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司給區公司下達銷售任務是100萬元,區公司給下級分解任務後總額加起來是120萬元,你怎麼看?

coolbine


我覺得這沒什麼大驚小怪的。無論是國企還是私企,大都是這麼操作!

任務層層加嗎,這叫打個富餘量。我在國企的時候,總部給各分公司下達的銷售任務,分公司經理往下分解的時候,根據業務員的能力和市場區域不同,一般都會加10-20%不等的餘量。後來,我去了私企,他們同樣是這麼操作。這應該是銷售行業一個大家都心照不宣的潛規則。

為什麼要加嗎?區公司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現在銷售工作不好做,上級給下級的指標壓力比較大,每年或者每半年都會對下級公司負責人進行績效考核,考核結果直接跟薪資和職務掛鉤。完成指標,高管照做,高薪照拿。完不成指標,對不起,屁股就得挪挪地方,輕則降職降薪,重則掃地出門。所以,下級經理為了保住自己烏紗帽和高待遇,只好把壓力傳導給手下的業務人員。

加嗎是為了增加保險係數。現在的市場環境很複雜,免不了出現意外情況,如果按標準任務往下分解,一旦出現市場波動,比如個別經銷商取消合作關係,或者是核心市場業務人員離職,就會影響銷售目標的完成。那麼,勢必影響區公司經理的職位。如果有10%左右的保險係數,即便個別區域市場拖了後腿,也不至於影響到大局。

道理就是這麼簡單!其實,這不是什麼簡單粗暴的管理。如果把你放在區公司經理的位置上,你也得這麼辦!這就是屁股決定腦袋的問題了!

溫馨提示:1.閱後如果喜歡,不妨關注、點贊和評論,謝謝

2.如果喜歡職場和管理知識,請關注本頭條號閱讀相關文章!


管理那點事


這種情況其實對於很多職場人來說,真是屢見不鮮。這就是典型的傳統粗放式分級管理模式。

用一句話總結就是“任務分解層層加碼,利益分配層層截留”。大家看,不是嗎,下達任務的時候,上級單位的任務,計算器按兩下,上浮10-20%,分解到下級單位,所以,在這樣的管理模式下,最苦、最累、待遇最差的就是基層的工作者。

這樣的管理模式,曾經是傳統國企慣用的管理模式,所謂的分解任務,僅僅只是分拆任務,做個加減乘除,任務就分解完了,根本不考慮下級單位是否有支撐,是否有資源,是否有模式,只是簡單的當個二傳手,敷衍了事。


之所以要加碼任務,就是想保證自己能夠完成工作任務。以題主的例子來說,本來上級下達的就是100萬的任務,但是本層級卻加了20萬任務,再將其分解給下級單位。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可以保證“東邊不亮西邊亮”,哪怕有部分下屬單位完不成任務,只要其他的下屬單位按照加碼的任務完成了,缺的哪一塊就能又這些下級單位彌補上。最後,本層級的任務就可以完成了。

所以,這種粗放式、野生型的管理方式,基本上就是在扼殺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導致企業的活力缺失,最終致使企業的經營越來越難,甚至舉步維艱,最終被社會所淘汰。


雪天驚雷


學校通知9點開會,班主任告訴班長8點開會,班長通知大家7點開會,大家6點就在會議室等了。


W961246


一個聰明的管理者肯定會這麼會有很多,因為風險要分擔,如果只分配100%,只要一個團隊沒完成,那總目標就是未完成。所以,多出來的這個20%,是風險管控目標,即使最終達成了120%,也可申請超額績效,何樂而不為?


胡雙全v號


1、做好市場調研,掌握市場動態,將目標計劃置於全年作通盤考慮,逐月、逐項細化評估。

2、對照往年業績落實執行,及時糾偏想辦法,是定節點促銷還是抓大客戶定單,要有清晰思路。

3、及時反饋市場信息,瞭解競爭對手套路,不能只顧埋頭拉車,該制定有針對性措施就不能含糊。

4、增加客戶來源渠道,不斷補充業務信息,提高客單值和簽單成功率,多挖掘潛在成交機會。

5、沒兵、沒馬、沒政策,就充分利用好現有條件,積極尋求外部合作,跟進公司資源以外的項目,積累中長期資源,為下一個年度目標蓄水。

總之,上面沒有支持不可怕,壓任務也不可怕,持之以恆堅持用正確的方法做事,才有可能實現業務目標,繼而實現職場提升。


行者Junkers


有個需求變動,客戶給公司的項目期限是一個月,分管總經理給部門期限兩週,部門經理給項目經理一週,項目經理給我們2天。怎麼辦?鄙人有事請假2天。


知覺58882101


說這個不正常的,都是打工的,不懂管理,更不懂人性。


Z快人半步


一個優秀的管理者一定是這樣定任務的,因為他要確保的是整體團隊完成任務,不能因為其中一個下級沒有完成任務就影響了整個團隊完不成任務,當然領導要給與相對應的支持也是很必要的!


啟蒙教育與終身成長


任務完成了,說明目標定的不合理


君華正


任務那就是自上而下100萬 120萬 150萬 573萬。財政撥款就是自上而下573萬 150萬 120萬 1.5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