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武器的更新速度很快,那為什麼不更換軍用小挎包呢?

第一軍情


1.這個也是我們經常想問的一個問題,軍用挎包以前是綠色的挎包,後來配備新式迷彩服後,挎包也變成了黑顏色的,這個其實是和作戰需求並不相符的。

2.可以試想一下,夏季和冬季的迷彩服分別是叢林和荒漠的,但是我們卻揹著一個黑色的挎包,實事求是並不符合偽裝的需要。

3.在有的部隊,其實已經將黑色的挎包調整為更為適宜一些的軍用裝具,但是目前並未統一配發。

4.其實軍需這一塊目前製作與當前部隊的需求匹配度並不是太高,比如網上經常說的07式作戰靴,還有以前的迷彩鞋等等,這個在使用過程當中都是存在一些問題的。不過據說明年會統一配備17式作戰靴,並且黑色的迷彩鞋也將統一進行配發,這些相應的會好一些。

5.其他相關的裝備,應該也會逐步地進行改善和調整,更加適合未來作戰的需求,細節上的東西其實是與基層官兵的滿意度是息息相關的。


軍校和入伍指導


當前中國經濟高速發展,隨之而來的武器更新速度也很快,陸海空三軍都擁有大批新式裝備,海軍迎來了雙航母時代,空軍的殲20也開始戰鬥值班,雖然在三軍中陸軍的裝備速度有點慢,但是前景一片大好。不過無論武器如何更換,但是有一樣東西卻沒有換,就連它的位置都沒有挪動過,這就是軍用小挎包。

這個軍用小挎包可謂名副其實的軍中“釘子戶”,無論換誰,它就是不動如鍾,在軍中的地位十分穩定。軍用小挎包在我軍歷史上可謂非常悠久,大概使用了50年。這個小挎包在建國時期都有它的身影存在,見證了我軍的茁壯成長。不過如今在顏色和材質上稍微有了點變化,基本樣子卻沒有改變。

軍用挎包能裝很多東西,什麼餐具,藥品彈藥,生活用品統統都能收納進去,還能把防毒面具裝進去。這樣一來,小挎包就承包了所有的容納任務。戰鬥警報拉響之後,全副武裝,攜具一套,小挎包一背,簡單快速,雖然有時候勒的肩膀疼,但裡面都是救命的東西,也就釋然了。由於是單肩斜挎包,裝的東西又多,在跑步的時候顛來顛去的,固定不好的話還會跑錯位置,所以有士兵評價它說,正面砸蛋,後面砸腚,需要把它固定起來才能行軍。而且再掛一個水壺的話非常不便,我軍也注意到了這個缺點,所以在06式攜具上增加了一個附件包,而且還出現了雙肩揹包,不過還沒有大規模使用,目前很多部隊還是使用單肩小挎包,相信不久之後,在單兵攜具方面我軍也可以更加完善。


第一軍情


常用裝備不會一年一換,再有錢的國家也不會年年換裝備玩。軍事裝備想全部換裝要經歷數年甚至十幾年。戰鬥機一架上千萬,坦克幾百萬,航母更是需要幾十億美元。即使再有錢也不能說換就換。裝備更新換代涉及很多問題。換一樣裝備,以前的使用訓練就需要推倒從來。部隊的宗旨是能對付用就不會換。

首先裝備要能適應自己的產品定位,更新裝備如果和老裝備比性能提升不大的話,基本不會過多裝備。老裝備一樣會繼續服役。別看老裝備老,卻是根據各種條件嚴格設計的,而且經過了幾十年的使用改進,性能基本穩定。新裝備性能要求自然高,但後面需要常年完善具體細節。還需要部隊實用驗證,外形設計都可能需要多次修改。針對各種不足,之後要各種修改然後還有各種集成測試。等正式列裝又需要好多年,沒有幾年的連續改進,一件裝備是誕生不了的。

那個小挎包就是如此,那是戰略揹包。大點的裡面有食品和子彈。小的裡面是防毒面具和防護器材。海軍管控組更是隨身不離這種小挎包,包裡裝有制式防毒面具。雖然包差不多,裡面的防毒面具其實型號已經換了好幾代了。管控組隨身攜帶,一旦遇到火災險情會馬上佩戴。這個包裡的防毒面具就是為軍艦損管著火情況下使用的。軍艦中彈起火燃燒的煙是有毒的,各國海軍都給軍艦水兵配發防毒面具。陸軍除了小挎包,還有大挎包,裝野戰乾糧,藥品和彈藥等。不同兵種略有不同,執行不同任務帶的東西也不一樣。


楠竹一


我軍軍用挎包由於其獨特性、攜帶便利性以及作戰中單兵自救或者自行取物的快捷性而服役至今,在我們單兵裝具不斷髮展的今天他依然在改變了材質和顏色後作為標配繼續服役。冰雹作為老兵對單肩揹包還是非常懷念的,每次外出訓練和演習他都重忠實的陪伴著。

軍用挎包是我軍獨特但是實用的一個裝具,隨著武器裝備的不斷更新,單兵裝具也在不斷地向著更加適合野戰攜行和舒適化、多功能化以及整體效果更加威武的方向發展,但是很多人也都注意到了原來綠色的純棉的小挎包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卻是黑色的個頭略大的黑色挎包,相同點是都還是採取單肩攜帶的方式。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武器裝備不斷地更新換代,單兵的作戰武器及攜行具也得到了很大改變,軍服的種類和樣式以及實用性也更加全面,但是那個小挎包卻始終沒有退役,其實這是出於單肩挎包的獨特便利性而來,主要由以下幾點。


第一、單肩挎包在作戰時可以很快速的打開並在不借助其他人員的幫助下取出需要的物品,或許那個物品就是生的希望,比如止血帶、急救包、再比如一支你可以記錄位置信息的筆,這些都是雙肩揹包所不能比擬的。想想看,在作戰中,你那裡會有功夫去脫下那個雙肩包,如果不脫下想要那道里面的物品就必須由另一個人幫忙才行。

第二、我軍爺早已配發了單兵背囊,士兵在外出訓練、演習或者執行作戰任務時,背囊裡會裝有被子、褥子、床單、枕頭包、臉盆、側面會有防毒面具、揹包繩、替換作訓鞋等物品。也就是說這些背在背後,也就佔據了單兵小型作戰攜行雙肩揹包的位置,如此使用單肩挎包才是最為合理的。

第三、目前軍隊早已經有了雙肩戰鬥揹包和正在不斷升級的戰術攜行具,未來一旦真的出現戰爭,一定會根據實際戰場態勢和需求及時進行裝具的更換。



這就是我軍還在繼續使用單肩挎包的主要原因,而不是什麼出於成本的考量,想想看有多少我們認為沒有必要的成本較高的單兵裝備都更換了,何況是一個小小的挎包呢?


冰雹藍天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現在我軍的軍費還是比較有限的,這就要求我軍勢必要把有限的經費用到關鍵的部分,這就是主要的作戰武器裝備,而裝具方面顯得就比較不重要了。

如今我軍的發展重點是海軍空軍,而這兩個軍種都是十分消耗資金的,比如一艘002航母的造價就高達近300億人民幣(還不包括使用費用、艦載機花費等等),再加上一些配套的護航艦艇,又是一筆很大的資金。而空軍同樣如此,現在依然有一些部隊的老舊的殲7戰機還沒徹底退役,這就需要繼續製造新的戰機來補充。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陸軍的發展就受到了阻礙。比如最近很是火熱的山貓輕型突擊車,實際上就是經費不足情況下的無奈選擇,其防護差、火力弱、機動距離也有限,完全不如步兵戰車等裝備,但是無奈步兵戰車價格太貴,只能先用這種小不點來將就一段時間,再等待新裝備進行換裝。

但是相對於這些大型裝備,部隊的單兵裝具重要性就很小了,我軍至今也沒有全面裝備戰術背心等裝備(現役主要是各種攜行具和防彈衣等),而這個小挎包,也同樣如此。現在我軍的一個問題就是裝具混亂,比如指揮員帶上望遠鏡、小挎包、揹包等,五花大綁的樣子會讓人十分容易疲憊,所以也很受詬病。但是小挎包看似不大,全部換裝下來依然也是一筆不小的經費。此外,單兵裝備一般是成系統的,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作用,因此待到單兵裝具全面換裝時,再對小挎包進行更換,這樣也更符合實際需求。


僱傭兵


我使用過這種黑色小挎包,屬於單兵攜行裝具之生活裝備,戰備時裡面需裝學習用品、洗漱用品、餐具及手電筒、針線包等日常生活用品。必要時,還需裝1日份的自熱食品和單兵乾糧,就如機器貓的小口袋一樣。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這麼多東西裝在裡面的場景,每個人都需要好好規劃,裡面的東西要儘量精緻小巧,以便能夠放下和不影響行動。

最大的弊端就是顏色,戰備狀態下,全身上下基本上都是迷彩色,唯有小挎包是黑色,非常明顯,這也是另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最痛苦的莫過於五公里武裝越野,特別是在著作戰靴、戴鋼盔的情況下,為了不影響成績,要想方設法把它和水壺、防毒面具固定好,防止敲屁股、打蛋等等。

現在大力開展軍民融合式發展,相信很快會設計出更加科學合理的戰鬥裝具,能夠減輕單兵負擔。


旋河之成長


為什麼要換呢?對於一件裝備來說,合適是最重要的,至於是不是不夠時尚都不是問題。小軍挎就屬於這種裝備。

挎包可以說是一種通行各國的裝備,我覺中國的小挎包直接的來源是日本舊軍隊的雜囊,雜囊裡邊要裝士兵一天的口糧,還有一個酒盅,一把小刀和其他的小東西,解放軍軍跨的用途應該是類似的用途。而在二戰中歐洲軍隊中的單兵裝備中都有一個小包,用來放一天的口糧以及一些個人物品。

現在來看,單兵裝備已經進入到了戰鬥背心時代,各種小包通過掛載系統連接到了戰鬥背心上,目前來看小軍挎已經沒有原來的功能了。

不過,小軍挎的用途是十分廣泛的,這樣一個挎包,在平時可以用來裝士兵的個人用品,尤其是在士兵執行非戰爭軍事行動的時候,在中國軍隊執行救災一類的任務的時候,沒有穿戰鬥背心的必要,這種時候每個軍人就是背一個挎包和一個水壺,加上救災用的各種工具就可以了。這種時候軍挎就是一個十分方便的用品。

而到了戰時,把軍挎用炸藥填滿,這就是一個炸藥包,這種炸藥包美軍在沖繩戰役中美軍就曾經用過,同時散裝的子彈,口糧等等,這些東西也是需要有一個地方放,小軍挎正好乾這個。

順便說一句,現在夏天了,小軍挎裡邊放一瓶水,一把傘,一個充電寶,還有一個本子,一根筆,出門辦事挺方便的。這是我個人的體會。不過我不是軍人。


有痰


軍工企業思維落後,不與時俱進,不作為的典型代表。


碼字工人


錢不是大風颳得!正因為單兵裝備省吃儉用,重裝備才有足夠資金。我軍可可以預見的未來,肯定還是常規戰,大兵團作戰,完全是坦克飛機大炮唱主角。所以目前重點是重裝備、戰略裝備。美國是因為太有錢,所以輕重兩不誤,歐洲因為不需要自主防衛,主要是海外治安戰,所以發展小股部隊作戰的科技樹。鵝毛是因為正沒錢,大件的換不了,所以先從換衣服開始吧,槍械還是老樣子……


鐵新GT


攜行具更換了好幾代了。只不過單肩包還在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