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按年齡給農村老人發養老金,滿60歲每月300元、80歲每月500元,對此你怎麼看?

鷹眼看教育


我認為,這個建議值得稱讚!

1、農村許多地方每月70~100元的老年補貼,顯然是杯水車薪,難以補貼老人的日常生活和看病吃藥所需。

2、每月300~500元的養老金,不僅讓農村老年人更有了保障,也減輕了子女養老的壓力。

3、農村老人經歷過艱難困苦,年輕時繳公糧、納農業稅、幹工程等,同樣為國家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適當增加點養老金、分享經濟發展的紅利,也是理所當然。隨著經濟發展和財力壯大,農村老人的基礎養老金也會逐步提高。


鷹眼看教育


有人說按年齡給農村老人發養老金,滿60歲每月300元、80歲每月500元,對此你怎麼看?



對於這個建議應該是一個不錯的建議,也是一箇中肯而且能夠實現的建議,畢竟今年國家已經對農村養老金的基礎養老金從75元/月提高到90元/月,加上地方的一些補貼,個別地方應該已經達到了這個標準。比如上海市農村養老金,每人已經達到了850元,當然對於其他一些不太發達地區,還沒有提高農村養老金。

國家已經實行城鄉基本養老金的統籌辦法,也就是在加快城鄉基本養老金的縮短差距的水平,畢竟農村老一代農民的生活水平確實太差了。儘管國家每月給100元左右的農村養老金,但是僅能夠維持農村老人的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的購買開支,對於改善基本的生活狀況是很難達到的。



有的人說農民有地不應該給農村農民發養老金,其實在這裡也只能在對這一部分人說,老一代農民的確有地,但那一畝三分地就在目前的農資價格這麼高,糧食價格這麼低的情況下而已,能養活自己嗎?老一代農民以前相比之下糧食賺錢的時候,無償的交給了國家,在糧食不值錢的時候,你們說農民有地,這真是傷了老一代農民的心。

對於同齡的老一代工人來說,依靠著農業工業的為基礎發展了工業,靠國家無償提供工作崗位,發放的工資和糧票,也沒有交納社會養老保險金,目前是沒有土地,但是他們有城裡的房產,價值至少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而且他們還享受著退休金,不知道還能為老一代農民發這一點農村養老金還有質疑嗎?



總之,國家未來改善農民的基本生活狀況而養老問題,對老一代農民發放了基礎的農村養老金,而且每年都在努力的提高這一部分養老金的基礎標準,以解決農民的養老問題,這要感謝國家對農民的關愛和溫暖。

相信隨著國家的富裕,用不了幾年的時間,農民60歲以上的老人每月發放300元,85歲以上的老人每月發放500元,已經不是夢想,而且也是一個不是太遙遠的藍圖。


宗元三農堂


有人說按年齡給農村老人發養老金,滿60歲每月300元、80歲每月500元,對此你怎麼看?


大家先看這麼一筆賬:

根據國家統計局2017年2月28日公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6年年末全國大陸總人口138271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79298萬人,農村戶籍人口58973萬人。正常情況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能佔到總人口的10%,也就是說目前我國農村擁有接近6000萬農村老年人。按照每人每月發放300元養老金計算,每月的財政支出需要18億元,而若是年滿80歲的500元,這個數值將更高。如此大的支出錢從哪裡來?



現在農民養老確實存在比較大的問題,暫時還做不到老有所養,現在去農村還是可以見到年滿70甚至80歲的老人在地裡勞作,因為他們沒有養老錢,也沒有養老金,並不是他們年輕的時候不努力,而是年輕的時候要交公糧,要養活一大家人,中年的時候孩子結婚、買房花去了大量的積蓄,就直接導致他們老了的時候沒有了養老金。

這時候最應該出手的是誰,大家應該心理都有數,農民雖然沒有像城裡人一樣每月定期上繳養老保險,但是這也不能怪他們,因為他們年輕的時候還沒有養老保險一說,也沒有專門給農民的養老保險,不過現在好了,一些地區的農民是可以一次補交養老保險然後享受每個月領取退休金的待遇。

我們社會在一步步發展,在越來越好,相信這些問題終歸會得到解決,農民該得到的也一分錢不會少。



果然悠


建議1立即取消60歲以上農民養老補助。

因為政府對農民的這個善意的生活補貼,不但沒有得到農民的感恩和謝意。反而引起了農民更大的貪慾。在自己不交社保的情況下,甚至提出國家發給五百到幾千元養老金的無理要求。有些人還要求農民看病應該給補貼甚至免費。結果對推行農村的新農合!新農保造成了很大的阻礙。

建議2立即取消全部農業補貼!

理由如下:農業補貼力度越來越大,尤其是和承包地數量掛鉤的補貼,極大增加了土地的含金量。

由於有土地就可以拿補貼,造成農民死抱著土地不放手。進城工作的農民不在城市落戶,掙夠錢又回鄉養老;

農民即使自己不種地,不但要拿土地租金,還要拿農補和糧補,又造成土地流轉費用居高不下。

總之過多的補助阻礙了土地的流轉、城市化進程。

農業補貼:阻礙土地流轉

阻礙城市化進程


潘發明3


60歲以上應絝400元,65歲以上給500元,70歲以以上給800元,75歲以上給1200元,80歲以上1600元,同志們說行嗎?


手機用戶20608145807


現在的農民比改革開放前好了多少倍?種地給錢了,年紀大了給養老金了……這是建國幾十年來沒有過的!過去種地交公糧、農業稅、提留把農民逼的走投無路,不交是絕對不行,抄家!

現在,提到農民和城市一樣養老金的問題,這是深層次的事,但話說回來:別噴我,就是給農民每月一千元,也是有人不知足,怎麼不比比集體時吃糠咽菜的苦日子?現在吃飽穿暖了還不知足?人心不足蛇吞象就是這個道理,走在泥濘的路上想著有條柏油馬路該多好,在柏油馬路上奔波,羨慕飛馳而過的汽車……城市企業退休和事業退休差別又很大,企業退休的怨氣也不小,事業退休和行政退休又有差別,總而言之,就嫌自己發的少。說句實話:知足常樂,過好自己每一天!一個企業退休職工的心裡話。


雨後彩虹50後


你想,如果按你定的標準國家給不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的農民發養老金,城鎮那些無業又沒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的居民是不是也得在內?那些靈活就業人員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的人(這其中有一大部分農民)肯定要去退保吧,再也不會每年去繳納近萬元的社保費了吧?在職職工(包括在工廠務工的農民)也不幹了,大家都免費領取國家給予的養老金,憑什麼要我依法繳納社保費?如此這樣,我國依法建立並在不斷鞏固完善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你這按年齡領取養老金,是不符合多勞多得、不勞不得的社會主義分配原則的。參加社會養老保險領取養老金的原則是“多交多得、長交多得、不交不得”。

如果你把你的提議修改成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農民,希望把領取養老金中的基礎養老金提高到300元或更多。這樣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的規定。

這樣,隨著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於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的指導意見》的貫徹落實,現在每月領取不足300元或更多基礎養老金的農民,他的願望是很快就能實現的。


我愛我家214230147


首先,享受補貼的老人不應該進入60歲就理所當然地享受補貼,應該對那些在大集體時流過汗,承包土地後交過公糧農業稅,年年上繳統籌提留款的這群人,如今他們汗流乾了,力氣用沒了青春貢獻給社會和人民,應該無償享受國家補助。

其次,眾所周知2003年以後,國家免去了農業稅,農民除了無償承包土地外,還享受農業林業水利補貼,每年春種秋收只需要100個勞動日,其餘時間除附助勞力外,壯勞力全進城掙錢了, 大部分農民根據自己的經濟狀況,每年上交了100一400不等的養老保險金,達到60週歲以後保險公司會每月發給養老金,那麼國家還會另外再發給錢嗎?

再者,農村有一部分和我一樣的農民(我今年69週歲)一次性補交了15年的保險費,每月享受1500元左右的養老金,國家每月再發幾百元是否還會發給我們?

上述存在的矛盾是難以兼顧的,除非達到江蘇華西村的“按需索酬”經濟水平。就現在國家的財力和負擔能力而言,只能重點補貼特困戶,全面維持補貼現狀,老人的晚年生活保障除了政府補貼外,也應給兒女一個盡孝心的機會。


逍遙山人68080452


根據生活水平六十歲應發一千,因六十歲還有點勞動力,七十歲發二千,因七十歲幾乎不能勞動了,八十歲應該發二千五,八十歲病症多醫療費用太多了。八十九歲以上另發五百高齡補貼,一百歲發一萬,兒孫護理的生活費才夠用,城鄉無差別,全民皆歡喜,打不打工都心頭不焦,爹媽老漢飯是有吃。做點農業補貼就可以了。大家說要得不?


浮雲居士2


國家應該給農民生活補貼6O歲,500元?7O歲8OO元,80歲150O元,9O歲2OOO元,基本生活?因為歲數越大,照顧老人的費用越高?如果沒有兒子,只要女兒,更高?只代表自己的看法?國家的能人水平多的是應該全力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