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最適合中國的衝鋒槍!

抗戰時期,最適合中國的衝鋒槍!

伯格曼MP18衝鋒槍

衝鋒槍起源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其中最突出的是德國MP18,雖然問世時一戰即將結束,但仍為德國立下汗馬功勞,深受士兵喜愛。

抗戰時期,最適合中國的衝鋒槍!

MP28Ⅱ衝鋒槍

MP18衝鋒槍的後續型號為MP28Ⅱ,中國在軍閥混戰時期和抗戰開始之前,曾大量進口這兩種衝鋒槍,裝備最多的就是德械師,當時俗稱花機關或手提機關槍。

抗戰時期,最適合中國的衝鋒槍!

MP28Ⅱ彈匣明顯加長

兩者很好區分,MP28Ⅱ的拉機柄是直的,改進了準星和標尺,32發直彈匣更長更厚,彈匣口的加強箍也更加厚實,有利於握持彈匣射擊,不易變形損壞,但這樣做也導致了整槍重量的增加,算是一個小瑕疵。

MP28Ⅱ衝鋒槍的性能如下:

口徑:9mm/7.63mm/7.65mm/11.43mm

槍長:812 mm

槍重:4.7 kg (含32發彈匣)

供彈:20發/32發直彈匣

射速:500發/分

射程:200米

MP28Ⅱ比MP18射程更遠,射速更高,可以發射五六種口徑手槍彈,其中就包括7.63MM毛瑟手槍彈,與當時中國大量使用的‘盒子炮’通用彈藥,後勤供應難度小。

抗戰時期,最適合中國的衝鋒槍!

盒子炮和7.63MM子彈

在抗戰初、中期,無論國脯金陵兵工廠、漢陽兵工廠、鞏縣兵工廠,還是閻老西的太原兵工廠,都能製造捷克式和湯普森衝鋒槍,仿製MP28絕對不是問題,要麼乾脆從德國或比利時購買圖紙生產。

抗戰時期,最適合中國的衝鋒槍!

手槍子彈

而且7.63MM子彈還是很好獲得的,各兵工廠都可以大量生產,就連八路都復裝了數百萬發,後期如果生產能力跟不上,可以進口蘇聯仿毛瑟的7.62MM託卡列夫手槍彈,一樣好用。

結合抗戰時期的中國國情,MP28Ⅱ造價不高,彈藥供應不難,實用性非常強,在缺乏火炮進口和製造能力的戰爭年代,如果能仿製幾十萬支該型槍,每個師裝備一個突擊連,每個班再裝備一到兩支,配合捷克式火力壓制,相信抗戰會好打許多!

抗戰時期,最適合中國的衝鋒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