 60歲以上的老人,自然是有權利要求子女撫養自己,如果子女不情願的還可以去法院起訴,但一般老人都不會這麼做。子女也都會盡到養老的孝心,不然的話他在這個村裡將會沒有顏面生存下來,時刻會受到村民們的指責。

現在的農村老人多半還是會選擇打零工或者種地養活自己,子女反而沒有及時的盡到自己的責任,大家怎麼看呢?


三農圈子


無論是農村老人,還是城市老人,都有老了那一天,老了那天如何生存,這是自已首先要考慮的事,而不是天天出來問別人,別人也沒有責任,去管你是怎麼生存的。全國60歲以上的老人,包括市民沒有養老金的老人,再加上農村老人,共有三,四億老人,如果都想著靠國家發錢養老,這是連想都不要想的事,國家就是把財政的全部收入,都拿來養老也不夠。老人有勞動能力時,必須要考慮到,自己有老了那一天,例如,為自己留一點錢,或者參加養老保險,這樣到老了那天,也就有了生存保障。國家現在的養老保險制度,對每一個公民都是公平的,想要拿養老金,首先必須要繳養老保險,誰繳誰得,不繳不得,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法律法規的權力,在法律法規面前人人平等,如果農村老人,早年沒有參加養老保險,那麼養老金,一定是和你沒有任何關係了,你想要怎麼生存,那你就怎麼生存吧。


用戶198965929789


他們每月領10O元的政府補貼,基本上夠交電費與水費的,至於生活,請專家們下基層多加了解,現在的6O歲以上的農民,是有病病不起,有病看不起,有電用不起,有肉吃不起,專家們別再吹虛農民多有錢了,什麼時候能代表老百姓說句實話,以展示你們的良心發現。


相信242676357


農民永遠都是受苦的命,一輩子幹的是又髒又累的活,活到老幹到老,到老了幹不動了又沒有退休金。也得不到好的待遇,農民自古以來都是種地的命,命運不會轉變。到老了也沒有啥生活保障。城市裡人到老了有退休工資拿,農民呢辛苦一輩子了老了誰給退休金生活費呀。這就是城鄉的差別。誰在說農民以後享福了那純粹是造謠。沒有一點根據。


快樂人生1206399143648


隨著我國社會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劇,每年超過60週歲老齡線標準的人越來越多!尤其是在農村的老年人與日劇增,這些老年人其實大多還是沒有納入目前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障體系的,其中一些生活十分貧困。對於這些老年人大多基本上還是選擇種地為生,畢竟60歲還不算太老身子骨還算是硬朗再種些年的地看來是不成問題的!所以眼下農村養老困局最為迫切的並不是過了六十歲剛剛步入老年的那群人,而是農村的高齡老人!這些人是既地也種不動,同時也沒有養老保險。這些人平時的生活都是依靠國家給農村高齡老人的“高齡補貼”在勉強維持生活,每月幾十元錢的生活費只夠買最為基本的生活用品,好在農村高齡老人都有自己的口糧田,兒女幫著種糧食還是可以自給自足的。老人生活無法自理就住到兒女家,如果還能打理自己的生活那就自己單過,畢竟等自己孩子伺候的日子也不是那麼好過的!總之目前來看農村高齡老人的真實生活狀態不容樂觀,基本上都是有口吃的就活,生場病也沒有錢看直接就死了,至於晚年生活質量無從談起!


駿景農業


說多交多得,但今天65歲以上的農村老人·在2011年就己大60歲,王錯衛了交費時間,這一代人當年在集體貢獻了自己的青春平華,義務為國家兒成了許多大工程,挖河修路·農田基建興修水利等,他們無能力再交保險了,怎樣照顧他們的生活呢??


老恆903


“在農村過60的老人,種不了地,該如何面對生存呢?”現在很多在農村的老人不能得到符合自身素質要求的工作,所以,有一種無所事事的感覺,但這其實就是一種現實的情況,畢竟身體素質是有限的,但之所以苦惱,其實更多的還是在於一個自己生存的問題,畢竟不能像城市老人一樣,即便是沒有參與工作,到了一定的年齡也能得到國家發放的高額養老金來支持生活;

所以,在這個時候,很多農村老人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其實還是會奮鬥在田地間進行直接的作業,來獲得一份收入,這樣才能夠維持自己的基本生活,除非是完全下不了地!要想解決這種現狀,還是希望國家能夠進一步重視,因為農村老人,大部分都是農民,是沒有直接的保障的,養老金的領取更多的也是取決於自己所繳納的標準,多繳多得,但是農民的收入畢竟是有限,所以,其實還是缺乏一種直接的社會保障!

關於上述內容,有任何觀點,歡迎評論區暢所欲言!


愛農幫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農村有鄉規民約,農村60歲以上老人應當都是由子女來養的,但有些七八十歲的老人還在依田種蔬菜,還在為子孫造福,農村沒子女的老人叫五保戶,由政府養老,有子女的應當由子孫來關愛,家有一老,應當是家之福氣,人,不過百年!少數壽長的老人都在100歲前後走了,人間確實是天堂,只要你努力去奮鬥,人生路上應當每月每年都是享年,且行且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