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氏起源、劉字釋義、劉字淵源、遍地劉的來源

劉氏起源、劉字釋義、劉字淵源、遍地劉的來源

在福建汀州府一帶流傳過一首歌謠,其內容是:“張王李趙遍地劉,世世代代傳不休。劉家子弟多俊傑,三江南北芳名留。”這歌謠中說的“遍地劉”,是指劉姓者多,分佈廣。現在,劉姓人口約 6994 萬,佔全國總人口的 5.38%,是中國的第四大姓。那麼這個劉姓氏族是如何產生的呢?

要了解劉姓的產生,就必須先來了解“劉”字的含義。在現代漢語裡,“劉”字除了用來作姓氏外,別無其它任何意義。因此,要追溯劉姓的來歷,應該從繁寫的“劉”字開始。現在我們所知的最古老的漢語文字是甲骨文和金文,遺憾的是無論是在甲骨文或者金文中,我們至今都未發現“劉”字,就連中國最早的字典——東漢文字學大師許慎著的《說文解字》中作為當時堂堂國姓的“劉”竟無處覓跡。有人認為,這是出於避諱的緣故。

劉氏起源、劉字釋義、劉字淵源、遍地劉的來源

其實,在古代漢語中“劉”字有著極其豐富而神奇的含義。根據《辭源》、《漢語大字典》、《漢語大辭典》等當今世界上最權威的漢語文字辭書的統計,“劉”字在古代有多達11種不同字義和解釋。

一、名詞,斧鉞一類的兵器。《廣雅·釋器》:“劉,刀也”。《正字通·刀部》也解釋說:“劉,鉞屬”。

二、動詞,誅殺、殺戮。《爾雅·釋古上》說:“劉,殺也”。

三、動詞,克、征服。《爾雅·釋古上》又說:“劉,克也”。

四、動詞,陳、鋪陳。《爾雅·釋古上》又說:“劉,陳也”。

五、動詞,凋殘。《中文大詞典》說:“劉,樹木枝葉稀疏而不均也”。

六、名詞,指一種果樹,也叫“劉子”。《爾雅·釋木》說:“劉,劉木弋”。郭璞註釋說:“劉子,生山中,實如梨,酢甜核堅,出交趾”。

七、形容詞,形容詞,通“懰”“嬼”,美好貌。。

八、通“瀏”,回也。《淮南子·原道》:“劉覽偏照,復守以全”。高誘註釋說:“劉覽,回觀也”。

九、與“鎦”字通用。《集韻》“鎦或作劉”。

十、地名,《左傳·隱公十一年》記載:“一取鄔劉……”。這個就是地名,在今河南鄭州附近。

十一、河流名,《水經注·洛水》記載:“合水北與劉水合”。

那麼,在如此眾多的字義中哪一個才是“劉”字最原始、最根本的含義呢?當初人們採用“劉”字作為血緣和劉氏徽志又是取的哪一種字義呢?姓氏學家認為,最原始的姓氏,往往來源於最原始部落民族的圖騰崇拜。因此,作為姓氏的漢字,它作為姓氏的意義就是該字的最原始、最根本的字義,也往往就是指稱某一種具體的事物、實物。

從上面羅列的“劉”字的11種字義看,只有“斧鉞”這種解釋有可能是“劉”字的本義。也就是劉姓的初始的含義。這一推論,還可以得到相關文獻和權威的印證。在現在最古老的漢語傳世文獻《尚書》中,就有關於“劉”的記載:

《尚書》的《顧命》篇有“一人冕執劉,立於東堂”一句。漢朝儒學大師孔安國解釋說:“劉,鉞屬。”另一位儒學大師東漢人鄭玄更進一步解釋說:“劉,蓋今鑱斧。”清朝末的大學者俞樾在分析了歷代學者們的觀點後,因此總結說:“當以《顧命》‘一人冕執劉’之劉為‘劉’字本義,蓋兵器也。”(見俞樾的著作《曲圜雜纂》五。)

劉氏起源、劉字釋義、劉字淵源、遍地劉的來源

因此我們認為,“劉”字的最原始、最根本的含義是指一種“斧鉞”。

在遠古的傳說中,人類和宇宙的創造者——盤古當年用以開天闢地創造宇宙世界的正是一柄神奇的巨斧,也就是“劉”。於是早在遠古洪荒時代,我們中華民族中的某一支氏族正是認識和感悟到“劉”這種工具的神聖作用和赫赫威力,便用“劉”來作為本氏族的圖騰,開始對他頂禮膜拜。久而久之,“劉”便成為這支氏族區別於其它氏族的血緣徽記,世界上古老的劉氏氏族便形成了。

劉氏起源、劉字釋義、劉字淵源、遍地劉的來源

現在,我們可以把“劉”作為一種精神的象徵。“劉”代表的是“斧頭精神”,勇於開拓奮進、果敢決斷的精神。《易經》上說:“得其資斧,其心不快。”資斧,據《釋文》當作“齊斧”,即“利斧”之意。此謂人處逆境,心神不快之時,當有一種利斧精神去剷除一切困難障礙。又說:“喪其資斧,貞兇。”謂人喪失利斧的果斷,即有正確的思想或理想,也因缺乏果斷不得實現而有遺憾。我劉氏族人,當發揚斧頭精神,力求奮進有為,既為社會國家作出貢獻,又能為家族增添光彩。

劉氏起源、劉字釋義、劉字淵源、遍地劉的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